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牧区牛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2-04-15马艳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绦虫球虫寄生虫病

文│马艳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新疆是我国的第二大牧区,草地资源丰富,草地面积5770万公顷,位居我国第三。新疆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位居我国首位,最长可达3500小时。正是由于新疆牧区存在上述的优点,为牛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牧区养殖牛的过程中,牛接触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昆虫、寄生虫等概率增加,进而易发生寄生虫病,导致牛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牧区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牧区牛养殖中应了解牛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等,加强牛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以保障牧区牛养殖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对新疆牧区牛主要寄生虫病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为牧区牛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一、牛寄生虫病的危害

与其他地区相比,牧区牛养殖主要采取放牧养殖的方式,在草场草地可存在多种野生动物、昆虫和寄生虫等。牛在放牧过程中与寄生虫虫卵、感染性幼虫接触概率增加,因此在我国新疆、内蒙古、青海和四川等牧区,牛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相对于其他地区更高。但部分牧民未提高牛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低估牛寄生虫病的危害程度,或对牛寄生虫病存在错误的认知,十分不利于牧区牛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牛感染寄生虫后有可能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导致牛体重减轻、肉品质下降、母牛产奶量下降、流产等,严重时可导致牛死亡和淘汰等,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寄生虫还可传播其他细菌、病毒性病原,造成牛疫病的暴发和传播;牛感染寄生虫病后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下降,极易感染其他病原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病牛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成年牛对寄生虫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其可成为带虫牛,从而成为牛群中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导致犊牛患病死亡。

二、新疆牧区常见的牛寄生虫病

牛寄生虫病种类繁多,但部分寄生虫病具有地区流行的特点,因此养殖工作者和兽医从业者应了解当地主要流行的寄生虫种类,以利于在牛发病时可尽早判断发病原因并及时治疗和防控。新疆牧区主要流行的寄生虫病如下:

1.东毕血吸虫病。东毕血吸虫病的病原为分体科东毕属的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门静脉管,严重时可导致牛、羊死亡。东毕血吸虫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但在内蒙古和青海等部分地区流行率较高,在新疆牧区该病也十分常见。东毕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的耳萝卜螺、小土窝螺和卵萝卜螺等,东毕吸虫毛蚴在水中遇到中间宿主后迅速钻入其体内并迅速增殖,依次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随后自螺体内逸出,在水中接触牛、羊等钻入其皮肤,移行至肠系膜血管内发育成虫并产卵。牛、羊患病后通常以慢性经过为主,临床表现有贫血、消瘦、发育不良、颌下和腹下水肿,母畜流产或不育,严重时可呈急性经过,导致牛羊呼吸障碍、腹泻,甚至死亡。

2.阔盘吸虫病。阔盘吸虫病又名胰吸虫病,病原为歧腔科阔盘属的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等,阔盘吸虫主要寄生于胰脏胰管内,导致牛羊等反刍动物患病,人也可感染阔盘吸虫患病。阔盘吸虫生长发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分别为陆地螺(第一中间宿主)、草螽和针蟀(第二中间宿主)。牛、羊在吞食感染囊蚴的中间宿主后感染,后在其体内移行至胰脏发育成成虫。患病牛、羊可出现慢性增生性胰炎,胰管增厚,胰液排出障碍,导致病畜消化不良、体态消瘦、下痢,毛发干燥且易脱落,贫血,颌下和胸前水肿,严重时可导致病畜死亡。

3.莫尼茨绦虫病。莫尼茨绦虫病的病原为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等绦虫,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小肠,从而引发疾病。该病在新疆、内蒙古牧区普遍存在,对犊牛和羔羊危害极大。莫尼茨绦虫中间宿主为有肋甲螨和腹翼甲螨等地螨类,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发育成六钩蚴、似囊尾蚴,牛吃草时吞入感染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导致感染。当牛小肠内寄生的莫尼茨绦虫数量较多时,可导致病牛肠阻塞、套叠或扭转,严重时可导致肠破裂进而继发病牛出现腹膜炎,从而导致病牛死亡。进入肠道内的莫尼茨绦虫可大量夺取牛的营养,导致病牛衰弱,生长发育迟缓。此外,患病牛还可出现贫血、腹泻等精神症状。

4.牛囊尾蚴病。牛囊尾蚴病又名牛囊虫病,病原为是带科带属的牛带绦虫的囊尾蚴,人是牛带绦虫的终末宿主,因此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了牛带绦虫的病人粪便中可带有牛带绦虫的孕节和虫卵,污染牧草、饮水后,牛吞入牛带绦虫的感染性虫卵后患病,牛体内的虫卵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形成六钩蚴,随后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进入牛的肌肉中发育成囊尾蚴。感染牛囊尾蚴的病牛临床表现有虚弱、消化功能障碍,呼吸困难、心肌炎、腹泻、反刍停止,当囊尾蚴到达肌肉后病牛的临床症状会自行消失。

