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辩证法视域下的家具设计研究

2022-04-04陈永蓝

工业设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家具设计

陈永蓝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家具设计;明式家具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普遍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历史发展作出了哲学概括。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及方法理论,家具设计也有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造物方法,其发展也是需要符合这一客观规律。家具设计是一门交叉性的设计学科,不是一门单一性的学科,那么设计思维的角度也需要具有多样性及多元化的特征。明式家具设计中浑然一体地包涵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个要素,这也是历代人们造物遵循的法则。纵观历史,不难发现要符合这一造物原则,就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觀、辩证观的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家具设计,甚至是未来的家具设计中,并加以创新,会让家具设计之道更为精湛,成为值得人们深思的设计方法。

1 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观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系统观就是要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的综合性观点[1]。简而言之,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及联系性,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和发展的运动中,并不会是萧规曹随,系统观需要从整体的大局观中把握综合要素和控制对象,研究物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客观规律,探究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事物本身。

家具设计是融合艺术设计、应用科学及人机工程学等各个门类于一体的设计,它需要去了解物体的各个影响要素和相关内容,在家具设计中结构和功能规律的总结不可能只是从片面的角度去分析,它不仅仅是一门工艺技术,也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都息息相关。例如家具设计所采用的榫卯结构,如图1 所示,就是从建筑木作技术借鉴而来,甚至明式家具设计中运用地更为炉火纯青。榫卯结构主要是木架结构的连接方式,金属钉子完全不用,它是不露斤斧的发明,工艺之精准,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这种结构的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在一定范围里允许产生适当的变形,不仅建筑里需要这种结构,家具设计也不可或缺。

沿着家具发展变化的轨迹,家具设计的基本目标在于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人群的生活方式,则它的设计与创造就更加需要树立大局观、整体观和综合观,它的形成也需要各部分与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如结构、材质、肌理、造型比例、配色、装饰等要素方面都需要整体统一,并且其需要通过不断地发展、变化、创新,才得以成型。这种发展就和自然界的演化一样,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家具设计也是在经历“创造—发展—创新—再发展—再创新”的循环发展过程。这种循环发展过程并不仅仅是单一循环往复的变化,而是呈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改变,是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庸》里讲,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大。明式家具设计完美地呈现出中庸之道,体现出均衡、对称等美学思想,结构上既体现变化又体现了统一,整中有变、典雅端庄、工艺精湛、结构合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明式家具的设计能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程度,仅仅考虑艺术这一个要素是远远不够的,其背后的设计必然需要和社会心理学、哲学、材料、人机工程、文化、经济、空间环境、生态科学等多种要素相结合,再把多种要素进行组合创新。例如家具中沙发的设计需要考虑单人的、双人的还是家庭的;家具材质的选取需要考虑布制的、皮制的还是木制的;家具颜色的运用需要考虑冷色系、暖色系还是中性色系……[2]。

因此,在家具设计中设计师要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平衡好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理论的科学思维,即辩证哲学思维的能力,恰如其分地把诸多要素结合并构思,不单单只是着重提高工匠们的设计能力,其背后所折射的内涵精神才是家具设计的核心内容。

2 自然辩证法的辩证观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自然界在客观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否定其自身的因素即人类精神,人类精神的最高形态是“科学思维”即“辩证思维”,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主观反映[1]。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进行认识活动的人是科学思维的主体,显而易见也是家具设计的主体,以“人”

为中心这点毋庸置疑。虽然家具设计是属于“物”的范畴,但它是由人创造并服务于人,其设计的本质上就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3] 。因为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言而喻自然就能从家具设计中看见直观清晰的映射。据《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记载,在公元前2000 至公元前 1900 年的新石器时代,就从晚期遗址中发现了木制的长方平盘、案等,这是我国早期家具的雏形。但是,在远古时期,尚未确定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具,人们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席地而坐。《礼记· 祭统》中记载:“设之曰筵,坐之曰席。”从战国到东汉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仍以席地而坐为主,但几及低矮型床榻开始出现了,这从东汉画像石的图案中可以得到印证。直到公元3 至6 世纪之间,新的习尚由西域而来,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开始出现转折,交杌及凳子和靠背椅应运而生。从宋到元,垂足而坐基本上取代席地而坐,垂足高坐逐渐成为了时尚[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家具的需求逐渐增多,家具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同时也改变了社会习俗,普遍讲求家具陈设的风气蔚然成风,这也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在认识活动中,经历了“感性直观—知性分析—理性综合”的辩证过程,从人类思维的整体看,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是构成科学思维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个体思维的特点是具有个体性,它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活动于个体的头脑中,它通过个体的实践内化产生,并通过外化起着调节科学活动的功能。任何个体思维都不能脱离群体思维,同理,家具设计的辉煌也从来不是某一位设计师(工匠)的功劳,而是一群设计师(工匠)和文人们共同辛勤劳动的成果。离开科学思维的群体思维,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个人虽然也在进行思维和认识,但最多只是作为一种生物个体来行动,而不可能有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活动。例如明式家具中的榉木四出头官帽椅(如图2)和黄花梨南官帽椅(如图3),座面都以平直为主,靠背板与座面多呈直角关系,人们只能正襟端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坐姿并且提高注意力。官帽椅还有高人一等、出人一头的含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寄寓读书人兼济天下、以礼待人的精神愿望。如果只是设计师的个体思维,没有文人墨客的参与,没有群体思维的共同合作,明式家具也就无法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器。

