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糅与近代化:苏州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探析

2022-04-01成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匠近代化狮子林

摘 要:狮子林历史悠久,原为寺园,后来转为私家园林,现如今,园林面貌已不复旧观。造园意趣由初期禅宗园林的清净淡朴,转为后期官僚、商贾园林的奢华新奇,带有世俗化气息。现存狮子林主要呈现出民国时期风貌,园林建筑室内普遍设置内檐装修,装修风格杂糅,具有近代化的特征。通过梳理园林内檐装修的设置情况,展现狮子林室内空间面貌,在此基础上探究其装修意匠。分别从匾额楹联、装修样式、装饰、工艺、空间等方面解读设计的立意与匠心,进而分析意匠成因,指出时代、人文与技术对园林内檐装修的影响,展现园林的近代化变迁。

关键词:杂糅;近代化;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南私家园林建筑内檐装修设计研究”(2019SJA0859)阶段性成果。

狮子林是江南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园林。狮子林初为寺园,是元至正年间高僧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其所建,寺园合一,名为“菩提正宗寺”,又称“狮子林”。元末明初,大画家倪瓒曾为其作《狮子林图》。进入明代之后,狮子林一度成为私宅,后由明姓和尚重建圣恩寺,寺园分离,呈前寺后园格局。清代狮子林转为私园,乾隆初,花园部分由黄熙之父黄兴福县购得,改名“涉园”,又名“五松园”,并扩建西侧假山池面。乾隆南巡时六游狮子林,题咏甚多,并在北京皇家园林中对其进行了仿建。晚清时期,园林遭战乱倾圮,1917年,富商贝仁元购得后大加修缮,历时九载竣工,遂成今日园貌。

目前对狮子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叠山、禅境营造、倪瓒《狮子林图》、北方皇家园林中狮子林仿建的比较等方面,侧重于对园林整体环境的研究,而对建筑室内空间关注不多。内檐装修作为园林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使用者关系密切,具有独立的价值。此外,前人的研究大多关注元明清时期园林的兴废变革,对民国之后的园林嬗变探讨较少。事实上,今日园貌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民国贝仁元改造的影响。本文以园林建筑内檐装修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内檐装修的设置情况,对设计意匠加以解读,从侧面展现园林近代化的过程,进而分析园貌变迁背后的原因。

一、狮子林内檐装修设置

狮子林占地面积约1.11公顷,含东部祠堂、住宅和西部花园三大部分,祠堂和住宅为民国时期贝氏所建。花园部分以水池和山石为中心,建筑环绕四周。园中建筑密集,共计约20余座,园景丰富,回环复杂。园林部分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图1)。

(一)东部园区内檐装修

东部园区可细分为三部分:一是祠堂住宅与花园的過渡区,由燕誉堂、小方厅构成一组三进院落,为园主宴客场所;二是立雪堂庭院;三是园中元代遗存主假山区域,这一部分为全园精华,建筑隐匿其间。该区域建筑内檐装修以燕誉堂、立雪堂、揖峰指柏轩为代表。

燕誉堂是园主宴客之所,坐北朝南,是面阔三间的鸳鸯厅。室内以脊柱为界,利用隔断将空间划分为前后相同的南北两部分。南厅宜于冬春,北厅宜于夏秋。隔断正间为8扇屏门,次间各设1樘落地罩,分别由2扇纱隔和挂落组成(图2)。天花采用对称的一馆两轩做法,梁架南扁北圆,南厅为扁作菱角轩,北厅为圆料鹤胫轩,为典型鸳鸯厅样式。

立雪堂位于燕誉堂西南侧,原为传法之所,后为书斋。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三间,平面近似方形。室内后步柱正间为1樘落地圆光罩,次间采用形制独特的槛墙花窗样式,顶部为素板平顶天花(图3)。

揖峰指柏轩位于主假山以北,为两层重檐楼宇,是园中正厅。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北侧向外增置楼梯间。一层室内后步柱正间为6扇纱隔式屏门,南侧覆板悬挂书画。两侧各设纱隔、挂落出入。后部以廊柱为界,于楼梯入口处设6扇纱隔,左右两扇可开启,样式与后步柱间纱隔类似,具有良好的对应效果。前部采用平顶天花,后部过道采用鹤胫一枝轩。

(二)中部园区内檐装修

中部园区以水池为主体,建筑主要集中在池北一带,是园主宴客赏景之处。包括花篮厅、真趣亭、石舫、暗香疏影楼、古五松园庭院。整体装修彰显出楼台金碧、水木清华的特点。池南为长廊与3座小亭。该区域的内檐装修以池北建筑群中花篮厅、古五松园、石舫为代表。

花篮厅临水而筑,原为荷花厅,1968年被焚毁,现厅为1975年从娄门郑氏宅移建而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室内前步柱不落地,代以垂莲短柱,使空间显得更为开敞、完整。室内后步柱正间为4扇屏门,次间采用纱隔、挂落组合。天花采用贡式梁,前后共设3个轩,分别为鹤胫轩和两个船篷轩。前轩为抬头轩,后轩为磕头轩。

