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冰雪运动特色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实训研究

2022-04-28任远夏洪涛赵淑清

当代体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冰雪实训特色

任远 夏洪涛 赵淑清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为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激情。近幾年,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教育部门资金引导以及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我国冰雪运动的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学中逐渐凸显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对目前涉及国内高校冰雪运动的教学现状进行梳理,结合河北邯郸地域特色构建高校冰雪运动的教育教学实践实训研究。

1 前言

我国在2015年取得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由北京和河北省两地共同承办。作为冰雪资源大省,河北的冰雪运动以及冰雪产业的活力得到了全面激活。同时伴随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上冰雪”的精神指示,国家先后出台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关于印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通知》《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 建设规划(2016-2022年)》等一系列文件普及冰雪运动发展、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场地设施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国内高校冰雪运动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内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以及从业人员的素养能力也成为制约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高校针对冰雪运动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文献资料显示,目前高内高校针对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发展需求的理论性探究、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配套场地设施的升级改造等层面,在落地环节暨人才培养出口环节的探索性研究并不多。冰雪运动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社会、为国家输送专业技能强、岗位匹配度高、产业融合适应度高以及服务社会满意度高的“三高一强”人才。本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经验总结,结合近几年提出的“把课程开在青山路水旁、把学问作在人民群众中”的教改理念,通过京津冀三地高校(河北工程大学联合首都体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实践实训教学课程的模式优化,探索出一条基于地域优势、构建冰雪运动特色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实训模式。

2 相关研究

针对高校冰雪运动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索、现状调查、课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及实践实训研究等方面。

在冰雪运动理论研究方面:冰雪运动项目文化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一环,因其特有的文化结构,在我国文化建设与创新体系中愈加卓越。对于我国冰雪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要秉承前瞻性的眼光看待“挑战”和积极的态度做好“应战”。利用好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优势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促使冰雪运动与中国社会融洽共处,为冰雪运动提供一个更为专业的体育氛围。要从战略上重视冬季项目,加强国际合作,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交流借鉴,提高水平。北京申办冬奥会将打造以北京,河北为中心的冬季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冰雪产业将成为北京,河北的重要性产业等。后奥运时期我国冰雪运动应更新观念,创新发展途径,运用举国体制发展冰雪运动,将冬运会真正办成各省市共同参加的全国冬季运动会,实现冬运会向全冬会的转变。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竞技体育单一功能,发挥冰雪竞技体育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加快体育产业进程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地位。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价值与意义为实现奥林匹克文化的中国化,实现“体育”与“智育”的自省融合,实现冬季项目运动文化认知的落地实施。冰雪运动进校园既是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关键人群、重点领域靶向发力的必然结果,也有历史经验使然,凝结着国家意志,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征。

在现状调查方面:黑龙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冰雪运动发展省份,调查显示全省35所本科高校中,最先开展滑雪运动的是哈尔滨体育学院,拥有自己的滑雪场,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其他高校尚未设置雪上课程,这对于落实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文件精神来讲,是具有一定差距的。南方地区的高职院校,由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较少在自然环境中接触到冰雪,在他们群体中间缺乏对冰雪运动较为完善的认知,大部分只是把冰雪运动当成可有可无的一项娱乐方式,不能深入体会冰雪运动的健身价值,出现校园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弱,文化氛围不浓厚,可持续发展性差等现象。

在课程构建方面:我国在课程目标上,更多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课程的目标定位仍以宏观描述为主,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尚缺少辨识度,课程目标的整体性方面缺少层次性和递进性。课程目标在全面性和指向性上需要不断完善,课程目的在突出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又要兼顾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冰雪运动教学模式要围绕课程受众对象给予的教学效果反馈来展开,充分考虑季节性项目的因素,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段的划分制定相应的教学文件。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反馈的信息显示,先行高校的冰雪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在学生科研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在人才输出与社会融合度方面匹配度不高,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投入方面略显不足。

3 冰雪运动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

3.1 挖掘地域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精准课程建设

河北工程大学地处冀南地区,毗邻太行山脉,是典型的平原向丘陵、山区过的地形地貌。该地区四季分明,为冬季冰雪运动开展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季节条件。同时地方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冰雪运动开展的逐步深入,目前邯郸地区已建成10余处滑雪场地,其中4处依据山区地形特点修建的滑雪场所,1处室内四季滑雪馆;在各个县市区重点中小学推进旱冰项目进课程,在辖区内的四所高校内开展轮滑、陆地冰壶、滑雪项目的课程及教学比赛活动。

基于上述情况,河北工程大学作为冀南地区唯一一所省属骨干大学,目前学校招收休闲体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体育学专业,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践实训教学等环节积极结合当地教育资源的优势、特色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据体育产业市场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动向,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就以纳入冰雪项目课程,在2021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校内外实训冰雪运动基地的反馈意见,增设冰雪运动校外导师课程,依据冰雪产业发展动向等手段积极构建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精准课程建设。E815055E-91A5-4A04-8130-73E17C120341

在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方面,轮滑、冰壶等项目已纳入2021版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中,通过公共基础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普及冰雪运动,同时把基地室内外滑雪课程纳入学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通识选修,对高校冰雪项目的深入开展以及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3.2 依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课程,实践实训双准入考核机制

