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少年儿童需求打造少儿电视节目新样态

2022-04-22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3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受众发展

许 杨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台)

少年儿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和起点,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电视作为知识传播的渠道之一,对于少年儿童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的丰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少年儿童是当下少儿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他们借助多元化的电视节目汲取课堂以外的知识,开阔自身眼界,培养良好的行为、认知;另一方面,少儿电视节目能够发挥“补充式”学习的作用,借助案例、情境的引导,加快他们价值观、道德判断、德育素养的形成,进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要重新审视少儿电视节目对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少儿电视节目的特点,立足于少年儿童的发展需求,发挥多种媒体技术的优势,丰富节目的内涵,以此推动少儿电视节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少年儿童的概念界定

在对少儿电视节目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对少年儿童这一群体进行划分,以确保后续内容的针对性与可借鉴性。根据《辞海》和维基百科的解释,少年儿童主要指处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阶段的人群。少年儿童的思想、认知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受自身阅读、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缺乏对一般事物的辨别能力。因此,少儿电视节目需要立足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开设多个频道,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少儿电视节目的概念界定

少儿电视节目是指围绕少年儿童的群体特点所制作而成的电视节目,其可以吸引少年儿童观看,培养他们的良好认知与学习习惯。作为一类特殊的电视节目,少儿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为少年儿童,其播出目的在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情感、道德、认知等能力。与其他的电视节目相比,少儿电视节目既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够给予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又要蕴含一定的文化知识,以唤醒观众内心对于中华文化的感知与认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面对日后的学习与生活。

3 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3.1 重娱乐,轻教育

目前,我国少儿节目的形式多样,涉及领域广泛。为了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了解社会,一些地方卫视纷纷采用真人秀、少儿竞赛等综艺形式来设计少儿节目,但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部分人员过于注重节目的娱乐性而忽略了其教育性与文化性,这会导致少儿节目的娱乐性大于教育性,娱乐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思想认知。以某真人秀少儿节目为例,在节目中,孩子需要与家长共同完成一系列任务。这类节目的初衷在于培养孩子们不怕艰苦、团队合作、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但随着明星的加入,节目主题逐渐偏离。孩子、家长要根据现有的剧本来进行活动,每一环节都要循序渐进,这虽然保证了节目的收视率,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孩子的天性,导致观看此节目的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3.2 受众模糊,节目缺乏指向性

当今社会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给我国少儿节目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一些少儿节目开始与热门媒体平台进行合作,以提高收视率。但就实际收视率情况来看,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合作平台对少儿节目的类型和受众群体的划分不清晰,导致少年儿童的观看体验不佳。现如今,大多数媒体平台将少儿节目与幼儿节目混为一谈,对节目类型没有作出明确的划分,导致一些小学生都会收到有关幼儿节目等消息的推送,影响其实际体验。第二,媒体平台缺乏对少儿节目的宣传,导致节目难以发挥其原本的作用。目前来看,媒体平台的主要受众为青年,即15~24岁的人群,所以少儿节目这一版块往往会被放在所有节目类型的最后,虽然少儿电视节目与媒体平台可以联动宣传,但大多数少年儿童很难直接找到相关内容,甚至会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进而影响了自己的观看体验。

4 少年儿童需求视角下的少儿电视节目转型策略

4.1 以快乐教育为原则,制定节目目标

首先,在设计少儿节目时,相关人员要明确少儿节目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贯彻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遵循少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定多层次、阶段性的节目目标,适当增强节目的娱乐性、教育性及社交性,给予他们优质的观看体验。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调整工作重点,摒弃传统的收视率为主的评价标准,将收视率作为节目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深度剖析影响节目收视率的多元因素。此外,还应开通节目反馈渠道,了解少年儿童的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节目目标,加快寓教于乐工作的开展[1]。

其次,相关人员要立足于少年儿童现阶段的需求,对当下少儿节目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探寻多个有效渠道,以此保证他们长期观看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可以改变以往的教育形态,发挥节目娱乐性这一优势,在其中嵌入传统文化、优秀精神,引发少儿的情感共鸣,丰富节目的内涵。少儿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可以从节日入手,在劳动节、重阳节、国庆节期间开展特别节目,并邀请各个学校的学生参与录制现场,带领他们感受文化魅力,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感[2]。以五一劳动节为例,少儿电视节目可以以“劳动之魂孕育众生”为主题,邀请生活中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可以是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可以是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志愿者,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引导少年儿童感受平凡工作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精神;同时,还可以围绕这些岗位设计多种游戏活动,邀请少年儿童与主持人、劳动者同台竞技,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每项工作的艰辛,尊重每个岗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2 以身心发展为根本,明确节目定位

