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以《苏州园林》一文为例

2022-04-08韦伟孙海琴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教者指向

●韦伟,孙海琴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指出,不仅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而且要严格规范校外培训和延时服务,旨在构建科学有序的教育环境中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样态[1]。与此同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也指出,在发挥作业诊断功能的前提下精选作业内容,严控作业总量,降低作业难度,创新作业设计,从而优化作业实施并规范作业批改。事实上,“双减”意见背景下的“减负增效”关键在于作业设计和作业实施。那么,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贴合学习规律和彰显学科素养的高质量作业,并使其发挥出诊断学情、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等功能呢?

反观当下传统的语文作业,在观念上偏向“分数至上”,忽视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内容上偏重“应试训练”,漠视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形式上偏于“机械重复”,轻视听说读写的融合;在过程上偏于“笼统粗糙”,无视具体学情的分析。以上问题的积重难返,一方面证实了教者对作业价值迷惑不解,另一方面说明了教者对作业实施一筹莫展。下面笔者结合《苏州园林》一文具体阐释“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价值导向与实施情况。

一、价值导向: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双减”的本质是回归教育初心,实现育人本质,“双减”意见背景下的作业更应贴合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体现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机制,顺应作业改革的国际潮流[2]。其教育价值表征如下:

(一)坚持立德树人,体现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核心思想要求,是贯彻和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3]。作业设计既要体现知识性巩固和技能性培育的要求,也要重视思想性渗透和基础性应用,有利于育人功能的实现。所以说,《苏州园林》的作业设计不仅要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的思路,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苏州园林之美的基础上,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诚挚感情,进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二)基于课程标准,定位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凭借,以具体学情为参照,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选编、改编和创编等不同形式的基础上兼顾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使其功能空间得以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4]。具体表现为:在作业内容上更为科学与开放,在作业方式上讲究体验与探究,在作业情感上强调探索兴趣与科学态度等。如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5]的标准,可在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将作业设计定位为引导学生感知作者对事物特征的深刻立意和善于提炼说明要点的清晰结构。在此目标基础上,设计指向学生素养能力提升的作业内容。。

(三)体现单元意识,明晰作业类型

作业设计既要在单元目标的指导下精选作业内容,体现其结构性特点;又要在整体单元的思考下构建作业体系,体现其关联性特点。因此,不同类型的作业发挥着不同的诊断、反馈和沟通的功能。大致来说,基础类作业指向事实性知识的考查,提高类作业指向概念性知识的测验,体验类作业指向程序性知识的演绎等。而作为教读课的《苏州园林》要教会阅读方法,继而为后续的自读课学习做铺垫:文体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指向辨明文体,在“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和品语言”中来回穿梭;美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指向审美特征,聚焦苏州园林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审美追求和审美趣味等;文化视角下文本解读指向文本文化,在社会背景下分析古典园林的美学精髓,由“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过渡到士人生命的价值追求[6]。

(四)创新作业实践,丰富评价功能

作业设计要着眼开展实践性、跨学科、长周期等体验类作业的具体操作,借助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实现从“愿做”到“爱做”的转变。因而与之对应的评价机制也应立体多面:评价形式应不限于对或错,多采用多维度的等级评价;评价主体应不止于教师,学生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也应包括在内;评价手段应不拘于语言评价,还可采用班级展示的行为评价。考虑到《苏州园林》原名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起初是叶圣陶先生为摄影集《苏州园林》所写的序——文章集中叙说了他对故乡园林的深深眷念[7],情感醇厚浓烈,基于此,《苏州园林》的作业设计可在回归历史真相中创设活动情境,在实施任务驱动中整合学习过程,在运用语文知识中形成语文能力。

二、操作路径:基于提质减负需求的作业设计实践

“双减”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在此背景下的作业布置更该是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或补偿课堂所学,或拓展课堂所知,或将课堂所学于生活和社会情境中实践应用,指向“双减”意见的真正落地[8]。其具体操作路径如下:

(一)作业目标与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强调目标导向,其正确与否与作业目标是否科学息息相关[9]120。作业目标指向明确,作业内容便凸显重点,体现不同水平;作业目标数量合理,作业内容便合宜恰适,锁定最好区间;作业目标结构清晰,作业内容便逻辑自洽,前后具有关联。对此,《苏州园林》的作业目标与作业内容要严丝合缝,贴切融合。

1.作业目标

其一,既要领会《苏州园林》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又要在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其二,既要学会文中深刻高远的立意之美和清晰严谨的结构之美,又要学会文中诗情画意的思想之美和朴素雅洁的语言之美。其三,既要学会阅读说明文这一认知图式的阅读策略,也要学会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的写作技能[10]。

2.作业内容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为了向全世界展现其绝佳风采,呈现其自然妙趣,传承其文化火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现拟设计独具宣传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文化图册,而设计脚本(内容依据)就是《苏州园林》(叶圣陶作)。

①设计宣传册的封面和封底: 在封面上取一个醒目而简练的册名;在封底上引一句出自文章内容的点评。

②设计宣传册的目录:给宣传册设计一个目录,结合文章内容列出几个词条,说说自己设计的理由或依据。其中,目录的顺序能否调换排放顺序?

