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的式微及其教育激活

2022-04-02容中逵何娟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城市化

容中逵 何娟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文化的式微主要表现为传统村落建筑、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解体,传统社会教化制度的逐渐消逝,传统乡民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逐步位移,传统道德伦常、风土习俗的逐步式微。其根源在于现代性的片面极致扩张,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家国同构的乡村政治制度解体。通过教育来激活和重建乡村文化,需认识各乡村文化激活的系统要素侧重性并确保广义教育的同质同构;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乡村物质建筑场所,重构乡村家庭教养、乡村学校教学、乡村社会教化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文化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乡村文化;式微;教育激活;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2)02-0036-06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经济社会和乡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乡村整体面貌呈不断趋优之势。然而,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全国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农村正在沦陷,中国人的故乡正在消逝”[1],在城镇化加速挺进的大潮下,凝聚着浓厚乡土人文气息的乡村文化日渐式微,为此,有必要对乡村文化的日渐式微及教育激活作出深入思考,以寻找日渐失去的乡村家园。

一、乡村文化何以需要

有学者指出:“乡村文化是指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2]其实,我们更应将乡村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地域缩影,因为在这个日益被城市化吞噬的时代,城市已不足以葆有传统,只有乡村还在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为什么需要乡村文化?

其一,从重要性看,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进步之梯。一是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滥觞之源。从中国文化起源之初,乡村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就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说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这五千年都在农耕文明里,那么村落就是我们农耕生活的源头与根据地,并且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3]从原始文化到传统农业文明,再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在传统乡村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处世态度、价值体系仍然深深埋在中国人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并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活动,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乡村文化在中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承载之地。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强有力因素,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口以农民为主体,土地绝大部分在农村,作为人、地汇聚中心的乡村是整个中国文化复兴的根基所在。重视乡村文化、发扬乡土精神,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复兴至为重要。特别是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日趋全球化,西方文化渗透已经给我国乡村文化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势下,只有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才能托举整个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促使中国文化走向伟大复兴。

其二,从必要性看,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应然诉求。一是乡村文化是鄉村社会振兴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振兴显然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因为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重要影响,不仅传统乡村文化中崇尚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对于重建生态宜居的村落社会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其蕴含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也引导着乡民的日常行为和乡村社会的稳定,传统乡村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竹编工艺等更是助推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动力来源。重拾乡村文化、再现乡村文化功能不仅可以提升乡民的物质生活满足感,还能充实乡民精神生活的愉悦感,确是实现乡村振兴应有之义。二是乡村文化是改善现代乡村社会的一剂良药。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受物质财富的诱使,越来越多的乡民远离乡土,乡村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空壳”,传统乡风民俗每况愈下,道德败坏带来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的确,“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在今天已越来越成为一个隐在却可以说是危机重重的、事关乡村社会生存命脉的大问题”[4],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弊病急需我们重拾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推动乡村整体文明的发展。

其三,从紧迫性看,乡村文化在裹挟现代性的城市化进程中每况愈下。一是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正能量日益被动失语。虽然当前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给乡村发展和乡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与活力,但也使乡村社会的传统道德和人文关怀日益式微并逐步朝向异质化方向发展:本该邻里和睦的,却因一点小事就闹得老死不相往来;本该父慈子孝的,却因一己小利而拒绝赡养老人……这些现象使得整个乡村文化所具有的正能量逐步隐遁,令人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源。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重新激活、回归并浸润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正能量之中是当务之急。二是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式微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呈集体无意识。城市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乡村盲目追赶城市化、国际化时,作为人类精神原点的乡村文化日渐式微成为不争事实,但人们却对此并不深知甚至漠然,生活在乡村的人们欣然接受现代城市化发展带给乡村的变化,他们在追求物质幸福感的过程中乐此不疲,丝毫没有意识到城市化蓬勃发展之时正是其自身内在精神退却之日。

二、乡村文化日趋式微的表征

虽说乡村文化的日趋式微有目共睹,我们仍需对其相关表征作一概括。从文化学角度看,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日趋消退的表征体现有四。

