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双主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效运行的策略与机制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

2022-04-01王光荣张国欣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教学模式

王光荣 张国欣

就当前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实际落实情况来看,高校开设的思政理论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政治引导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思政课教育教学对学生来说不是单纯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通过参与实际活动不断获得新的领悟、不断调整自己行为方式及养成政治、道德与法律素养的实践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自娱自乐,必然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提升获得感,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理念基础就是“以生为本”,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活动当中。该模式最核心的内容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打破单边、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活动模式,使课堂上的师生实现双向互动。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为例,在运用双主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将教材中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融合,设计科学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得到理想的个人体验及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动,分享体验和领悟,互相启发;师生互动,评述引导,达到提升认识、提升能力、教学相长的目标。

一、当前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调查分析

(一)设计调查问卷

从以下12个方面设计思政课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现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的意愿、态度和行为选择的现状。

1.你是否愿意在思政课上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2.你如果第1题选择是,在思政课堂教学中你是否经常向教师及同学提出相关问题?3.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积极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4.你如果第3题选择是,那么在思政课堂上是否经常回答教师的提问?5.你愿意在思政课上向师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吗?6.你如果第5题选择是,那么你是否经常在思政课上向师生分享自己的观点?7.你觉得在思政课堂上学生有无独立思考(想)的时间?8.你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吗?9.你觉得在思政课上有无提问(问)的机会和空间?10.你认为学生不愿意参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原因有:习惯于听老师讲、不习惯思考、懒于思考、老师一味按照自己的节奏单向灌输、不必思考,记忆就可以了、课堂时间有限,没有时间思考、其他。11.在你看来,思政课堂教学中为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及思考与表达,教师需要做的内容是:通过课堂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理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并依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使其独立分析问题;设计恰当、合理的课堂活动,并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留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设计考核激励机制将参与情况纳入课程成绩构成、其他。12.你觉得在思政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表达,必须做到:勇于表达,不要太在意表达的是否完整;敢于提问,自己发现的问题更有指向性和独特性;乐于分享,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对别人具有启发性;善于合作,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与别人合作并对活动有贡献;其他。

(二)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星调查某高职院校低年级学生共计2820人,本次调查的结果如下:

愿意(经常)在思政课上提出问题愿意(经常)在思政课上回答问题愿意(经常)在思政课上分享自己的观点84.72%(51.26%)89.97%(57.8%)86.18%(58.54%)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在思政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主动提问、回答教师问题、分享观点的意愿较高。

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原因有:

习惯于听老师讲不习惯思考懒于思考老师单向灌输不必思考,记忆就可以了课堂没有时间思考其他原因75.22%34.56%35.02%12.73%12.48%15.74%34.81%

说明因为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未能参与教学活动。

在思政课上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和表达,你觉得学生要做到:

勇于表达,不要太在意表达得是否完整敢于提问,自己发现的问题更有指向性和独特性乐于分享,分享观点与感受对别人具有启发性善于合作,小组活动中与别人合作并对活动有贡献其他原因82.42%74.62%81.74%74.02%16.55%

说明需要构建机制促进学生参与,发挥主体性。

在思政课上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和表达,你觉得教师方面需要做的是:

通过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计问题然后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表达观点和感受的机会将学生参与实践的次数和结果计入课程考核当中83.16%53.74%69.34%50.19%56.61%37.33%

说明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有意识的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尽量多设计学生参与的环节和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与学生互动的环节。

(三)调研结果提示的调整方向

高校应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保证教学的质量。仅靠教师单方面讲授,无法使课堂生动,学生的课堂体验也不理想。因此,要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具有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必须有科学的教学设计。比如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等。

二、教学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实践活动的设计中应将学生作为主体

对于实践育人活动而言,其主要的对象就是学生,有效强化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为其提供充足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利用教学设计环节建立学生中心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二)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应选择、设计一些覆盖面广、能够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问题,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分析和总结获得一定的知识,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着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思政实践教学得到新体验及新的成长。

(三)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本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成长需求,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的机会。通过课堂上的展示与表达,可以帮学生逐步树立自信,明确自身的发展路线。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来进行课堂设计,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通过对自身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规划、职业发展规划、人生规划等的编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组织研讨学校校训、调研职业道德现状,明确社会对大学生素养的期待以及大学生成长以及努力的方向。

(四)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设计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中的学生绝大部分为00后,高校中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一定的了解,经常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才能找准切入点,设计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选择最佳实践方式。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水平。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保证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一)教师学生双主体双主导

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支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味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为了保障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发挥主体性,教师还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创造适当机会,让学生积极提出自身的问题,发表自身的观点。教师根据这一情况组织讨论以及引导,为学生提供充足机会,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项活动中,这样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能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活力、更具有针对性。

(二)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设计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的活动,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担任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小组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每个成员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同时,在这类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从而能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在融洽的“讨论+协作”的气氛中完成任务。

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一)改革考核方式,激励参与实践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注重学生的卷面分数,不注重他们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因此要改革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和考核的方式,增加学习过程的考核项目。这样有利于全面激励学生投入教学的实践活动。具体的指标设置为:学生过程性成绩的构成=教学实践参与度(20%)+课外实践(30%)。在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评估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应占50%。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对于比赛类的活动要加大表彰的力度,以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公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与参与效果,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维护教师主体地位的创新策略

(一)教师要践行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适应教学模式要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确立并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的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平等观念和民主观念,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学生,使其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中茁壮成长。通过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增强其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保证学生主体参与度可以达到常态化水平。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广大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涉猎的知识面要广泛,还要不断提升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本领,保证思政教学的有效进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按照既定目标进行。

(三)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每天都要填写思想道德与法治授课情况检查表,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保证思政课双主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效运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