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安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治理研究

2022-04-08王自军

大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蠹虫姚安县云南松

王自军

(姚安县大尖山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 姚安 675300)

0 引言

云南松是姚安县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也是用材林的主要乡土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天然更新能力强的特点,在姚安县有林地6.81 万hm2中,云南松林占5.85 万hm2,蓄积达476086m3,占有林地面积的86%左右。积极开展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治理研究,实施工程治理,达到持续控制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巩固多年来的绿化造林成果,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森林资源安全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对促进姚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综合治理研究

一直以来,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世界性的柱虫害虫,在姚安县主要会危害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隐蔽性非常的强,而且有着很强的危害性,属于伤害树种的先锋种类,也是我省森林植物产品的主要检疫对象。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在树梢当中进行隐蔽的生活,而且危害潜伏期也非常长,防治难度非常大,一旦出现灾害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我国的松木出现大面积的死亡,无论是生态还是经济,都会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其产生的危害,以虫情调查跟监测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降低虫口的密度以及挽救那些受害木梢作为主要的研究目的,利用转梢期间规划好除治的范围,从外向里,从轻到重,进行大面积的生物化学防治,改变过去那种只防治不清理的模式。首先完成防治,然后进行清理,以防治作为主,以清理作为辅,把防治跟检疫进行有机结合,清理和营造林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做到防早防少,这样就能够将虫害遏制在摇篮当中[1]。

1.1 治理思路

之所以会发生非常严重的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异常的气候以及其他的一些环境因子,包括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情况,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出现了失衡,进而就会出现这种危害,所以说在控制小蠹虫危害的时候,就应该从改善环境方面入手,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恢复森林的平衡。以森林作为发展的中心,然后将营林技术作为研究的基础,以监测作为主要的数据依据,以检疫封锁作为处理的要点,然后使用生物以及化学防治作为主导的防治方法,这样做能够有效的降低虫口密度以及危害的程度,利用干转梢以及梢转干的研究特点划分好危害区,由内向外从轻到重,实现先防治后清理的目标,主要以防治为主,清理作为辅,把防治跟检疫封锁进行有机结合,将清理和营林措施进行结合,积极的展开防治活动,有效的逐步实现持续控制。

1.2 分区治理对策

为了能够更好的去了解纵坑切梢小蠹的具体产生的危害情况,我们可以按照针叶颜色以及树枝的受害率和具体的受害情况,把它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称作是健康木、初侵木、萎蔫木、濒死木以及枯立木,然后针对于虫害指数进行计算。利用虫害值把其危害程度进行划分,主要划分为三级,分别是轻度危害、中度危害以及重度危害,并以此作为治理区划分的标准,将治理区划分为轻度危害区、中度危害区以及重度危害区(如表1、表2所示)。

表1 蠹害木等级划分标准

表2 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蠹害指数的计算:蠹害指数=(∑蠹害木级数×株数/最大级数×总株数)×100。

1.3 监测预报

纵坑切梢小蠹的监测以及预报指的就是在上一年具体发生的事情的基础之上,根据现在的生物特性以及事件发展的规律为当年纵坑切梢小蠹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具体的危害程度,包括它的分布特点等进行相关的调查以及预报。

1.3.1 监测调查

从监控区域来看,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单位,每年在4 月或者10 月的时候会展开纵坑切梢小蠹虫的具体情况调查,主要以实地查看为主,然后以诱因查看和航空图片为辅来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在踏查的基础之上或者是同时进行标准地调查。根据坑道形状以及支梢受害引起的针叶颜色变化,判断纵坑切梢小蠹是否发生[2]。

1.3.2 预测预报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是根据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在监测调查的基础上对纵坑切梢小蠹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纵坑切梢小蠹预报分为发生期预报和发生量预报。

(1)发生期预报。

物候法①:成虫梢转干始期(当地板栗、桃树落叶盛期)、盛期(当地桃树开花盛期)、末期(当地板栗雄花初花期);成虫干转梢始期(当地桃树挂果盛期)、盛期(当地板栗开花盛期),末期(当地板栗花芽分化期到果实膨大期)。物候法②:成虫梢转干盛期(云南松新梢抽出1/3~2/3)卵盛期(云南松新梢抽出3/5~4/5)、幼虫盛期(梢比5/6—针叶比1/4),蛹盛期(针叶比2/8~3/8)、成虫干转梢盛期(新叶长出2/5~3/5)。

(2)发生量预报。

有效虫口基数法:纵坑切梢小蠹发生量与上一代虫口基数有密切关系,根据上一代越冬成虫有效虫口基数,生殖力和存活率来预测下一代新成虫由干转梢的发生量。

P=0.0363·Po·e。

其中:Po——每株越冬成虫有效虫口基数;e——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量;P——每株新成虫发生量。

