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elta和ME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

2022-04-06刘丰平赵红卫

巴楚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椎管韧带内镜

张 鹏 刘丰平 刘 扬 赵红卫

(1.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 急诊重症医学科, 湖北 襄阳 441021; 2.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 三峡大学 脊柱与创伤研究所, 湖北 宜昌 443003)

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e stenosis,LSS)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1]。早期腰椎骨与软组织(关节突关节、椎板、黄韧带、椎间盘等)发生形态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导致中央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处狭窄,使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受到轻微压迫,椎管容积变化不明显,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晚期多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典型表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LSS[2]。LSS可分为中央椎管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两大类[3]。LSS患者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如康复和理疗),以及脊柱结构减压手术,如开放椎管减压术、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经皮大通道内镜(Delta)减压术(inter laminar endoscopic surgical system,iLESSYS Delta)、后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伴或不伴脊柱节段融合等[4]。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椎管容积并减压神经根,进而缓解症状[5]。近年来,Delta内镜下腰椎管减压作为一种治疗LSS的新技术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并显现出独特优势[6]。其富有极大的内镜自由度,结合较PELD扩大的内镜直径(16 mm)使手术区域得以扩展,达到从黄韧带起点到侧隐窝止点及对侧神经根区域的减压范围,真正实现内镜手术外科化。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为退行性LSS经Delta或MED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Delta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治疗LSS的临床疗效,以期为LSS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病例入选标准:①具有腰腿痛和(或)间歇性跛行症状,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符合LSS诊断;②影像学上明确提示LSS,经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且症状进行性加重;③仅单节段有狭窄症状,接受Delta或MED单节段(L3~4、L4~5或L5~S1)双侧减压治疗的患者;④有6个月以上完整病例资料的患者。

病例排除标准:①先天性椎管狭窄、单纯椎间盘突出、马尾综合征患者;②合并有腰椎骨折、不稳或滑脱等情况;③腰部或下肢既往有手术外伤史的患者;④影像学表现提示椎间孔及孔外侧狭窄,或者腰椎有两个或以上责任节段狭窄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随访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Delta或MED治疗且有完整病历资料记录的90例LSS的患者,Delta组41例,MED组49例,所收集数据纳入本次研究分析,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No:2021-006-01)。

1.3 手术方法

Delta组: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体表标记腰椎棘突正中线,透视下定位责任狭窄节段,并标记狭窄侧的关节突关节内缘椎板间隙,大约位于棘突正中线偏侧1.0~1.5 cm处。消毒铺巾,于定位点做一纵行切口,穿刺针引导下置入Delta系统软组织扩张套管,透视确认套管口位置位于椎间隙后缘(止于椎板间黄韧带外),放入 Delta工作通道并固定。连接光源及摄像系统,调整视野于最佳位置,清理软组织,扩大椎板间隙,打磨椎板上下缘及关节突关节,显露黄韧带。蓝钳咬除黄韧带后进入椎管,显露硬膜囊及一侧神经根,根据狭窄情况去除肥厚黄韧带、增生组织及部分增生关节突。单侧充分减压后向对侧倾斜套管,磨钻磨除棘突根部直至对侧,扩大对侧椎管和侧隐窝,使对侧神经根获得减压。操作完成后,镜下见硬膜囊搏动良好,神经根松弛,椎管容积扩大,说明硬膜囊、神经根得到了充分减压。随后彻底止血,若术中见椎管内出血较多,则留置引流管后撤出套管。术毕,切口消毒、缝合、包扎,麻醉苏醒后护送患者回病房。

MED组: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体表标记棘突正中线,透视标记手术间隙。常规消毒铺巾。导针紧贴棘突侧方距中线1 cm处刺入椎板间隙,透视明确导针位于上位椎板下缘稍偏头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做一长纵行切口,分离棘突旁肌肉至椎板,置入工作通道。再次定位确认套管位置正确后安装内窥镜,去除部分上下关节突及椎板下缘增生骨赘,切除部分增生肥厚的黄韧带,扩大侧隐窝,显露硬膜囊、神经根,解除压迫。对于腹侧有突出压迫神经的,用神经根拉钩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镜下行髓核摘除。在完成单侧减压后倾斜工作通道将视野转向对侧,切除棘突根部和对侧椎板的内板、增生的关节突、退变黄韧带,扩大侧隐窝。减压完成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镜下确认硬膜膨隆搏动及神经根松解充分,彻底止血后常规置入引流装置,逐层缝合切口,敷料包扎,麻醉苏醒后护送患者回病房。

