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济方·针灸门》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

2022-04-20张磊孙甘霖游俊付艾妮朱书秀

河南中医 2022年1期
关键词:条文不孕症艾灸

张磊,孙甘霖,游俊,付艾妮,朱书秀

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不孕症是指育龄妇女未避孕,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婚后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两年以上而未怀孕者;或曾有过生育或流产,而又两年以上未怀孕者[1]。《普济方》由明代周定王朱橚等编撰而成,清初编写《四库全书》时将其改编为四百二十六卷,涉及有脏腑、方证、妇科、针灸、外伤等;针灸部分主要集中分布在《普济方·针灸门》,此书共16卷,广泛收集了战国至明初医籍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其特点是保持了历代文献原貌,不轻易对收录文献进行删改,内容丰富,论述详细,甚至收录了一些明初以前已经亡佚的针灸文献,为后世保留了珍贵的针灸资料[2],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对《普济方·针灸门》中收录的针灸治疗不孕症处方进行整理,从中筛选出与治疗不孕症相关的文献条文,并对其选穴、用穴规律及治疗方法等进行深入挖掘,以期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工具《中华医典》[3]第5版是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中医类电子丛书,收录了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 156部,共4亿多字,对《普济方·针灸门》古籍出现的不孕症相关条文进行检索与整理,以期找出《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

1.2 检索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中勾选《普济方·针灸门》为检索书籍,以“绝子”“绝产”“绝嗣”“绝孕”“无子”“断续”“不孕”“胞门闭塞”“不妊”等作为检索词,检索出与不孕症相关的文献条文并录入Excel数据库。

1.3 文献筛选

1.3.1 文献纳入标准①《普济方·针灸门》内包含上述“绝子”“绝产”“绝嗣”“绝孕”“无子”“断续”“不孕”“胞门闭塞”“不妊”等检索词的条文;②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明确。

1.3.2 文献排除标准①涉及穴位定位、经络循行的条文;②与不孕症不相关的文献条文;③文献匹配存在歧义的条文。

1.4 数据规范化腧穴名称根据《腧穴名称与定位》[4]中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如“胞门”穴规范为“水道”穴;“阴跷”穴规范为“照海”穴等。另外,将文献“治妇人无子……其草两头是穴……”中的“草两头是穴”命名为经验穴1和经验穴2。

1.5 数据分析参考文献[5],将纳入的文献按照篇名、条文、治疗方式、组穴处方等进行管理,使用Excel 2016建立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文献数据库;为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对所录文献条文与纸质版书籍《普济方·针灸门》[6]进行复核;利用Excel 2016的“排序”功能对纳入文献条文的用穴频次、归经、治疗方法等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处方统计《普济方·针灸门》中有关针灸治疗不孕症的处方共计60条,对条文出处进行归纳,发现频次前3位的篇章依次为《普济方·针灸门·绝孕》(32处)、《普济方·针灸门·腧穴》(11处)和《普济方·针灸门·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11处)。分析60条文献处方中的组穴情况,其中,单穴处方最多,频次为56次,频率为93.33%;对穴和多穴处方共计4次,频率为6.67%,详见表1。

表1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处方统计 次

2.2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穴位频次分析《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穴位共有30个,使用频次为65次;其中使用频次前8位腧穴依次为中极(8)、关元(5)、涌泉(5)、然谷(4)、商丘(4)、阴廉(4)、上髎(3)、气冲(3),详见表2。

表2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穴位频次分析 次

2.3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选穴归经分析对《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穴位进行归经及频次统计,共涉及经穴23个,分属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经外奇穴共计7个。分析穴位的具体归经情况,发现任脉的使用频次最高,为18次,频率为27.69%,其次为足少阴肾经,频次为17次,频率为26.98%,其他经脉依次为经外奇穴(8)、足太阳膀胱经(7)、足厥阴肝经(5)、足太阴脾经(5)、足阳明胃经(5),详见表3。

2.4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特定穴分析对《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特定穴进行统计,结果发现,针灸治疗不孕症的30个穴位中属于特定穴的有17个,占比56.67%;特定穴的使用频次依次为交会穴(27)、五输穴(15)、募穴(15)、郄穴(3)、八脉交会穴(1);在交会穴和募穴中,中极、关元使用频率最高;五输穴中,涌泉、然谷和商丘使用频次较高,详见表4。

2.5 《普济方·针灸门》中不孕症的针灸疗法分析

2.5.1 刺灸方法分析对《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治疗方法进行统计,以针刺、艾灸、针灸及其他疗法(未明确相关治疗手段)等文献条文进行归类,结果发现,治疗方法的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艾灸、其他疗法、针灸和针刺。其中艾灸使用频次最高为27次,频率高达45%,其他疗法占35%,针灸占18.33%,针刺占1.67%,详见表5。

