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林下高效间作模式及其栽培要点

2022-04-15代晓燕樊仕勇李清虎尹学伟鲁远源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榨菜花椒大豆

代晓燕 樊仕勇 李清虎 尹学伟 鲁远源

摘 要 针对重庆地区花椒生长特点,在不影响花椒生长和采摘的前提下,筛选出适宜花椒林下间作大豆-榨菜周年绿色种植模式。简述花椒林下间作的实施意义。从间作模式下大豆、榨菜田间配植,适宜茬口安排,整地施肥,播种方式,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花椒林下间作大豆-榨菜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花椒;林下间作;模式;大豆;榨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4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5.015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被誉为“八大调味品”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药用及生态价值,是我国特色的药食同源植物[1]。我国是花椒的原产国和主产国,距今有2 6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极为丰富,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花椒为代表的特色经果林面积在丘陵地区不断扩大,据统计,2015年全国干花椒总量39.8万t,重庆约占4.7万t,约占全国总量的11.8%,是全国第四大花椒生产区[2]。花椒产业是重庆市贫困山区脱贫、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全市花椒面积和产量同比增长4.3%和17.6%[3-4]。在永川、长寿、渝北、垫江等区县新增大量的花椒种植基地,花椒建园1~3年期间,树冠较小,行间大量土地裸露,杂草丛生,前期基本没有任何经济收益,种植大户、农民还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工成本用于行间除草。针对重庆花椒生产特点,优化间作模式,筛选并研究集成适宜花椒林下间作的周年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通过间作豆科、高效蔬菜,合理安排作物茬口衔接,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人工、除草剂和化肥过量使用,节约人工除草等费用,又能改善林下小气候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有益微生物种群含量,涵养水源,保肥保水,提升花椒和作物产量及品质[5-7]。本文简述花椒林下间作的实施意义,并针对重庆生产气候和花椒生长特性,提出间作大豆-榨菜周年绿色种植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永川、垫江等地已推广应用6 667 hm2以上。

1  花椒林下间作实施意义

间作是一种充分利用空间温光资源的农业高效生产模式,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花椒、果园等经果林间作模式十分普遍。合理的间作通过立体种植结构优化,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资源、光热资源、肥水资源等,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改变果园生态气候小环境,减轻间作物病虫害和连作障碍,以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耦合,促进花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8]。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一般采用林下间作绿肥,进行秸秆深埋还田的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和生产效率[9];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固氮作用,间作大豆、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物来改良土壤结构。为了提高花椒园林下经济效益,间作一些高品质、高附加值蔬菜、菌类和药材,如大白菜、榨菜、羊肚菌、金线莲等。

1.1  利用林下闲置土地,增加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需要,作为重庆当地的主要扶贫产业——花椒产业,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大面积1~3年龄幼花椒林地行间土地空置,未进行耕种,导致地表裸露,杂草丛生,土壤板结,土壤肥力降低。每年种植户行间除草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成本,通过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1年要喷施3次以上,农药大量残留,加剧土壤污染,每年每667 m2费用300元以上。而通过合理间作短生育期、投资回报快的杂粮和蔬菜作物,如大豆、蚕豆、白菜、榨菜等作物[10-11],充分考虑花椒生长采摘时期和作物茬口衔接,能有效地增加花椒前期收益,弥补花椒正式投产前无经济收入的困境,促进花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提升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

前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种植单一作物,易导致土壤退化,微生物菌群结构失衡,而通过间套作种植其他作物,能够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提升土壤肥力[12]。合理的间套作能够增加花椒树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活性和数量,间作后通过掩埋作物秸秆等,经微生物分解进入土中,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脲酶、磷酸酶等相关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和氮、磷等养分的吸收利用,促进土壤熟化。通过间作作物,有效保持土层中的水分含量,改变了地表层的水热交换性质,调节花椒林生态系统的温度平衡[13]。通过间作有效减少径流水量和泥沙流失,减少土壤氮、磷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有效抑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增加花椒林地上部生物多样性,形成物理屏障,有效切断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病原菌侵染,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14-15],为花椒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花椒生长。