古五松园位于花篮厅北,民国新建时承园旧名“五松园”。主体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室内纵横方向皆设隔断,正间为6扇纱隔式屏门,次间各由纱隔、挂落出入。后部正间进深处,各设1樘落地罩划分空间,成为整个室内装修的点睛之笔。在顶棚处理上,前部设复水重椽假屋面,内四界大梁为圆作,后两界为平顶天花,与隔断中槛齐平,与前部空间形成鲜明对比。

石舫筑于水中,是贝家招待宾客享用船菜的场所,分为船头、前舱、中舱、后舱和船尾5个部分,由混凝土建造,装修带有中西合璧的特点。舱体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前舱入口处采用纱隔、挂落,前舱与中舱间设1樘太师壁分隔,板壁正中嵌方镜,两侧出入口悬挂落飞罩。后舱部分包括一个半封闭空间和楼梯间,由纱隔和挂落飞罩围合而成(图4),镜下定制固定座椅,后方楼梯间通往二层阁楼和中舱上方平台。

(三)西部园区内檐装修

西部园区以假山为主,为贝氏新增,山间有人工瀑布,为苏州园林中的孤例。山上建有听涛亭、问梅阁和双香仙馆,环境曲折,建筑内檐装修以问梅阁为代表。

问梅阁是西部假山上的主体建筑,为重檐楼阁,实则一层,室内上下两层贯通,空间高耸(图5)。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室内后步柱间采用1樘太师壁,由正间8扇纱隔和次间挂落组成,阁顶采用平顶天花。

二、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

意匠是中国古代对设计的指称。陆机《文赋》有云“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唐杜甫《丹青引》有“沼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經营中”,应是较早使用“意匠”一词。李砚祖在《艺术设计概论》中解释意匠为“意图”与“匠心”,李允砾在《华夏意匠》中解释意匠为“建筑设计的理念”。意匠包含立意与匠心两个方面,狮子林内檐装修的立意,主要反映在匾额、楹联中,匠心则通过样式、装饰、空间、工艺予以体现。

(一)内檐装修立意

就立意而言,狮子林创园之初为禅宗园林,历经明清和民国年间改造,延续旧景名称,因而带有早期禅宗园林的思想意蕴。狮子林园名释义中,寺院在佛教中称“丛林”,佛陀称“狮子吼”,园名便揭示了佛禅内涵。园中建筑立雪堂、问梅阁、揖峰指柏轩等,大多取自禅宗公案、文人轶事,富有哲理。如指柏轩源于佛门禅宗“赵州指柏”公案,立雪堂以佛家故事“慧可立雪”为名,弘扬求学精神,问梅阁取自禅宗公案“马祖问梅”,隐喻悟禅。此外,早期园名和匾联题咏,多以松、石、竹、梅为主题,带有比德属性,象征坚毅品格和飘逸出尘的志向,并同眼前山林景象相契合,体现了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入清后乾隆帝南巡时的驻跸与题咏,为园林建筑增添了华贵的气息。如园中旧悬一对联“楼台金碧将军画,水木清华仆射诗”。加上民国时期经富商贝氏改造后,园林融入更多世俗理想,带有商贾家族兴旺、功德留名的祈愿。如燕誉堂取自《诗经·车辖》中“式燕且誉,好尔无射”,意为宴乐之所。堂内北悬“绿玉青瑶之馆”匾额,源出倪瓒诗句,形容绿水,这里用翠玉名馆寓吉利富贵。堂内楹联“于觞咏流连而外,瞻族承先,树人裕后,名园今得主,高风不让谢公墩”,赞园主贝氏重修狮子林盛举和建造“承训义庄”的高风亮节。

(二)内檐装修匠心

1.杂糅新颖的装修样式

狮子林建筑内檐装修样式杂糅,既有精巧的晚清装修风格,又带有中西合璧的近代特色,整体呈现出多元融合、简化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样式的传承与变化,二是对西洋样式的吸纳与融合,前者为主流,后者为特色。

传统样式的传承与变化在隔断与天花装修中都有所展现。在隔断样式上,屏门一般双面覆板阴刻图文,纱隔内心仔裱糊书画、博古拓片,或采用多组雕花棚嵌框的做法,框中嵌玻璃。这种通透的内心仔样式与晚清玻璃的推广有关。夹堂与裙板大多双面雕花,极富装饰性。挂落样式打破常规的宫式、万川式,燕誉堂次间采用花瓣形挂落,轮廓清晰,样式更为精巧,富于变化。由于空间较高,隔断中槛以上横批处采用横风窗,嵌玻璃或裱糊书画,内心仔与下部纱隔呼应。