其一,物质文化层面的传统村落建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解体。一是物质建筑日益失去“村落”面貌。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统乡民多依自然地理面貌来构建自己的居住家园,其一砖一瓦、一沟一壑、一丘一林都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民族特点和村落自然属性,但在举国单向度城镇化进程中,不仅政府按照城市化的理念将许多乡村拆迁征用为城市用地,乡民本身也在加速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以使自己尽快成为现代人,在两者的交相作用下,乡村建筑开始变得千篇一律起来:民居的楼房化、道路的水门汀化、亭台楼阁的非传统美学化……错落有致、千篇一律却失去了“村落”的本真面貌。其实,这种失去中国传统特色和脱离乡民生产劳作属性的村落建筑,除了在形式上起到一个外部符号的“现代化”效果外,并未引起乡民在文化心理上的共鸣。二是日常生产逐步遗弃传统生产方式。传统中国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通过合理的灌溉、因地制宜的粮食种植和人地的良性互动推动着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在现代化的规约下,传统农业日益被大规模的机械化所取代,机械化生产在缩短乡民劳作时间、减少其工作投入的同时,也使得乡村生产日趋机械重复,并使新生代乡民子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日益降低——乡村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现,脱离乡村生产方式的文化,其象征意义自然也会随之消解。三是日常生活消费越发追求物质享受。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日常消费的日益多元,乡民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物质上的攀比也逐渐成为现代乡民的一种普遍趋向。为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到赚钱上,这种轻精神、重物质的生活观和消费观,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民和乡村少年竭力奔向物质条件更好的城市,加速了其离乡离土的脚步。

其二,制度文化层面的传统社会教化制度逐渐消逝。一是以乡贤乡绅为主导的乡村社会治理文化制度成为过去。传统乡村社会中,拥有一定文化资本的乡贤运用自己的智识才干服务贡献乡里,他们在向村民传播知识、处理事务的同时,也逐渐获得了威望并成为乡村社会教化的主导力量。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贤已不再是上述敦风睦族、邻里互助、慈孝相称等公序良俗的维护者,“传统家庭伦理取向逐渐失范而被新乡村社会‘丛林原则’所取代”[5]。二是以乡规民约为主导的乡民行为活动日趋虚无。乡规民约是以地缘关系和当地风土习俗为基础,由乡民构建起来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因其具有高度集体认同感而成为乡村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但随着血缘和地缘关系在乡村社会中的淡化,乡规民约已从实体变成虚无,越来越多的乡村既没有传统道德伦常的民约律令,也没有现代行为处事的制度规范,而呈现出一种无事不可为的放任状态。三是以宗亲为主导的家族教养日益淡漠。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通过宗规族训来教导子弟,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在宗族内部成员之间形成的用以区分长幼尊卑、维护人伦秩序的制度,不仅使家族里的年轻一辈接受传统伦常的教导,而且对家族其他成员的为人处世、学习工作等也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如今乡村的家族观念日益淡薄,人们对自己的家族愈发陌生,更少有人去关注通过良好的家规族训发挥其家族教养与社会教化功能了。

其三,精神文化层面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逐步位移。一是思想观念上的乡村逃离化。费孝通曾言:“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6]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人们遵从祖辈流传下来的经验,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对自己的家乡始终存有归属感。但在现代乡村社会中,这种安土重迁的观念在年轻一辈的离土离乡中渐渐消逝,这不仅体现在外显的行动上,更体现在内隐的观念上。他们努力读书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远离大山,摆脱“乡里人”的标签,这一思想观念加上当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城市化趋向,致使乡村振兴更为艰难,乡村文化愈加式微。二是价值取向上的无信仰化。在价值取向方面,传统儒、道等文化思想曾给中国乡土社会以强大精神支撑,儒教的忠孝礼义、道教的自然无为等影响着乡民的价值取向,塑造着乡民的人格特点,也维系着整个乡土社会的稳定。但在物质文明等因素的冲击下,以往的价值信仰体系逐渐解体,一些乡民不再坚守长期以来的信仰,转而执着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走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或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既不崇祖,也不信神,更不怕鬼,这种信仰的缺失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人活在虚假意识之中,他们既不知来处,也不知归途,有的只是个体至上主义的极度膨胀和对大众传媒构建起来的消费帝国的顶礼膜拜。