2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切梢小蠹属(Tomicus)。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yunnaneusis)、马尾松(P.massoniana)松树树干及树梢。成虫蛀食树干及大侧枝,蛀食韧皮部及木质部形成母坑道产卵繁殖。孵化幼虫沿母坑道四周取食形成放射状的子坑道,切断水分输导组织。下半年(6—11 月)新成虫羽化飞离树干转入树梢蛀食补充营养,从新梢中上部蛀入髓心,向上蛀食形成蛀道,切断树梢,使针叶失水变黄、萎蔫,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及养分的供应,如此反覆在树干及树梢上危害,使松树失去水分及养分,衰弱、枯萎,最终死亡。小蠹在树梢及树干上的侵入孔外有粉白色的喇叭状凝脂及蛀屑,可作为识别危害的依据。主要识别特征:①鞘翅沟间部的刻点较稀疏;②自翅中部起,各沟间部有一列竖毛;③鞘翅斜面第2 沟间部凹陷,表面平坦,无颗粒和竖毛。

3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种群动态

通过林间取样剖检小蠹虫坑道系统,少数成虫于当年10 月下旬降温过和中逐步离梢,蛀干繁殖,其中约1/3 的越冬雌成虫蛀干,筑坑并产卵后退出坑道,重返枝梢补充营养后,能再次侵入主干筑坑产卵繁殖,从而产生所谓的姐妹代现象。据调查,越冬代老成虫蛀干产卵(“姐代卵”)盛期在2—3 月,每雌产卵10~30 粒,生活史历期约90d,姐妹世代在寄主干部坑道内的各种虫态虽相互重迭,但姐妹代交叉种群的峰期有1—7 月(姐代1—4 月,妹代4—7 月)。寄主梢内成虫(越冬老成虫及姐妹代新虫)峰期在5—10 月,低谷期在1—3 月。上述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种群动态的特点可为在安全期清伐蠹害有虫木(主要是新成虫羽化前的三级木)提供依据。

4 姚安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发生危害情况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L.)属鞘翅目小蠹科(ScoIytidae),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蛀干害虫,在姚安县主要危害云南松。据调查统计,姚安县云南松小蠹虫始发生于20 世纪90 年代末期,1996 年始发面积为20hm2,“十三五”期间累计发生面积达到985hm2,扩展迅速,来势凶猛,危害十分猖獗。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发生小蠹虫发生危害的林分中,危害轻度的619hm2,占62.8%,危害中度的366hm2,占37.2%,危害重度20hm2,占5.7%,林木损失4100m3,直接经济损失280 余万元。云南松纵坑切梢主要分布在姚安县镇川镇、仁和乡、官屯乡、光禄镇等4 个乡(镇)5个村委会8 个自然村,其余乡镇局部地区均有发生危害。小蠹虫危害面积占全县云南松林总面积5.85 万hm2的1.7%,占全县有林地6.81 万hm2的1.4%。经过连续几年来不断的防治和治理工作,小蠹虫的治理已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虫口数量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由于生态环境薄弱,天敌减少,加之恶劣气候的影响,人为活动的频繁,近两年来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仍有不断扩散蔓延之势[3]。

5 姚安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措施

在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最为基本的一个途径就是一定要针对于整体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管理,并且要把所有的措施都落实下来,包括适地适树以及封山育林等,防止森林火灾、针对于虫源地林分进行改造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首先需要为松树创造一个更加适合它的生长环境,增强整体的森林体系对于这种病害的自然控制力,同时也应该加强检疫以及针对于出现了病害树木的处理,防止出现人为扩散的情况,合理的使用人工以及生物包括化学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将虫口密度降低就能够更好的去降低危害所产生的程度,控制其发生更加严重的危害。在轻度危害区域,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打孔注药,或者是针对于树干进行药物包扎等,在针对于有害树木进行清理的基础之上,使用粉拟青霉菌,然后对其进行防治。

5.1 预防措施

5.1.1 加强检疫工作

应该严禁针对于出现了病虫害的树木的调运,一旦发现了病虫害,树木必须要及时的进行药剂或者是及时的对其进行剥皮处理,防止病虫害不断的扩散,然后还需要清理病虫害树木的原木以及支梢,所有都必须要进行除害处理。

5.1.2 做到采、运、贮相协调

在夏季的时候严禁在伐区存放带皮的原木,所砍伐的原木和梢头不能够停留在林内过夏,尤其是在这些原木还没有剥皮的状态,所有新伐的原木都一定要运出到场地外。

5.1.3 保护和利用天敌

在针对于虫害进行控制的时候,天敌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应该充分的利用和保护天敌,创造对其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在林内应该严格禁止滥用那些化学药剂,提倡做到无公害防治,以免出现大量的杀害天敌的情况。

5.2 营林措施

5.2.1 适地适树

根据相应的造林原则,选择合理的规划林地,并且要做到选育良种壮苗,或者是选择抗逆性比较强的品种。

5.2.2 营造混交林

经过研究之后发现混交林对于这种病虫害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所以说在进行树林种植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要做到多树种搭配,这样可以有效的抵抗病虫害,因此有必要去提倡营造混交林。

