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的造价应用探讨

2022-04-08会,刘

大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工程

罗 会,刘 英

(重庆一零七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0 引言

根据统计,2021 年全国地质灾害共计30670 次,死亡2246人,失踪669 人,伤残534 人,直接财产损失6.39 亿元。由于受国民经济和财政条件的制约,长期缺乏对灾害的控制,灾害的防治工作主要集中在预防、转移和灾害后的处理上。近几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国家对地质环境保护的投入大幅提高,国家出资的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得以立项、实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随着我国加大对地质灾害的投资力度,加大了对防治项目建设的投入,加大了对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1]。

1 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造价应用的现状

1.1 管理机制不健全,行业管理不规范

由于经济投资短缺,三峡、水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加上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地质灾害的治理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无论是管理体制、技术标准还是人才资源都处于劣势。具体到我国的地质灾难控制产业,2006 年,国家国土资源部门颁布了若干相关的产业技术规范,但关于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目前尚无一套与之配套的成本管理制度与产业组织,亦无有关的产业定价规范与指标。

1.2 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不严,建设程序管理不规范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因其自身特点(如紧急救援)、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导致许多地质灾难没有进行过可行性分析,有些项目甚至没有进行概预算就进行了初步的施工。在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任意的变化,而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程序。变更签证缺少对其进行有效约束与管制、对结算审查不严格、存在过高估价、冒算、甲、乙方与中介组织勾结弄虚作假等违法、不规范行业常有发生。

1.3 人才紧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涉及地质、岩土、结构、力学、管理、施工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工程。对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来说,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当前,我国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而具有以上所说的综合素质的地质学人才更为紧缺。目前我国已出现了设计、施工、监理、监理、咨询等方面的人员短缺问题,而对一批一次性完成的施工单位来说,没有相应的专门技术人员配置,这就造成了项目成本的管理难度[2]。

1.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情况特殊,造价控制难度大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复杂、环境条件复杂的地区,这些原因导致了项目的改变,因此,“信息化施工”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这给项目成本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的造价应用分析

当涉及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时,往往会联想到建设工程中的工程预算,而在地质灾难防治方面也是如此。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介绍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运用的工程成本。

2.1 工程概况

该工程所处位置地形起伏较大,在奔流楼施工期间,斜坡高度17.0m,坡面上植物繁茂,施工时,斜坡分为两个阶段,斜坡分为两个阶段,斜坡由一块石块支撑,高度6m 左右,与斜坡脚下7层大楼之间的距离为5m,二级斜坡为块石护面,护面高度4m 左右(图1)。由于暴雨的持续,截至2021 年5 月,在楼后沿发生了一次滑坡,滑坡体纵向长度约45m,纵向长度约35m,滑坡面积约6000m2,严重危及坡下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经过现场实地勘察后,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将施工设计图和设计变更图的编制工作,使得工程造价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顺利地编制施工设计图和设计变更图。2021 年12 月,该工程通过了项目验收评审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图1 滑坡现场

2.2 工程造价管理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勘查阶段的应用

该工程的主要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如下:①通过采用不同勘探方法,在3 个井中设置9 个井,确定滑坡体的分布、规模、主要诱发因素、稳定性与发展变化、危害特征等。②正确提出灾害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数进行灾害体稳定性计算。③勘查清楚滑坡物质组成、层厚、面积、体积、滑坡面的位置、性质、滑床的风化程度等[3]。

在进行钻井作业时,既要达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又要对钻孔的数目和深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勘探成本。勘察报告应能正确地反映土层特征、风化程度、滑坡体面积和体积,为工程指标提供相应的地质数据。由于不同土层类型的取费标准不同,因此,在报告中所述的土层特性与预算指标的土层类型特征相似时,应按照一定的定额计算。岩石风化程度的不同,其收费标准也有很大差异,强风化岩层不能用来计算岩石,中风化岩石的费用要按照0.7 的系数计算,而勘探报告中则要对风化程度、夹层中的岩石比例、风化层位、风化层位等都要精确、详尽,以便在预(结)算时降低误差。该工程在ZK5 中12.5m 处发现了微风化灰岩,为该工程的锚索开挖深度达到125m。

2.3 工程造价管理在地质灾害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工程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该方案是对灾民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综合安排。同样的地灾工程,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成本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为此,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利益评估,也就是在设计方案的最优阶段,对每个方案进行估算,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在确定了设计方案后,不仅要满足设计要求,还要考虑工程成本的取费时间是否与项目的计价原则相一致,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3.1 设计图纸中文字描述详细、数字、尺寸明确

由于设计图纸对工程特性的描述不够细致,在工程报价中会有较低的风险;数字、尺寸不清楚会导致工程量少计或漏项,甚至有不合理的定额收费依据。在此工程中,袖筏灌浆技术只标注了0.5~1.0MPa 的灌浆压力,并未注明注浆量,导致工程量计算上的依据不足。

2.3.2 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的描述须清楚完整

施工技术规定了所使用的施工方法及所选择的设备。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其成本也会有所不同。该工程采用的挡土桩,原设计采用成本低、速度快的旋转桩法,但因场地狭窄,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机械作业,只好采用人工开挖,并在工程预算中采用不同的定额。本工程设计图纸中的一级边坡施工技术是:剥坡→锚杆施工→挂网喷混凝土;上述施工技术虽然已经明确了施工条件,但在投资方面尚不完善,应改为:人工砍树→机械挖土削坡→人工修坡→搭综合脚手架→锚杆施工→喷第一层混凝土→挂钢筋网→喷第二层混凝土→养护,为项目成本提供详细的设计数据,节省时间,降低误差。

2.3.3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预算工作

工程概算确定后,应及时编制工程投资概算,包括勘察、设计费、监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施工费、检测费等。为工程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2.4 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工程设计是一种动态的、信息化的工程,其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变动很大。地质灾害工程多为费率合同,按照已完工的工程量执行现行的收费标准后,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算。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签证,签证设计变更工程工作量,增加工程造价预算等。

本工程合同为执行价合同,即按照2020 年的定额收费标准和我市建筑6~10 个材料价格信息的10%进行结算。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每一施工过程结束后都要对施工工作量进行详细的签证,并标明施工部位、工程内容、单位、数量、工程量计算公式、工程特点等。

施工方按照施工设计图认真组织编制施工方案,由单位技术主管审查后报监理、施工单位审批,施工方案也是项目成本的重要参考。实例:在人工钻孔桩冠梁的土方开挖中,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开挖尺寸为0.8m×1.2m,计算出的土方量为0.96m3/m;施工方案按照工艺要求,将基坑两边的45°角度进行放坡,因此,开挖尺寸为(上1.6m+下0.8m)/2×1.2m,计算土方量为1.4m3/m。计算时的工作量为1.4m3/m。当工程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时,在计算工程量时,必须附上相应的计算公式,以便进行工程量的复核、第三方的审查或财务审查。

3 工程造价管理普及与培训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工程成本管理只是工程造价人员的一项职责,而地灾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常常忽略了对工程成本的培训。为了实现项目成本的合理利用、成本的有效控制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教育和培训,使工程成本管理更好的为整个地质灾害项目提供服务。

4 结语

地质灾害是一直都是相关部门重点盯防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灾害分布广泛,活动频繁,灾害程度较高,而且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专业技术含量高,投资主要集中在政府投资上,而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数量较少,因此,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上也比较薄弱。工程成本管理是工程建设决策、设计、施工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实现工程投资决策、进度、成本控制、结算等方面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的认识,并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成本工程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子午工程
工程造价之旅
工程
工程
工程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