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鱼洞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保护

2022-04-25罗康生代胜李仁启陆治斌

新疆有色金属 2022年2期
关键词:铝土矿富水植被

罗康生 代胜 李仁启 陆治斌

(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一地质大队,贵州凯里 556000;2.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贵阳 550000)

鱼洞河流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北西,至凯里城区直距16km 左右。行政区划隶属于大风洞镇南部、炉山镇东部、万潮镇北部、龙场镇西部和湾水镇北西小部。鱼洞河主要由泡木河、平路河两大支流交汇而成,前者长25.7km,后者24.5km。两河交汇后称鱼洞河,长3.4km,总流量4.23m3/s,流域面积240km2。之后汇入重安江,属长江流域清水江(沅江)水系。

全流域内共有矿山70 家,其中煤矿35 家,非煤矿18 家,砂石矿17 家。除少数在产外,所有煤矿及部分非煤、砂石矿山已关闭或处于停工停产状态。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破坏了矿山地质环境,引发地质灾害如塌陷、崩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如土地植被资源占压与破坏损毁;含水层破坏如水质恶化、矿井水与淋滤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等地质环境问题,人类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质环境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对地质环境的认识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因而,矿山环境地质勘查工作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已势在必行。

1 地质环境条件

鱼洞河流域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多雨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阴雨雾多,日照期短,温差较大。最丰年降雨量1967.8mm,最枯年868.1mm,多年平均1422.02mm。4 月至10 月为丰水季节,降雨量1305mm,占全年降雨量的83.8%;11月至翌年3 月为枯水季节,降雨量199.5mm,仅占16.2%。极端最高气温37.5℃,最低-9.7℃,多年平均15.7℃。最小相对湿度12%,平均78%。

泡木河起源于炉山镇大坡等地,流域面积123km2,主河道河长25.7km,多年平均流量1.83m3/s。平路河发源于万潮镇登高坡一带,汇水面积97.7km2,主河道长24.5km,多年平均流量2.06m3/s。两河汇合后称鱼洞河,长3.4km,之后汇入重安江,属长江流域清水江(沅江)水系。总流量4.23m3/s,总流域面积240km2。

鱼洞河流域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为山地、中部为河谷。最高点为南部老鸹山,海拔高程1299m,最低点为鱼洞河汇入重安江处,海拔标高572.4m,相对高差726.6m。属侵蚀、溶蚀成因的中山、低中山、中底山山地地貌。

鱼洞河流域发育的地层及其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由上到下为:

第四系(Q):粘土、亚粘土、碎石土等。厚小于16m。属孔隙水岩组,透水不含水。松散岩组,结构疏松,强度低。

二叠系(P):上统吴家坪组(P3w),灰岩、硅质灰岩、燧石灰岩夹煤线。厚70~109m。含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岩溶水,富水性中等。坚硬半坚硬岩组。中统茅口组(P2m)、栖霞组(P2q),厚层至块状灰岩。厚117~327m。坚硬岩组。含纯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富水性强。为煤矿、铝土矿、菱铁矿顶板,矿井充水主要含水层。中统梁山组(P2l),砂岩、泥质砂岩等。总厚2~66.3m。半坚硬岩组。含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这是主要含矿层位。上部含煤层,厚0.6~1.2m;中部含铝土矿,下部含菱铁矿。

泥盆系(D):上统尧梭组(D3y)、望城坡组(D3w),生物屑灰岩、白云岩。厚104~409 m。坚硬岩组。含纯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富水性强。中统独山组(D2d),石灰岩、泥灰岩、石英砂岩等。厚22~191m。坚硬岩组。含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岩溶水,富水性弱。产石英砂岩矿。中下统蟒山组(D1—2m),砂页岩、石英砂岩等。厚99~328m。坚硬岩组。含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产石英砂岩矿。

志留系(S):中统翁项组(S2w)砂、页岩。厚80~392m。半坚硬岩组。含裂隙水,富水性弱。

奥陶系(O):下统大湾组(O1d)、红花园组(O1h)、桐梓组(O1t),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等。总厚220~289m。坚硬岩组,含纯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富水性中。产重晶石矿。

寒武系(∈):上统娄山关组(∈3l),肉红色中至厚层白云岩,厚度大于660m。坚硬岩组,但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含纯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富水性强。产建筑用砂石矿。

在大地构造部位上,鱼洞河流域位于黔东隆起边缘褶皱带,区内的褶皱及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褶皱、断裂构造方向西部为近南北向,其余地区为北东向及北北东向。岩层倾角较缓,一般6~25°。

2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鱼洞河流域位于铜仁—凯里汞、铅锌、锰、金矿成矿带南西部边缘地带,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煤、铝土矿、铁矿、重晶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高岭土、粘土等十余种。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为本流域主要含矿层位,上部含煤矿,中部含铝土矿,下部菱铁矿。流域内矿产资源具有矿点多、规模小、变化大的特点。

(1)煤矿

集中于流域东部北东部,赋存于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中,呈北东向延伸,煤层厚度0.4~3.5m 不等,变化较大,煤层倾角较小,普遍为8~17°。探明的资源/储量62596.79×104t,共有矿山企业30 家,设计利用资源/储量5886.34×104t,生产规模3~30×104t,累计开采量1859×104t。

(2)非煤矿

主要有铝土矿与铁矿,也赋存于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中,呈“上煤中铝下铁”结构组合。铝土矿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局部尖灭,最大厚度14.7m。铁矿赋存于梁山组(P2l)底部,矿石类型为褐铁矿及菱铁矿,矿带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最厚13.37m,含矿系数0.11~1%。

