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20年我国信息素养研究综述

2022-04-01杨文林

教育观察 2022年8期
关键词:素养评价信息

杨文林

(嘉应学院信息网络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广东梅州,514015)

制订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已成为教育事业新的历史使命。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和硕博论文,全面梳理国内信息素养领域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希望为今后信息素养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概述

(一)文献筛选方式

信息素养的研究最早源于图书馆、信息科学领域,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素养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展,关于教育类、图书情报类、信息科学类等领域的信息素养研究相继出现。截至2021年8月底,中国知网已收录教育类期刊1218种(含核心期刊188种),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刊物72种(含核心期刊18种)。因此,本研究将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作为数据库进行文献选取、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具体操作上,以“信息素养”为篇名,以“社会科学Ⅱ辑”中的教育类期刊和“信息科技”中的互联网类期刊、计算机类期刊、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期刊为文献来源,以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为发表时间,共检索到4037篇论文。为把握研究的发展动态,本研究对各年度发表的论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发现,2011—2020年,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论文年发表数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这与2010年后国家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千方百计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密切相关。不难发现,10年间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颇丰,进入稳中求精的新阶段。

图1 年度发表论文数趋势

为对2011—2020年信息素养研究文献做进一步可视化分析,本研究按照“被引、降序”方式排序,把排名前100的期刊论文以及与教育相关的262篇硕博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共计362份文献。这一方式筛选出的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以较好地反映2011—2020年信息素养研究的概况和趋势。

(二)样本的可视化分析

先将100篇期刊论文样本题录导入Excel表格,然后对来源期刊所在专题进行划分类别、合并归档。结果发现,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的期刊最多,其次是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类期刊,其他教育类期刊也占一定比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为抓住信息素养的研究重点,准确定位信息素养研究的关键词,本研究运用SATI 3.2分析工具对上述362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关联度分析。具体操作如下:将高频字段显示个数和矩阵大小都设为10,最终提炼出1423个关键词。为了方便研究,本研究选取高频网络节点(即频次排名≥矩阵大小10)生成Equivalence/相似矩阵,具体如表2所示。

表1 期刊论文样本来源期刊情况统计

续表

表2 信息素养研究关键词的矩阵分布

矩阵中的数字代表矩阵元素间的相似性,数值越大则关联度越强。数据显示:信息素养教育与图书馆的关联值最大,达到0.0909,这表明两者高度相关,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信息素养与影响因素、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关联数值也不容小觑,分别为0.0569、0.0052、0.0420。可见,关于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教师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如何提升信息素养的研究。

二、研究主题分析

(一)信息素养内涵研究

信息素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图书馆界。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率先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运用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主要的信息源来促使问题有效解决的一种技能。[1]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年度报告中提出个体信息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能否有效把握信息需求的时间点、能否快速定位信息源、能否准确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2]

张志安等人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不同类型的媒介信息的解读阐释与客观评价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促进个体生活与发展的综合能力。[3]陈彦平等人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知识存储、心智发展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能力系统。[4]张义兵等人从技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视角把信息素养依次定位于信息处理、信息问题解决、信息交流与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5]钟志贤等人认为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信息能力,提出信息素养是指合规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以实现信息源确定、信息有效获取、信息价值评估、信息自我整合与再生,最终达到特定目标的能力。[6]综合上述观点可以发现,当前学界普遍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和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文化人文素养的时代表征,具有自我更新和关注现实生活实际的特点。

(二)信息素养构成研究

在研究的早期,以张倩苇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信息素养可以划分为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7]十年来,以钟志贤的研究为代表,他把信息素养划分为灵活运用信息工具、有效获取信息、准确处理信息、精准生成信息、自我创造再生信息、提升信息效益、信息协作能力以及信息免疫八大能力。[8]对信息素养的构成,不同学者虽有不同阐述,但观点大致相同,在阐释信息素养的构成时均离不开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社会道德等层面。

(三)信息素养水平及现状研究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情况,钟志贤等人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江西南昌地区开展调研。结果显示:虽然56%的教师都能理性看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等实践层面的表现并不理想,因此,要基于实际设计培训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相关培训。[6]

杨琰等人对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下高校教师信息意识较强、信息知识体系较为完善、信息伦理自觉性较好,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现堪忧,明显滞后于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发展。[9]

钱冬明等人围绕信息意识行为表现、信息技术基本操作、创新应用、法律道德四个核心领域,在构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信息素养测评体系,并在成都中小学开展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行为表现,但基本操作与创新应用的表现欠佳;道德意识和法律知识明显偏弱;中心城区学生的信息素养明显高于周边地区。[10]

陈敏等人在全面对比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和框架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东部某省5820名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指数实施测算,最后根据测算结果,从提高信息创新意识、增强信息管理能力、深化信息安全应用、关注弱势群体四个维度提出建议。[11]