现阶段,少年儿童往往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加之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但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下降,节目内涵价值的传播受到阻碍。因此,少儿节目要顺应时代发展,明确自身定位,以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目的,拓宽节目传播渠道,形成多方联动,为少年儿童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保证电视节目在他们身心发展这一过程中的地位[3]。首先,电视媒体可以改变以往的节目设计形式,开设意见收集箱,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等形式掌握现阶段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及兴趣爱好,以确立节目的基本类型。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了解少年儿童的思考习惯、行为方式可以确定节目内容的重点,全面解读不同年龄阶段少儿的性格、兴趣、能力、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对节目制作组进行拆分,建立专项调研小组,吸收其他少儿节目的优势,以此吸引电视节目受众的注意力。其次,电视媒体可以增强电视节目的教育引导性与趣味娱乐性,立足于少年儿童的思想认知,探索其他类型节目的优势,挖掘节目背后蕴含的规律与哲理,提高少儿电视节目知识的趣味性与科普性,开阔少儿的知识视野,同时进一步优化少儿的观看体验。再次,电视媒体还要明确社会发展与少年儿童认知变化之间的关系,及时把握少年儿童心理需求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节目的内容、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进行调整,增强节目的引导作用,带领受众快速融入节目中,以此达到少儿电视节目娱乐与教育的目的。

4.3 以媒体技术为基础,创新节目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节目的重要传播媒介,其不仅能依托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来实现对少年儿童认知、兴趣的准确把控,为少儿提供优质的节目,而且可以根据他们观看节目后的反馈,对节目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以提高节目的教育成效,构建良好的双向反馈渠道。因此,电视少儿节目要改变以往的推送方式,创新节目形式,加强与少年儿童之间的互动,增强自身的针对性与指向性。例如,针对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少儿电视节目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户外探索节目,主要围绕自然生态、生物观察开展,带领少儿走进自然,观察生命的奇妙现象,培养他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在此过程中,节目也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开设线上实时互动环节,收集少儿观众想要了解的内容,并以此作为节目制作的重要参考。同时,节目还可邀请少儿观众参与节目的录制,如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少儿朗诵、少儿演讲活动等。在此过程中,节目要根据自身定位、现有场地、道具资源等来开展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并设置多层次的游戏任务,以契合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认知,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节目可通过开展传话游戏,培养他们仔细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开展团队合作运输游戏,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场外的小观众,节目则可以开展互动活动,让观众给活动表现良好的少儿成员投票,打造“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架构,实现少年儿童观众-参与者的角色转化。除此之外,少儿节目也要不断革新自身内容、形式,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优势,汲取国内外优秀少儿节目的优点且总结其收视率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进行优化和调整,为少年儿童思维品质、德育素养的提高奠定扎实基础[4]。

4.4 以义务教育为联动,打造优质节目

首先,电视媒体要明确少儿节目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强与义务教育的联动,并在明确新媒体平台的视频传播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丰富内容,突破传统少儿电视节目线性讲授的瓶颈。例如:媒体可结合语文学科设计少儿节目,带领少年儿童重温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魅力,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以此培养良好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如《江西少年诗词大会》(见图1);联系科学学科设计少儿节目,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为切入点,通过问题的引导,带领少年儿童逐步挖掘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如江苏扬州市的少儿科普节目《科里课外》(见图2)[5]。其次,少儿电视节目还要加强与其他平台的合作交流,依托互联网媒体技术的优势,扩大少儿节目的播出范围。再次,在开展少儿节目时,媒体要注重节目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可将录制花絮作为节目彩蛋穿插在节目播放前后,以此吸引更多的少儿观看,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最后,媒体要对每次播放的节目进行整合,依托微信、微博等平台将节目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制作成动画视频、电子绘本等形式定期上传,以便于家长和少儿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进而促进少年儿童情感、认知、能力的协同发展。

图1 《江西少年诗词大会》

图2 《科里课外》

5 结语

当今社会背景下,少儿电视节目和少年儿童德育有着密切联系。少儿电视节目所展现的教育价值能够促进少年儿童情感、认知的良性发展,其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能够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他们在观看、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因此,少儿电视节目应改变以往的设计理念,将少年儿童的发展作为节目开展之根本,明确节目定位,广泛汲取优质资源,打造少儿电视节目的新样态,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少年儿童的思想认知,进而推动我国少儿电视节目行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受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