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分离对留守中学生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22-04-07缪丽珺黄根英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正念生源智力

缪丽珺,黄根英

(1.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2.江西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

由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影响,中国出现了很多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以上,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学习的情况,亲子分离成为农村孩子生活常态。有研究发现,亲子分离会让孩子感觉更加孤独[1]。缺乏父母近距离的社会支持,缺乏足够的亲子依恋,这样的亲子分离经历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正念水平、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有研究发现,亲子分离经历会让儿童出现很多心理行为问题,影响其社会适应[2]。探讨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孩子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问题。

正念是指有目的、非评价地注意当下出现的事情[3],正念强调接纳目前的体验[4]。有研究发现,正念负向预测抑郁情绪[5—6]、正向预测满意度[7],正念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8],因此,可以说正念水平高低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情绪智力是个体对自己感受到的各种情绪进行加工的能力[9]。情绪智力可以负向预测不良行为,如网络成瘾[10],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11],良好的情绪智力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评价而产生的主观幸福感受[12]。有研究表明,家庭状况及个人所拥有的资本会影响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如家庭经济较差者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家庭富裕者的主观幸福感[13],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14],无法及时获得父母直接经济支持的留守中学生,其主观幸福感是否会受到影响? 为全面探讨留守经历对个体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特做此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研究采用整群取样法,在江西四所中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其中两所初中、两所高中。由研究者带领本科生下到班级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放1 000份问卷,收回940 份,问卷回收率为94%,剔除部分单亲孤儿和漏填的废卷,共90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96%。其中男生371 名(41%),女生531 名(59%);有留守经历的学生有360名(40%),无留守经历的学生有542名(60%)。研究对象年龄在12岁到19岁之间。研究得到相关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二)研究工具

1.自编的个人一般信息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来源、性格类型、0~15岁间每年留守状况类型、是否独生子女等。

2.五因素正念量表(Five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Chineseversion,FFMQ—CH)

该量表由Baer等[15]编制。邓玉琴等[16]翻译修订的中文版五因素正念量表共有39 道题,包括观察、描述、有意识的行动、不评判的接纳、对经验的不反应5个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记分(1=一点也不符合~5=完全符合),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正念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α系数为0.878。

3.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IntelligenceScale,EIS)

由Schutte等[17]编制,原情绪智力量表共33个条目,经国内学者黄韫慧等[18]修订后,量表达19道题,α系数为0.85。修订后量表共分4个维度: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和他人情绪评估,采用Likert5点记分(1=很不符合~5=很符合),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情绪智力越高。本研究量表α系数为0.856。

4.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S)

由美国心理学家Fazio于1977年编制,该表共有33个题目,1996年,国内学者段建华对其进行了修订[19],根据已有研究[20]的做法,去除后15项测量精神疾病项目,仅对前18 道题加总分测主观幸福感。项目共有5、6、11点3种计分方式。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对幸福的主观感受越强。量表的6个因子分别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抑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本研究量表α系数为0.751。

(三)统计分析

研究数据主要通过SPSS24.0 进行分析,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推断t、F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二、结果

(一)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中学生正念影响统计分析

由表1可知,中学生正念在有否留守经历、留守时长和留守年龄组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正念在留守性别组,男生在观察、描述、对经验的不反应和正念总分方面得分高于女生(P<0.05)。中学生正念在留守生源地组,城镇生源在描述方面得分高于农村生源(P<0.05)。中学生正念在留守类型组,不同分离类型在有意识的行动、不评判的接纳、对经验的不反应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无留守经历和混合留守经历中学生在有意识的行动、不评判的接纳维度得分高于双亲留守经历中学生在该维度得分(P<0.05);无留守经历和混合留守经历中学生在对经验的不反应维度得分低于单亲留守和双亲留守经历中学生在该维度得分(P<0.05)。

(二)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中学生情绪智力影响统计分析

由表2可知,中学生情绪智力在有否留守经历、留守经历中性别差异、生源地差异、留守类型、留守时长和留守年龄组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组别中学生正念得分比较(±s)

表1 不同组别中学生正念得分比较(±s)