试想,一个人每天要在椅子和桌子上学习、工作,在桌子上就餐,在床上睡觉……一天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时间要与家具打交道。故家具设计是“人”的设计,需要了解到人们心中的内心世界,人会把家具作为其情感寄托的载体,所以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统一在家具设计中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家具的生产过程就是一项实践活动,从抽象的概念性思维到真正生产出具体的实物过程中,人们其实一直在经历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过程。同时通过家具的使用,家具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人们加深了对家具的认识,从而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内心精神的各个方面。

3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自然观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生態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自然界的万物之间、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皆休戚相关,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家具设计也是尊重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不同形式的家具设计中都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其实在家具设计中,材质的选取和使用最能彗汜画涂的体现出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自然观。

明式家具在材料上的选择和采用就符合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一客观规律的自然准则,尊重木材的本身的天然属性,不在木材上做画蛇添足之举,从木材本身的特质出发,不矫揉造作,带给人们一种淳朴自然之感。明式家具坚硬致密、色泽幽雅,再加上材质本身的纹理起伏绵长,动静相宜,犹如山水的自然形态,显示出雄浑厚重的神韵,简练又淳朴。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被频繁地陈置使用,材质与人的摩擦更会呈现出时间所留下的沉淀之美,温润含蓄、恢弘大气。例如榉木灯挂椅(如图4),其背板纹理优美,意态不尽相同。这种古朴自然之美,较之精美繁缛的雕饰,似乎显得更加匠心独运。

家具设计的选材大多都会采用一些优质的硬木家具,在优质硬木家具的结构中,每一个组件均解自同一棵木材,体现物尽其用的生态观,从中窥视的榫卯结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是因为不同的起承转合的连接方式[5]。构件与构件之间是用榫卯结构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结,在矛盾中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家具是基于“器以致用”这一思想下的产物,体现了“器以载道”的精神特质,也是其历久弥新的成因所在。构成一件家具设计要采用若干个榫卯,它们分布在各个不同的部件上,包括框杆、面板、腿足与搭脑等,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件家具就是各类榫卯组成的大家庭。能工巧匠们通过这些充满智慧的“榫卯”将家具形体架构组合起来,形成完美的统一体。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问题不仅是思想家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家具设计中,设计师们也常常在思考如何处理好“天”和“人”的关系问题与设计更好地相融合[6]。宇宙论上论证人是天地的中心以及人与天地万事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人和自然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实这种理念与家具榫卯结构的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平衡”“协调”“整体”的生态理念。在今后的家具设计中,需要自觉地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这种协调,还必须以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同时学会思考把这种生态理念与家具设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其内在精神。

4 自然辩证法的创新观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家具设计也是在创新中发展并且壮大起来的,创新是家具设计的不竭动力和灵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形式,进行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与重新配置[7]。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在这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在家具设计中,创新一直是家具设计发展的主旋律,如果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或者固步自封,那么这样的家具设计总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被社会淘汰。创新也并不是说天马行空,毕竟设计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并不是艺术,它需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家具设计的创新不仅仅只是对原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在不断地吸收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来进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开拓新的领域。如明式家具中的四面平式,如图5 所示,吸取了简化之后的壶门床造型,由先前每面平列几个壶门简化到一个壶门,再进一步连足底的托泥也省略了,这就是明式家具四面平式的来源。

明式家具的创新中融入了文人的思考和想法,是文人精神的象征,这也是其设计成功的关键性原因之一。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况与明式家具密不可分,其中雅舍是文人的精神家园,也是文人非常愿意精雕细琢的一个地方。以硬木古典家具和精美书房用品为载体的雅舍文化,在功用上注重闲适诉求,亦即问雪月不避世俗,为历代文人骚客尽折腰。比如《燕寝怡情》画册中的精美画图再现了旧时的古典雅舍,这是士大夫们怡然自得的“自在道场”。从无数的明清绘画可以看到明代的室内陈设朴素简单,家具疏落有致,宁缺毋滥,一室之内,陈置三五,四壁生辉,最见神采。

家具设计需要在不改变旧有的基础功能上,从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思维上进行恰当合理的创新,例如:可以从它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外观造型设计、结构形式等多角度进行创新,从而产生更简洁、更便宜、更便捷、更省材的实用美观型物品。家具设计的创新如果需要达到一个新高度,其背后的支撑点一定是文化的创新、精神的创新。同时创造性思维并不是完全足够的,也需要用批判性的思维去评估和检验在家具创新设计中,是否其中的要素、设计都科学可行,是否有些装饰设计有无添加的必要,这些都是需要设计者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和思考设计。

5 结语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在这一收一放、一舒一卷中,家具设计曲尽其妙地考虑到家具与家具之间的关系,家具与人的关系,家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内化精神而抒发的外在物质显露,是人们精神寄托的外在物化。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观、辩证观、生态自然观和创新观都为家具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支撑,并从明式家具中得以显现。未来的家具设计要想获得更加深远的影响,就需要充分运用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去平衡家具、自然和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其科学的自然规律,把科学技术、哲学与家具相结合,提升家具背后设计的内涵,创造出更加符合社会时代需要的家具产品。

猜你喜欢

自然辩证法家具设计
莱维分形曲线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自然辨证方法应用于机关公共事物系统的探讨
人在篮球运动中是否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对家具设计课程改革的探讨
于光远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