其四,行为文化层面的传统伦常规范、风土习俗逐步式微。一是传统伦常规范日渐式微。中国素为礼仪之邦,在传统伦常的规范下,人们遵守并践行着共同的人际交往准则,由此也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稳定。但在现代性的侵蚀下,传统礼仪礼节与生活方式却在人们生活质量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的过程中逐渐式微,传统的日常生活交往模式逐渐向异质化发展。“过去推崇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被目无尊长、唯我独尊所鄙视;过去讲究的人伦道德亲情被金钱利益所取代;过去强调言行集群认同倾向亦被个性与特立独行所掩埋;过去人们闲暇之余的说书、听书、下棋、唱调、看戏被麻将、纸牌、天九、三级片等各种赌博工具和不健康内容所腐蚀。”[7]二是传统民间节日习俗日渐式微。传统民间节日习俗是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和人们内心情感表达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需求。传统节日里诸如猜灯谜、赛龙舟、包粽子、舞龙舞狮、清明祭祖等活动,不仅娱乐了大众,也使他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洗礼。但如今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已被大大简化而只剩下了一个躯壳,年味的缺少,粽子、月饼的商品化等,使得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逐渐丧失,年轻一代只能从电视或课本上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对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没有亲身体验感,自然也不会对自身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西方的节日却纷至沓来且被越来越多推崇,崇洋媚外的趋势也就越来越严重。

三、乡村文化日趋式微的原因

以上简要描绘了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式微的表征。乡村文化日趋式微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如下三个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一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激发了乡民的攀比意识。尽管市场经济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这种差距致使乡民竞相赴城之风不断上升。就城乡之间而言,许多乡民为寻求经济和地位上的“城市”符号时,纷纷舍弃乡村而涌向城市,乡村在迎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中,成为城镇的资源补给地而变得逐渐空心化,就乡民之间而言,“攀比”似乎成为乡民之间一种隐性的常态化存在,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婚丧嫁娶都成为攀比竞争的应然内容,上述意识和行为本身就是乡村文化异化的表现。二是市场经济的趋利规则支配了乡民的价值取向。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乡村的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伦理本位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在各种物质财富的诱惑下逐渐被解构,乡民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从利他到利己,从重义轻利到见利忘义,拜金主义和享樂主义日益弥散乡间,乡村青年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收入踏上了背井离乡的生活,致使其在融入城市化的过程中既丢失了原本熟悉的乡土文化,也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在价值取向日趋异质和没有正确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乡村文化也逐渐消解。

其二,家国同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解体。一是以家国同构为基础的乡村外部总体政治意识形态被削弱。传统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引导和权力止于县的政治生态下,通过家庭教养、学校教学和村落教化三者的通力配合,乡村的政治生态与国家是同质同构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和政治权力的不断延伸,这种自发的同质同构环境却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乡村逐步从“社会化”走向“国家化”,原本从家自然衍生出国的具有自然张力的乡村社会空间被政治单一取代,致使村落与国家在整体意识形态或共同信仰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情形。二是以家族为基础的乡村内部社会治理结构被遗弃。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治理结构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家族制形成的村落秩序中,以家族长老为权威中心的“长老统治”曾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尽管中国历史一直动荡不安,“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8]。但在如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权威中心逐渐转移而变得日益主体多元化,致使乡村内部社会治理的自我免疫力下降。特别是当“家族势力的基础被彻底动摇,阶级划分代替血缘亲和力,家庭及宗族基本退出中国乡村政治分析的视野”[9]之后,原本由家庭和家族传承播布的传统美德也被一并斩断而难以发挥整合人心的作用。

