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山西传统壁画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价值

2022-04-14李颖吕长娟

大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壁画山西

李颖,吕长娟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和渊源。山西传统壁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秀分支,将山西传统壁画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既是对山西传统壁画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本文基于山西传统壁画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价值进行探讨。

一、山西传统壁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

山西境内有诸多壁画遗存,是我国古代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存的山西壁画中可看到许多著名画家和画派的风格,如唐代吴道子、张萱、周昉青绿山水画派,宋代李成、郭熙水墨山水画派,范宽和武宗元等。许多寺观神庙壁画的艺术水平十分高超,如高平市开化寺北宋画师郭发绘制于绍圣三年至四年(1096—1097年)的壁画,繁峙县天岩村岩山寺金代宫廷画家王逵完成于大定七年(1167年)的壁画等。这些壁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思想道德等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为重要。将山西传统壁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可以不断发掘文化内涵,探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使得思想政治领域不乏味、不枯燥,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实效。

(一)山西传统壁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山西传统壁画中有寺观壁画、民俗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等。通过描绘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风俗习惯、劳动特点、审美情趣、统治信仰等来抒发情感,传递文化思想内涵。比如秦汉壁画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了封建统治的威严;新绛稷益庙壁画以农耕稼穑为题材反映了古代农业发展;太原现存北齐娄睿墓表现了儒释道的统一思想。从先秦的威武、汉唐的包容到宋元明清的气节,壁画仿佛家训一般,成教化、助人伦的劝导性,超出了绘画自身应当具备的审美愉悦,发挥着无形的教育作用。由此,传统壁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较强的一致性。

(二)基于山西传统壁画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的可行性

从考古发掘资料和古代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建筑壁画伴随着人类步入文明的脚步,逐渐融入现实生活,成为宫室、神庙的重要装饰,成为历代统治阶级思想宣传的重要手段。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讲到,“我们对于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往往了解得不具体,因而不深刻,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例如,结合汉代壁画和古代建筑来理解汉朝人的赋,结合发掘出来的编钟来理解古代的乐律,结合楚墓中极其艳丽的图案来理解《楚辞》的美,等等。这种结合研究所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工艺品时的高超技巧,还表现了社会现实和艺术思想,让受众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而这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谋而合,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得以传统壁画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可见可行。

二、山西传统壁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意义

山西传统壁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性、民族性与时空结合,透过建筑的气息表达出来,展现了人们对善、美的追求,对人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文化进行了全新的阐释,甚至蕴含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将山西传统壁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增加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本质的探讨,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面,使其理论层次不断深入。

同样,山西传统壁画文化内容丰富、复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传统壁画文化的时代感,更好地将传统壁画文化之精髓流传下来。山西平路汉墓壁画、太原市徐显秀墓室壁画《牛车出行图》、山西繁峙岩山寺壁画、永乐宫壁画等,通过山石、树木等连接各种人物故事,吸取了儒、道、佛文化,采用当时社会素材展现了各种生活细节和生活气息。通过近距离接触,不断追寻壁画中的艺术意义和文化价值,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更具有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

三、基于山西传统壁画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探索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自觉地将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教育价值的目标,培育和发扬民族精神。本研究基于山西传统壁画文化思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结合新时代发展理念,建构内省外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特征

1.以学为上,内省修身

高平开化寺西壁是依据《大方便佛报恩经》绘制的,讲述了须阇割肉充饥以保全父母生命的故事,这种孝道思想是与传统道德伦理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礼记·祭义》记载: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这是人文精神的亲情之道。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壁画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也颇具影响力。《朝贺三清图》《钟离权度吕洞宾》以及王重阳等七位弟子修仙成道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心无旁骛、不屈不挠才能成功。《大学》中记载: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主要方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修身的要点。

由图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大,聚合物的分子量也不断增大.由电化学聚合机理中引发过程可知,当电流增大时产生大量的电子,从而使·自由基由于得到过多的电子变成负离子,即,造成自由基减少,分子量增大,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实验结果.