其次为重晶石矿、石英砂岩、白云岩矿及石灰岩矿等,资源/储量38523.02×104t,共有矿山企业18 家,设计利用资源/储量2231.9142×104t,生产规模0.08~54×104t,累计开采量614.68×104t。

(3)建筑用砂石及粘土矿

主要为白云岩、石灰岩及粘土岩,区内均有分布。探明的资源/储量13482×104t,共有矿山企业17家,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359.921×104t,生产规模0.5~16×104t,累计开采资源量400.675×104t。

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因矿产资源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含水层破坏。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矿产种类及开采方式等不同,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也各不相同。

(1)地质灾害

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33处,其中:

崩塌15 处。其中大型2 处,体积15~98×104m3;中型7 处,体积0.3~8×104m3;小型6 处,体积0.08~0.26×104m3。

滑坡10 处。其中中型2 处,体积57.5×104m3;小型8处,体积0.3~7.5×104m3。

塌陷8 处,塌陷坑或影响区域面积均小于1km2,为小型塌陷。

地质灾害隐患共威胁594 户2676 人安全,威胁财产6715 万元。其中大型8 处,威胁391 户1815 人4330 万元;中型22 处,威胁203 户861 人2075 万元;小型3处,威胁财产310万元。

流域内发生地质灾害2 次。2013 年2 月18 日,KL43 发生崩塌,5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10 万元。同年4 月16 日,KL44 发生崩塌,造成堰塞湖水位高15m,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土地植被资源占压:测区共有堆积体144 处,其中煤矸石场137 个,废弃矿石7 个。总体积5007232m3,总面积970995m2。占压土地植被资源面积97.1 hm2,其中水田5.00hm2,旱地10.35hm2,林地草地73.73hm2,未利用地8.02hm2。

土地植被资源破坏损毁:主要是非煤矿山(如铝土矿、重晶石矿等)、砂石矿山露天采场采坑和工业广场对土地植被资源的破坏与损毁。各种采场采坑91 处,挖损面积2915232m2,挖损量23210850m3。工业场地25 处,挖损面积254120m2,挖损量635300m3。破坏损毁土地植被资源316.94。

(3)含水层破坏与水质污染

本流域主要矿种煤矿、铝土矿、铁矿赋存于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中,煤(矿)层直接顶板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栖霞组(P2q+m)之厚层至块状灰岩。这是矿井充水主要含水层。矿山开采破坏了含、隔水层结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涌入采煤(矿)坑道,水(溶)解黄铁矿、菱铁矿、铝土矿等后导致PH 值、铁、锰、铝及SO4--含量增高,造成水质恶化,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

黄铁矿水解:FeS2+O2+H2O→FeSO4+H++SO4--→Fe+++H++SO4--。

菱铁矿水解:FeCO3+CO2+H2O→Fe(HCO3)2→Fe+++HCO3—。

三氧化二铝在酸性水中分解:H++AI2O3→Al3++++H2O。

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矿井水、煤矸石淋滤水,其水化学类型为SO4—Ca或Ca·Mg或Ca、Mg、Fe、Al型水,PH 值、铁、铝、锰及SO4--严重超标,部分样品铁、铝、锰可达到命名标准(表1)。

被矿井水和淋滤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或HCO3·SO4—Ca 或Ca·Mg 型水,PH值、铁、铝、锰及SO4--超标。

未被矿井水和淋滤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 或Ca·Mg 型水,水体清亮,水质优良,PH值、铁、铝、锰及SO4--基本达标。

表1 水质分析统计表 单位:mg/L

4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思考与结语

(1)本流域自寒武系(∈)至二叠系(P),除石炭系(C)、二叠系下统(P1)外均有出露。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总体呈软、硬相间结构。岩溶水丰富,地质构造发育,以矿山开采为主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问题多,影响严重,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2)水质污染是鱼洞河流域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全流域涌水矿井41 处,总涌水量1.62m3/s,占鱼洞河的38%;降雨入渗形成煤矸石淋滤水量为1000m3/d以上。矿井水、煤矸石淋滤水PH 值、铁、锰、铝及SO4--严重超标,是河水变黄、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各种采场采坑、工业场、煤矸石等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带入河流,沙含量13.738~18.6kg/m3,输沙率251~368×104t/a,这是水质污染的又一个原因。

(3)矿山土地植被资源的占压与破坏损毁问题亦较严重。全流域堆积体144 处,总体积5007232m3,总面积970995m2。各种采场采坑91 处,挖损面积2915232m2,挖损量23210850m3。工业场地25 处,挖损面积254120m2,挖损量635300m3。共占压与破坏损毁土地植被资源414.04hm2,其中水田9hm2,旱地12.43hm2,林地草地362.03hm2,未利用地30.58hm2。

废弃矿石场、工业场地和采场、采坑,用整平、覆土、草籽、植树就能够达到治理目的。而煤矸石,不是简单的覆土与撒草种树,而是根据堆积处数多、成分复杂、淋滤水发育等特点,应采用“防渗处置、集中堆放、淋滤收集、隔离山水、植被恢复”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4)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及特征,建议“西土东水”。流域东部为矿井水、淋滤水污染,治水为主。西部则为露天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总体思路:“规范采矿,严保水土,源介隔离,清污分流,多级沉淀,综合治理”。“规范采矿,严保水土”是从保护角度出发,强调预防与保护。“源介隔离,清污分流,多级沉淀,综合治理”为具体的治理工程措施,既能单独实施,又可以互相配合,综合治理。

猜你喜欢

铝土矿富水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临江富水地层城市地下车行系统防渗技术研究与应用
低品位铝土矿预脱硅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基于Landsat-8影像数据的北京植被覆盖度时空特征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今夜土城有雨
浅埋小净距湿陷性黄土隧道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