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揭榜挂帅” 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精准对接平台

2022-04-02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与区域处

广东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韶关挑战赛组委会

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与区域处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集聚地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根据《科技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21〕138号)要求,202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连续第三年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赛事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广州、佛山、东莞、惠州、韶关具体承办,旨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需求引导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大力推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经过近9个月的比拼,赛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1广东创新挑战赛(以下简称“创新挑战赛”)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自2021年3月进行赛事动员、6月正式启动,到11月举行现场赛,历时近9个月。期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统筹组织各赛区组委会,走访企业275家,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893项,公开发布581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158项、智能装备制造175项、新材料99项、生物医药70项、节能环保66项、现代服务13项;共举办10余场需求对接会,联动近100家科研院所,征集331个解决方案,对接成效显著。媒体宣传覆盖了电视台、报纸媒体、网络主流媒体、新媒体等渠道,累计发稿数百篇次。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现场赛

组委会开发的创新挑战小程序

创新挑战小程序二维码

“省厅统筹+地市联动”办赛模式 合力助推科技创新

2021年,广东省共有广州、佛山、东莞、惠州、韶关5个赛区同步举行中国创新挑战赛,承办赛区数量居全国首位,这充分体现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的决心。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区域之一,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也是全国科技强省之一,聚集着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为赛事举办提供了产业土壤。广东通过创新挑战赛建立了“难题招贤”“揭榜比拼”的创新机制,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需求与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充分对接,有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的对接,建立了常态化的需求对接服务机制,逐步形成广东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作网络。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广州、佛山、东莞、惠州、韶关赛区现场赛

此次创新挑战赛采用了2020年的成功经验,按照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统筹、地市联动的方式,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设立赛事组委会进行指导,各赛事承办单位选取各自的优势行业和重点行业承办具体分赛。由组委会统筹组织5个赛区工作,在赛事动员、启动仪式、需求集中发布、现场赛等关键环节集合各赛区统一实施,一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赛区的优势资源,形成了各赛区加强交流、资源互动、竞相学习借鉴经验做法的良好氛围。同时,组委会开发了赛事服务平台、创新挑战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工具产品,集中为5个赛区提供需求发布、解决方案征集、赛事宣传的平台,各赛区之间加强交流,形成统一工作合力,全力助推创新挑战赛的成功举办。

各赛区结合当地的政策、产业情况等,出台了多项区域特色措施,多措并举,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广州:以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为依托,充分整合广州天河高校密集、优质成果等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创新挑战赛,打通企业和高校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佛山:联合当地有影响力的3家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标为参赛供需单位提供技术需求挖掘、技术项目对接、技术经理人诊断等服务;自建“智汇+”工业创新成果推广平台。

东莞:在借鉴2020年创新挑战赛基础上,2021年结合科学城建设和发展,深度开展挑战赛工作,获得企业一致好评。东莞松山湖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此次承办创新挑战赛紧密结合中级技术经纪人培训,让技术经纪人在挑战赛需求对接的实训中,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最终共同培养一批具有技术转移实操经验的复合型技术经纪人队伍。

惠州:结合惠州“惠企专家行”特色活动及与专业平台合作等方式,多措并举,开展企业技术需求收集。

韶关:针对当地重点支柱行业和龙头企业技术需求,对接行业内优质资源,有效链接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开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文魁2位院士团队成果,解决当地“卡脖子”问题。如韶关有着完整的钢铁产业链和新型材料、特钢产业集群,包括韶关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以及正在筹建的电子特气专业园,韶关组委会了解需求后,定向邀请中科院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产业化项目落户韶关曲江区。

以需求为导向 “揭榜挂帅”见成效

通过创新挑战赛,挖掘了一批关键技术需求,征集了一批技术解决方案(见表1),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经纪人,促进了一批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从而加速形成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协作网络。

表1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征集技术需求与解决方案总体情况 单位:项

值得一提的是,赛事组委会为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精准对接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文魁团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开明团队,引进院士团队成果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创新挑战赛采用“技术对接,揭榜比拼”的创新形式,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挖掘共性难题,降低创新成本。通过组织各项工作,激活了企业创新意识,活跃了企业科技创新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广东省扎实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增强创新资源聚集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贡献出一份力量。

创新挑战赛广泛发布需求和难题,面向全社会公开悬赏解决方案,帮助重点需求企业与科研院所揭榜团队对接,并促成进一步的交流合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研发难、门路窄的困难,在攻克行业技术难题、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起到重要撬动作用。

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精准对接平台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中国创新挑战赛不仅是一项比赛,更是一个助力企业资源对接平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中国创新挑战赛在“难题招贤”“揭榜比拼”创新机制上的积极作用,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下,创新挑战赛广东赛区组委会将持续跟踪对接,将创新挑战赛打造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组委会走访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韶关)

广东工业大学团队、季华实验室团队、广东防腐蚀科学院团队对接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是做好后续总结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延续创新精神。一方面,对重点企业需求、行业共性难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再梳理,在推进专家与企业对接过程中不断完善,对企业和专家交流中提及的重点指标和实施路径做好记录工作,为后续对接解决方案、匹配成果提供指导;另一方面,针对现场路演重点需求及其他优质技术需求,后续将认真总结经验,安排专人跟进,加大后续跟踪力度,优化服务保障,着实按照线上交流、实地走访、技术研发和生产投入等对接标准流程推进企业与专家的合作,切实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做好服务。

二是借力创新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加速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后续将充分借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一系列创新项目,帮助链接推介更多的技术领先、市场化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明确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依托赛事服务平台,搭建高水平科技成果与高质量科技企业的精准对接平台,促进优质、重大的研发成果落地转化。

三是建立创新大数据系统,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帮助企业对接更多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赛事实施单位后期将借助赛事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撮合+线下对接”的服务形式,帮助有关区域建立以创新大数据为内核的创新运营体系,以平台为核心链接各类创新主体,搭建层次丰富的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多赢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链接】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发布技术需求581项 促成合作83项

2021年11月24日,以“挑战成就梦想,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现场赛圆满落下帷幕。在总决赛中,来自广州、佛山、东莞、惠州、韶关5个赛区共13支队伍先后路演比拼,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孙聂枫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夏剑辉团队荣获大赛和谐促进奖一等奖,华厦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谈谦团队、南京大学田军团队、季华实验室微纳制造团队荣获和谐促进奖二等奖,惠州学院刘珠团队、华南理工大学黄少斌团队、东莞理工学院微纳智能制造黄晓园团队、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院白杨团队荣获和谐促进奖三等奖,华南农业大学杨卓鸿团队、惠州学院王山星团队、江苏汇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钱利君团队、广东工业大学谢嘉宜团队获得优胜奖。本次大赛累计促成意向合作签约83项,合作意向金额2.57亿元。

猜你喜欢

韶关挑战赛组委会
“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十载初心坚守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