河北工程大学是一所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校。其优势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以及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均有很强的野外作业属性。对于上述专业的学生,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集中凸显以专业技能为抓手、精准服务为导向,学科支撑为目的的特色体育教学培养体系。在课程考核中,增设具有针对极寒环境下的野外露营课程、针对专业实训实践需求的速滑速降课程。通过把冰雪运动课程纳入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自2016年开展野外露营课程以来,通过精准支撑工程特色的本科教学工作,部分专业把特色冰雪专业性人才在国家专业工程认证、专业评估、2022年冬奥会医学服务冰雪人才支援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专业认证中,基于专业特点的野外露营课程作为特色亮点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在2022年冬奥志愿者服务团队中,输送105名志愿者,其中包括河北工程大学冰雪运动队队员、河北省冰雪之星。同时借助冬奥热情和影响力,在附属学校、实训基地、实习企业等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们的实践实训教学课程,通過构建良好的实践实训机制,逐步打通冰雪人才的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凸显优势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3.3 构建联盟优势,共享学科特色,以平台为契机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

河北工程大学自2018年开始着力打造“京津冀高校休闲体育教学联盟”,搭建上“联盟”人才培养学分互认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河北工程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和天津师范大学为主体的三地教学资源共享联盟体系。通过联盟平台的资源共享优势,已开展多期理论和实践教学,很好的弥补了部分冰雪项目师资不足、场地受限等因素的制约。“联盟”平台的资源优势对提升冰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以联盟构建平台、以平台打造体系,以体系形成标准,逐步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体育教学与竞技联盟体系模式,形成基于冰雪运动为特色的京津冀高校教学、训练、竞技、产品、服务于一体的冰雪产业教育体系。实现基于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经济提升为目标的特色人才培养集群,扶植和孵化一批基于冰雪企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校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平台与联盟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匹配,实现冰雪产业人才输出、技术转化、创新创业等人才“出口”环节的关口前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新定位与价值打造,实现联盟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力、创造力、生存力以及社会服务力。解决部分专业单一模式下的就业即失业的现实状况,转换专业生存力和办学价值性。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在线课程的日益普及,河北工程大学着手针对优势专业、特色课程进行网络资源共享共建。目前休闲体育专业已被学校推荐进入河北省一流专业申报流程;野外露营课程以作为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进入实质性实践和推广阶段;冰雪课程已纳入京津冀交流互换课程学分认证范畴;冰雪运动会已纳入河北工程大学常规校园活动。

目前对于三地资源的整合和重建是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困难之一,今后一段时间内,通过线上课程建设、云端实践教学互溶、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开放等工作将对整个京津冀特色冰雪专业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网络在线课程及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解决联盟内部部分院校师资短缺的问题,为学校完善学校师资配备、课程建设、资源紧张、学业冲突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3.4 打造冰雪运动文化,营造校园冰雪运动氛围,厚植产业人口

冰雪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基础,群众的基础来自于文化的认同,好的校园冰雪运动文化是推进高校冰雪运动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现有的研究表明:高校冰雪运动文化建设可有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推动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校园冰雪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需要向更高层面发展。冰雪运动文化虽然具有地域特色,但其影响是全球性的,其传播和发展范围广泛,是世界性的特色生态文化。同时要积极加强新媒体对于校园冰雪文化的传播功能,拓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主体、用户面以及传播渠道和形式,突出媒体文化导向的引领价值。

河北工程大学通过每年一届的冬季冰雪运动会,面向全校师生普及冰雪运动项目;通过选拔组建冰雪运动竞技队对外展示我校冰雪运动发展现状;通过学校全员动员北京冬奥志愿者服务与培训,打造冰雪之星先进个人;通过融媒体的宣传营造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文化氛围。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中对冰雪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价是基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需求以及反馈来判断的,因此,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也是需要不断完善和精进的。为此,建议针对高校冰雪运动项目的开展应秉承久久为功,持续改进的态度,有步骤、有规划的推进冰雪强国梦的实现。

“三亿人上冰雪”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和2022年冬奥会的顺利召开,必将全面点燃国人冰雪运动的激情,营造日益空前高涨的冰雪运动氛围,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以及冰雪人才的培养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人民在享受冰雪休闲、冰雪旅游等美好生活体验的中国冰雪消费的大众化,便利化和品质化进程也将进一步提升。由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于冰雪产业的中国特色教育、竞技、产业以及文化品牌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引擎。

参考文献

[1]张晓琳,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研究.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2):第4页.

[2]刘洋与王邵励,中国冰雪运动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机遇:基于“挑战-应战”理论.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2):第4页.

[3]宋秀平与李明达.中国冰雪运动60年回顾与展望.in体育文化论坛.2009.

[4]王诚民,郭晗与姜雨,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影响.体育文化导刊,2014(11):第4页.

[5]李宗浩等,后奥运时期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0):第7页.

[6]高雪峰,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体制变革走向.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第7页.

[7]庞博韬与刘俊一,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价值与实施路径.体育文化导刊,2019(1):第6页.

[8]陈海燕,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多维内涵及实践意蕴.体育教学,2021.41(08):第70-71页.

[9]任帅,河北省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21(2014-18):第161-162页.

[10]宋婷婷等,黑龙江省高校冰雪运动普及现状及发展对策.当代体育科技,2021.

[11]田晶晶,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路径研究.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9):第23-24页.

[12]吴晓华,申富平与朱志强,“中美欧”高校冰雪运动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2):第7页.

基金项目:2020-2021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GJJG195。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E815055E-91A5-4A04-8130-73E17C120341

猜你喜欢

冰雪实训特色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冰雪幽默来袭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