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痔疮动脉栓塞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Ⅱ~Ⅳ度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2-04-15张敏秦小军田珊梁建华饶月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404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吻合器内痔痔疮

张敏 秦小军 田珊 梁建华 饶月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43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痔疮动脉栓塞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Ⅱ~Ⅳ度内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Ⅱ~Ⅳ度内痔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痔疮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术后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评分和术后出血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Ⅱ~Ⅳ度内痔患者通过痔疮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其手术指标、出血情况、疼痛程度以及术后痔核情况均优于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患者,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显著。

痔疮属于内科常见疾病。痔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1]。内痔指的是齿线以上的曲张静脉团,临床表现为便血,外痔指的是肛管齿线以下,外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临床表现为肛门保持充血状态,存在异物感、肿胀感;混合痔的临床表现既包括内痔又包括外痔[2]。内痔的主要病因现在尚不明确,其相关因素可能和体位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解剖因素以及静脉曲张等因素具有一定联系,并且主要发病人群长期久坐、久站、妊娠孕妇以及便秘人群。根据流行性病学表示:痔疮在肛肠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在所有肛肠疾病患者中占64%左右,我国的痔疮患者大约占所有人群的46%左右,内痔患者占其中的50%左右,并且无论男女,其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其中成年人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提升。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患者的便血量增多,同时,排便用力过猛则会使血管过度扩张,发生破裂出血,病情较轻患者会发生便血、滴血情况,病情严重患者会表现为喷射出血,进而引发肛肠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临床中,一般会选择环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成熟,痔疮动脉栓塞术作为新型治疗方法,可以得到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作者以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Ⅱ~Ⅳ度内痔患者为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Ⅱ~Ⅳ度内痔患者为观察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成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观察组患者年龄45~55岁,平均(51.34±1.35)岁,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7例,体重指数(24.46±2.94)kg/m2,平均体重(75.56±12.19)kg;对照组患者年龄45~56岁,平均(51.42±1.38)岁,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6例,体重指数(24.51±2.96)kg/m2,平均体重(75.75±12.21)kg。

诊断标准:Ⅱ期内痔:除了便血以外,排便时,痔核会从肛门脱出,排便后可以自行复位;Ⅲ期内痔:排便、用力屏气、用力咳嗽时,会升高腹内压,痔块可以从肛门脱出,无法自行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者卧床休息后,方可回纳痔块;Ⅳ期内痔:痔块长时间脱出在肛门以外,无法回纳或者在回纳以后会立即脱出。

纳入标准[3]:①内科治疗无效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②符合痔疮分级标准;③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肛管疾病患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③对造影剂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痔疮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手术前,患者需要服用泻药,做好肠道准备工作,调整患者的姿势,保持俯卧位,消毒手术区域,进行腰麻,适用肛管扩张器扩张肛门,将齿状线位置进行确认,然后使用相关仪器在齿状线上4cm,缝合直肠黏膜,等到吻合器被成功置入后,打结,旋紧吻合器,打开击发,切除、吻合,旋松吻合器,取出吻合器,适用可吸收线缝合,于肛门处留置引流管。

痔疮动脉栓塞术:术前检查患者下腹部以及盆腔,通过重建技术找到直肠上动脉开口以及走行特征,辨认阴部内动脉等血管是否参与痔疮供血。手术时,患者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右腹股沟股动脉,术前适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应用Seldinger改良穿刺法,插入5FCo-bra导管鞘,将导管插入右侧股动脉、髂外动脉、腹主动脉、直至肠系膜下动脉开口位置后造影,了解痔动脉分支情况,确定团状浓密染色影,将2.7F微导管微超选至痔动脉级分支,充分造影后,对痔病责任动脉血流速度和管径大小进行仔细评估,先注入2~3mm MWCE-NESTER微弹簧圈,栓塞终点为痔区血管无染色[4]。如果阴部内动脉血供,则一并栓塞,最后撤出导管,拔出导管鞘,按压穿刺部位15min,使用绷带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出血评分;疼痛评分;术后痔核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肛门下坠、吻合口狭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情况(n=20,±s)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情况(n=20,±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创面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2.46±3.05 5.81±1.23 4.19±1.02对照组 20.35±3.51 11.37±2.51 10.67±2.62 t 7.588 8.896 10.307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出血评分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评分和术后出血评分分别为(0.68±0.21)分,(0.81±0.24)分,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评分和术后出血评分分别为(1.34±0.46)分,(1.46±0.50)分,(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出血评分比较情况(n=20,±s,分)

表2.两组患者的出血评分比较情况(n=20,±s,分)

组别 术中 术后观察组 0.68±0.21 0.81±0.24对照组 1.34±0.46 1.46±0.50 t 5.837 5.241 P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的疼痛以及痔核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为(1.15±0.23)分,(0.86±0.19)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为(2.37±0.52)分,(1.37±0.35)分,(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痔核比较情况(n=20,±s,分)

表3.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痔核比较情况(n=20,±s,分)

组别 疼痛评分 痔核观察组 1.15±0.23 0.86±0.19对照组 2.37±0.52 1.37±0.35 t 9.596 5.727 P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n=20,n/%)

3.讨论

痔疮的发病理论从目前来看,主要趋向于“肛垫下移学说”。肛垫下移学说首次提出是在1975年,直到1998年,有学者以肛垫下移学说为基础,提出了痔上黏膜环切术,该手术能够将痔上黏膜组织进行选择性切除,并且可以将正常的黏膜桥保留下来,防止吻合口发生狭窄,降低排便不畅以及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治疗理念和现代手术的微创性相符。不论是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内痔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喜欢食用辛辣性、刺激性以及嗜酒人士,肛门疾病中,内痔发生率最高。内痔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脱出、滴血状出血或者喷射状出血,血液颜色为鲜红色[5]。内痔出血的患者例数较多,通过手术治疗得到的效果比较明确,但是,手术后需要长时间恢复,且在康复期间,患者会产生明显疼痛,治疗以及修养费用较高。所以,无创、疗效持久、操作简单、经济的治疗方法就是内痔出血患者的最优选择[6]。临床中,一般会通过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进行治疗,手术中,可以利用术前特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和下层组织,将黏膜上移并固定,然后切断直肠下血管末端分支,从而将肛垫血供进行控制,使充血并肥大的痔核的体积减小,可以将肛垫的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得以保存,缓解痔疮症状[7]。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虽然能够切除脱垂黏膜,但会对肛门造生一定的损伤,远期效果较差。而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痔疮动脉栓塞术逐渐应用于内痔患者的治疗中,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术后造影,发现栓塞完全,且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患者的肛门内外括约肌收缩功能无异常,临床效果显著[8]。

痔疮的治疗重点就是缓解临床症状,术后临床疗效的评估,也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进行观察,痔疮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新型手术,其具有上提、截留的特点,同时,又能够对痔核上方黏膜以及下层黏膜选择性栓塞,从而将痔疮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出血情况、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痔核显著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肛垫就是齿状线上髋约1.5~2.0cm的肛管移行区,覆盖肛管移行区上皮,其中感觉神经终末组织有较多,受到刺激后会产生排便感,手术后患者出现肛门坠胀感主要是因为受到炎症刺激,便意频繁,增加排便次数,便后就会产生坠胀不适感[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TST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PH治疗组患者。

综上所述,Ⅱ~Ⅳ度内痔患者通过痔疮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缓解疼痛,减少出血。

猜你喜欢

吻合器内痔痔疮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内痔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一次性全电动腔镜吻合器的研制及应用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经肛周彩超与经直肠内彩超对内痔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对比分析
三排式吻合器中的双吻合钉推进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