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环保管理及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04-08姜文斐

大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人员

徐 琳,姜文斐

(1.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 401147;2.重庆汇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0084;3.重庆泓泰和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经济发展受到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环保部门的重视,并不断加大对环保领域的支持力度,有关部委要重视环境监测,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强化环境监测管理机制,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为我国环境治理打下坚实基础。在实施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时,应详细分析实际环境监测需求,构建控制维度和管理体系模式,确保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人员要优化持续实践过程,使全过程质量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监测,提高环境监测水平[1]。

1 环保管理工作及环境监测的现状及问题

1.1 满足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其发展动力

首先,大多数环境监测服务都是公共机构。在长期机构和公务员生活的影响下,环境监测机构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和发展动力,相关人员积极性不高,基于一件事比另一件事更好的想法,他们对某些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其次,由于环保和监管部门人员缺乏危机意识,没有意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扩张,环保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他们仍然认为其中很多都是小问题,他们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重视不够,更多地扮演消防员的角色,注重事后救援和惩处,这些思想质量问题将对环境监测产生根本性影响。

1.2 管理及监测人员技术水平低,团队缺乏稳定性

首先,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相对于其他事业单位工作大多存在脏、苦、累,而且经济收入明显偏低,这导致有部分工作人员无法专心工作,或者有跳槽的想法,整个团队缺乏稳定性;其次,环境监测部门及管理部门的基层人员大多存在专业技能不高、业务能力低、缺乏实践经验等情况。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工作效率低、管理能力弱等问题都极大的影响着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1.3 其他问题

首先,中国的监测主要包括人工现场采样污染物、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工作,缺乏事前预防和过程监控能力,对环境问题不敏感,无法动态监控污染源。此外,环境监测信息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分析和准确、有针对性的统计数据,无法快速高效地开展环境监测。由于管理问题及基础设施薄弱,如资金匮乏、监控设备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再加上缺乏整合和优化,资源被浪费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其次,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复杂性使得环境监测点的管理难度加大,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和高科技产品被用于工业生产,导致污染元素越来越多,缺乏高素质的监测人员,缺乏设施设备,使环境监测更加困难。最后,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从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监测机构已经成功认定相关国家资质,且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一些监测机构停留在业务层面,没有从系统运行效率的角度进行管理,不仅导致结果和监测数据失真,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在监督体系内部审计层面,内部审计更加注重形式,难以有效运行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质量。此外,要加强人员素质,新常态下的日常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要靠合理优化的环境监测队伍,首先,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层面,我国地方监测机构一般由各级政府管理,地方环境保护的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容易造成基层环境监测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提高基层环境监测队伍的积极性。其次,在整个队伍建设中,特别是在基层环境监测队伍领域,基层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数量不适应新常态下的环保工作,他们不仅缺乏环保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后,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特别是一些50 岁以上的实验室人员,很多新仪器设备不熟悉,启动速度慢,造成监测数据环境不准确,影响环境监测的有序开展[2]。

2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策略

2.1 完善原有管理制度

对于我国环境监察部门来说,为确保环境监测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初始制度内容,落实各项权利和具体责任。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在工作过程中引导员工,促进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力的充分发挥。只有在监管人员的配合下,技术操作才能更加准确。充分整合资源信息,改进现行管理模式,提高监控质量。如果发现某种工作方式不科学、不合理,应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图1 为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流程。

图1 环境监测管理流程

2.2 提高数据标准价值

根据当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分析监测数据时,应不断更新现有标准,通过合理利用技术确保实时监测。此外,作为监测过程的一部分,运营必须按照现行的质量标准进行,并且必须针对废物、水资源、空气和气候设定具体目标。在获得相关数据后,第一次投资创建了数据库,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内容更加规范、准确。

2.3 提升人员综合水平

要从根本上优化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实,强化管控监督作用。作为监测人员培训的一部分,环监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努力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引导监管人员质量意识先行,提高内化能力和系统管理体系,增强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使相关监测技术和设备更好地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只有保证监测数据的整体完整性,才能实现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3]。

2.4 应用新生技术设备

在环境监测管理中,为保证管理效果的提高,应配备最新的设备,采用新技术,确保真实世界数据的高精度,为未来的实时监测奠定基础。一般来说,环境监测主要关注五类对象,即水资源、大气、热污染、土壤和固体废物。通过对这些内容指标的实时监控,可以有效地设定防控的实际目的,对于监测对象,木材的质量呈现出强烈的多样性。监测任何类型的污染物通常需要使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模型[4]。

2.5 组建优秀监测团队

为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确保将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实际操作中。在环境监测的早期阶段,往往会涉及很多要素。最常见的是设备准备、样品采集、数据分析和实验判断,在环境监测方面,无论是处理阶段,都对监测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我们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证自己的实践水平,因此为提高监督质量,应特别重视对检查人员的技能培训,职业培训结束后,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考核,确定等级是否达到规定等级,只有当两项素质都达到标准时,相关人员才能进入团队,督导部门也要根据当前的特殊情况,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完善早期培养机制。

2.6 完善验收监控体系

为开展验收监测,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建立健全验收监测制度,一是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有关环保部门根据实际加工的基本情况,建立统一、规范的验收监测标准,确保验收监测的实施,在环境项目管理验收过程中,除对现场发现的黑液进行评估和记录外,还应使用监测设备对排放的CO2含量进行验证。二是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通过专业的监督人员和现代化的设施,对检查监督人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将监督结果纳入人事评价体系,确保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的真实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监督管理效果,在观察数据稳定性时,可以通过质量控制图直观地观察数据分布规律,判断数据是否处于分析状态,有效性和数据特征是否一目了然。然后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来分析数据的稳定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组织和统计,可以有效地分析环境,了解污染物和排放的变化,分析总干事的规定,提高数据的准确性[5]。图2 为一种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图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行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时,应该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然后进行系统化管控维度以及管理模型的构建,为环境监测以及质量管理的实用性提供保障。全过程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人员应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使全过程质量管理能够更好的为环境监测工作服务,实现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人员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