APP下载

《体育保健学》课程“慕课”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应用研究

2022-04-28邹秋英杨赳赳肖俊

当代体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保健运动体育

邹秋英 杨赳赳 肖俊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方向,针对教学内容多、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综合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形成线上教学、课堂教学、综合实践与职业资格培训三位一体的合作教学模式,打造了更优质课程。

1 课程建设发展历程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省一流专业,本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进行了多年持续的改革与实践,2007年精心打造成为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开始增设与该课程相关专修课程“运动推拿与康复”,进一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课程改革;围绕该课程立项了多项教改课题,2016年立项为校企合作课程,请了有关康复医院的医生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教学;2017年立项为校级慕课课程,开始了线上资源的建设,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2020年又立项了校级的案例库建设和实践项目,着重在案例教学法方面进行了改革。

2 课程改革目标

依据我校“培养高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办学定位,本课程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课程的学生主要是我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舞蹈等专业的本科学生。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角度看,依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现代体育健康观,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

思政目标:将健康中国、体医融合、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知识目标:对《体育保健学》规律和措施有良好认知。

素质和能力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为体育教学训练、为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 《体育保健学》在教学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3.1 教学内容多,传统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体育保健学》教学内容较多,含运动与健康、体育运动的卫生要求、医务监督、体育运动与合理膳食营养、运动性病症、运动性伤害的现场急救、运动损伤、按摩、运动康复等内容,每一章的内容拓展开来都是一个很广阔的领域,而培养方案只给了32个学时,其中理论课20课时,实验课12课时,存在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内容不满足“新文科”的要求。“新文科”背景下对《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提出了创新性、融合性等挑战。本课程是新兴的综合应用学科,涉及《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处方》《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运动与医学的相关内容,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和拓展。如运动损伤、防护和康复这些内容,知识点多、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更新很快,在“体医融合”“健康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需要了解国内外传统和最新技术的研究进展,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使学生学懂学精,课外资源的搜集、应用非常必要。因此在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急需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并进行模块化教学。

对策:整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整合教学内容将其模块化,突出重点。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效果。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了课程教案、课件、案例库、职业资格考试教学资料

①基于课程创新理念与路径,编制了完整的课程教案、PPT;

②自主新编教材《线上线下混合式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指导》中《体育保健学》的内容;

③职业资格考试资料。主要有“保健按摩师”“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健康管理师”的学习资料和试题库;

④基于领域发展趋势和热点,逐年充实、更新教学案例。案例主要来源于为各运动队随队当队医时之所见所闻,以及网络上的典型相关运动损伤、运动防护等案例。

(2)逐年完善線上学习平台内容

2017年《体育保健学》立项为校级慕课,2020年制作完理论(32个,时长375分钟)和实验视频(7个,时长69分钟)、单元测验11个、题库、试卷库等内容,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泛雅平台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平台。结合线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单元、期中、期末等阶段性的评测。强化过程考核,突出多元(线上/线下、考试/实操、作业/报告、随堂/课后等)考核、全过程考核。

3.2 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偏重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理论基础薄弱,对理论课程兴趣不够,如果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讲解,大学生上课主动性不够、参与度不够,教学效果很难保证。近年来部分学生迷上了手机游戏,线上课内偷偷玩手机游戏、上网的学生也成了难以管理的一个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专注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提出了较大挑战。教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对策: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结合《体育保健学》的综合性特点,为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课程线上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单元测验、作业库、试题库、案例库、小组合作材料等。

结合《体育保健学》的应用性特点,以“OBE”教学理念为导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内、课外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特别是实验课,完善考核机制;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中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轮流在实践基地见习、值班,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校田径队、游泳队等训练队任职队医,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将运动防护、运动性疲劳恢复、运动损伤康复等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体育保健学整合式案例库》,多采用案例教学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3Dbody电脑软件/手机APP、解剖大师、虚拟仿真、经络穴位图解等APP和软件,通过采用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体医融合,回报社会。3Dbody是目前国内外最完整全面的解剖学数据,其中运动康复这一块就包括国内外研究前沿的内容,适合运动损伤、按摩、养生的教学。3Dbody有电脑版(软件)和手机(APP)版,师生可共同使用。手机APP更方便、更常用,电脑版相对没那么方便。使用者可在APP界面上对人体各环节的解剖图像进行放大或缩小、旋转、分层等操作,有人体解剖生理的弱点(易损伤部位)、疼痛触发点、拉伸、运动康复等内容,学生可在软件上进行观察、理解。接着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对各骨、各关节、各肌肉进行拼接,充分了解人体解剖知识。还通过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运动损伤模型来加强印象。

解剖大师软件的优势是教师能在电脑上直接在上课时使用,该公司给了任课教师权限,免费使用其中的人体解剖、姿势评估等内容,其中“姿势评估”内容能直观地测试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姿势、体态上的问题,根据软件的测试数据再评估原因,制订相应的运动康复方案。

经络穴位图解APP上有人体十四条经络及经络上各穴位的名称、位置、功能、如何找、如何应用等内容,在学习“按摩”这一章节时,能帮助学生迅速了解穴位这一“神秘”的内容。

