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同步,携手向美

2022-04-24韦华军

读与写 2022年19期
关键词:葫芦丝节奏美的

韦华军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实验小学 广西 柳城 545200)

在当今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对小学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陶冶情操、增加对美的认识、创造美、热爱美,有助于小学学生的情感抒发,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音乐是美育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小学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合理设计,可以从多角度培养小学学生的美感,例如从小学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入手,丰富小学音乐的课堂内容,借助游戏、多媒体、智能化设备和音乐案例解读等,综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1.视听感触,传递美的乐音

音乐课堂教学的类型通常分为:歌唱课、欣赏课以及活动表演课,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课程,教学都应该依照由表面逐渐深入的顺序进行,从对音乐产生兴趣,到感知音乐,再依据自身独特的感受分析、评价音乐,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体验者感知音乐的能力层次逐渐提高。

情感体验的开始必然是从乐曲的欣赏开始的。学生在达到一定的情感积淀时,加上理智的参与,通过聆听、体验感受风格和情绪迥异的作品,再开展丰富音乐表现力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歌唱表达情感以及表演活动表现情感等。由于音乐语言的特殊性,表现情感的方式极为复杂,小学生感知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聆听的歌曲要注意选择情感表达鲜明、直白的音乐,避免选择隐晦、多变的乐曲,最初可以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音乐,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学生消除了与音乐欣赏之间的芥蒂,能够开始融入到音乐当中,这样才有利于音乐的准确表达。从直觉的情感体验到深入的理解表达音乐,恰当的选曲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本质的飞跃,从而上升到更深层次的自我审美情感当中,可以看出情感体验深入教学的方方面面,突出了核心的审美理念,音乐教学的内容合理性决定了音乐情感体验的多元性。

“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结合教学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对音乐教师提倡的实践建议。

在低年级同步教学互动课堂《金孔雀轻轻跳》上,我切换到一个屏幕上,展示出椭圆形盒子的图片,并用双手抱着灰色的盒子问学生:“我带来了两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什么呢?请勇敢的孩子来打开它。”主课堂的学生高高地把手举起来。

“我请两个眼睛亮亮的女孩子和男孩子上来”。两个学生走到我身边,我引导他们打开盒子:“拿住拉链,顺着往下拉,双手轻轻打开盒子,把神秘的宝贝拿出来,举高给同学们瞧瞧,谁知道它的名称?”

“上面像葫芦,是葫芦丝乐器吗?”

“对,这种乐器叫做葫芦丝,它是哪个民族特有的乐器呢?”

“是云南”,一个学生答道。

“是云南哪个民族?”我顺着问她。

“是云南的傣族”,看到学生暂时答不上来,我立即补充。

“葫芦丝是怎样的乐器呢?大家跟着小精灵读一读”。

“乐器小知识:葫芦丝是傣(dai)族特有的乐器,由吹嘴、葫芦、簧片、三根竹管组成,主管上有七个音孔;它的音色飘逸、轻柔。”两个课堂的学生用稚嫩的声音响亮地朗读。

“葫芦丝是怎么拿的呢?韦老师送给全班同学一个拿葫芦丝的小秘诀。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手三个手指按住下面三个孔,左手三个手指按住上面三个孔。”两个课堂的学生想象着自己眼前的葫芦丝,专心的模仿起来。

“拿起了葫芦丝,韦老师忍不住要吹给大家聆听,优美的旋律把谁吸引过来啦?”

1—│”,跟着伴奏音乐,我走进学生中间,投入地吹起《金孔雀轻轻跳》旋律。屏幕上,蓝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孔雀展开美轮美奂的羽毛,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有的还跟着悠扬的乐声轻轻摇动身体。

“孔雀,孔雀”,学生高兴地回答。

“你想用哪个词来赞美孔雀开屏?”

“美丽”“漂亮”“好看”。

“我们拍整齐的掌声送给孔雀,谁能听出哪种颜色的节奏拍得强,哪种颜色的节奏拍得弱?”

