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留痕,拔节生长

2022-04-09孙振坤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维力语文课堂生长

孙振坤

布莱希特曾经说过:“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力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人的思维发展过程的黄金时期,在学生一生的成长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所习得的知识、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效的思维是生长在最佳的土壤上的,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力的训练方式尤为重要。语文作为初中阶段一门主要的语言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综合性,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初中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标。基于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现状,以课堂为载体,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多元学习形式,在初中生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思维力得到发展,这是实现语文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现实需要。

一、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思维力的培养现状

经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之后,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会展开更加系统和更具深度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思维力的培养现状不尽如人意。

(一)不够重视课堂学生思维力生长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力的生长需要有优渥的土壤,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方式都比较被动。尽管素质教育实施了这么多年,但对学生思维力的训练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以至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与吸收效率并不高,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思考机会,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被抑制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

(二)思维引导方式没有切合实际

初中阶段是人的思维发展过程的黄金时期,学生在初中阶段所习得的知识、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对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大部分语文教师依然倾向于以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过程比较死板,也使得思维力的生长变缓。

二、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思维力的生长路径

在语文课堂上,思维力的生长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科学为基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体验成长的幸福。

(一)目标设立,科学制订思维培养计划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比较系统,目的性很强。学好语文,需要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思维力的培养,更需要有详细的培养方案。在我们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培养的四大目标,但对于思维力的培养则往往被忽视。据此,要想在语文课堂上实现学生思维力的生长,首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我将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力的培养目标设定为想象思维能力。据此,在讲授这首詩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想象诗句中所描绘的场景,并通过表演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进行实时监控,督促学生反思自己,总结经验,进而灵活调整思维培养的计划。

(二)开放课堂,提供思维自由生长环境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学生思维力的生长是需要有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生长环境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激发学生思维的活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教学时,注重学习环境的营设,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和学情实际,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思维力的生长提供自由的生长环境。

例如《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一则十分著名的寓言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但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移山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出路。于是,在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我就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愚公挖山的精神可嘉,他的这份毅力和坚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但也有的学生认为愚公的方法有问题,挖山之苦完全可以换为搬家之乐,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学生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与答案。捕捉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闪光点,通过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更愿意主动思考与表达,从而实现思维力的自由生长。

(三)情感植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品质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会有思维活动,也才有思维力的形成。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养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品质格外重要。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学生思维活跃的特质,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活动,将自己的身心融入整个教学情境之中,为学生架起一座情感相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愿意主动投入思维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以《秋天的怀念》为例。作为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文章的主题便是“亲情”,文章字里行间溢满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思念与懊悔之情。因此,从“情”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从而加深对文章的认识与体会。为此,我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父爱无言的表达,而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感受的是一个母亲的伟大。”而后将文章分为铭记母爱、读懂母爱和汲取力量三个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从悲惨遭遇的细节中,去凸显母爱所带来的积极的力量与伟大的?”通过从字里行间所描绘的细节之处去捕捉所透露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分析文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情感的植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品质。

总之,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只要有学习行为的发生,就会有思维活动的参与,而高阶的思维对应的则是深度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就需要有良好的思维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重视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和个性化思维的培养,通过科学的引导策略,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与反思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力的自由生长。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初中专项课题“致力于学生思维力生长的适性课堂深化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为E-b/2020/08]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思维力语文课堂生长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创新思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