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信通信:企校无缝对接 推进技术攻关

2022-04-02潘慧

广东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挑战赛关键技术基站

文/潘慧

[导读]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信通信”), 是京信通信集团在广州注册的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全球领先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京信通信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工业知识产权运营标杆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CNAS认可实验室。公司通过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1广东创新挑战赛(以下简称“创新挑战赛”),与华南理工大学研发项目进行对接,开拓了公司研发团队的设计思路,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

《广东科技》:请简要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

京信通信:京信通信致力于专业的移动通信无线覆盖及天线规划解决方案,拥有行业顶尖技术专家带领的约300人研发团队,成立了前瞻性技术预研团队、产品系列化开发团队和定制产品团队等梯队式研发团队。公司先后培养了天线研发技术骨干200余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0名,中级工程师50名。

公司鸟瞰图

公司荣誉资质

京信通信的基站天线以技术创新和专利维权“双轮”驱动,实现填补空白和打破垄断“两翼”腾飞;3G时代,攻克小型化多系统共用天线和多系统合路领域多项关键技术,打破国外专利壁垒和市场垄断,开发出的系列化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G时代,开发出的新一代多制式电调型基站天馈系统入选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混合制式多系统一体化高阶基站天线系列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多项工程难题,助力共建共享和耕地红线两个国家战略落地,4G中后期3年少建铁塔60万座,节约土地2.8万亩;5G时代,又攻克了5G mMIMO天线关键技术,并与爱立信和中兴通讯等合作开发出多款5G mMIMO天线产品,支持了多个国家的5G网络建设。公司攻克了天线巨头美国康普等国内外行业企业的关键技术,并申请专利,扫清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障碍,为中国天线产业赢得了生存环境。2011年起,京信通信连续9年获评全球一级供应商,连续7年基站天线发货量位列全球前二。

公司近年来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的充分肯定,被授予了众多奖励和荣誉。其中,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新型小型化多系统共用基站电调天线系统产品及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混合制式多系统多天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8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系统多频段一体化天线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此外,公司在天线领域4年内三度获得中国专利金奖:超宽带双频合路器(ZL200710027110.7)获得第18届中国专利金奖,腔体式微波器件(ZL201410225678.X)获得第20届中国专利金奖,天线控制系统和多频共用天线(ZL201280065830.1)获得第21届中国专利金奖。

《广东科技》:创新挑战赛带给公司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京信通信:进入5G时代后,多系统多频段多制式混合组网需大量基站站址资源,带来无线网络深度优化与基站站址资源匮乏的矛盾,现有基站天线采用的共口径技术难以实现5G时代对移动通信对新增频谱、超宽带、高性能的小型化多系统共口径天线的要求。并且5G低频段覆盖范围广,属优质的广覆盖频段,但对应的天线尺寸较大,满足小型化需求的多系统共口径天线设计难度更大。

此时,科技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以需求引导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动力,助力经济平稳运行,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

创新挑战赛是一种能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社会创新力量,更具创新活力的科技项目管理方式,能充分体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技术攻关更符合市场实际,并进一步引导完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资源整合,引发高校、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与企业的产业化应用之间的“化学反应”。

赛事平台进行了项目需求发布,在未有过合作基础的单位之间,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了解乃至形成合作的可能。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前沿研究中得到了启发,探索未来技术方向产业化的可能性;而揭榜方也在交流中获得技术方案可行性的进一步验证,就算在经过沟通后未能取得实际进展,但通过交流彼此想法的碰撞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广东科技》:请介绍创新挑战赛获奖项目及解决方案与企业对接、落地的情况。在落地这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对进一步办好创新挑战赛,有何意见和建议?

京信通信:此次创新挑战赛,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多频共口径阵列的技术需求,拟对异频单元间隔离度恶化问题和遮挡导致的方向图畸变问题进行研究,并基于滤波天线技术以及低散射天线技术进行方案设计,可利用滤波天线自身的带外抑制实现去耦(端口滤波),降低天线自身的散射,实现透波效果(空间滤波)。

华南理工大学相关技术方案给公司天线设计方案带来了启发和思维碰撞,开拓了研发团队的设计思路——可缓解因辐射单元间互耦增强导致的方向图畸变和端口间隔离度下降,可解决多系统共口径基站天线因为紧凑组阵而带来的辐射单元近距离甚至空间重叠放置,以及辐射单元距离变小、互耦增强、天线性能降低等问题。

但我们也遇到了现有仿真软件存在专用功能不足、效率低、技术更新慢等问题,不能满足多系统共口径和大规模阵列天线产品快速更新的设计需求。项目团队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应用微波网络理论、矢量场叠加原理、滤波元件参数提取方法,自主开发基站天线场路一体化仿真平台软件,实现复杂天线高性能仿真技术自主可控,助力产品方案实现快速仿真。

此次创新挑战赛为企业探索校企新合作方式提供了可能:由学校负责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进行系统整体设计和系统实现,相互间进行多次的迭代与交互,实现双方的无缝衔接;并且通过双方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研发和技术攻关,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实现系统的推进。

通过创新挑战赛进行需求发布,在未有过合作基础的单位之间,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了解乃至形成合作的可能;但在从需求公示开始到提交技术方案截止,时间较短,可能导致一些有技术能力基础且有意向的单位,因为较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揭榜需求并形成有效的技术方案,故未能形成有效合作。因此,我们建议打造一个常态化需求发布平台,持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挑战赛关键技术基站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5G IAB基站接入网络方案研究*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