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内容的要素关系探析

2022-04-19南力霞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要素

南力霞

摘 要:《导言》这一环节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总的开篇,其不仅对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做出梳理,而且承载了马克思有关于经济理论的转折意义。《导言》部分中将生产的一般关系和特殊层面予以梳理,确立了现代观念上的资产阶级生产,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要探索的本质观点。以《导言》为载体探讨经济学在政治领域的内容要素及其联系,即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及消费、交换与分配这四个要素,最终归为统一的整体,从而进一步追寻经济关系的本质。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要素;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9-0001-03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佐证下是于19世纪中期问世,也是其作者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巨制的点睛之笔。但《导言》最终是未完成的狀态,可能在他的观念中认为即将阐释的不需有前戏,容易陷于不利境地。该部分,作者在19世纪以来关于政治领域提及的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在《导言》中有所体现,初步关于政治经济学中提及的对象与内在要素、结构及方法等相关问题表明了一些论述,也充分展现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思想体系整体版图。《导言》的这一部分至少在马克思去世前并未见市,直至1902—1903 年,《新时代》首度呈现在印刷文体上。《导言》之所以被称为“曙光之引”,是因为它对于世界解读作者关于这一方面研究所经历的思想过程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是研究马克思有关于经济思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作者在《导言》这个部分分支出四节内容,其封面就充分显现了这四节小标题,将它们概括理解为始端的生产部分、中端分配、交换和末端的消费环节。

一、《导言》部分承载了作者关于经济方面思想的价值意义

(一)《导言》是相关思想汇聚的“指南针”

对于政治理论层面有关经济学的基本方式理解不是随意展现在某一本书或一个言论中的,《资本论》成为一个引子:“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1]马克思借助之前的理论基础,趁此机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植入了关于探究与表述在实际中的些许接续性联系。从接续性角度审视,探究方式的结束是表述方式的伊始,所以,只有利用探究实际发生的理论性论断,才能完美展现一起在表述基本意义层面产生的系统理念。基于社会实际,基于纵向历史代入进去观测作者自身对于经济层面在政治领域的观点,《导言》这部分未出生之时,作者自身关于政治领域中的经济层面思想观念的主要表现在探究这一领域中体现的发展迹象,作者通过充分领略各种经济学相关材料、细细探寻所拥有材料的发展成果形式,从而将其中某部分形式有机地统筹捆绑。成果因这一实施过程而展现,在相关探究的大作中也得以表现。作为起点的这个《导言》部分,在此之后布下了关于经济方面思想继续拓展的格局脉络。这段时间里,他自身也实现了对思想批判的转移程序,他一直存在直到商品相关范畴出现而被终止,由此也反映出马克思有关于经济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起伏跌宕。《导言》是这样的转变所导致的效果,直到1858年前期,当时集万千关注于一身的1867年《资本论》前部分初问世。除此之外,又据证探究与表述之间的平行相关性,多半是由《导言》出现之后的他,将表述贯穿思想始终囊括经济,并没有将其中展现的部分探究程序除外。

(二)《导言》是相关理论概念的“冲锋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觉将当时的国民经济状况带入到自身发展的背景中,成为相关阶级建立所谓私有概念、异化等相关基本理论的背椅。置身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缘于唯物史观的初步创立,马克思也因此完成了从相关物质生产——交往的形式也就是生产中形成的关系——“理论+意识”的层序组织等,也是因为梳理内容关系而后实现了在社会层面展示结构组织形态,在此之上才形成了关于政治、经济等理论的体现。社会中随之出现的几对关系和几个内容,使生产力携带着生产关系的概念一同进入大众视野,因为涉及人自身是社会人,所以将生产方式的概念也一同带入,进而使得关系网初步建立,人类社会逐渐成熟。物质与思想的交汇使关系构成了一个闭环状态,根据理念建立的关系,在经历了社会与物质生产这些因素的纷扰后,人类意志形成了多样的走向,这也构成了物质与社会关系对理论的影响,而后相关意识形态和理论体系随之建立[2]。这就像他对于经济学在政治层面的表述,并不是让它们在法律意志上作为一种关系去抓,其实是根据真实生产关系去探究,理念在政治层面的经济学领域不断成长发展,自身完善,使其逐步呈体系化发展。虽然思想是在不断演化,但关于经济学,尤其在政治层面分析,他自己还没有足够的体系去阐释相关正统的概念。《导言》中的部分概念给了马克思以灵感,将经济这一概念置身政治领域中予以最新最系统的表述。