3.3 综合实践环节薄弱

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在处理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运动康复等内容的实践、应用时差强人意,效果不佳。学生对理论课程兴趣不足,缺乏钻研和服务精神。比如上按摩实践课时,很多学生热情高涨,觉得这个内容非常好,同学学了能帮助自己缓解运动性疲劳,但并未想到自己努力学习,掌握按摩技术,不仅能指导自己、同学、家人还能指导将来就业后学生出现的运动性疲劳或多坐少动造成的肌肉劳损,对练习按摩缺乏足够热情,浅尝辄止。许多学生在训练后的放松环节通常都要做拉伸、相互按摩,但经常出现按摩手法不熟练、按摩位置错误的尴尬局面。再比如踝关节扭伤在运动中很常见,急性期的处理采用“RICE”原则进行处理,部分同学也是动手能力不佳,处理不及时或采用错误方法处理等。

对策:多元、开放式课外实践教学

(1)专题实践活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每年9月新生有军训,11月有冬季校运会,期间还有教职工的气排球赛、羽毛球赛和乒乓球赛、男篮球赛,以及学生的迎新篮球赛等,教师每次都组织学生免费为新生军训做好运动性伤病的预防和处理,为学校各种体育比赛做好运动防护和运动损伤处理。2020年全国大学生羽毛球比赛、2021年湖南省大学生乒乓球比赛在我校举行,教师和学生在比赛现场设立了服务点,为运动员做运动防护(比如肌肉贴肌内效贴、关节用白贴固定等)、处理相关运动损伤问题(如关节扭伤处理、肌肉拉伤处理),并使用筋膜枪结合按摩手法为运动员进行肌肉放松,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实战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园”的2号门面作为本门课程的实践基地,已经进行了近4年的实践活动。每天下午、晚上和每周末都安排学生轮流值班,高、低年级搭配,以老带新,老师现场指导或通过微信交流指导。重点针对运动员进行运动按摩、拔罐、艾灸、理疗、运动损伤风险评估(FMS/SFMA)、体态评估、运动康复等,其次对社会人士进行健康指导和服务。

(3)职业资格培训:

体育学院实践部与本校继续教育学院、娄底技师学院合作,主要对学生进行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师)、营养配餐员等的培训和考核。贫困大学生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和考试。近三年来体育学院一百多名学生参与了培訓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受疫情影响,原计划每学年四期(按摩师、配餐员各两期)的培训班改为每学年两期(按摩师、配餐员各一期),疫情稳定后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使更多学生受惠,提高实践能力。

4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情况

形成紧跟时代步伐的线上教学、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验)、综合实践与职业资格培训三位一体的合作教学模式。

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和泛雅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流程如下图:

4.1 课前

本课程的课前学习其主要形式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前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在线学习。教师一般至少提前一天在学习通上布置任务,学生完成相应视频的学习,章节视频学完后需完成单元测验。学生有问题可以在讨论区进行讨论,进行师生、生生互动。部分章节有实践内容的,需要学生分小组拍摄相关操作展示的视频,并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还有其他任务,比如完成调查问卷,或查找相关案例。

4.2 课中

教师在课堂上点名,对线上学习进行点评和打分,学生课堂内分组展示,教师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情况,灵活安排授课内容,不再将线上视频内容再重新讲一遍,而是挑重点、学生未曾掌握的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利用案例库的案例,使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小组展示,师生、生生评价,教师打分和发奖品和流动红旗给表现优秀的小组及个人。并布置课后的线上、线下作业。

4.3 课后

根据运动时事热点问题,查找网上相关案例,或根据教师跟队的训练队相关案例,或学生在训练中的相关案例,将其设置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并将学生分组安排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的门面进行实践,学生的疑问可以在课程线上平台讨论区提出,其他学生积极提出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行评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5.1 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

其中点名和考勤占10%,线上视频观看占30%;线上章节测验占20%;线上章节学习次数占10%;线上的作业和考勤共占15%;线上考试占15%。

5.2 期中考查内容(占总分的30%)

含实验课考勤和实践考查、实验报告3项。其中实验课考勤占40%;实验报告20%;实践考查40%。

5.3 期末考试(占总分的30%)

期末考试采用试卷进行闭卷考试,根据卷面得分进行评价。

6 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

6.1 课程评价

学生评教分数高,同时很认同本人认真教学、科研的态度,督导宫维民老师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

6.2 改革实效:学生素质与能力全面提升

(1)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积极性提高,课程总评成绩不及格率逐年下降。

(2)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实操训练、单元测验、课堂讨论整体质量较高。满足新文科背景下的融合、创新教学。运动按摩师等职业资格证的获得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阔。

(3)教学相长,教师案例教学、信息技术能力增强。参加多项省、校级教学比武,成绩优异。

7 以后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改进措施

(1)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与同类高校的交流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2)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3)继续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4)继续推进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和考试。

课题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打造《体育保健学》‘金课’的教学探索”,编号RKJGZ1940。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保健运动体育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脚趾保健热
磁性保健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