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04-21陈冲热依拉艾克兰木郭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念珠菌抗菌黏膜

陈冲,热依拉·艾克兰木,郭涛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大量应用、艾滋病的传播及流行等,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逐渐发展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1-2]。临床上常采用唑类、氟胞嘧啶、制霉菌素等药物治疗口腔念珠菌病,虽然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存在耐药性高、毒性大等缺点,疗效仍需进一步提高[3-4]。相关研究指出,光动力抗菌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抗微生物疗法,可通过光化学染料或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下产生活性氧物质,该物质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杀死或损伤微生物[5]。然而,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86 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86 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43)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参照《口腔黏膜病学》[6],患者符合口腔念珠菌病诊断标准,且病损区真菌学培养阳性;②年龄>18 岁;③近2 周内未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1.2.2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②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慢性黏膜念珠菌感染者;④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伴有口腔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免疫抑制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治疗前用磷酸盐缓冲液(国药准字S10850002,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漱口3 次,患者口服制霉菌素片(国药准字H34024132,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50 万u),50 万u/次,3 次/d,每次口服后用3% 碳酸氢钠(国药准字H20083391,石家庄市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漱口。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前用磷酸盐缓冲液漱口3 次,在患处均匀涂抹0.8 mmol/L 二甲基蓝(沈阳乐横科技有限公司),0.5 h 后用LED 灯(波长635 nm)持续照射,光疗照射能量为10 J/cm2,每隔24 小时光疗1 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 周。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评估参照《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10-2011 增补版)》[7]疗效评估标准。①痊愈:口腔黏膜白色角化物及自觉症状完全消除,口腔黏膜病损区色泽恢复正常,念珠菌培养和检查涂片均为阴性,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正常;②显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口腔黏膜病损区大量红斑消失,念珠菌培养为阳性,检查涂片为阴性,口轻黏膜白色角化物消失;③有效:自觉症状有所改善,口腔黏膜病损区缩小,念珠菌培养为阳性,检查涂片为可疑阴性,口腔黏膜白色角化物消失;④无效:念珠菌培养和检查涂片均为阳性,自觉症状和口腔黏膜病损区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口腔黏膜白色角化物难以擦掉。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念珠菌的平均真菌计数治疗前,两组患者用磷酸盐缓冲液漱口3 次,然后含漱20 mL 磷酸盐缓冲液10 s,以此作为治疗前的标本。治疗后的标本采取同样方法留取,将治疗前后的标本经Avanti JXN-30 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公司)3 5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3 cm,倒出上清液,取沉淀物,将0.1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加入沉淀物中定容至念珠菌混悬液后稀释10 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镜检,计算每毫升的念珠菌菌数,结果取3 次计算的平均值[8]。

1.4.3 随访情况随访6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复发: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损消失或减弱,但停药6 个月后又重新出现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症状或病损。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4 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腹痛、腹泻等。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19),研究组较高。见表2 和图1。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43,例(%)]

图1 典型病例

2.2 两组念珠菌菌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念珠菌菌数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念珠菌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低。见表3。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念珠菌菌数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95,P=0.000),治疗后降低;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念珠菌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7,P=0.000),治疗后降低。见表3 和图2。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念珠菌菌数比较(n=43,×107/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念珠菌菌数比较(n=43,×107/mL,±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 值P 值治疗前2.62±0.44 2.53±0.41 0.981 0.329治疗后1.24±0.35 0.62±0.19 10.209 0.000

图2 治疗前后培养基菌落变化

2.3 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 个月,对照组复发10 例(23.26%),研究组复发3 例(6.98%),两组复发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P=0.035),研究组较低。

2.4 安全性指标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1 例腹痛、1 例恶心;研究组2 例恶心,1 例腹泻、1 例腹痛,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和9.30%,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7,P=0.676)。

3 讨论

口腔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展迅速,易破坏患者局部组织或口腔组织,引发炎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9]。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制霉菌素等药物广泛应用于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但存在部分患者耐药性强等缺陷,其临床效果仍需提高[10]。相关研究指出,光动力抗菌疗法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可通过改变念珠菌的通透性,造成念珠菌死亡[11]。因此,分析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显著,且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提示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疗效显著。义齿性口炎作为口腔念珠菌病常见的一种类型,既往研究分别采用制霉菌素和光敏动力抗菌疗法治疗,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在清除念珠菌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制霉菌素对于腭部炎症的改善和治愈效果更佳,但光敏动力抗菌疗法具有临床医师监测疗效更方便和取得相同临床效果所需时间较短等优点[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念珠菌菌数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提示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可降低念珠菌菌数。相关研究指出,光动力学抗菌疗法的光敏剂可用于病变组织,通过光化学反应可激发光敏剂,受激发的光敏剂能够产生活性氧,该活性氧可与细胞的蛋白质、磷脂等多种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活性,最终灭活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念珠菌,改善临床症状[13]。本研究随访6 个月后发现,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率。参照《口腔黏膜病学》[6],念珠菌不宜生长繁殖在碱性环境中,用碱性溶液漱口能够抑制念珠菌生长繁殖,当碳酸氢钠不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时,可联合制霉菌素进行治疗;针对耐药性强、毒性大、制霉菌素疗法疗效欠佳的口腔念珠菌患者,可进一步联合光动力抗菌法进行治疗。相关研究指出,光动力抗菌疗法产生的细胞内活性氧可与细胞中核酸、蛋白质等反应,损伤真菌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凋亡及坏死等造成真菌细胞死亡而发挥灭活作用[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且不良反应无需治疗即可自行缓解,提示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但本研究仍然一定不足,如光动力抗菌法需要医师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此外光动力抗菌法抗菌作用机制尚无明确定论,针对口腔念珠菌的最佳光动力治疗参数选择、光动力抗菌法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最佳协同治疗方式的选择等,都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及念珠菌菌数,且安全可靠。然而,本研究选取病例数有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仍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

猜你喜欢

念珠菌抗菌黏膜
什么是抗菌药物?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苏州某三甲医院念珠菌菌血症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辣烫”出来的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