组别 维度 统计值 人数 观察 描述 有意识的行动不评判的接纳对经验的不反应 总正念分有否留守经历有 留 守 542 2.80±0.64 2.97±0.53 3.39±0.64 3.03±0.57 2.74±0.51 14.92±1.21无 留 守 360 2.74±0.64 3.00±0.49 3.39±0.63 3.05±0.57 2.77±0.52 14.95±1.10 t值 1.281 —0.846 —0.028 —0.588 —0.943 —0.39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留守性别留守生源留守类型留守时长男 生 214 2.88±0.66 3.03±0.52 3.36±0.63 3.00±0.59 2.81±0.49 15.08±1.10女 生 328 2.74±0.62 2.93±0.53 3.41±0.64 3.04±0.56 2.70±0.52 14.82±1.27 t值 2.422 2.222 —0.854 —0.767 2.41 2.44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城 镇 177 2.87±0.70 3.04±0.57 3.39±0.67 3.04±0.58 2.73±0.55 15.07±1.32农 村 365 2.76±0.60 2.94±0.50 3.39±0.62 3.02±0.57 2.74±0.49 14.85±1.15 t值 1.889 2.213 —0.141 0.447 —0.162 1.93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无 分 离 360 2.75±0.62 2.98±0.49 .45±0.62 3.08±0.57 2.69±0.48 14.96±1.18单 亲 分 离 88 2.64±0.64 2.99±0.46 3.41±0.72 3.05±0.61 2.83±0.56 14.93±1.23混 合 分 离 161 2.77±0.66 3.03±0.52 3.48±0.64 3.09±0.57 2.69±0.54 15.06±1.11双 亲 分 离 293 2.85±0.65 2.96±0.55 3.26±0.60 2.94±0.55 2.83±0.52 14.84±1.16 F 值 2.611 0.77 6.215 4.023 5.589 1.28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无 分 离 360 2.74±0.64 3.00±0.49 3.39±0.63 3.05±0.57 2.77±0.52 14.95±1.10≤3 100 2.83±0.56 3.02±0.45 3.43±0.63 3.09±0.53 2.77±0.43 15.14±1.13 3~9 184 2.79±0.67 2.98±0.56 3.36±0.67 3.02±0.58 2.74±0.53 14.89±1.15>9 258 2.79±0.64 2.94±0.53 3.40±0.62 3.00±0.58 2.73±0.53 14.86±1.28 F 值 0.65 0.947 0.305 0.728 0.42 1.48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留守年龄不 分 离 360 2.74±0.64 3.00±0.49 3.39±0.63 3.05±0.57 2.77±0.52 14.95±1.10入 园 前 291 2.80±0.63 2.96±0.52 3.41±0.61 3.02±0.58 2.73±0.49 14.92±1.24入 园 期 369 2.78±0.64 2.96±0.53 3.42±0.63 3.03±0.57 2.73±0.51 14.93±1.25小 学 415 2.79±0.66 2.95±0.55 3.39±0.65 3.01±0.59 2.73±0.54 14.87±1.24初 中 394 2.80±0.64 2.97±0.54 3.39±0.63 3.02±0.56 2.74±0.52 14.92±1.23 F 值 0.501 0.43 0.134 0.259 0.473 0.25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不同组别中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比较(±s)

表2 不同组别中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比较(±s)

组别 维度 统计值 人数 情绪监控 情绪利用 社会能力 他人情绪评估 总情绪智力有 留 守 542 3.33±0.57 3.71±0.64 3.77±0.60 3.35±0.66 14.16±1.94有否留守经历无 留 守 360 3.36±0.63 3.65±0.69 3.71±0.63 3.30±0.68 14.03±2.17 t值 —0.704 1.38 1.39 1.069 1.00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留守性别留守生源留守类型留守时长留守年龄男 生 214 3.30±0.60 3.67±0.66 3.71±0.60 3.35±0.63 14.03±1.98女 生 328 3.35±0.55 3.74±0.62 3.81±0.60 3.34±0.68 14.25±1.91 t值 —1.02 —1.408 —1.861 0.062 —1.31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城 镇 177 3.35±0.58 3.70±0.65 3.82±0.63 3.42±0.63 14.29±2.02农 村 365 3.33±0.57 3.72±0.63 3.75±0.58 3.31±0.68 14.10±1.91 t值 0.475 —0.344 1.226 1.838 1.03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无 留 守 360 3.33±0.62 3.66±0.67 3.72±0.62 3.35±0.68 14.05±2.13单 亲 留 守 88 3.44±0.58 3.68±0.60 3.78±0.60 3.40±0.65 14.30±1.94混 合 留 守 161 3.37±0.57 3.74±0.69 3.77±0.61 3.26±0.65 14.14±2.07双 亲 留 守 293 3.33±0.58 3.70±0.65 3.76±0.61 3.32±0.67 14.11±1.94 F 值 0.923 0.69 0.569 0.963 0.37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无 留 守 360 3.36±0.63 3.65±0.69 3.71±0.63 3.30±0.68 14.03±2.17≤3 100 3.43±0.52 3.73±0.57 3.77±0.53 3.42±0.59 14.35±1.66 3~9 184 3.31±0.61 3.64±0.65 3.74±0.64 3.30±0.71 14.00±2.08>9 258 3.31±0.56 3.76±0.64 3.79±0.59 3.35±0.65 14.21±1.94 F 值 1.218 1.734 0.893 1.041 1.0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无 留 守 360 3.36±0.63 3.65±0.69 3.71±0.63 3.30±0.68 14.03±2.17入 园 前 291 3.32±0.57 3.74±0.62 3.78±0.60 3.34±0.66 14.18±1.93入 园 期 369 3.31±0.57 3.72±0.64 3.77±0.62 3.33±0.65 14.13±1.97小 学 415 3.32±0.57 3.71±0.65 3.79±0.61 3.34±0.68 14.16±1.98初 中 394 3.35±0.58 3.74±0.65 3.77±0.59 3.37±0.67 14.22±1.97 F 值 0.58 1.114 0.823 0.499 0.48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三)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统计分析