“XX│XX│XX│XX│”,为照顾乡村孩子的实际音乐知识水平,我把每个小节第一拍的节奏设置成红色,第二拍的节奏设置成蓝色。

“红色的节奏拍得强,蓝色的节奏拍得弱”,学生听出了力度的不同,拍起节奏来很带劲。

“真是有礼貌的孩子,孔雀邀请大家去她的家乡呢。她飞过清澈的小溪、飞过茂盛的竹林,落在精致的竹楼前。咦,竹门没有打开,发生了什么?谁来问问孔雀?”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城乡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听着、想着、唱着,经过模拟吹奏、感受声音、欣赏美景等视听感触,体会到葫芦丝美的乐音,在幼小的心底里播种下民族音乐的种子。

2.用情歌唱,培育美的情感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客观实际教学情况及规律,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的教育,情感教育能将有效的理论转化成实践活动。通过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认知能力的前进,将情感体验渗透在全部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思维能力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歌唱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不仅贯彻了音乐课程的新理念,实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新理念。

在执教二年级学生同步互动教学课堂《郊游》时,我用这样的导入语:“太阳一出暖洋洋,小草、小树争先恐后冒出了一个个嫩芽,在这生机活力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通过同步互动音乐课堂来感受春的问候。来,大家向老都六的同学们问个好”。“轻松的歌声就要带我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是哪儿呢?”我用PPT出示本地有特色的公园图片,学生看到熟悉的场景,立即瞪大眼睛,谢同学迫不及待站起来要告诉大家,“这是县城的法治公园,在我家住那栋楼后面,每天从窗台就能欣赏到好多树”,韦同学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说“这是江滨公园,我跟妈妈在那观察过水里的小鱼”。我指着第三张照片问“这景色在哪里?老都六小学的同学可以告诉我们吗?”“那是水电站,我家离那里不远”,听到同步课堂同学的回答,主课堂学生自觉送上掌声。“来到这么秀美的地方,你的心情怎么样?”“好舒服、好爽呀”,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在他们情绪高涨的时候,轻轻松松就唱会了一首新歌。“白云飘飘,春风柔柔,青山绿水我们乐悠悠”,他们用轻巧的歌声尽情唱出对美丽家园的热爱。

我又问:“大家意犹未尽,还想去游玩,我们将去这里,你从图片上的景色可以知道是哪里吗?这么秀丽的景色在哪里?”学生的眼睛紧紧盯着画面。“这就是我们宝岛台湾——日月潭景色。”“哇,好美,真美”,学生忍不住赞叹。我降低了音调跟他们讲,“由于各种原因,台湾暂时没有回归。我相信,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台湾一定会回归祖国的怀抱。到那时,你们就可以和台湾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和快乐地唱歌了。”机灵的郑同学紧接着说“让我们的歌飘向台湾,让那里的朋友听到我们的歌和祝福。”

在我的深情诉说中,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之弦受到触动,情感得到了一次升华,轻快的歌声寄托着学生们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美好情感。

3.拍打节奏,加强美的自信

音乐中的情感体验离不开理解认知的参与,认知水平高低决定了是否能在音乐中转化成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引导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而图谱是律动教学中最实用的方式。“通过教师示范画图或展示出来的静态图片,以符号代替音响,从听觉转化成视觉,将抽象变为具体,无形中加强音乐的记忆能力,加深对音乐的认知,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小学教学中图谱的运用主要是:一是提前依据音乐的结构走向准备好图示,让学生通过符号明白音乐的表达,由于音乐作品特别是欣赏类乐曲多含有动机、主题、再现的结构,通过这种旋律图谱能够更一目了然的了解音乐结构,多适用于器乐、交响乐曲欣赏;另一种是从乐曲的情绪入手,采用边唱边画出歌曲内容的形式,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演唱类歌曲。