其三,现代性的片面极致扩张。一是现代性的技术理性主导了乡民的日常生产方式。信仰是维系乡土社会稳定的基础。现代性的核心是理性,理性的基本特点是斤斤计量,表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就是相信人可以通过理性进而科学的力量去控制世间万物。在此认知前提下,所有的东西都决定于人及其技术,它打破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应有的信仰,使得整个乡村社会日益技术化和世俗化。的确,“技术理性和世俗精神的过分发达使得宗教冲动开始衰竭,从而导致社会丧失了终极意义”[10],在技术理性的冲击下,信仰的衰竭必然导致整个乡土社会的衰落。二是现代性的工具理性主导了乡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在现代性的急剧扩张中,乡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逐渐异化。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功利,进而使正常的人际交往愈发成为一种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一旦人被他者视为工具性存在丧失其主体地位时,乡民的日常生活交往实质上已经被异化而朝向病态发展。的确,“工具理性既是现代性的鲜明特征,又是产生危机的根源。”[11]这种一切以达到自身目的为出发点的做法和没有情感的日常生活交往,使得部分乡民的人性被逐渐扭曲和异化。

四、乡村文化激活的教育路径

乡村文化的日趋式微影响着乡村乃至整个社会,要改变当下乡村文化式微的现状,教育理当有所作为。如何才能通过教育重新激活乡村文化?需侧重解决五个具体问题。

其一,激活重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以同质同构为侧重的广义教育体系。针对乡村文化激活缺乏导向,需明确两个认知前提:一是乡村文化系统的全面激活。激活乡村文化需有一个基本文化导向和范畴,这一导向既不是单一的西方现代化,也不是文化中某一要素的激活,而是中国已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整个文化的全面激活。乡村文化全面激活需以“天人合一、为人由二、省己求三”[12]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为基本内容。知识系统侧重对传统文化历史及其知识的掌握,重在强化国家观念与身份认同;行为系统侧重对人际伦常道德规范的掌握,重在强化行为习惯的遵从与践行;价值系统侧重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分辨,重在强化各种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二是广义教育系统同质同构。乡村传统文化的全面激活需通过家庭、学校、村落三类广义教育力量共同实施才能达成。因三类教育形式及其功能各有侧重,所以教育亦需各有侧重:家庭教养应侧重传统文化行为系统,重在养成良好传统行为习惯;学校教学应侧重传统文化知识系统,重在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村落教化应侧重传统文化价值系统,重在形成正确的道德伦常价值观念。唯有家庭教养、学校教学、村落教化在教育目的、内容、过程上确保同质同构,乡村文化的激活及其整体重建才有可能。

其二,激活重建以民居为主体,以文化物质系统为侧重的乡村建筑体系。针对当前乡村物质建筑的现代化与西方化趋势,需把传统文化融进乡村建筑中,将乡村建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乡民生活场所。一要对现有乡村传统文化建筑进行保护。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传统建筑在乡土社会中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意义,为保护村落建筑的传统文化底蕴,需对现有传统村落建筑特别是那些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民居或传统建筑给予充分修缮、保护。二要提高乡民对传统建筑的认同情怀。乡民是乡村建筑的缔造者,重建传统建筑特色的村落,需使乡民在感受和喜爱传统文化魅力的基础上,认同并身体力行地去接受和推动传统乡村建筑的发展。三要充分体现地方建筑特色之美。中国各地建筑因地方气候、自然环境、民族传统而各具特色,诸如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的南北差异,客家土楼、傣家竹楼、土家吊脚楼、蒙古族蒙古包等既是传统文化在建筑上的呈现,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重建乡村物质建筑体系需各地各族基于自身传统去充分展现地方特色。