由表3可知,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有留守经历组中性别差异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有留守经历对照比较中,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和总体幸福感维度得分均低于无留守经历中学生在相应维度上的得分(P<0.05)。不同生源地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中,城镇生源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方面得分高于农村生源(P<0.05)。不同留守类型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精力、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无留守和单亲留守经历中学生在精力、松弛与紧张及总体幸福感维度得分高于双亲留守经历中学生在该维度得分(P<0.05);无留守和单亲留守经历中学生在松弛与紧张及总体幸福感维度得分高于双亲留守经历中学生在该维度得分(P<0.05),且单亲留守经历中学生在松弛与紧张维度及总体幸福感维度得分高于混合留守经历中学生在这些维度的得分(P<0.05)。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留守时长组,不同留守时长维度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探讨差异的具体维度,对数据进一步做多重比较统计分析发现,无留守经历中学生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得分均高于留守时长大于3年的中学生在该维度得分(P<0.05)。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留守年龄组,不同分离年龄维度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探讨差异的具体维度,对数据进一步做多重比较统计分析发现,无留守经历中学生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得分均高于任何年龄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在该维度得分(P<0.05)。

表3 不同组别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s)

表3 不同组别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s)

组别 维度 统计值 人数 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的担心 精力 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健康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有否留守经历有 留 守 542 3.11±0.78 3.82±1.32 4.33±0.91 4.87±1.08 4.02±0.79 3.95±0.81 24.10±3.44无 留 守 360 3.21±0.85 3.82±1.19 4.39±0.93 5.06±1.12 4.20±0.79 4.14±0.82 24.82±3.45 t值 —1.808 0.099 —1.024 —2.593 —3.385 —3.346 —3.05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留守性别留守生源男 生 214 3.06±0.75 3.84±1.41 4.31±0.92 4.77±1.11 4.09±0.73 3.93±0.80 23.99±3.36女 生 328 3.14±0.79 3.81±1.26 4.34±0.91 4.93±1.05 3.98±0.82 3.97±0.82 24.18±3.50 t值 —1.279 0.213 —0.465 —1.733 images/BZ_111_1600_1628_1602_1628.png1.581 —0.536 —0.63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城 镇 177 3.12±0.77 3.74±1.33 4.41±0.95 5.01±1.00 4.06±0.77 3.99±0.80 24.33±3.35农 村 365 3.10±0.78 3.86±1.32 4.29±0.89 4.80±1.11 4.01±0.80 3.93±0.81 23.99±3.48 t值 0.322 —0.99 1.397 2.144 0.695 0.79 1.07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留守类型无 留 守 360 3.21±0.82 3.84±1.23 4.43±0.88 5.05±1.07 4.10±0.81 4.12±0.83 24.75±3.33单亲留守 88 3.14±0.82 4.02±1.29 4.47±0.83 5.02±1.19 4.24±0.77 4.21±0.85 25.10±3.31混合留守 161 3.11±0.76 3.84±1.34 4.35±0.90 4.82±1.03 4.11±0.76 3.98±0.75 24.20±3.39双亲留守 293 3.11±0.80 3.73±1.28 4.23±0.99 4.86±1.13 4.03±0.78 3.88±0.81 23.84±3.62 F 值 1.01 1.263 3.168 2.602 1.636 6.646 5.26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留守时长留守年龄无 留 守 360 3.21±0.85 3.82±1.19 4.39±0.93 5.06±1.12 4.20±0.79 4.14±0.82 24.82±3.45≤3 100 3.13±0.69 3.89±1.42 4.30±0.96 4.90±1.04 4.10±0.75 3.96±0.73 24.28±3.00 3~9 184 3.11±0.83 3.84±1.27 4.31±0.91 4.82±1.07 4.05±0.78 3.94±0.78 24.06±3.50>9 258 3.10±0.77 3.79±1.33 4.35±0.89 4.89±1.10 3.97±0.81 3.96±0.86 24.06±3.56 F 值 1.159 0.175 0.466 2.449 4.557 3.744 3.21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无 留 守 360 3.21±0.85 3.82±1.19 4.39±0.93 5.06±1.12 4.20±0.79 4.14±0.82 24.82±3.45入 园 前 291 3.14±0.75 3.81±1.34 4.37±0.88 4.88±1.08 4.05±0.79 3.94±0.82 24.20±3.46入 园 期 369 3.12±0.76 3.80±1.35 4.36±0.89 4.90±1.07 4.02±0.80 3.98±0.83 24.17±3.48小 学 415 3.10±0.79 3.83±1.30 4.33±0.90 4.88±1.09 4.02±0.79 3.95±0.83 24.10±3.49初 中 394 3.09±0.77 3.80±1.31 4.29±0.91 4.83±1.10 3.98±0.80 3.94±0.82 23.92±3.46 F 值 1.457 0.03 0.696 2.449 4.502 3.686 3.54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四)留守中学生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对三个量表的总分求统计相关分析发现,留守中学生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两两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留守经历中学生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r)