1.4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脱水、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术后卧床休息并开始踝泵运动,逐步患肢直腿抬高和腰背肌锻炼。术后2天开始佩戴腰围下地,4~7天出院。术后1周拆除切口缝线。

1.5 疗效评定

统计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前一天及术后1月、3月、6月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术前一天及术后1月、3月、6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9]评估手术疗效。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结果

纳入研究的90例患者均完成6月以上的随访,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对比

2.2 并发症统计

Delta组发生了4例(9.76%)并发症,分别为硬膜外血肿1例和硬脊膜破裂3例;MED组发生了7例(14.29%)并发症,分别为硬脊膜破裂4例、神经根损伤1例、症状复发1例、感染1例。Delta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ED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χ2=0.427,P=0.514)

2.3 临床指标比较

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上,Delta组均小于M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临床指标对比

2.4 术前、术后腿痛VAS及ODI评分比较

2.4.1 腿痛VAS评分

两组患者术前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均P<0.05)。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Delta组VAS评分小于M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和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腿痛VAS评分对比见表3。

表3 手术前后腿痛VAS评分对比

2.4.2 ODI评分

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组间对比,Delta组ODI评分均小于M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数据资料比见表4。

表4 手术前后ODI评分对比

2.5 术后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判的有效率(%)采用(优+良+可)/总例数表示;优良率(%)采用(优+良)/总例数表示。Delta组和MED组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93.88%,优良率分别为82.93%和81.6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术后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判手术疗效

2.6 典型病例

图1为1例63岁女性患者,双下肢疼痛麻木,左侧为甚;间歇性跛行,行走约300 m后出现坐骨神经走形疼痛并放射至右小腿外侧。临床诊断为L4~5椎管狭窄。术前腿痛VAS评分:8分。全麻下行Delta全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神经根管减压。术后6个月腿痛VAS评分:1分。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

图2为1例72岁男性患者,间断右下肢疼痛麻木,活动后疼痛麻木加重伴间歇性跛行;腰椎棘突旁轻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下肢肌力、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侧隐窝型LSS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术前腿痛VAS评分:7分,全麻下MED单侧减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6月痛VAS评分:2分。患者术后疗效满意。

注:A:术前CT示中央型+双侧神经根管型狭窄,黄韧带肥厚; B:Delta内镜下视野清晰(内镜减压后视野:见硬脊膜膨隆,双侧神经根松弛); C:术后CT示椎管狭窄改善明显图1 Delta治疗典型病例

注:A:术前CT示椎间盘向右后方部分脱出,压迫硬膜囊及右侧隐窝,黄韧带肥厚; B:镜下出血较多,组织分辨率低; C:术后MRI示椎管狭窄明显改善,突出髓核组织消失,椎间隙右侧神经根压迫减轻图2 MED治疗典型病例

3 讨论

1954年,Verbiest首次提出LSS概念[10]。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人口老龄化,LSS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日本LSS的总体发病率约为5.7%[11],目前已成为脊柱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LSS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传统开放性椎管减压术一直是治疗LSS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虽然开放手术减压充分,但却伴有术后腰背部疼痛、术区疤痕形成、功能恢复差等多种弊端[12]。对于仅需单纯减压的LSS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的术后疗效仍存在争议[13]。

近30年来,微创脊柱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MISS)关键技术不断发展,手术适应证也已从单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治疗LSS、腰椎不稳、滑脱等领域,并向颈胸椎疾病等其它领域扩展[14]。目前脊柱内镜技术已成为微创脊柱外科的关键核心技术[15]。