(三)《导言》是引领整体思想走向的“风向标”

《导言》是于1857年出世,此时的马克思也已40余岁。《导言》作为一个孩子身份出世前的一段时光里,他一直在为能有新指导思想的出现而劳神,全欧洲似乎都是他的战场,工人阶级是他的目标对象,于是便潜心巨制《共产党宣言》。那时的他还正处于30多岁;那么《导言》出现后的有一段岁月里,《资本论》前半部分终于等来了问世的机遇,这时马克思已50多岁。在马克思正式接触经济学,将之与政治联系起来,当引起高潮的巨制再一次掀起,才使得第一部分当初掀起的浪潮开始平复,《导言》当之无愧在引领马克思关于经济的全部思想在政治领域的纵横做出突出贡献,不仅能感受他风平浪静时的内涵,也能充分领略他起伏跌宕带来的魅力刺激。

二、政治经济学内容的要素及其关系

立足于政治经济学其中的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上叙述,置身于能够联系起直接生产,按时按需实行分配交换,最终产生消费过程的一个有机社会整体中,这些内容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的附加作用关系而直接成为社会经济关系的总和。

(一)“生产内容+消费内容”

人类在社会中从事生产活动时会建立起一定的联系,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其称之为生产,置于整个内容的首端。随后物品与物品的交换或与等价物的交换被理解为消费,二者从无联系到产生了某些联系,都是关于发展水平的变化,人类社会长期生存发展不断催生出首端与末端在概念与形式上存在的必要性。但对于其本质的理解也随着复杂多变的环境而不断深入。通过首端发现,首端也可以与末端进行等量估计,生产的部分内容离不开消费同等的替换,首端其实直接成了末端。首端因承载着资料在物质领域的全部,在过程中就需要配比出人与物而实现力量持恒,于是通过一方物质能量或精神的消耗,另一方物质的消耗来达到一个完美过程的呈现,于是乎就出现了相比原始观念理论更深一层的力量配比,即把生产这一首端与消费这一末端实现等价意义上的替换,而马克思自身非常赞同这样的形式考虑问题,于是形成了用命题的形式证明并立论,将其推翻便形成了反向支持作用。

那么从末端的消费进行力量和关系的配比分析,发现消费这个末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与首端相互转换,在之后的理论研究中也将末端的消费转换为生产首端的意义看待。作为一个末端流程,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的消费不可谓是不消耗,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将消费看作首端生产也不无道理,只是分析的內容对象有了更加全方位的考虑。利益关系的触及引导着理论关系的走向,于是便有了有意为之的举动带动舆论理论走向,否定本身二者存在的关系,不赞同客观意义的分析,能够接受第一层面的首端为末端,但在第二层便不能轻易抛下社会物质关系而接受第二层关系。但无论怎样,首末端的客观联系与本质转换依然存在。

把抓观点脉络分析这对关系,通过对首末端概念输出和二者力量关系的互换对比从而达成统一的效果,反而充分证实了它们的契合性为最后的这一观点铺垫,充分展现出作者思想中对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论中的分裂与并立的生产和消费相关观点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生产与消费,它们之间存在的同一和对立关系,在两者彼此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更加全面的展现。

(二)“生产内容+分配内容”

