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融入党史教育路径探析

2022-04-08杜喜勤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党史马克思主义思政

杜喜勤

(榆林市开放大学,陕西 榆林 719000)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教育。”[1]由此可见,在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中开展党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发挥其多重的功能优势。

一、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融入党史教育的必要性

(一)强化党史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党史是党带领我们取得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加快国家建设与实现人民幸福的历史,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取得进步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总结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教育的重视为党史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史教育是引导开放教育学员投身社会实践的科学向导,能让开放教育学员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历程,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成长为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强化党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党的历史始终渗透于思政课建设过程之中,也是思政课建设的应然内容。党史教育应用于开放教育学员的思政课建设中能有效提升开放教育学员的政治品质,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让其真正明白思政课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高质量推进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

(三)强化党史教育是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的现实需要。我们党和国家历来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早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3]开放教育思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然而若仅局限于理论的学习,那么再正确的理论最终也只能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丝毫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同样,在将党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知”,更重要的是要现实上的“行”。讲好思政课,社会现实永远是最好的教材。要把思政课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密切联系起来,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二、开放教育思政课开展党史教育面临的问题

学史可以明理,学史可以增信,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有助于引导开放教育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怀,但实践证明,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还面临很多的问题。

(一)学员学习党史知识意识淡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开放教育学员开展党史教育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也是提高开放教育学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载体,但开放教育学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认识也存在偏差,思政课往往不受重视,学员把精力都投入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这就导致学员对党史知识的学习不能受到重视,并无法汲取党史知识带给人的精神力量,面对就业、择业等挑战,常常会感到迷茫,缺乏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不能让自己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二)师资队伍不够强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教师是开展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工作的主力军,也是有效开展党史教育的领路人,形势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对其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研读关于党史教育的最新的理论及政策,但我们目前的思政课教师由于对党史知识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在思政课建设中不能有效的开展党史教育。

三、在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中开展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深入挖掘党史教育理论知识,强化思政课建设内容。思政课建设内容以理论知识为载体,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开展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直接决定了思政课建设实效性的实现。党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产生、发展、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史。思政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党史知识资源,对具体的党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深度剖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讲清楚。理论越深厚,思政课建设内容就越丰富,思政课就越有深度,“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以深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容来教育学员,学员掌握丰富的党史理论知识,认清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必将运用于协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应用党史教育实践题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引入到开放教育学员的思政课课堂上,可以让学员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表现方式,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拓展形式,是提高开放教育学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毛泽东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党史教育的理论知识都较为抽象,需要我们加强第二课堂阵地开发,让党史学习走出教室,引导学员走进党史纪念馆、展览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档案馆等,根据教学基地实时改变教学大纲,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地引导开放教育学员身临其境感受党的历史,沉浸于实地场景之中体验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选择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抉择。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坚定开放教育学员的理想信念,以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党史学习实践要素不仅要抓住实地教学,还要挖掘党史档案、党史亲历者进入大思政课堂教学的价值,教育引导开放教育学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认识到我党的领导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促使其更加坚定拥护党的领导,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转变党史教育主体要素,优化思政课建设效果。开放教育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开放教育学员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员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主动与被动教学关系,处在这种关系之下的思政课建设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百年党史作为一部鲜活生动的思政课教材,开放教育学员要不断转变学习观念,积极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自动接收、自主践行的教育效果,实现开放教育学员个人与社会、思想与行为、内化与外化的内在统一,努力提高思政课建设实效性。在开放教育思政课建设中开展党史教育,要牢牢抓住开放教育学员的特点,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开放教育学员转换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开放教育学员应自主选择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展示,自主选择展示主题,互动点评党史学习展示成果,充分发挥开放教育学员学习党史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猜你喜欢

党史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