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酸在内蒙某金矿中降低尾矿品位选矿试验研究

2022-04-25汪圣虎徐花婷

新疆有色金属 2022年2期
关键词:细度选矿油酸

汪圣虎 徐花婷

(西安矿源有色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自然界中金矿主要以自然金、硫化物包裹金、氧化物包裹金为主,通过中选、浮选、浸出等工艺可以对以上类型金矿进行有效回收。内蒙金矿主要以硫化物和自然金为主。目前国内金矿主要还是以浮选为主,浮选可选矿物为裸露半裸露金、硫化物包裹金,对碳酸盐包裹金、赤褐铁包裹金回收效果较差,通过在扫选添加油酸,可以使尾矿品位由0.33g/t 降低至0.21g/t。开路尾矿损失率由15.77%降低至9.83%。

1 试验矿样

试验矿样经检测分析,该试样矿石原矿中金元素主要以碲金银矿、碲金矿和自然金的形式存在,矿石矿物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为主。

2 选矿试验研究方案

矿石性质研究表明,该矿石中裸露半裸露金及硫化物包裹金占有率为82.65%,其它包裹金占有率为17.35%。选矿工艺根据矿石性质以及探索试验结果指标,确定以单一浮选工艺流程为主,主要进行了磨矿细度条件、pH 调整剂种类、捕收剂种类、油酸用量等浮选工艺条件试验。

2.1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

选矿试验既要保证载金矿物基本单体解离的磨矿细度,提高金浮选回收率,又要降低磨矿成本,留足选矿利润空间。因此,选择适宜的磨矿细度尤为重要。

由图1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回收率也随之增加,但当磨矿细度为-0.074mm 80%,回收率变化不大,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选择磨矿细度为-0.074mm 80%。

图1

2.2 pH调整剂种类

矿浆介质调整剂,能够提高含金矿物浮游性,利于捕收剂的附着,对提高金回收率有利。

表1 调整剂种类试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调整剂为碳酸钠调至PH=8~9时,金回收率为78.50%,结果相对较好。

2.3 捕收剂种类

选矿生产及技术研究证明,金矿浮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性质捕收剂混合使用,会比单独使用一种捕收剂取得更好的浮选效果。捕收剂的混合使用,药剂间产生的协同效应,提高捕收剂在载金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进而提高了金的浮选效果。

表2 捕收剂种类条件试验

从表2 可以看出,捕收剂用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配合使用金回收率为82.50%,与其他捕收剂相比,其回收率相对较高,从而确定捕收剂种类为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配合使用。

2.4 油酸用量试验

根据金物相结果可以看出,碳酸盐包裹金和赤褐铁包裹金占有率为11.22%,因此考虑在扫选阶段通过加入油酸以提高回收率。

从图2可以看出,扫选油酸用量10 g/t时,中矿金品位及回收率指标较好,且尾矿金损失率变化不大,因此确定扫选油酸用量为10 g/t。

图2

3 结语

(1)该原矿中裸露-半裸露金占比达76.53%,硫化物包裹金占有率为6.12%,其它包裹金占17.35%;自然金以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次之。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褐铁矿。

(2)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选择磨矿细度为-0.074mm,回收率为80%。

(3)调整剂为碳酸钠调至pH=8~9时,金回收率为78.50%,结果相对较好。

(4)捕收剂用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配合使用金回收率为82.50%,与其他捕收剂相比,其回收率相对较高。

(5)扫选油酸用量10 g/t 时,中矿金品位及回收率指标较好,且尾矿金损失率变化不大,因此确定扫选油酸用量为10 g/t。

猜你喜欢

细度选矿油酸
矿产选矿技术和工艺方法探讨
青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推广实践及思考
普通花生油和高油酸花生油脂肪酸比较研究
2011—2020年我国北方片小粒花生区域试验参试材料性状分析
分析提高选矿设备运作效率的具体措施
高油酸食用油引领百姓餐桌健康升级
选矿机械工作效率的提高途径探讨
准确把握“度” 追求生成“效”
生产管理系统在选矿厂的应用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