进一步以正念总分、情绪智力总分、留守年龄、留守时长、性别、生源地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情绪智力、留守时长、性别、生源地被排除,正念总分、留守年龄与主观幸福感回归分析为(β =1.136、—0.145),R2=0.157,R2adj=0.154。留守年龄对主观幸福的回归系数为—0.145,说明在16岁之前,留守年龄越高,个体主观体验到的幸福感越低。

三、讨论

综上,研究发现,亲子分离经历不会对中学生正念和情绪智力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会消极影响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一)亲子分离经历对不同性别留守中学生正念的影响

研究发现,中学留守男生正念水平高于女生,这与相关研究发现性别对正念没有影响的结果不一致[21]。男性倾向理性认识社会,具有更好的正念水平,更平和的心态,亲子分离经历对中学男生影响小于女生。

(二)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留守经历不会影响留守中学生的情绪智力,这与研究期望不一致,说明情绪智力是一个可以通过与他人互动而发展的心理品质,并不因缺乏父母陪伴,缺乏亲子依恋而产生影响。这与某些已有的研究结论不一致[22]。

(三)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亲子分离经历对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会产生消极影响,主要是影响个体心境的忧郁或愉快,个体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等,这与某些认为留守经历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的研究结论不一致[23]。留守中学生过早与父母分开,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具体支持[24],难以从心底里感到幸福。在留守性别组中,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这与已有的研究发现亲子分离经历对不同性别个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结果一致[25]。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城镇生源留守中学生心境要比农村生源留守中学生好,这与城镇中学生家庭状况有关,充沛的物质供给让城镇生源留守中学生有更愉快的心境。留守类型组中,无留守经历及单亲留守的学生组在精力、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均好于双亲留守组。无留守及单亲留守的学生,父母至少有一个人在家,在物质生活保障和身体精力方面的状态要好于双亲留守的学生,他们有更从容的心态和更高的幸福感,而父母均不在家的双亲留守状态对孩子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总的来说,双亲均不在家的情况越多,对孩子的主观幸福感影响越大。留守时长组中,没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比留守时间超过3年的中学生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得分高,说明留守时间越长,个体主观幸福感越低。而且研究还发现,任何年龄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其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总体幸福感方面得分均差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这说明父母的无时无刻陪伴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四)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统计相关分析

由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可知,变量间两两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罗榛的研究结果一致[26],说明正念、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研究者探讨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的主观幸福感是否受亲子分离经历、正念和情绪智力等的影响,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各种留守经历状况、正念及情绪智力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留守年龄对主观幸福的回归系数为负数,说明在16岁前,留守学生亲子分离时候的年龄越大,个体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越低。幸福感是一种抽象的主观体验,只有抽象思维发展到一定的时期,才能有深刻的体会。从出生到初中阶段,是个体抽象思维不断完善发展的时期,个体对自己体验到的幸福感则会越来越明晰。本研究发现正念和情绪智力并不能理想预测主观幸福感,这与留守经历对个体正念及情绪智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却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有关。本研究与刘斯漫等研究者发现正念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结论[27]不一致,也与王心怡等研究者发现情绪智力能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结论[28]不一致。有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能正向预测心理健康[29],即主观幸福感高的个体心理更加健康。因此,在16岁之前,双亲应尽可能地陪伴,这是孩子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如果必须分离,双亲也应尽可能留一个人陪伴孩子,同时尽可能减少孩子的留守时间,也不要认为孩子大了就可以不用陪伴,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的。增加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以增强其心理健康,于个人与社会均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正念生源智力
早餐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