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会计与财务创新发展研究

2022-04-03孙芳城罗勇周兵

会计之友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循环信息企业

孙芳城 罗勇 周兵

面对国际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2020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为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中国制度创新与会计改革的需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30日,由重庆市会计学会主办、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会计与财务管理及资本市场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成功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会计与财务创新发展研究”的大会主题,对当下会计、财务理论以及实务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新思路展开了深入且有意义的探讨。

本次会议包含开幕式、主题演讲以及分论坛报告三个环节,共进行了5场主题报告和32篇优秀论文的分组讨论。开幕式是由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罗勇教授主持。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教授在致辞中对“线上+线下”与会人员表示了热烈欢迎,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共同创造和分享会计学术发展的丰硕成果。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李虹女士通过视频的形式,肯定了此次会议对推动会计学科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与会专家长期以来致力推动会计学科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重庆工商大学巴渝学者讲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郝颖教授和长江学者、武汉大学李青原教授分别主持了主题报告上、下半场。武汉大学王永海教授、重庆大学刘斌教授、西南财经大学蔡春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周兵教授、云从科技集团财务中心总监陈琳先生,分别做了“会计信息的风险效应研究”“招商引资、增税动机与企业迎合”“关于推进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发展完善的相关思考与建议”“企业融资约束视角下‘波特假说’仍有效吗?”“人工智能在财务工作中的实践”的专题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以文会友,探讨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的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企业创新以及审计监督等问题,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为中国会计与财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创新

(一)公司治理创新:股权多元化

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发改体改〔2020〕1566号),指出要推进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并鼓励民营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民企“逆向混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秉成和王志涛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角度探讨了民企“逆向混改”对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实施“逆向混改”显著降低了股权融资成本;民企“逆向混改”能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及股票流动性,从而降低股权融资成本;信息环境较好组、行业竞争环境激烈组以及不存在企业家参政组,民企“逆向混改”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更显著。西安交通大学田高良和朱美乐利用中国重污染行业的微观证据研究了外国董事对环保信息披露的影响,发现外国董事对环保信息披露会产生积极作用。英国利物浦大学汪京京分析了中国重污染上市企业政治关联、环境违规行为以及环境惩罚之间的关系,发现具有政府背景独立董事被迫辞职后,上市公司因违反环境相关规定而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和严厉程度显著增加。

资本市场开放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全球股市自由化和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双重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境外投资者的数量持续上升,其中境外机构投资者更是改善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资本市场开放是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石河子大学白俊等基于资本市场开放背景,以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年报语调操纵的影响,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抑制了管理层年报语调向上操纵,从而提高企业文本信息披露质量;管理层操纵的动机越强时,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更显著;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抑制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

国际化战略作为企业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依据自身资源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各种潜在收益,而且能推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获得先发优势。四川外国语大学代彬和邓楠以2010—201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国际化范围、国际化速度、有规律国际化节奏存在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国际化董事会显著调节了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或者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且这种作用机制在信息环境较差、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结论表明,应坚持和推进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使得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财务管理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

融资融券政策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实施长达十年之久,对中国股票市场以及企业微观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重庆工商大学刘胜强等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融资融券对企业研發投资的影响,发现融资融券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融券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融资交易反而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融资融券通过信息传递与公司治理两个途径影响企业研发投资。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实施的《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而客户是企业的重要经济来源,对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经营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由此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和债权人的信贷期限配置。贵州大学朱荣等选取2009—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了客户集中度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发现企业客户集中度越高,投融资期限错配越严重;客户集中度会显著增加投融资期限错配对经营风险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有序发展

(一)前瞻性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前瞻性信息作为重要的自愿性披露的补充信息开始为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公司战略信息、未来展望、风险等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前瞻性非财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发展趋势,预测公司未来价值。基于前瞻性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自愿披露机制下企业信息披露的局限性,从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和行为理论视角探讨管理当局的信息披露的动机和行为,对后续信息披露的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春涛等利用200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技术,构建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的前瞻性指标,发现MD&A的前瞻性信息越多,股价同步性越低;MD&A前瞻性信息通过吸引分析师跟踪与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等途径影响股价,同时MD&A中更多的前瞻性信息能够降低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分歧与预测误差。清华大学郑晓瑜和刘俊晗基于上市公司年报MD&A环节文本的相似性,构建衡量文本质量指标,发现年报文本的更新能够有效预测公司资产规模、杠杆结构和资本投入的调整,同时预示着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变动;这种预测在媒体关注少、分析师覆盖低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年报文本更新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提升股票价格中企业特异性信息的比重。此外,西安交通大学张俊瑞和卢颖以2008—2019年进行前瞻性信息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一年的高管薪酬低于行业均值时,外部薪酬差距越大,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低;当上一年的高管薪酬高于行业均值时,外部薪酬差距越大,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高管其他形式的激励如股权激励也会影响外部薪酬差距与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关系,但是没有发现与货币薪酬之间的互补关系。

