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林州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22-04-15梁梦瑶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红色文化发展策略

梁梦瑶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扶持和文化旅游新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成为目前我国传统旅游产业的首要任务。基于此,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个人访谈等方法,从人才管理、宣传模式、交通环境等角度分析阻碍林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原因,并提出构建“一旅通”旅游交通网,加快现代交通设施建设;创建“短视频+营销”平台,着力打造景区文化卖点;以地域特色为载体,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基地;培养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旅游服务;改善食宿环境,开发特色食宿等措施。

关键词 文旅融合;红色文化;发展策略;河南省林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6.049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行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其中,文旅融合突破了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还可以激发文化事业的内生动力,带动文化经济发展[1]。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了发展乡村文化特色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因此,近几年我国多个地区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趋势,开展特色文旅产业构建,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引领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

1 现状

为分析河南省林州市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现状,走访了林州市3个自然村和2个行政村,调查结果从交通环境、宣传方式、文化资源、人才质量及食宿设施5大旅游要素分析。

1.1 交通環境

调查结果显示,86.96%的人认为当地交通不便、设施不够完善,只有13.04%的人认为当地交通便利。目前,林州市内基础设施更新速度缓慢,仍保持着传统的交通方式,区域旅游专线少,公共交通站点分布不均,市内旅游交通质量较差;区域优势不明显和资金不足导致现代化交通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外地游客出行不便,内外交通闭塞,直接影响景点的客流量及外省游客的出游半径。

1.2 宣传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67.39%的人认为当地旅游业宣传方式落后、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方式关系到一个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及在旅游市场所占的份额,目前林州市旅游业宣传方式创新力量不足,形象宣传内容单一,多在电视及其他平台做形象广告,“红旗渠精神”、太行山大峡谷等这些红色文化和景点大多通过内容相似的宣传片和文章进行宣传,宣传力度不够、吸引力小,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动力。

1.3 文化资源

调查结果显示,有52.17%的人到林州市旅游是为了体验自然风光,仅有23.91%和13.04%的人是为了体验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同时有高达80.43%的游客对太行山大峡谷感兴趣。林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形成了以红旗渠和太行山大峡谷2个4A级景区为龙头,多个3A小景点为侧翼的景点分布格局。但与太行山大峡谷相比,红旗渠景区项目开发创新性低,缺乏体现“红旗渠精神”文化的形象载体,红旗渠文化产业链发展缓慢,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特色文旅品牌产品,使得文化底蕴得不到发展,文化资源得不到保护,一些重点建筑物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毁,缺乏专业保护人员。针对此现象,当地相关部门应着重打造景区特色,加强创新,让当地的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1.4 人才质量

通过个人访谈,得知林州市部分景区的服务人员不够专业。旅游业的提质增效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而林州市的旅游产业大多存在文旅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脱节的现象。目前,林州市各景点缺乏接待外来游客的小语种服务人才,接待能力低、服务质量差。景区人员多为农林、师范和工科毕业的非专业人才,旅游意识不到位,缺乏创新活力,同时未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训质量低。因此在旅游业给林州市增加就业岗位和带动经济发展的良性作用下,林州市各景区更应注重高素质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5 食宿设施

有44.57%的人认为林州市住宿餐饮条件较差、缺少特色,29.35%的人认为吃住条件一般,23.91%的人认为住宿餐饮条件良好。由此可见,游客对林州市住宿餐饮条件满意度不高。林州市旅游餐饮类型多为农家乐,种类虽多但品质一般,在美食上不能凸显当地文化,饮食文化与旅游文化没能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林州市景区民宿大多为传统家庭式经营,地区偏远、住宿条件差,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除黄花镇有民宿建设优惠政策外,政府对其他地区民宿和美食开发的支持力度较小,经济开发动力不足。

2 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交通设施有限

交通在旅游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资金不足、规划不当,林州市交通逐渐凸显出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市外旅游交通工具主要为私家车、旅行社大巴,未修建火车站、高铁站等现代交通枢纽,给游客在出行上造成诸多不便。2)市内旅游交通线中,市内交通堵塞,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经常出现出行时间长、停车不方便等问题。同时市内路网密度较低,保持着传统的道路格局,缺乏便捷相通的景区交通网,没有真正发挥旅游交通的空间相互作用,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游客们的旅游心情,从而阻碍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文旅宣传方式落后

文旅融合经济模式是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关键之一,要真正重视并应用现代化宣传方式[1]。而由于林州市旅游业新媒体宣传方式不当、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只能通过广告牌及传统视频等方式了解当地景区文化,“红旗渠精神”、太行山大峡谷等这些优秀的红色文化和景点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整体的宣传穿透力不足。因此,改变林州市现阶段文化旅游业宣传方式尤为重要。

2.3 文旅项目同质化严重

开发文旅项目是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引导市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林州市旅游景点过于分散,当地景区所经营的旅游项目和娱乐设施规模普遍较小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主体文化意识淡薄,景区内大多是观光缆车、玻璃栈桥及漂流等传统的游玩项目,缺乏独具一格的主题。此外,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过浅,缺少优秀的党日活动,在景区良好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文化内涵体现不足,阻碍了文旅融合的发展。

