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2022-04-15张镕宇刘宇虎陈桂权詹磊磊郭伟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圈套镜检查结肠镜

张镕宇 刘宇虎 陈桂权 詹磊磊 郭伟仪

结直肠大息肉是指患者的息肉直径>2.5 cm,直结肠无蒂大息肉为患者疾病常见分型。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都称为结肠息肉。本病具有极高的癌变率,尽早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是实现患者尽早康复的有效方法[1]。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应用,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已被相关学者证实为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2]。本文为探讨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特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门诊2017 年10 月~2020 年10 月行肠镜检查的1000 例结直肠无蒂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门诊2017 年10 月~2020 年10 月行肠镜检查的1000 例结直肠无蒂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00 例。实验组患者男320 例,女180 例;年龄55~71 岁,平均年龄(62.92±2.70)岁。对照组患者男321 例,女179 例;年龄56~70 岁,平均年龄(62.82±2.4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的患者均需告知研究的目的,并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纳入及排除标准[3]纳入标准:①年龄55~71 岁;②肠镜检查提示结直肠息肉。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肺部疾病;②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近期服用活血类药物;④拒绝治疗。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切除术治疗。视患者息肉位置高低、大小而定。若直肠息肉位置较低,<5 cm 者行肛门切除;>5 cm 者需行其他外科手术,如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实验组给予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术前给予麻醉下超声内镜检查,排除具有浸润性癌表现的病变患者。水下行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操作,使用息肉圈套器尖端对病变边缘进行电标记,使用标准息肉切除圈套器圈套后行电切术,病变边缘不做电凝处理,切除的组织送检病理检查。术后观察有无早期(24 h 内)出血、延迟(24 h 后)出血、穿孔以及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等不良事件发生。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7],分为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术后并发症包括腹痛、出血、穿孔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9.20%(496/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60%(42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的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在结直肠息肉的肠镜操作中,通过注入空气,将肠腔撑开为内镜医师提供良好的视野,医学改良手术的应用可降低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减少肠镜检查的不适,节约治疗费用[4]。

施宏等[5]认为,改良型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使用水中注射液体垫不仅可以清晰暴露息肉大小边界,选择合适的圈套器,达到整块切除。同时液体垫垫高息肉,水中间断性吸引可以使圈套器更完整套住息肉的根部,相对于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改良型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完整切除率高、复发率低;尤以59 例研究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改良型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改良型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研究组有9 例患者术中出现少量渗血,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中13 例患者术中出现出血,采用热活检钳烧灼或钛夹钳夹止血。两组术后均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李彤等[6]研究发现,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可在不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减少患者腹痛,增加患者耐受性,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突出表现在治疗后,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息肉一次性切除率98.7%(151/153),术中出血率2.61%(4/153)低于电切除组的7.3%(11/150)(P<0.05)。杨勤钰等[7]研究显示,水下内镜切除技术是一项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易于掌握且操作方便,今后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以及长期随访资料,以明确水下内镜切除技术与常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相比的优势及适应证,结果数据表明,413 例水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低,以出血多见,其他包括穿孔、十二指肠腔狭窄、低钠血症、吸入性肺炎和自限性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许愈强等[8]研究中提示,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易于操作,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术后患者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5 cm 的3 枚;注水浸泡息肉后,无蒂息肉基底部更加清晰、有蒂及亚蒂息肉蒂部能够较好暴露,便于观察和圈套切除。

用注水代替传统的注气行肠镜检查能够减轻患者的腹痛感,且能减少麻醉剂和镇静剂的用量,提高患者对肠镜检查的耐受性,还能提高盲肠插管的成功率和结直肠腺瘤的检出率[9,10]。对病变边缘使用息肉圈套器尖端进行电标记后,使用标准息肉切除圈套器圈套后行电切术,对病变边缘不做电凝处理;还可显著降低早期出血、延迟出血、穿孔以及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1]。

综上所述,注水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大息肉的疗效确切,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圈套镜检查结肠镜
普通结肠镜检查中缓解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狼的圈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