马克思自身在考虑这一对关系时并非先亮明自己的所思所想,而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对其他错误的观点理解给予一定的评论,这是因为始终会有维护自身利益的阶级存在并为了维护利益而扰乱理论风向,导致成立的关系和理论经受着舆论考验,片面的思考为正确的关系辩论带来了阻碍,而且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只能看到的是生产资料体现的一种表现效果。当提及部分内容资料所充当的角色时,与之相对应的要素内容便顺理成章地表现为利益阶级所期待的模样。生产和分配,在他们视野里,即单一简洁的物与物间的关系。

马克思观念里的部分利益阶级所维护的理论形式不带有客观性,若听从他们的言论随意选取关系作为对比案例则风向永远维护利益阶层,他们理念下的首端环节与中间环节都被资本所填充,始终将盈利作为最高遵循,而且他们的“真面目”就是资本生产下的最终目的;分配这一中坚关系也因此蕴藏于首端链条中,资本利益阶级关系催动下所形成的内容方式始终不能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以上内容关系而言,若不是雇佣劳动,则工资就不存在了[3]。同时,若不存在资本主义下的土地所有制的关系,那与之相匹配的地租分配方式也不复存在,这也同样是取决于特定的关系。

马克思产生出的结论也与之相关:一是强调在社会经济正常运行过程中,能够将社会经济关系本质展现的生产和分配其实是相互保持联系的两方面;其二,表现在生产首端和分配中端二者的搭配中,首端生产对其他内容都是引导性存在,“分配下的结构是完全取决于生产这一结构的。分配本来就属于生产的产品,不仅根据对象说是这样,而且依据形式说也是这样。依据对象而言,只要能够分配的都是因为它是生产的成果,据形式说,一定形式下的参与性生产是对分配的特定形式有决定权的。”[4]相关研究发现,把中端内容放置在政治领域下的经济学中,是因为它展现了利益与内容之间的互通关系。

(三)“交换内容+流通内容”

整体意义下解读的中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配理解,顺便对于其他内容也进行了一并阐述。

起初最简单的理解是将它置于初始端,看它根据实际情况而演化出怎样的力量和关系形式,在这一意义下所产生的现象根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始端生产,以为人自身与各种力量之间的等价对比都是根据中端分配合作完成。其次除去考虑人自身这一因素,在物品层面进行考虑,每一个物品的最终形成状态都不是简单的,而是冠以与许多层其他组织的影响因素,最终展现出来的是以始端生产为根本特征点的中端过程。其间的其他插曲也是在为本质的呈现做铺垫。而后的视线移至利益之间的相互较量,当然也包含了部分特殊群体,在掌握中端交换分配的这个链条中,总会存在舵手操控交易,使得中端在这个层面实现了物质角度的互换,但背后涉及的本质关系并没有改变[5]。最后的阐释来源于对所有内容的汇总,通过始端与中端不同程度的理解,以及通过物质或产品或利益实现的转化与互联互通,末端层面虽然并未体现太多的链条网,但它是所有关系的枢纽,看似简单明显实则最为重要,最能体现本质意义。

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要素总体性方法论

每一个关系网的产生背后都牵扯着无数对关系,同时也会触及更多的利益。本文以内容的呈现来诠释在政治领域提及的经济学思想是否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拥有更多的利益纠葛呢?把始端、中端、末端结合起来再打乱重组,这样更客观地体现了每个过程的关系,也分析了产生关联的因素与形式。随后根据某一特定标准而组合起来,让它们在总体性的理念里继续运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关系但又不断统一起来,这样的分裂再组合使得客观意义上对于内容的认证更为明确和有说服力,使内在本质在不断地分裂重组中暴露。这种意义下的利益阶级则成为一种“普照的光”,成为资产阶级社会中能够去支配一切的所谓的权力。

《导言》作者自身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论证,在总体性的层面上给予阐明,通过《导言》的完美演绎,使经济学在政治领域的内容衍生了更多的指引,马克思则深入根据具体和思想的总体意义,对政治经济学的总体性给予阐释。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4.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4]  顾海良.通向《资本论》的思想驿站——读《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J].高校理论战线,2012,(3):4-17.

[5]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75-176.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要素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
《导言》和《序言》的区别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版座谈会综述
自学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