其三,激活重建以村落为主体,以文化价值系统为侧重的乡村社会教化体系。针对当前乡村社会教化风气日衰的现象,重建以乡贤为主体的村落社会教化体系尤为重要。一要充分发挥村干部在乡村社会教化中的引领作用。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乡村社会行政管理人员,村干部在乡村治理和社会教化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村干部可以通过在乡间教化场所定期播放一些法制宣传片和普法类节目,及时宣传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加强对乡民的道德、法治、政策教育,使乡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二要切实发挥村中长老在乡村社会教化中的权威作用。村中族老或长老多为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他们深受村民的敬重和爱戴,具有相当的威望,因此,可以利用其在日常生活中将传统文化中诸如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美德来教化村民,也可以通过编修族谱、朔望宣讲等形式使族人了解家族历史,从而对乡村文化有更深的归属感。三要努力发挥村中知识精英的教化作用。作为乡村中的“文化人”,乡村知识精英能够以其知识技能在农事农活上给予乡民以切实指导与帮助,进而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推动乡村振兴。为此,需切实发挥乡村知识精英在制订村规民约、躬身村中公益事业、净化村落良好文化秩序等方面的组织引导和率先垂范作用。

其四,激活重建以学校为主体,以文化知识系统为侧重的乡村学校教学体系。针对当前乡村学校教学脱离传统的情况,需切实发挥以乡村教师为主体的乡村学校教学活动。一要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及其自我认同感,广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及其职业认同感影响着其在乡村从教的感受、意愿及教学成效,为此,需切实解决以日常生活实际困难为核心的物质性支持和以声誉、名节为核心的精神性支持,给予那些恪尽职守的教师以充分肯定和正向社会型塑,以在整个乡村环境中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减少乡村教师的职业落差。二要切实进行乡村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努力增强其乡土适应性。要切实解决乡村学校阵地建设,确保乡民子弟有学可上。当前乡村学校日呈萎缩萧条之势,致使乡民子弟无序赴城就學,因此,政府需在政策上大力开展乡村学校重建运动,在政策导向、教育场所、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乡村学校以倾斜性支持,确保乡民教育能够在起点、过程、结果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进而促使乡村社会的振兴。

其五,激活重建以家庭为主体,以文化行为系统为侧重的乡村家庭教养体系。针对当前乡村家庭教养日益趋无现象,重建以家长为主体的乡村家庭教养体系尤为迫切。一要从宏观层面制订并整体推进家庭教养施政纲要。目前家庭教养问题已不单纯是乡村而是全国的共性问题,为此,需从国家层面作出制度性的安排。切实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相关组织机构,制订完善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实施方案;明确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内容,编写家用文化传承教材;实施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培训计划,周期性开展家庭教育文化传承培训活动。二要从微观方面具体解决乡村留守儿童的教养问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赴城“打工潮”的出现,乡村留守儿童日趋增多且其学业、品行、个性等存在诸多不良,已成为当前我国城乡的共同隐患。为此,需厘清对象,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聚焦到父母双亲均外出的儿童身上;辨明症结,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重点聚焦到亲子交往的建立上;齐抓共管,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路径聚焦到不同部门的各司其职上。只有各级政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充分挖掘和发展乡村产业,为乡民提供就业机会,家长切实转变观念,尽可能将孩子留在身边,关注孩子身心需求并加强亲子交往,才能切实解决乡村留守儿童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治河.第二次启蒙呼唤一种有根的后现代乡村文明[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72+191.

[2]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3]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4]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书屋,2006(10):45-49.

[5]闫小沛,张雪萍.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转型:文化变迁与文化重构——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1):32-35.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2.

[7]容中逵.传统与现代的交锋:百年中国乡村教育的实践表达[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36-39.

[8]王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20-122.

[9]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9.

[1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

[12]容中逵.传统文化传承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文化责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7.

Abstract: The current Chinese rural culture is declining,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gradu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architecture, the way of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the disappearing traditional social educational system, the gradual shift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rs' ideology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fading traditional moral ethics and customs. The root of those mentioned phenomenon lies in the one-sided extreme expansion of modernity, the huge impac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rural political system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of family and country. To activate and rebuild rural culture through education, we need to recognize important systematic elements and make sure the homogeneous isomorphism of broad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to rebuild physical construction sites, reconstruct rural family upbringing, rural school teaching, and rural social educational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rural culture.

Key words:rural culture; decline; educational activation; urbanization

(责任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