5.捻转血矛线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病原为毛圆科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该虫主要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皱胃和小肠,该病具有地方流行性,主要发生于低凹牧区。患病牛、羊的粪便中可带有大量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发育成一期、二期和三期幼虫,三期幼虫在每天清晨爬至草叶,牛羊采食后感染,三期幼虫在牛皱胃黏膜中发育成四期幼虫,后吸附于胃黏膜表面进入第五期,随后发育成成虫。患病牛临床表现有消瘦、劳役能力和运动能力降低,严重时出现贫血、卧地不起、下颌和头部水肿、发育不良、饮水欲望增加、下痢便秘交替。

6.蜱虫病。蜱虫病的病原为蜱螨目蜱亚目的蜱虫,主要是硬蜱,寄生于牛体表面吸食牛的血液导致牛发病。在新疆牧区寄生于牛体表的常见蜱虫有微小牛蜱、草原革蜱、森林革蜱和残缘璃眼蜱等。若牛体表发现蜱虫即可确诊该病。牛感染蜱虫后临床表现有瘙痒、皮肤水肿发炎,部分牛还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的症状。此外,蜱虫还可传播多种原虫病原、病毒病原和细菌性病原,如泰勒虫和梨形虫,导致牛疫病的暴发、

7.牛球虫病。牛球虫病的病原为艾美耳球虫科球虫属的牛艾美耳球虫、奥博艾美耳球虫和邱氏艾美耳球虫等。牛球虫病一年四季可见,但温度较高的春、夏、秋三季多发,在低洼地区放牧的牛群更为常见。患病牛或带虫牛是牛球虫病的传染源,其粪便中可带有大量球虫卵囊,污染牧草、饮水等,牛放牧过程中可摄入球虫卵囊,进入牛体内后球虫寄生于牛的整个大肠和小肠的肠上皮细胞,损伤肠细胞破坏肠黏膜,最终导致牛肠道溃疡和出血。感染球虫后,出现症状主要为犊牛,成年牛对球虫感染耐受能力较强,犊牛临床症状为被毛杂乱、食欲减退、下痢、排血便,粪便呈红色,后期为黑色,有恶臭,患病严重的牛因衰弱和贫血死亡。

三、综合防控措施

1.提高牧民牛球虫病的防控意识。由于牧区的牧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未经过系统性的畜牧兽医专业培训,所掌握的养殖技术大部分是从家中长辈处学习而来,难免会出现对牛寄生虫病的错误判断和理解,甚至不重视牛寄生虫病的防治,认为定期应用驱虫药即可对所有寄生虫病起到预防作用。因此,相关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牧民开展牛寄生虫病方面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对于新疆牧区常见的牛寄生虫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讲解,也可采取微信、短视频等新型媒体途径宣传相关内容,让牧民了解本地区牛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危害,提高牧民对牛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提高牧民的畜牧兽医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2.做好定期驱虫工作。在牧区,定期驱虫是降低牛寄生虫病发病率最有效的方式。当前,牛寄生虫病驱虫主要使用驱虫药物进行预防工作。在开展驱虫工作前,应了解当地流行寄生虫病的寄生虫种类,以针对性地选择驱虫药物。如若流行捻转血矛线虫,可使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驱线虫药物;若流行莫尼茨绦虫则可以使用吡喹酮、氯硝柳胺等驱绦虫药物;若流行东毕血吸虫病、阔盘吸虫病则可以使用溴酚磷、三氯苯唑等驱线虫药物。针对性地选择驱虫药物可降低驱虫成本,同时也可提高驱虫效果。此外,进行驱虫工作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推荐使用浓度、使用方式等,以确保正确使用驱虫药物,若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导致牛出现中毒现象或过敏现象等。

3.牛群寄生虫病的监测。每天应观察牛群中牛的状态,尤其是体态消瘦、行动异常以及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牛,应及时隔离查明原因,若为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上述问题,应及时隔离诊断治疗,降低寄生虫病对病牛造成影响,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同群牛应进行预防性驱虫,防止牛群中其他牛出现临床症状。

4.做好放牧饲养工作。应对牧区草地做好视察和监测工作,不在可能存在寄生虫的疫区和疫水附近开展放牧工作,保证牧草和饮水安全。放牧时,应减少牛群接触野生动物的概率,同时尽量不要与其他动物混养,以防寄生虫的发生。

猜你喜欢

绦虫球虫寄生虫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和田部分地区和田黑鸡3种球虫分子检测与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