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2022-04-15雷晓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氯吡肝素格雷

雷晓丹

缺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使局部发生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暂时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此病发作时间短,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恢复,如持续超过2 h会留有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经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会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1-3]。此病具有突然发病无先兆的特点,与变换体位,过度活动,颈部过度活动有关,多无意识障碍,常反复发作[4,5]。如频繁发作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前兆,因此应查找病因,合理有效治疗,防止脑梗死发生。为探讨治疗TIA 的有效治疗方法,本院对98 例此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1 月~2020 年1 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98 例TIA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CT 或核磁共振确诊;年龄>40 岁。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昏厥者;偏头痛,癫痫者;精神疾病者。将9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1 例;年龄43~80 岁,平均年龄(58.17±7.28)岁;糖尿病19 例,高血压23 例,冠心病15 例。观察组中男29 例,女20 例;年龄42~79 岁,平均年龄(57.84±7.09)岁;糖尿病18 例,高血压22 例,冠心病1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氯吡格雷治疗,首日口服剂量为300 mg,第2 天起口服75 mg/次,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于脐周皮下注射5000 U/次,每12 小时注射1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检查正常,TIA 发作率频次减少>90%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检查基本正常,TIA 发作频率减少50%~90%;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检验指标好转,TIA 发作频率减少15%~50%;无效:症状未好转或者加重,TIA 发作频率减少<15%,或者疾病进展为脑梗死。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凝血指标包括PT、FIB、PLT。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PT、FIB、P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FIB、PLT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TIA 是一种短暂、可逆的局灶性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综合征,此病特点为反复发作,发作时以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为特征,发病与年龄、遗传、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脏病史关系密切,其发病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微小栓子脱落,血压不稳使血管发生痉挛,斑块脱落,微栓子粘附及血流紊乱。最主要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此病发作后48 h 内有半数患者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造成患者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及时干预与治疗对预防TIA 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6-8]。

治疗与预防TIA 发作的公认方法为应用抗血板聚集治疗,应用抗小板聚集治疗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水平,防止血栓形成。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可与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进行结合,从而导致纤维蛋白原不能与糖蛋白GPⅡb/Ⅲa 受体相结合,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9-11]。因此临床上常应用氯吡格雷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栓塞性疾病所导致的并发症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是由具有抗血栓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聚合而成,其是低分子量的肝素,具有高抗凝因子Xa 活性和低的抗凝因子Ⅱa 或抗凝血酶活性,低分子肝素钙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的葡萄糖聚合酶,释放膜结合物,从而改变血栓状态,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吸收快,吸收率高,其不延长出血时间,改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明显,其不对血管内皮其他功能进行干扰,对血小板数量及机能不影响,因此其副作用较小[12-14]。

低分子肝素钙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活化,改变血栓形成环境,二者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改变高凝状态,具降纤,降血粘板聚集,抑制凝血过程,从而增加脑血流,阻止TIA 发展为脑梗死。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变凝血状态,可有效防止TIA发作进展为脑梗死,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氯吡肝素格雷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