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

2022-04-14陈元芳

大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应用文思政育人

陈元芳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应用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社会活动和处理个人事务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不像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那样有着精美的语言,也不像小说那样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实告人。应用文写作课程看似培养的是学生应用写作的写作技能与技巧,实则不然。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写作应用文,还要培养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难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使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新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传授学科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目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功能,以写作为载体来体现思想教育的功能。课程所体现的是社会性、科学性和工具性,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演练进行应用文的写作,让学生置身于所设置的情境之中,然后根据情境进行写作。因此,高职应用文写作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技巧的同时也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各种情境中正确运用各种应用文文种来应对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但是,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给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用文写作课程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在讲授应用文写作技能与技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德为本,注重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挖掘立德树人的资源,在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就课程思政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课程思政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也对课程资源作了如下阐述:“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持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个学科教学中都融入课程思政,各个学科就是课程思政教学的载体。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么写,遵循怎样的写作结构,还要教学生怎样表达,体现怎样的思想。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应当是多视角挖掘育人教学资源的过程。

(一)将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其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是课堂之外所准备材料最核心的部分。课堂之外,教师要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学计划、写教案、制作课件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课程思政理念,并将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的课程思政理念也是育人的理念。所以,教师不管在教材的选择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都应融入育人元素。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是从教材中挖掘育人元素。比如,教师在讲授行政公文的写作时,除了通过案例讲解写作结构,还要懂得运用案例讲解公文的政策性、法规性、程序性等特点,融合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成为思想品德好、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例如,在讲解“计划”的写作时,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计划的写作结构、计划的语言表述等内容,还要提醒学生所制定的计划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

(二)从现实生活中发掘思政元素应用于应用文写作教学

写作源于生活,应用文写作同样源于生活,而且是源于生活中要解决的实际难题。比如要入党,应写入党申请书;要贷款,要办理各种证明;要租房,要写租房合同;要找工作,要写求职信和简历。不论是申请书、证明、合同、求职信;还是简历,都属于应用文文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择,都要源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通过现实生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同时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学生将来长远的发展。

(三)从地域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其文化底蕴也不一样,但其作为思政元素发挥的育人功能是共通的。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选择留在当地工作,所以,培养高职学生主要是为了服务当地社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了解时事热点问题,结合法律、政策等规定性的文件进行授课,让学生既懂法又守德,还能牢牢地掌握应用文写作的专业知识。

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当地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还应将所了解的东西融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出适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需求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引入地域文化特色、乡土人情,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比如,教师可以讲述本地的劳动模范、本地的扶贫干部故事,并以此作为素材进行应用文写作,在文种的选择上可以是演讲稿、慰问信、感谢信等,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也可以培养学生感恩、拼搏的观念。

(四)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在中国本土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应用文的产生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几乎是同步的,也都同属于传统文化,但是应用文具有鲜明的工具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要能体现时代特征。应用文的内容更应体现它的工具性与时代性,同时也应体现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索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是目前教育界的主要着眼点。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课程思政的元素主要从以下两处着手:一是通过文献整理,寻找文献中所记载的应用文文体,然后寻找应用文发展的源头,梳理应用文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探究应用文发展过程中的文体、文论的传承过程,为文化自信奠定基础;二是从传统的应用文文体着手,学习传统,继承传统,以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技能与技巧。比如《谏逐客书》《出师表》都属于古代的应用文文体,应当继承其精华,并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加以弘扬与创新,创造出更加符合应用文发展的路径。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一)合理设定育人目标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要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注重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目标,将“五育”教育融入培养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实施育人的目标,就要有“五育”的观念。教师在备课时,设定“五育”的目标,将“五育”目标融入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能够产生综合的育人效应,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备课时,确定了教育教学目标后,就要选择教学内容,将应用写作的内容与“五育”教育结合起来授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高职教育不仅专注于技能教育,还注重学生的素养教育,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将世界观、价值观等融入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比如在讲授“通报”文种时,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么写通报,即讲清楚什么是通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通报,它的写作结构和写法是怎样的,语言的表现力如何,等等,还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关注时事动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落到实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转向了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由注重实操性的训练转向了融入美育教育的应用写作,讲究语言美、语体风格美、排版编辑美。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目的是生动地讲解授课内容,使其通俗易懂,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还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常见的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授课,目的是让学生更易于掌握所学内容,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科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与之相关的能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是情景教学法。因为高职应用文写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职场的情境,通常要设定情景,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写作。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得也很多,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授写作结构、知识要点,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写作结构和知识要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将情景教学与案例教学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完成写作之后,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所写的内容进行讨论与修改,更易于学生把握写作的内容与要点,更深入地把握所学知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与上进心。

(三)重视过程性考核

应用文写作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侧重于写。要想写得好,就要善于表达。要善于表达,就得多阅读,多积累。因此,对这门课程,在考核方式上也不能等同于别的学科。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侧重于过程性考核。这种考核评价的方式是多元的,是为了发挥课程的导向功能和激励机制。在考核方式方面,包含考勤、课堂习作、团队合作等考评项目。这些考评项目是依据教学目标而定的,涵盖的内容和范围都很广,既有学生写作技能的体现,又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目标和素养、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

三、在实践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育人行动

(一)将实习实训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还要在实习实训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育人教学,并与其他实训实习课程体系相一致,与它们一起形成合力,让学生置身于职场中感受职场的氛围,感受职场所需要的写作能力、职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学生在实训实习期间,教师要布置实训实习任务,通过实训实习告诉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怎么做才能达到此目标,实训实习结束之后,应把是否达到实训实习的目标作为考核的标准。

(二)依托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一样,都需要开发课程教学的产教融合项目,可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协同育人机制,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整合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能力的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教与育的有机统一。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邀请校企合作企业中优秀的企业工作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带学生进入职场,体验职场的环境。企业导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职场的过程中言传身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品格、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形成,并最终外化为一种规范的职业行为。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产教融合的项目都需要提前做好计划,最终付诸实施,然后评价实施效果并总结经验,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更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技能。

因此,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要依托校企合作项目,采用协同育人机制,整合课程资源,深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现技能培养与课程思政育人的相互统一。依托合作企业,到岗位中实习实训,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同时,能在职业环境中将在课堂中学到的应用文文种,如通知、请示、报告、策划书等应用于工作中,并反思所学与所用之间有无差距,如何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等。

(三)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要秉持开放性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进行设置。要考虑学生将来走向岗位后可能常用的文体有哪些,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外也应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等,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应用文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