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2022-04-16许进品

桂海论丛 2022年6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许进品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对百年奋斗的致敬,就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经历百年奋斗、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不断创造历史奇迹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18,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战斗号令,提出了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首要要求和基本原则,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对我们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前后经常论及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他向全党同志发出的一个政治号召。2022 年1 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及其时代要求基础上,再次号召全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2]30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本规律的基础上,正式向全党郑重宣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18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回应时代要求,所展现出来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主动精神,强有力地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决心和坚定信心!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固有的历史责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规律性要求。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灵魂和立党之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标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和职责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言论,不顾历史条件地照搬照套,而是在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时代化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本性和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整个世界、着眼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致力于彻底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教义;“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而不是解决某个问题的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真理作用;只有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实现民族化和时代化,才能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民族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挥其指导作用的基本途径。因此,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固有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解决中国问题,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永恒课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奋斗历史总结得出的根本结论。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及时回应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奇迹的根本经验。就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百年奋斗中能够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创造人间奇迹,根本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5]“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于指导实践。历史告诉未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百年大党的成功秘诀,也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及未来继续成功的根本保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从事的一项伟大创新性实践。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战略使命和风险挑战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在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努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项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历史伟业。就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那样,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亟待我们去回答去解决。我们只有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准确把握时代大势,顺应人民要求,掌握历史主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勇于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回应现实要求,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才能在前进道路上方向正确、行稳致远,顺利达致目的。

伟大实践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实践。经历了百年历练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应该而且也必须在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这是它的使命所在,更是历史的推动、时代的呼唤、全体中国人民的期盼!

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篇章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基线,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战略谋划和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过去五年来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大变革推动理论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年,特别是过去五年面对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所形成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系统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过去五年来,在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新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所提出的一系列最新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比如“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等。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纲领性概括,指出:“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1]17正是这些最新的原创性思想观点论断和纲领性概括,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核心内涵,体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和内容之中,贯穿报告始终,系统集成为二十大报告的基本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二十大报告实质上是对过去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成果的系统概括。

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战略地位、核心内涵、基本途径、根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等基本内容,形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规律的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特别是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伟大变革基础之上,把成功法宝从之前的一个“行”拓展为两个“行”,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不仅从源头上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源头——马克思主义,而且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指导作用和直接推动意义,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决定性战略地位。如果说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取得成功的根本之道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成功之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唯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于此,党的二十大报告铿锵有力宣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18进而对“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充分论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才能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枝深叶茂。这一论述,指明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内涵、时代要求和基本路径,为我们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行动路线图”。不仅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原则,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等六项基本原则,就这些基本原则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进行了深刻阐释。上述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内容的阐述,从根本上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根本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路、基本定义、本质属性、基本特征、本质内涵、价值取向、根本目标、实现路径、实践原则、战略步骤、决策部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新时代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实践要求,直面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矛盾和问题而作出的科学谋划和重大决策;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最新具体成果,也是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纲领性行动方案,为我们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具体指导。

纵观全文,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十年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丰硕成果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基本规律性要求和进一步行动方案,实质上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纲领性文献。

三、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中国社会,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得出的根本经验。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就是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然最根本的就是要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立场、核心要义、基本内涵、基本精髓,以及贯穿在这一重要理论之中的鲜明理论品格和基本方法论,运用这个当代最鲜活、最直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观点、论断和方法论,去指导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像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的那样:“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做到“五个坚持”,不折不扣地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贯彻落实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工作中去。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至上政治灵魂和根本立场,明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方向。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立足点。立场不同,观察认识的结论也不同,行动结果更是不一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6]。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原点、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他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要求不管做什么工作,无论是在改革与发展实践第一线,还是从事新闻舆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集中人民智慧,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形成人民认同和喜爱、能够有效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守人民至上根本原则,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确实把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理念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工作中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必须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深入群众,自觉拜人民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必须坚持依靠群众进行改革与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妥善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坚决杜绝任何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品质,自信自立,是明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立足点。自信自立、坚定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态度,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不断走向胜利的基本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10他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自主探索、百年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比我们更有理由自信。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统筹推进“四个伟大”,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理论成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大力宏扬这种自信自立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勇立时代潮头,敢于和善于把握历史主动,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不断拓展中国道路;敢于破除西方中心主义,坚持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深入研究总结中国成功实践,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的理论品格,守正创新,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守正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最鲜明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印记和历史性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不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7]同时也不断号召全党同志要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制度建设上,既坚持基本制度又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制度活力;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立破并举、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强化培根铸魂;在党的建设上,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强力反腐持续推进自我革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做前人没做过的事,以新的理论指导推动新实践,以创新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的能力。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是唯物辩证法整体观和重点论的体现,要求人们运用全面系统的观点、辩证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抓住重点推动全局。顶层设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和大方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针对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整体协同推进;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发起脱贫攻坚战;面对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抓住强化理想信念这个根本不放,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学会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开展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他多次强调“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针对党风不正,习近平总书记力推“八项规定”;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精准施策、及时调整;针对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精准施策、真扶真脱贫;对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定力、久久为功;等等。在新征程上,推进理论创新,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掌握好并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学会看问题一分为二,做工作分主次,方法上统筹兼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积极回应现实需要,解决群众真实关切;学会运用大历史观、党史观去观察社会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实践新经验、提炼新观点、完善理论,不断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担负起指导社会、引领时代的重任。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胸怀天下精神和世界视野去观察时代、思考问题,更好地服务世界、造福人类。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视野,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和鲜明特征。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我国和世界的发展,谋篇布局、治国理政。他深刻洞察人类发展大势,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提出并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全球发展观和全球安全观等,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一系列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外交思想,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进步。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秉持胸怀天下情怀,进一步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回应世界人民现实要求,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成果,大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践探索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期待也一定能够产生更多更新的理论和思想。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引的方向,所开辟的理论逻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以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引领世界、引领时代!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