所以,挖掘山西传统壁画文化精髓可以提炼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以学习教育为主,以人文环境为保障,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实证主义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进而从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感到行为规范,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促进大学生内省与德行平衡发展,引导大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达到由内到外的内循环效果。

2.以德为师,外化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判断依据就是个人的德与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彻并落实重行和力行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行为素质养成和社会实践。山西传统壁画研究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另一种实践环境,让大学生通过壁画学习融入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中,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修养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形成通过行为检验内省程度的外循环模式。

基于山西传统壁画文化建构的“双循环”模式牢牢抓住内省与行为的关系,以知导行,以行验知,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提取内涵,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搭建了桥梁,使得知识有了画面感和时代感,更有利于高校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价值

1.哲学价值: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的内涵本质

山西传统壁画中以寺观壁画居多,内容充分地体现了儒释道哲学思想,而这恰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部分。传统哲学思想包括儒释道思想,而中国传统壁画又与儒释道哲学思想密不可分。在山西传统壁画中,稷山青龙寺是集儒释道图像为一体的水陆画;山西绛县金墓壁画绘有郭巨、孟宗、董永等行孝事迹;芮城永乐宫壁画、五台山寺庙壁画、云冈石窟壁画、新绛稷益庙壁画、洪洞水神庙和广胜寺壁画等都体现了道家思想。

2.美学价值: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的精神追求

壁画美学一直是艺术的瑰宝。山西壁画技法娴熟、故事生动,每一笔每一画都很传神。在云冈石窟壁画中,罗汉形象入木三分,人物姿态各异,生动有趣,有的捧书,有的摇扇,有的合十,体现了罗汉不同的性格。石窟壁画在制作工序、颜料运用、艺术造型、装饰上都具有独特的色彩装饰美,这不仅提供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美学依据,还体现了石窟壁画艺术的教化意义。很多人研究墓室壁画的形式美和现代美学价值,是由于古人墓室绘制壁画的目的并非出于对墓室的装饰,而是一种情感寄托。

从山西传统壁画中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崇尚美、讴歌美、追求美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人发展中的本质力量。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循环”模式中,美育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外化到个人行为上力求做到真善美,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信仰价值: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的作用功能

壁画运用丰富的题材通过叙事情节来传递思想,凝聚民众思想,加速形成统一信仰。例如,历代帝王推崇以关公为代表的崇尚勇、忠、义为中心的信仰,在繁峙公主寺关帝殿、繁峙大李牛文殊寺西寺关帝殿、定襄阎徐庄关帝庙、定襄崔家庄关帝庙等都有体现,通过关公形象来引起民众共鸣,更易于形成民众统一的思想。而当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其拥有信仰。基于山西传统壁画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的构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较强的思政性和凝聚力。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探索

其一,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内涵式发展,探寻山西传统壁画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中,内省和外行是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是大学生自我统一性的真实展现。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理论水平有限,知识多元,知与行的发展处于失衡状态,构成了认知矛盾和行为矛盾,自然不能树立良好的信仰和信念,更有甚者会做出错误判断和表现出错误行为。对此,大学生文化的辨识度有待提高,弘扬正能量,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朝元图》作为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描绘了拜谒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画面。长寿成仙是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暂且不分析道教的宗教内涵,就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也印象深刻。道教所追求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思想,完全取决于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与当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坚定信仰,练就过硬本领,培养高尚品格”思想品质紧密结合。山西传统壁画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更持久、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加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的内涵研究。同时,还可以为探寻山西传统壁画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提供有力帮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视角。

其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渗透式发展,营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素养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时代新人,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领域得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在逐渐丰富。教育环境的营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要素,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条件,但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基于山西传统壁画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循环”模式中外化于行的重要环节。

山西传统壁画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往往把现实美与理想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想奇特,夸张大胆,创造出奇特的幻觉空间效果,给人以强烈的美学享受。在题材上,有的取材于古老的民间习俗、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的取材于农村、农业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春耕秋收、打井修渠、养鸡养鸭、采桑捕鱼、休闲娱乐等生活与劳作场面,有的取材于历史事件,不同的题材在画家的笔下有了灵性,透露出真挚而热烈的感情。例如高平开化寺、繁峙岩山寺壁画不但较好地诠释了佛教故事的细节,而且将本地风土人情移植于壁画中。通过这种视觉感官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形成一种渗透式教育。在浓厚的文化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更好地汲取文化精髓,规范言行;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进而达到教育与环境的和谐状态,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猜你喜欢

双循环壁画山西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山西农大与山西云时代共建智慧农业创新中心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三观壁画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飞蛾”修复壁画忙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