目前,对信息素养水平及现状的研究,国内学者一般是先对比国内外已有相关标准,再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开展现状调研,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策略。

(四)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桑国元等人提出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整合应用能力;要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打造信息素养自主生成的现实环境;探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线上教学和移动学习有机结合的方式。[12]

周辉等人提出应该从互联网思维培养、信息筛选和互联网工具的选择能力提升、数字环境建设、加强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13]

在如何提升信息素养上,学界大致围绕信息意识强化、信息知识储备、信息技能应用、培训效益提升、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展开。

(五)信息素养的评价研究

吴砥等人通过整理国际现有评价标准和近十年相关文献,提炼出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关键指标,并总结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核心要素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应用、信息伦理与安全、专业发展,以此确定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初步框架。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制订出一级5项、二级13项、三级38项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指标的科学性。[14]

石映辉等人在对国内外信息素养的结构和评价指标进行综述的前提下,对国内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SWOT分析,最终建立了以信息意识与认知、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应用与创新、信息道德与法律为一级指标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15]

朱莎等人在证据中心设计(Evidence-Centered Design,ECD)的思想指导下,通过设计多场景的复杂任务,实时获取学生信息素养过程性的数据并进行存档,识别并提取出学生信息素养行为表现的特征变量,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信息素养评价框架,打造数据牵引下的学生信息素养精准评价。[16]

当前,关于信息素养的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数量偏少,研究内容主要是根据自主设计的指标来开展评价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的成果会更加丰富。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述评

1.研究视角:从单一审视过渡到多维综合

初期研究视角较多定位于信息素养的内涵辨析、结构划分,对信息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后续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逐渐扩展到信息素养教育、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群体发展现状调查、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等。从总体上看,目前的研究既有基于单一视角的深度论述,也有以某一视角为主的多维分析。

2.研究内容:从表征现象分析过渡到深层发展规律探究

早期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在内涵解读、相邻概念(如技术素养)的辨别、如何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等,研究内容相对浅显、宽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内容已扩展到对内在规律的探索,如信息素养标准框架构建、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信息素养与核心素养、多主体的信息素养发展水平调研等。

3.研究思路:从借鉴国外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过渡到本土化探索

信息素养的研究最早见于美国图书馆界,出现了较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因此,国内信息素养的早期研究或多或少参照了国外的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和实践演绎。而随着国内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等因素,学界更多地关注信息素养的本土化探讨,如结合地域特色、主体身份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

4.研究方法:从理论定性分析过渡到实证案例研究

在研究的早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案例支撑,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仅限于内涵辨别、结构分析等理论阐述,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而随着国内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素养相关的理论体系逐渐清晰,学者更多地采用实证案例研究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优质案例。例如,吴砥等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其建立的信息素养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并对我国中、东、西部多个省份的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开展摸底调查,最终形成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新模式。

(二)研究展望

1.多学科、多视角协同参与,深入完善新时代信息素养的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在教育领域掀起持续的应用高潮。信息素养涉及教育学、图书馆学、信息科学等诸多领域,因而对信息素养的研究,理应与时俱进,开展基于多学科参与的基础理论研究,关注多主体信息素养的心理与行为表征、评价指标体系等,加强对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探讨多主体协同参与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一步夯实信息素养的基础理论体系,推进研究走向深化。

2.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动态,扎实推进本土实证研究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外学者提出了诸如数字素养、媒体素养和信息通晓等与信息素养较为邻近的新名词,并为之开设了MOOC课程,这表明国外信息素养研究已经吸收了新鲜力量,并自我消化吸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趋势将具有更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俨然成为当下国际研究主流。然而,国内的相关研究仍局限于概念解读、结构分析等,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新时代,我国对信息素养的研究要更为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实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信息素养本土化,寻求与国情匹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体系。经过对当下信息素养研究方法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研究大多属于理论层面的探讨,缺少优质的实证案例。然而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个体都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因而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因子,从而开展实证分析,探讨信息素养培养的本土模式是我国信息素养研究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路线。开展信息素养的实证研究,有助于学者准确把握信息素养的发展水平,实时调整、优化实施策略与具体行动,凝练出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

3.抓住后MOOC时代的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型教学模式如SPOC、DOCC、MOOR等陆续出现,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在诸多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有效缓解了因MOOC自身缺点和不足所带来的不便,并以其自身独特魅力促使在线教育的外在表征和内在运行机制发生明显改观。在新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我国学者要更加关注MOOC时代衍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如SPOC模式的准入机制(开放的有限性、门槛准入度)、DOOC下的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MOOR模式支持的学习问题解决与深层知识建构等,有策略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效益。

猜你喜欢

素养评价信息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订阅信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展会信息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