5.2.3 林分改造

对虫源基地要进行林分改造,间伐或皆伐蠹害木,适时补植补造阔叶树种。

5.2.4 封山育林

对于那些没有出现危害,或者是自然条件比较好,又或者是改造完之后自然状况还算是稳定的林分进行封山育林,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于山林所造成的影响,保护好天敌种群,这样能够有效实现森林系统的自我控制。

5.2.5 抚育间伐

加强抚育,适龄采伐,合理间伐,伐除被压木和衰弱木;保持林地卫生,清除林间风倒木、风折木,枯立木、梢头及带皮枝桠。

5.3 除治措施

5.3.1 蠹害木清理

对于在监测的过程当中所发现的虫害树木一定要尽早的列入到采伐计划当中,及时的对其进行清理。在清理时一定要注意好清理的对象以及清理的顺序,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清理的效果,清理的最佳时期应该控制在4—5 月,因为这个时候是虫害寄生的旺盛时期,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清理安全期,这个时候的内存量会比较少,树干上的虫体数量最多,一次性清理死木以及那些萎蔫木和枯立木等。除此之外,在针对于这些树木进行清理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一定要根据林分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好清理的比例,站在森林卫生以及价值角度的方向上,枯立木也应该全部清理。一般情况下,针对于轻微地区的清理可以控制在2%左右,那些中度危害的应该控制在10%,重度危害区域应该在20%。按照采伐的规程,首先确定好清理的对象,然后针对于对象进行标定,按照先后顺序来对其进行清理。首先要清理严重的受害林分,然后是中轻度,清理之后的林地,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树苗种进去,使林分复杂化,也能够提升整体的抗虫性。

5.3.2 蠹害木处理

在安全期,针对于受到了虫害的树木进行清理的时候,首先就要完成除害处理,这样才能够让树皮下的那些小蠹虫真正的死亡,从而达到治理的目标,可以使用剥皮喷药的处理方法,在清理木害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将其运送到林间的空地进行集中剥皮,剥皮的深度应该达到韧皮部位,同时针对于剥下的树皮进行药物喷洒。其次也可以使用蒸熏处理,针对于那些具有特殊用途,不能进行剥皮的树木,可以及时的将其运出林区,然后使用塑料膜包裹住,在气温20℃以上时,使用硫酰氟30g/m3或磷化铝24g/m3熏蒸72h 以上。

5.3.3 化学防治

(1)打孔注药。

对一些高价林分如水源林、风景林以及零星轻度受害木的防治,一般在7—8 月,使用背负式打孔机在距离地面8~10cm 的树干四周均匀打孔(胸高直径6~8cm 打4 个孔,胸径每增加2cm 增加1 个孔),孔向下倾斜45°左右深度1.0~1.2cm,每孔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1.5mL,用稀泥堵塞孔眼。

(2)树虫净注干。

对于Ⅰ、Ⅱ级受害木,可于每年5—6 月进行树虫净注干防治,用打孔机在距离地面30~70cm 的树干上,打直径5mm,深5cm,斜向下45°左右的小孔,将树虫净注药瓶插入孔内,用注药瓶上配备的金属小针刺破瓶底,每瓶8mL,胸径8cm 以下用1支,胸径10~18cm 用2 支,胸径20~24cm 用3 支,胸径26cm 以上用4 支。

(3)树干药物包扎。

针对于高价林或者是受到了轻微虫害的林分,我们可以对于初侵木的树干进行包扎,然后用内吸药剂来杀死干部小蠹虫,在2—3 月的时候,利用砍刀在树干胸高处刮去粗皮,注意不能够伤到形成层。然后再用药棉吸附40%的氧化乐果或者是50%的久效磷以1:100 贴在刮皮的位置,再用塑料布包扎好。在胸径的10cm 以下,用药量在10mL,随着胸径的数值增加5cm,用药量也需要增加5mL,胸径20cm 以上的位置的用药量是25mL。

(4)根部施药。

在雨季之前对林中衰弱木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沿树冠投影范围挖一环形沟(宽20cm,深15cm),将药均匀撒入沟中后覆土,每株施药200g。

5.3.4 饵木诱杀

在轻度危害区或清理蠹害木后的中重度危害区,可以采用在林缘或林间空地设置饵木的方法诱杀小蠹虫。在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扬飞(梢转干期,12 月至次年3 月)入侵前,采伐少量衰弱木截成80~100cm 木段呈“#”字形置于林缘戎林闽空地,每1000m2放一堆(6 根木段为土堆,堆底加垫木);在饵木堆上喷施马鞭烯醇或丙蒎烯进行增效。待新的子坑道大量出现而幼虫尚未化蛹时,将饵木集中烧毁或剥皮喷药处理,杀灭幼虫。

猜你喜欢

蠹虫姚安县云南松
油松小蠹虫生物防治技术
橡胶小蠹虫理化诱控技术为热带地区橡胶产业保驾护航
云南松正交胶合木胶合工艺探索∗
姚安县总工会: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云南松天然更新幼苗和幼树期的生长动态分析
油松小蠹虫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云南松及其变种栽培与适应性研究进展
黄葛树小蠹虫危害的发生及防治
张雪梅国画作品欣赏
孙家成书法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