1.3  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综合效益

通过在花椒园开展立体种植模式,优化花椒树生态环境,系统调节创造有利于花椒生长的优良稳定环境,合理间作过程中,通过对间作物的科学合理施肥,相当于对花椒树进行多次中耕、施肥,有利于花椒树对土壤养分吸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花椒及间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花椒树通过间作大豆、蔬菜种植模式,花椒产量较传统花椒行间空置模式提高10%~20%,花椒树的生长更茂盛,花椒品质更佳。同时,由于间作过程中,大豆和蔬菜两类作物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带,大豆根腐病、豆荚螟、榨菜病毒病、霜霉病发生率明显降低,生育期内农药施用次数减少1~2次,大大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同等栽培条件下,林下间作大豆、榨菜单株产量较传统净作模式提高8%~10%,花椒與大豆、榨菜周年绿色间作模式,实现了花椒和间作物的提质增效,大大提升了综合效益。

2  间作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2.1  整地施肥

播种前用1 m左右的小型旋耕机进行机械旋耕,旋耕深度10~20 cm,旋耕前每667 m2用45%复合肥15~25 kg作为基肥均匀撒施于花椒林下空置土地,夏大豆可适当减少施肥量。

2.2  大豆品种选择

根据重庆地区生产气候条件,宜选用绿色、优质、高产、适宜机收的高蛋白大豆品种,春大豆可选浙春3号、渝豆11号、南豆23等耐高温品种;夏大豆可选南豆12、南豆25等。选用粒大饱满、无病虫害侵染的种子留种。

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 d,用噻虫·咯·苯醚兑水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对往年大豆易出现根腐病、立枯病等较重的田块,可选用精甲霜灵进行药剂拌种。包衣完成后在阴凉通风处充分晾干后播种。

2.4  适时播種

重庆地区春大豆播种时间为3—4月,随着海拔的增高,可推迟播种,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2 ℃以上时及早播种;夏大豆在花椒采摘后及时进行播种,过早播种不利于花椒采摘,营养生长过剩,不利于后期结荚。

2.5  田间配植及播种方式

本文以选择3 m×3 m的标准幼花椒基地为例,采用宽窄行种植,大豆边行距花椒行55 cm,窄行距30 cm,宽行距50 cm,行间种植6行,机播行距10~12 cm,每穴留2苗,人工点播20~25 cm,每穴留3~4苗。夏大豆可采用50 cm等行距种植,行间种植4~5行,穴距30~35 cm,每穴2~3苗。

2.6  化学除草

大豆播种后,出苗前,可用异丙甲草胺进行封闭除草,进行满田喷施,出苗后施用大豆专用除草剂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等进行除草,注意喷施过程中保护花椒。

2.7  病虫害防治

大力发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低毒、低残留的高效生物农药。重庆地区大豆病害主要有霜霉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水蜒蚰、食心虫、豆荚螟、卷叶螟等。播前预防,苗期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包衣;播后可用辛硫磷防治蛴螬、水蜒蚰地下害虫;苗期可用菊酯类农药+吡虫啉防治苗期食心虫;开花结荚期,用阿维菌素、菊酯类防治菜青虫、造桥虫、豆荚螟。成熟期可用虱螨脲+茚虫威+丙环·嘧菌酯兑水防治大豆病害及菜青虫。

2.8  及时收获

为保证大豆质量,在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归圆、含水量低于15%时,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收获,收获后进行晾晒。目前,重庆地区大豆专用联合收割机较少,一般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但存在籽粒破碎率高、杂质多等弊端。

3  间作榨菜栽培技术要点

3.1  榨菜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抗病(病毒病、根肿病、霜霉病)、耐抽薹的优质茎瘤芥(榨菜)优良品种,如涪杂2号、华杂2号、青晚1号、永安小叶等。