由于乡村学校开展的活动较少,学生难以享受到参与表现的成功喜悦,因而缺乏自信心,我就用“拍打节奏”这种方式来教授同步互动课“数蛤蟆”。

当我巧妙地打开学校的同步设备时,连接到了一个乡村的互动教室。主讲教室的学生透过一个大屏幕见到了同步课堂的同学,友好的微笑挥手问候,对面的同学也礼貌的给予积极回应。我立刻切换到学生、电脑和远端的三个屏幕,并神秘地问:“上次,有可爱的小鸡和鸭子来上我们的音乐课,哪些小动物想来上这节课?”于是展示一张空白的PPT,两个课堂的学生睁大双眼,惊奇的观察、猜想。“哦,小动物刚出来,有点害羞和紧张,让我们用这个节奏欢迎他们。”“大家看,这四个红色的节奏下面有多少条减时线?”“两条、有两条”,平时踊跃发言的张同学抢着答。我又指着节奏问“xxxxx”,“下面有两条减时线的节奏称为……”“称为十六分音符节奏”,学生异口同声齐答。我又追问一次,“十六分音符节奏是长还是短的?”聆听了我示范拍打节奏后,“拍得短”学生抢着回答。“谁敢来大胆地拍?”一只只小手齐刷刷地高高举起来。聆听两个学生分别拍击后,主课堂其他学生可以很快就拍对了节奏。“我们也想听听同步课堂的同学是否掌握了节奏。何老师,你能请几个同学站起来分别拍节奏吗?”“好呀、好呀,他们一直学得很认真。”在聆听同步课堂三个同学拍击后,我立刻问主教室的学生“你听出他们拍得怎么样?谁来帮助他们。”“让我来,让我来”,朱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来小手说,“四个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要拍得均匀,要强一些”,“还要拍得快一点”,廖同学及时补充。聆听了朱、廖两个同学的拍击示范后,同步课堂的同学后来赶上,也掌握了十六分音符节奏,主课堂的学生立即自发送上掌声祝贺。整齐、响亮的掌声给了同步课堂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更加积极地参与学唱歌曲。

“荷儿梅子梭水上漂,花儿梅子梭水上漂”,两个班的学生互相帮助,快乐地唱歌。这首轻松的歌曲通过实时网络在城市和农村的教室中传播。

自信是学生持续进取的踏脚石,能鼓舞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和才能。当乡村学生因为嗓子沙哑、音高欠准不敢参加演唱教学活动时,老师需要通过鼓励他们拍对难易适当的节奏,就能激发他们参加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美的信心。

4.创作律动,培植美的创造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创造教育思想,在创作律动教学中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执教同步互动音乐课《动物说话》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节奏读歌词“小鸡说话叽叽叽”,然后按照节奏“X X|XXX”拍手,一边读词一边拍手,学生觉得很新颖,听着我的琴声很快就把第一段歌词唱会了。 第二段歌词变为“小鸭说话嘎嘎嘎”,然后按照节奏“X X|XXX”拍手变为跺脚。我问主课堂学生,“你有什么小窍门,你是怎么加上脚的动作?”一个学生踊跃跑到讲台前给全班同学表现跺脚。我有意问他,“两只脚你是怎么跺的,哪只先,哪只后?”他自豪地回答“我先跺左脚,再跺右脚,跺脚节奏是左右|左右左”。我接着问:“哪个同学的跺脚形式不同?”“我有我有”,另一个学生举起了小手,急着给全班同学展示,“我这样跺脚,左左|左左左。”“我很欣赏你的与众不同,还有其他不同的跺脚方式吗?”我继续追问。“我来我来”,第三个学生跑到讲台处,给全班同学展示,“我跺脚跟他们的都不同,是右右|右右右”。“哇,大家太厉害啦,能想出三种方法不同的跺脚方式,来,我们把三种主要方式读一读、记一记,同学们可以自愿选择一种方式来跺脚”。

我在屏幕上放了三种跺脚的动作图,两个课堂的学生投入地边读边跺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间奏处,有两拍编创动作,我又问两个教学课堂的学生,“大家能通过模仿表现小鸭子的动作吗?”在老师的引导下,互动课堂学生有的左右手五指并拢,上下开合模仿小鸭子的嘴巴,有的伸开手臂模仿小鸭子一摇一摆的走路。虽然动作不够舒展,有点害羞,可也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创作呀,表现得多么的质朴、有趣、可爱。学生们表现自己即兴创编的动作,发出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多么开心、自豪呀。

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和与己不同的即兴律动同样也是属于自己创作,常创常新,树立创新的意识,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就能通过培养提高学生对于美的发展创造。开展在线同步互动音乐课堂进行美育教学,最好的策略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体验最重要。

5.结术语

音乐来源于生活自然脱离不了情感的依附,它的美,是世间最和谐的存在。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音乐表达人的情感比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更直接、更真切、更深刻。音乐的情感体验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这之中,它通过听觉掌握音乐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会从而与自身的情感相交融,产生独特的审美思想,从而对音乐进行全面的体验和感知,达到审美情感的满足个人体验要身临其境,打开一切感官,视听感触、用情歌唱、拍打节奏、即兴律动,以体验美的愉悦,进而达到“美育人,美化人,以美育元”的目的,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造就他们纯洁的心灵。

猜你喜欢

葫芦丝节奏美的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葫芦丝进入小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讨论
节奏
打破平衡
轻快漫舞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重庆市800名师生齐奏葫芦丝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