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发展迫切需要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

2022-04-06邱伏生宋海萍

起重运输机械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供应链智能化

文/邱伏生 宋海萍

一、新经济需要创新型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快速发展,用户体验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核心,供应链服务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了基础要求;同时,全球出现了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5G技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信息网络、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区块链、互联网技术等科技与产业酝酿新突破,制造与服务业态迭代创新,推动了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尤其是我国近年来一带一路、双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冷链发展规划、直播带货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与表现,更是将产业供应链发展推向了更加集约化、个性化、管理颗粒度更加细化的高度;而疫情的常态化,则使得供应链针对非接触经济、应急响应能力、可追溯性、瞬时可视等新的指标提出了结构性的要求。由此,客户(需求)资源、数据资源、产品资源、供应资源和技术资源变得日趋个性化、碎片化却又潜藏有一定的新的趋势和内在规律。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要达到此任务,需要有一大批来自各个行业和领域的高端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来赋能。

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定义供应链

在产业的实际表现中,供应链不再是由具体的核心企业来运营主导,而是相关要素根据消费者和市场需求,实时有序、智能化地组合起来,这需要通过专业的人才梯队来实现各项资源智能化构建和自主整合,也需要通过相关技术团队来实现消费大数据和制造大数据的无缝链接,从而实现跨企业的智能化预测和供应链资源整合计划和执行,最终实现消费者的最佳体验。比如华为通过集成供应链构建打造了一体化、数字化、具有应急能力的供应链灵鲲智能运营体系,美的通过T+3系统建设了数字化制造供应链平台;三一重工通过构建智能制造平台联动供应链运作能力,顾家家居通过供应链顶层设计、物流网络布局、智能工厂建设等关键节点规划与优化,提升了其对于连锁经营业务的赋能绩效。

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顶层设计、模型、结构、运营规律、数字化基础等也有新的维度和创新的变化,并且快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新的维度和创新,依靠传统的物流人才、供应链运营人才难以完成,而是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产业研究、企业供应链、信息技术、物流技术、消费者需求变化洞察等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来完成。

而实际上,无论是华为、美的还是三一、顾家家居等供应链建设颇有成效的企业,都存在一批高端的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因应其企业经营需求的不同,分布在供应链工程中心、研发中心、产品供应链中心、总裁办、产品事业部甚至各个生产基地,随时为企业的供应链构建、升级、新产品上市等工作提供先期的规划与实施、运营赋能。

二、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定义与工作内涵

所谓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是指从事供应链系统、平台研究与构建及其风险防控,设计、开发供应链相关模型、技术、工具与方法的工程技术人员。

他们通常运用供应链发展理论,规划和构建国家、产业、城市、行业、企业供应链运作平台,并将其与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5G技术、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软件技术和各类算法等先进技术连接起来,从虚拟仿真到现实运营,将企业供应链战略、组织、绩效及相关支撑要素,合理有效地协同起来,逐渐实现供应链智能化。

供应链人才的关键工作因为不同的工作层次而不同。从国家层面而言,需要研究和构建国家供应链战略、体系建设、跨境供应链模式与模型,包含一带一路、双循环、供给侧改革、数字经济等的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宏观供应链体系构建需求;从城市(或产业、领域)而言,需要研究城市产业导向的供应链结构模型和相关资源调度与投入模式;从企业而言,需要根据企业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服务策略、成本策略等,规划和构建满足客户与消费者要求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平台和运营体系。具体工作包含不限于如下内容:

1.研究经济形势对于供应链发展的要求,制定供应链系统发展规划;集成产业供应链发展共性,探索和提供相应的供应链技术应用标准;

2.根据企业或组织管理、经营目标和业务特性,挖掘供应链构建、优化与再造的需求,帮助企业供应链解决结构性成本和效率的合理化问题,从而保证构建后的运营的合理性;

3.制定企业与组织的供应链战略,构建供应链系统,规划设计供应链平台,实现企业供应链战略和核心能力建设;

4.设计供应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模型,开发平台关联技术、工具,制定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更好地引领企业供应链创新和迭代升级,推动各项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

5.挖掘和提供更多的供应链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场景,以保证个性化服务的可行性,推动智能制造从工厂内部链接,走向外部供应链环境,更好地对接未来的竞争市场和消费者;制定供应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

6.建设供应链体系安全机制、供应链风险防范保障机制,规避行业与企业供应链的结构性风险;

7.研究、开发应急供应链策略与平台构建技术;

8.对全价值流供应链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和消费大数据)提供合理的梳理模型和算法研究;为综合供应链平台建设、区域供应链、城市供应链、应急供应链发展提供经验与基础数据。

三、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需要的能力和技术

从上述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全面理解和适应企业供应链战略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科学习具有较高要求。他们需要通过相关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掌握,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供应链迭代升级,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实现其价值;需要更好地适应供应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发展趋势;需要突破时空限制,以终为始,更好地指导企业供应链运作决策和优化;需要充分融入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通过跨企业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开阔视野,为后续的深度创新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进入门槛有所提高,不仅仅要懂运营,更要懂战略规划和平台架构;不仅仅是单项技术,更多的是策略协同,能力上达到一专多能,解决综合问题;人员层次更是员由普通运作走向顶层设计和技术应用;其组织结构已不再是分散、矩阵、多功能分割,而是智能化、简单化、集成化,人员精简,从而提升组织的决策效率,并减少组织的管理成本。相关能力需求包含不限于:供应链战略规划能力、供应链建模和系统框架能力、智能供应链发展导向理解能力、供应链及关联技术应用能力、工业互联网开发与接口能力、企业预测、结算、库存、工业大数据与消费大数据等算法提炼能力等。

随着供应链工程技术含量的增加,涉及到的技术(学科)范围也不断扩大,包含不限于以下内容:供应链构建技术、供应链网络布局技术、供应链软件技术、供应链数据采集技术、供应链仿真技术、供应链中台控制技术、供应链跨企业预测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等。

四、与传统供应链运营人才的区别

定位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与运营人才主要是定位于中层管理,是基于已有的供应链架构与模式基础上进行运营的人员,一般不涉及供应链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是在新工厂或者传统的企业供应链基础上,运用供应链战略理论和关联技术,规划和重新构建、优化供应链结构和技术应用的人员,其战略高度、技术应用能力、在企业中的地位都要优于前者;

内涵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与运营人才主要任务是运营,向企业主要经营者汇报其工作,是执行要素;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是战略规划和构建,是为企业未来运营提供结构性保障和技术基础,并不负责日常工作,而是向企业投资者(包含主要经营者)保证构建方略和技术的可行性,是战略要素;

深度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与运营人才主要是基于已有供应链结构的被动执行,其工作被分散了,成为各负其责的日常工作,担当的责任是供应链某个环节和岗位绩效,不对全局负责(比如采购、物流、仓库管理等);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基于企业能力定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未来发展方略、跨企业协同整合,将客户资源、数据资源、产品资源、供应资源和技术资源通过供应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逻辑梳理和整合成有竞争力的一体化平台,需要对全局负责,并且对未来供应链运作和战略达成的可行性、有效性负责;

从业者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与运营人才需要在供应链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或者岗位具备对应的知识和能力,属于基础性人才;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具备从战略层、管理层、技术应用层到运营层等多个维度的知识要点,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能力,属于创新型人才和高端人才;

对于企业供应链发展的推动与创新:传统供应链管理与运营人才主要是适应企业供应链的运作要求,对于供应链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力相对较小;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和行业发展要求,对于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优化作用。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供应链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