MED在发明之初是为了治疗单一节段的椎间盘突出症[16],而不是为了解决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难题,后经Guiot等[17]不断改进发展,近年来开始应用于LSS的治疗。MED不需要打开脊柱后方结构就可以完成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而且保留了小关节突关节,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脊柱微创技术。Rosen等[18]认为,MED是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多数伴有心脑肺肾等疾病,耐受力不足,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老年LSS时作用微弱。即使少数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患者能够耐受传统开放手术,其术后并发症也十分多见,包括血肿形成、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腰椎功能恢复障碍、术后弯腰困难、长期慢性腰痛等[19]。MED的出现为老年LSS患者带来了希望。它创伤小,对肌肉韧带损伤少,可保留脊柱稳定结构。同时,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硬膜囊、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20],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的难题。

PELD由Kambin在1997年发明并应用于临床[21]。其经椎间孔入路对椎间孔和侧隐窝减压,使得硬膜囊及神经根所受压力减小,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但在治疗LSS上,PELD依然存在局限性。由于PLED工作通道直径有限,操作空间狭小,难以将造成椎管狭窄的所有组织结构充分去除。因此,对于合并骨性狭窄和(或)中央型椎管狭窄的LSS患者,PLED往往不是最佳治疗手段[22]。

Delta大通道内窥镜系统(Delta)工作通道外径13.7 mm,内径10.2 mm,镜头有15°广泛视角,在椎板间入路下,配合使用的磨钻,可以轻松磨除骨质及增生的关节突关节[23]。Delta突破了PELD骨性减压不足的壁垒,显示出对中央型椎管狭窄骨性减压的良好适用性。Delta通过增大工作通道增强其手术处理能力的同时,借助精准穿刺置管、可视化操作、术中持续盐水冲洗、术后冲洗及引流等操作步骤,使得手术切口微创,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Delta手术在术中最大程度保留了正常解剖结构,且有效避免了损伤及过度牵拉椎旁组织。术中持续生理盐水灌注冲洗在减少术区出血、保证手术视野清晰的同时,有效带走了各种炎性介质及电凝所遗留的副产物,这些对缓解术后疼痛起到了巨大帮助。

MED是最早用于LSS治疗的脊柱内镜手术,虽然用于侧椎管及中央椎管狭窄的疗效肯定,但MED通道直径显著大于经皮内镜,空气为介质,出血量大,常常影响视野,其微创特性与经皮内镜比较显著不足。与MED相比,Delta内镜一样能完成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操作,达到从黄韧带起点到侧隐窝止点及对侧神经根区域的减压范围。Delta作为一种新型脊柱全内镜,具有切口小、介质视野清晰、手术安全性高、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下地活动早等众多优势[24-27]。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临床特点对比见表6。

表6 Delta和MED手术特点对比

尽管Delta与MED在治疗LSS上都能进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但本研究结果提示,二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对比仍有差异。Delt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MED组有显著优势。这是由于Delta所使用的工作通道直径较MED小,且更微创。Delta在对软组织及骨性结构的处理更精细,加上术中生理盐水持续灌注冲洗,出血减少明显,对患者的手术创伤较MED小,患者术后恢复也快。Delta组患者术后1月,组间VAS评分低于MED组患者,说明Delta手术较MED短期疗效较好。术后3月、6月,两组患者腿痛VA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这两种手术方式在腿痛缓解方面的中远期疗效趋于相同。Delta组术后1月、3月和6月ODI评分均低于MED组,说明虽然两种微创方式都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Delta较MED更微创,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更少,加上术中生理盐水冲洗有效地清除了炎症介质,在术后症状改善方面更具优势,这也与Huang等[28]观点相符合。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进行评分,发现均有较高的有效率(>90%)和优良率(>80%),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这说明Delta和MED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改善,治疗LSS安全有效。

本研究不足之处:属于回顾性研究,未能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前瞻性探讨;纳入的病例数目较少,观察到的并发症种类及数目有限;随访时间较短,长期(3~5年)研究缺乏。因此,研究结论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证实。

综上所述,Delta和MED治疗LSS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Delta对于椎管狭窄的处理更微创、更精准,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猜你喜欢

椎管韧带内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椎管狭窄就应该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