3.2  适期播种

针对重庆不同海拔可适当提早或推迟播种,作为加工用榨菜,海拔500 m以下区域9月中旬播种,海拔500~800 m区域可9月上旬播,作为鲜食用榨菜可提早至8月下旬播种,进行人工遮光育苗,防止过早抽薹。

3.3  培育壮苗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灌方便,地势向阳的地块育苗,播前1月左右深挖晒田,播前3~5 d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生石灰200 kg/667 m2进行消毒。按照500 g/667 m2的标准,将种子与草木灰或河砂混匀后撒播,播后用细砂覆盖1 cm左右,以种子不外露为宜。播后适量浇施清粪水,覆盖遮阳网或稻草遮阴保湿,子叶出土后及时揭除覆盖物。

3.4  整地施肥

花椒收获后,榨菜种植前,采用1 m左右小型旋耕机对花椒行间空地进行旋耕,旋耕前按50~70 kg/667 m2的榨菜专用复合肥均匀撒施于种植耕种厢面,随旋耕机一并翻入土中。

3.5  适时移栽

榨菜苗龄35 d左右、幼苗5~6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定植,离幼花椒苗50 cm左右,行间栽种5行,行距30~33 cm,株距28~30 cm,以防止损伤花椒幼苗;每667 m2定植5 000~6 000株。

3.6  追肥管理

移栽后2 d,施清粪水进行定根。一般施追肥3次:栽后20 d左右,每667 m2追施8 kg尿素;栽后45~50 d,追施20 kg尿素;移栽后80 d,追施5 kg尿素。作为鲜食的榨菜,可在进入膨大期后,采用多次追肥的方式,收获前20 d停止追肥。

3.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病毒病可用20%盐酸码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用嘧肽霉素水剂、菌毒剂水剂进行喷雾防治;霜霉病可用琥·铝·甲霜灵可湿性粉剂,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虫害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氟氯氰菊酯乳油进行喷雾,每隔1周防治1次,一般连续防治2~3次。

3.8  采收

榨菜采收时间一般为翌年2月份,当单个瘤茎质量达150 g以上时即可作为鲜食用进行采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分期分批采收;作加工原料用榨菜,在植株现蕾即顶部可见淡绿色花蕾时及时采收。

参考文献:

[1] 姚佳,蒲彪.青花椒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0,35(6):35-39.

[2]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3] 付满意,王震,徐猛,等.花椒属经济林施肥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21,41(18):82-85.

[4] 杨军成.改良果园土壤的新方法——果园间作油菜和大豆[J].果农之友,2016(S1):68-70.

[5] 王兴才,丁国辉,武晓玲,等.带状间作大豆品种产量差异的源库特征研究[C]//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7.

[6] 陈红,尹学伟,杨明,等.适宜重庆地区套作的大豆品种筛选[J].南方农业,2014,8(34):36-37.

[7] 李江涛,于会勇,赵平,等.大豆果园间作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8(12):139-140.

[8] 寇建村,杨文权,韩明玉,等.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27(7):154-159.

[9] 李子双,廉晓娟,王薇,等.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3,30(7):1135-1140.

[10] 陈红,鲁远源,罗云米,等.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简介[J].南方农业,2019,13(1):52-54.

[11] 王荣华,张娟丽,张笑,等.果树幼园间套蔬菜高效种植模式[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160.

[12] 李隆.间套作强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4):403-415.

[14] 赖瑞联,龙宇,程春振,等.猕猴桃果园间作模式优化构建与技术集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9):1430-1439.

[15] 董艳,董坤,杨智仙,等.间作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微生物和生理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6):1984-1992.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榨菜花椒大豆
涪陵榨菜
花椒铺就致富路
惊!茶叶蛋之后,我又“吃不起榨菜”了……
涪陵榨菜与二锅头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如何识别假花椒?
我娘的榨菜田
大豆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