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被动操的护理措施对肺炎婴儿肺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2-04-26李小花吴潼曦黄良锦柳炎珍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528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8期
关键词:被动患儿肺炎

李小花 吴潼曦 黄良锦 唐 丽 柳炎珍 史 盼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 528400

肺炎为儿科常见疾病,为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小儿肺部炎症,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肺炎好发于冬春季,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本病具有起病急骤、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若不及时干预可导致多个系统不可逆性损伤,甚至危及患儿生命[2]。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配合为改善肺功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主诉不精准、遵医行为不佳,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增加一定难度。呼吸功能锻炼为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常用措施,可提高呼吸肌耐力与肌力,有效改善机体肺功能,但其对年龄有一定要求,在2岁以下患儿中难以实施[3]。被动操为国外学者提出以新生儿身体四肢关节为中心行被动伸展及屈曲运动的一种训练模式,认为其对促进新生儿体重生长有显著作用,目前关于其对肺炎患儿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4]。本文将基于被动操的护理措施用于肺炎患儿中,旨在评价其对患儿肺功能康复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3.51±0.88)岁;病程1~7d,平均病程(4.03±1.07)d;病毒性肺炎12例,细菌性肺炎19例,支原体肺炎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9个月~6.5岁,平均年龄(3.58±0.91)岁;病程1~8d,平均病程(4.09±1.12)d;病毒性肺炎11例,细菌性肺炎20例,支原体肺炎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诊断标准;患儿监护人均对研究知情,并能积极配合。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畸形及心脏疾病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患儿监护人存在精神、智力、沟通等方面障碍者;对研究不同意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家属宣教、并发症防治、用药指导等护理,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将床头抬高30°,给予叩背、雾化吸入等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被动操的护理,具体措施:(1)扩胸运动:护士双手分别握住患儿双手向水平方向伸展,随后收回患儿双臂,交叉于胸前,右臂在上,将其双臂恢复水平位置,再重复同样动作,保持右臂在上。(2)上肢上举运动:护士拇指分别握住患儿手心,打开双臂交叉于胸前再举过头顶放下。(3)肘关节运动:握住患儿手心,按节拍使肘关节屈伸。(4)肩关节运动:握住患儿左手由内向外做圆形旋转肩关节运动,再握住右手做相同动作,左右各做5次。(5)举腿运动:护士双手轻握患儿膝部,拇指在下,四指轻压膝部,并将患儿双腿向前举起,与腹部呈90°直角,保持臀部不离开床面。(6)踝关节运动: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左手握住患儿左边足踝,右手将右足前掌握住,使患儿左足尖朝上做屈曲运动,使左足尖朝下做伸展运动。(7)交往训练:护士双手托住患儿枕部,面带微笑与其交流,适当逗笑。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咳嗽、呼吸困难、湿啰音、气促症状缓解时间。应用德国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诊断仪测定两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吸流速(PEF)测定。于出院前向患儿监护人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包括护士护理态度、沟通技能、操作技能等内容,总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5~95分为满意,<85分为不满意,记录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湿啰音、气促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FEV1、FVC、PEF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4,P=0.043<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小儿肺炎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也是导致我国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小儿肺炎主要为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在疾病发作后可累及多个脏器,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婴儿由于呼吸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使得气管与支气管管腔间空间狭小,且软骨难以起到较好支撑作用,黏膜血管较丰富,分泌黏液不足使得气道湿润度不够,且患儿排痰能力低下,使得临床治疗及护理难度较高。

由于婴儿支气管道狭窄,纤毛运动较为低下,支气管易被痰液阻塞从而诱发肺炎,且婴儿代谢较成人快,体液丢失较多,容易增加痰液黏稠性,加上不会有效咳痰,可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症状加重,从而引发肺不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5]。本文在对患儿实施基于被动操的护理过程中,通过被动扩胸运动可帮助患儿进行胸式呼吸,利于增加胸腔内压力,促使压力从负压转变为正压,将胸腔内残余气体有效排出体外,达到促进肺复张的目的[6]。协助患儿进行上肢上举、肘肩关节运动、适当逗笑等训练可增强胸廓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功能,还可增加肺活量,对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功能形成良性影响,进而改善患儿全身状况,促进痰液排除,促进肺功能康复[7-8]。此外被动体操通中逗笑训练可使患儿获取安全感,使其情绪愉悦,减少哭闹情况,利于提高临床依从性,而举腿运动、踝关节运动可使患儿进行被动伸张活动,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对加快食物排空、增强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利于增强患儿体质,促进尽快康复[9-10]。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湿啰音、气促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FEV1、FVC、P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被动操的护理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还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利于改善预后,促进尽快康复。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提示上述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家长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被动操的护理措施在肺炎患儿中应用价值较高,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还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被动患儿肺炎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来势汹汹的肺炎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