③设计图文配置的明信片: 请为明信片的正面挑选出一幅反映苏州园林某一特征且又是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在其反面写一段字数不限的画面介绍文字,尽量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句阐述。

(二)作业时间与作业难度

一般而言,作业时间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作业时间是作业难度的间接反映,作业难度是作业时间的直接考量。一方面,教者要精准估计作业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安排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教者要保证作业难度适宜,在把握具体学情中努力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9]145。为此,给《苏州园林》的作业内容逐一提供具体可行的作业完成支架既能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又能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实现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华丽转变。

作业支架可提供如下提示信息:

①这篇文章首先以第1 段“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为引子,以第2 段中“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总说,以“大处讲究”和“细处注意”进行分说,最终以第10 段“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为结语。

②先整体感知,后局部细读。阅读文章时,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抓住每段的中心句,不仅要高度凝练地概括出各个段意,而且要思考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勾连与关联。

③明信片是社会大众使用和接受的通信方式之一,或展示其形象,或传达其理念,或推广其产品。它以信封直投的便利,以图像卡片的形式,深受大众欢迎,只要在其正面贴上图像,在反面写下寄语,即可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怀想与情思。

其中,作业①指向文体明晰,要求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总体景观;而与之相应的支架①帮助学生梳理文脉,增强说明写作的代入感。此类体现实践体验的作业增强了学生知识运用的意识,提供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度较低,耗时较少。作业②指向结构分析,着重感受说明文章的说明层次;而与之相应的支架②帮助学生习得方法,实现语言积累的满足感。此类注重拓展素养的作业诱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创生了学生的深刻思维,难度中等,耗时一般。作业③指向品味语言,要求细致咂摸语言文字的深层内蕴;而与之相应的支架③帮助学生明确动机,拓展语篇功能的交际感。此类要求文本再创的作业拓宽了学生的语用渠道,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难度较大,耗时较长。因此,笔者整理出如下的《苏州园林》作业时间与作业难度的理性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苏州园林》的作业时间与难度分析

(三)作业类型与作业结构

作业类型的划分依据多种多样,一般而言有应试训练的“常规型作业”、因人而异的“分层性作业”、追求素养的“个性化作业”和激发兴趣的“创新型作业”等。作业结构一般有内向结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之分[9]178。而上述《苏州园林》的作业内容在作业类型上属于创新型作业,在作业结构上属于纵向结构。

具体而言,原因有三。首先,作业设计的情境任务是要求学生为苏州园林设计一个宣传文化图册,在具体实践和真实体验中运用知识解决三个不同的问题,将理性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进阶化。这体现了创新型作业实践性的特点和纵向作业结构在内容上具有衔接性的特点。其次,无论是“设计宣传册的封面和封底”“设计宣传册的目录”,还是“设计图文配置的明信片”,都是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指向“整体把握文本”“梳理微观文脉”和“品鉴语言风格”等不同的能力训练。这符合创新型作业层次性的特点和纵向作业结构具有差异性的特点要求。再次,以上三个作业是从阅读过渡到写作的典型,先是锁定文本内容的最初印象,再是厘清文本层次的运行逻辑,最后实现迁移运用的读写结合。以上作业类型和结构的选择体现了创新型作业多样性的特点和纵向作业结构在水平上具有进阶性的特点。

(四)作业批改与作业分析

按照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作业实施不仅需要目标导向和整体设计,而且需要反馈调节和纠偏管控[9]187。直言之,教者根据学生实际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完善作业,反复辅导,开展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如何进行《苏州园林》的作业批改呢? 教者不仅要统计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率和典型回答,更要注重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和作业目标的达成度。反思、完善和改进作业设计的过程,就是教者不断调整作业自身结构和反复更换作业支架设计的过程,就是学生不停深入思考和逐渐提升素养的过程。譬如说,极少部分同学(约5%)在作业①中缺乏信息提取的能力,无法整体感知文本,在答题内容的完整性上有所欠缺;少部分同学(约15%)在作业②中缺乏内容整合意识,不会前后勾连,解释原因条理性不强且语言不完整、不连贯、不详细;一部分同学(约30%)在作业③中缺乏知识的应用能力,思维僵化,创新不足,自主创造的学习空间相对狭隘,各方面技能有待提高。对于《苏州园林》的作业分析,教者不仅要重视对作业进行必要的客观统计分析,更要养成记录学生作业中常见错误及其原因的习惯。再譬如说,教者可以设计记录档案(如表2所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即对不同学生在不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内容进行记录,进而从学习内容、方法和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表2 《苏州园林》作业中的错误内容及原因记录

综上所述,“双减” 意见下的作业实施策略反映了各个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互相改进、彼此关联的封闭系统(如图1所示),而非简单静态的线性关系。其中作业目标统筹和指导着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难度等其他各个作业要素,而其他各个作业要素又是作业目标核心价值的外在表征。

图1 “双减”意见下作业实施的操作逻辑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与作业实施的质量,理应成为衡量语文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更要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而“双减” 背景下的语文作业不仅是社会认识和理解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窗口,更是实施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减轻语文课业负担和提升语文学业成绩有重要作用。以上《苏州园林》的例子就淋漓尽致地佐证了这一点,其本质就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教者指向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苏州园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