2.4 景区专业服务人才匮乏

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之际,旅游人才短缺是林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短板[2]。目前,林州市文化旅游人才匮乏、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日渐突出,既缺乏懂管理、善经营的领军型人才,又缺少服务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且能充分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专业性人才,能为境外游客提供小语种服务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很难将当地文化传播给游客,旅游服务人员整体质量不高。同时,当地相关部门未根据各景区服务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各地服务标准模糊,缺乏良好的互动机制,严重影响了文旅服务的一体化发展。

2.5 食宿文化特色不显著

住宿餐饮业是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增加旅游消费、扩大内需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3]。林州市各风景区周围大多为家庭式农家乐,餐饮质量一般,产业化程度偏低,住宿卫生环境一般,与省内其他旅游城市的水平相差较大。在饮食上,缺乏代表林州市的特色小吃,美食文化的区域优势不显著,知名度小;同时住宿类型单一,经营理念落后,创新性经营人才不足,高端特色民宿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当下游客需求,没能充分发挥当地的食宿文化优势。因此,林州市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和资金支持力度,改善住宿条件。

3 对策

3.1 构建“一旅通”旅游交通网,加快现代交通设施建设

在市内,可设置一站式服务的“一旅通”旅游平台,并将旅游专线分门别类,以供游客选择,游客可在线上平台选择心仪的旅游专线,线下交通平台接收信息给游客规划路线、安排出行,形成一个秩序优良、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网。在市外,加强与周围地区旅行社的对接工作,设置林州市各景点旅游专线,充分实现空间交互作用;加快建设林州火车站和高铁站,方便外地游客通行,增加外地游客的出游半径;在安阳市火车站和安阳市高铁站的通道创办林州市文化长廊,使游客们感受林州市文化的魅力,带给游客新奇的体验,吸引游客,推进旅游客源的可持续发展。

3.2 创建“短视频+营销”平台,着力打造景区文化卖点

1)在文旅项目上,各景区要迎合年轻群体的市场消费需求,建设文化丰富、体验感高的游玩项目。例如,在太行山大峡谷增加古代角色扮演项目,让游客感受峡谷柔情,带给游客新奇的体验。2)在产品发展上,制定品牌战略,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创建文旅品牌产品,打造以“红旗渠精神”为内核的文旅产品,在淘宝、京东等线上購物平台试营售卖,开拓文旅产品发展渠道,延长产业链,扩大消费市场[4]。3)在宣传上,当地文旅部门要不断丰富宣传方式,将宣传内容作为关键点,着重宣传当地特色文化,打造自身的宣传文化特色。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寻求高质量视频博主进行合作,宣传当地特色美景,从而让当地的文旅景区成为热门的打卡圣地。4)在人才管理上,当地景区可招聘具有趣味性、个人特色强的专业服务人才,利用小成本打造“网红员工”,增加新媒体宣传流量,促进宣传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更新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3.3 以地域特色为载体,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基地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各地区的文化特色[5]。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当地红旗渠等旅游资源,不断挖掘其内在价值,通过参观红色景点、回顾党的历史及感恩党的恩情等方式,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从根本上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要以打造优秀出色的党日活动示范地为目的,加大资金投入,吸引党员前来参观学习[3]。同时,可与影视行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弘扬“红旗渠精神”为主旨,开拍红色文化电影,以此提升林州市知名度,弘扬林州市红旗渠精神和文化,带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3.4 培养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旅游服务

旅游人力资源是文旅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也是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林州市旅游人才管理要以人为本,优化服务质量。旅游景区可编辑制作《林州旅游口袋书》,详细记录服务的各注意事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建立人才积分管理制度,积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并提供住房补贴、医疗保健、职称晋升等福利待遇,实现服务质量良性循环发展。在服务方面,建立林州市旅游官网,拓宽服务渠道,招聘高质量员工进行专业文化知识培训,举办舞台剧及文化音乐节,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真正做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改变人们心中固有的林州市印象,带动林州市经济发展,使林州市文旅融合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3.5 改善食宿环境,开发特色食宿

住宿文化与美食文化是文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体现地区文化特色。林州市相关部门可鼓励商家建造一些具有林州市特色的民宿,如可在天台俯瞰整个林州市美景的天台帐篷民宿。打造美食文化特色小镇来发展经济,开办美食小铺和夜市,将当地特色或自家独制美食卖向大众,如目前的太行文旅小镇可打造“林州美食一条街”,将林州煎皮渣、临淇水煎包、林州粉皮等美食纳入其中,发挥美食文化优势,同时发展“夜间经济”,在旅游消费者密集区开办各式各样的夜市。另外,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保证食宿卫生,提高食宿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莹芳,罗晋京.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1(21):141-142.

[2] 蔡明轩,邱瑛.大连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4):11-13.

[3] 葛雪梅,郑迎红,张灿.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北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战略运营,2021(6):28-30.

[4] 胡淼.红色旅游与文物旅游并行,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J].今古文创,2021(18):117-118.

[5] 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2020(4):64-65.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红色文化发展策略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