(二)风险信息披露与供应链金融

2007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首次提出公司应披露风险信息,要求企业在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披露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所有风险因素。2012年证监会再次要求企业在年度报告目录之后单独列示重大风险提示,披露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中国监管部门不断强化公司对于风险信息的披露要求,并希望通过强制披露风险信息为市场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东北财经大学姜君臣等基于2007—2019年A股制造业公司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探讨风险信息在供应链上的外溢效应。研究发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显著提高了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为供应商增加了信息供给,更符合趋同观假说;这种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报风险信息含量高、年报风险信息质量高、供应商风险信息需求高以及所处环境社会信任度低的企业中。

三、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创新

(一)企业社会责任:溢出效应与战略价值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政府与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愈加重视。党的十八大以來,企业社会责任逐步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2015年,三项国家标准的官方文件《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发布,我国社会责任从起步阶段走向实质性深入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并指出“国与国间实力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比拼,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与文化的竞争”。

江西财经大学章君瑶等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商业信用融资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约束商业信用之谜”,并提出“社会责任承担—面纱效应—供应商信用收缩”假说加以解释;从“信号质量模型”和“声誉形象模型”双重视角的研究表明,信誉型信任、制度型信任、关系型信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对商业信用融资的约束作用更显著;经营风险水平较高、监督治理水平较差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对商业信用融资的约束作用更显著;有效的内部控制、治理结构和媒体监督是缓解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信用融资负向关系的重要途径。

南开大学沈锡茜和何恭政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且市场监管是企业社会责任显著促进学习效果的重要渠道。重庆工商大学田冠军和王铭瑞立足于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检验了企业ESG表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良好ESG表现能够提升企业价值;ESG表现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吸引外资持股来实现。

(二)企业创新:驱动因素与价值效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重庆大学魏锋和丁滨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利用2008—2019年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的24 671个高管简历信息披露文本数据,采用Python文本分析方法,从形式和内容两个维度构建完整性、可读性和详细性三个指标衡量高管简历信息披露,探究高管简历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高管简历信息披露揭示了较高的企业创新意愿信息,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高管简历信息披露主要通过吸引高学历员工加入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等渠道促进企业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活动。可见,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关键手段。重庆工商大学钟廷勇和黄亦博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存在“靶向优化”的效果与“阶段差异”的特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高强度环境规制地区的企业、内陆地区的企业以及CEO无银行金融背景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提升企业经济绩效、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也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当前金融监管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缓。

四、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审计创新与发展

(一)外部治理环境与审计定价

审计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信息中介的作用,对于资本市场交易制度,不断完善审计的辅助必不可少。对于审计师来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直接加剧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导致审计师在审计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财务报表时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由此引发的审计执业风险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以弥补审计成本并对冲执业风险。西北大学马晨等利用手工收集的审计师所在地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师所在地官员变更对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发现审计师所在城市发生官员变更时,审计师收取的费用越高、提供的审计质量越高,且这些影响是由不同签字审计师的决策引起的;官员变更对于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正向关系在非国际四大、全国所及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在官员任期长的样本中显著。

西南政法大学陈丽蓉等引入瓦莱斯的实证式审计理论结构,探讨了资本市场开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后审计费用增加显著,投资者的财务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企业社会责任负向调节资本市场开放与审计费用关系,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有助于为投资者创造价值。重庆理工大学王攀娜等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陆港通实施对审计投入的影响,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高审计投入;资本市场开放对审计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在非“四大”审计、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资本市场开放通过审计风险这条作用路径影响审计投入。

(二)柔性监管创新与财务问询

年报问询作为一种创新监管方式,其监管效果受到实务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于证监会事后处罚,年报问询函旨在通过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来预防其违规行为,这种柔性监管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监管方式”的具体体现。湖南工商大学朱晓燕和黄政以2015—2020年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年报问询函语调视角考察了年报柔性监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年报柔性监管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问询函负面语调较低时,年报柔性监管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随着负面语调的增强,年报柔性监管难以发挥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罗思佳等基于分析师跟踪视角考察了资本市场信息中介对公司杠杆调整的影响,并利用2002—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发现分析师跟踪与杠杆调整负相关。

審核问询作为一种具有弹性的监管工具,被广泛地应用,关注审核问询的信息披露效果对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央财经大学张光利等实证分析了IPO审核问询对IPO市场表现的影响,发现IPO审核回复函可读性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率和一级市场投资者信念异质性程度,且IPO审核回复函可读性还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信息披露可读性越低的企业,未来股票的风险越高,经营绩效越差,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越多;IPO审核回复函对IPO抑价的影响在高管不参与战略配售、两权分离度低的企业更强;IPO审核回复函可读性越高,企业发行价格调整幅度越大,审核机构问询效率越高,企业被问询的问题和被问询的次数越少。

五、结语

从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以及入选优秀论文关注的话题来看,与会专家学者敏锐地捕捉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中国制度创新与会计改革对企业和投资者行为的深刻影响,将新话题、新观点引入会计研究领域。本次会议论文的另一大特点是探讨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鉴于此,本次会议成功地为探索中国特色制度下的会计理论、拓展会计研究边界,提供了一个博采众长、广泛交流的平台。

猜你喜欢

双循环信息企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企业
企业
企业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