表3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选穴归经分析 次

表4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特定穴分析 次

表5 《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刺灸方法统计 次

2.5.2 艾灸壮数分析对《普济方·针灸门》中艾灸治疗不孕症的27条文献条文进行分析,发现使用艾灸治疗不孕症时各穴所灸壮数不等,有三壮、七壮、十壮、三十壮、五十壮、百壮等,其中壮数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灸三壮(11)、灸五十壮(4)、灸三十壮(4)、灸七壮(3)、灸百壮(2)、灸十壮(2)、灸五壮(2)、未明确壮数(1),详见表6。

表6 《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艾灸壮数统计 次

3 讨论

3.1 以近部选穴为主,多用单穴,善用奇穴《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文献处方以单穴为主,共计56条,占93.33%。取穴≥2的文献仅4条,占6.67%,其中取穴数目最多为3个腧穴,文献仅有1条。由此可见,取穴少、选穴精是《普济方·针灸门》治疗不孕症的选穴原则。使用频次前2位的穴位依次是中极和关元穴,主要分布在小腹部;《普济方·针灸门》言:“关元一名次门,在脐下三寸。”“中极一名气原,一名玉泉,在脐下四寸。”不孕症的病位胞宫位于小腹部,穴取中极、关元等邻近腧穴,体现了“腧穴所在,主之所及”的局部选穴规律。同时,善用经外奇穴也是《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特点之一,经穴奇穴数目高达7个,占穴位总数的23.33%。

3.2 选穴多属任脉、足少阴肾经《普济方·针灸门》治疗不孕症取穴虽涉及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等多条经脉,但选用穴位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以任脉、足少阴肾经为代表的阴经为主要选择。任脉属奇经八脉,起于胞中,为“阴脉之海”,作为生养之本而“主胞胎”,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娠、生殖功能关系密切[7],任脉、冲脉气血旺盛是有子的必要条件。肾藏精,为脏腑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脑、天癸、冲任、胞宫间的功能调节与控制[8]。《普济方·针灸门》中任脉腧穴治疗不孕症使用频次为27.69%,足少阴肾经腧穴治疗不孕症使用频次为26.15%,如表3所示。由上可知,古代医家对于不孕症的治疗注重选取任脉、足少阴肾经的腧穴,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选穴规律,与现代中医所提出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的生殖轴思想契合[9]。

3.3 多取交会穴、五输穴治疗《普济方·针灸门》治疗不孕症的选穴中,特定穴达到56.67%,且多运用交会穴来治疗,如表4所示。交会穴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不仅能治本经病,还能兼治所交经脉的病症。在《普济方·针灸门》治疗不孕症所取穴位中,交会穴使用频率第一,其中,中极、关元两穴使用频率最高,且同为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关元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培补肾元、健脾益精等作用[10],为生殖要穴;中极为足三阴经、任脉的交会穴,具有调理冲任、益肾兴阳等功效[8]。由此可知,《普济方·针灸门》善用交会穴治疗,一穴贯通数经,可用于治疗多经疾病,体现了古人精简取穴的原则。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穴位,即井、荥、输、经、合,是远部选穴的重要穴位。《普济方·针灸门》多用五输穴来治疗不孕症,使用频次前3位的穴位依次为涌泉、然谷和商丘。涌泉为肾经井穴,可滋阴补肾、散热生气,是补肾之要穴;然谷为肾经荥穴,具有温补肾阳、滋阴降火的功效;商丘乃脾经经穴,具有健脾化湿,通调肠胃的功效。张晶等[11]发现古人治疗不孕症时善用五输穴,其中然谷、涌泉和商丘的应用频次较高,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3.4 以艾灸为主《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方法有艾灸、针灸、针刺和其他疗法等,但多以艾灸为主,频率高达45%,详见表5。灸法是借助灸火的热力与人体特定部位相接触来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等,其中艾炷灸具有温阳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刘燕等[12]对不孕症的中医证候进行文献研究时发现,不孕症的病机主要以肝郁、肾虚及邪阻胞宫为主,治疗多用艾灸疗法。兰蕾等[13]对针灸治疗不孕症的古籍文献进行分析时发现,艾灸占主导地位,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艾炷灸多以“壮数”来衡量施灸数量[14]。《普济方·针灸门》中艾灸治疗不孕症的壮数因人而异,少则三壮,多则百壮;甚至在针灸合用中有灸至三百壮,这可能与病情轻重、体质等因素相关[15]。

4 小结

综上所述,可知《普济方·针灸门》治疗不孕症的选方,用穴少而精,善用单穴处方治疗;在临床治疗上多应用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的规律;经脉主要以任脉、足少阴肾经为主,穴位主要以中极、关元和涌泉穴为主,特定穴主要以交会穴为主;善用经外奇穴;在刺灸方法方面,善用艾灸疗法治疗,艾炷壮数数目不一,低则三壮,高则三百壮。

猜你喜欢

条文不孕症艾灸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不孕症治疗的八大误区介绍
婆婆迷上了艾灸
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编写体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千万“别”艾灸
法国拟立法禁止父母打小孩屁股
自拟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40例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