隔断中涌现出诸多变体,反映了装修样式的创新。如古五松园厅堂正间后部两樘芭蕉形天然落地罩(图6),打破常规样式,形态生动,柔化了空间边缘,增加自然趣味,显得独特而别致。立雪堂借鉴外檐装折中地坪窗、半窗、花窗形制,改良后用于内檐装修。做法是以■槛为界,上部三分之二处布满透空的藤纹,正中嵌海棠花窗,下部三分之一处采用木板围合,表面装饰线脚。该手法也见于小方厅装修中,反映了狮子林室内装修的灵活多变性。

在天花装修上,狮子林室内大量采用复杂的轩式组合,尤其是制作难度较大的菱角轩。鸳鸯厅南北两厅分别采用菱角轩与鹤胫轩,真趣亭天花由正中菱角轩和四周环绕的弓形轩组合而成(图7),花篮厅为船篷轩与鹤胫轩组合,二者在前轩组合处都采用垂莲短柱,顶棚构造尤为复杂。扁作轩梁表面大多拥有繁复的装饰,花篮厅还采用精巧的贡式梁,垂莲柱通体雕花。与主体建筑相比,中小型建筑天花处理较为简洁,多采用平顶天花。较为独特的变体是小方厅内所采用的井罩天花,形似覆斗,中间高四周低,侧面覆以斜板,形似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提到的“斗笠形”天花,样式简洁。

对西洋元素的吸纳与融合是狮子林内檐装修样式的突出特点。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部分室内装修形制得到了简化。门窗、挂落、纱隔以几何纹为主,结合西式线脚收边、彩色玻璃镶嵌,呈现出近代特征,例如小方厅、指柏轩、石舫内外檐装修等。暗香疏影楼、石舫中还应用了西式栏杆扶手或台阶,带有典型的西洋趣味。

2.多元融合的装饰处理

装饰是狮子林内檐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隔断内心仔、板面以及天花构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其中,既有清末民初常见的传统图纹,如万川、整纹、藤茎等,应用于挂落、花罩中,又融入近代抽象简化的几何图纹,如在门窗、隔断、横批中大量运用菱形、圆形等几何纹,形制简洁,带有近代风尚,成为狮子林装修的突出特点。

具象装饰图案运用十分普遍,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江南文人题材,如山水诗文、松竹梅、博古清供、文人四艺、文人轶事等。可见于鸳鸯厅、花篮厅屏门南北阴刻中,以及真趣亭、揖峰指柏轩、花篮厅纱隔夹堂与裙板雕饰中。芭蕉天然罩取蕉叶题诗之韵事,并寄寓佛理。问梅阁内外檐装修以及地面装饰均以梅为主题,古五松园纱隔及横风窗书画裱糊均以松为主题,同建筑名称和室外景观相呼应,内外相得益彰。

二是吉祥图案题材,这是狮子林装饰中最普遍的主题。如诠释富贵喜庆的牡丹卷草、凤凰、如意云龙、喜鹊等图案,表现子孙万代的葫芦、葡萄、石榴藤蔓纹,寄托福寿如意的五福捧寿、蝙蝠衔罄等,期望太平盛世和功成名就的狮、马、象等,还融入宗教图案以辟邪祈福。贝叶元素也多次出现,可见于家祠及燕誉堂外檐挂落中。贝叶是佛教弘传最原始的记录媒介,具有辟邪、平安的寓意,既暗指狮子林早期寺园属性,又与园主贝氏相呼应,为该园独具特色的装饰图案。

三是西洋图案的融入,反映出狮子林中西合璧的特点。如指柏轩外檐长窗裙板上装饰圆形徽章,环绕穗环、贝壳和涡卷。石舫内纱隔装饰有十字纹、卷草纹,都是受到西洋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图案。

从装饰手法和风格上看,园林建筑的装饰图案构图复杂,以雕刻表现居多。从天花梁架构件到隔断表面,分别采用深浅不一的雕刻装饰,体现了清末民初的设计意趣。从色彩上看,彩色玻璃点缀、书画裱糊装饰为素雅的室内空间增添了色彩,营造出瑰丽斑斓的空间效果。石舫内部地面还采用彩色水磨石和红色小花砖,一改常规的青砖墁地做法。园中真趣亭由于安置着乾隆御赐题匾,装饰风格趋于奢华。天花、挂落、吴王靠处构件多作描金处理,加上蓝底金匾和金底抱柱,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

3.新奇巧妙的材料工艺

从材料上看,狮子林室内空间和装修大量使用新材料,包括彩色玻璃、瓷砖、水管、电线、白铁皮、白石子等,呈现出近代特点。尤其是彩色玻璃的广泛使用,彰显了贝氏家族雄厚的财力。建筑中还使用水泥作结构材或铺地材,并采用模压工艺装饰图案,如暗香疏影楼龟背纹水泥铺地、问梅阁梅花纹水泥铺地、池岸水泥石舫等。舫内用进口水磨石和小花砖铺地。据记载,这种材料在光绪年间颐和园中被广泛使用。

从工艺上看,狮子林装修综合木作、雕作、油漆作、镶嵌、裱糊等诸多工艺。构件小巧精致,雕镂精细,以阴刻和浅雕为主,夹堂裙板采用贴雕的方式。装饰图案生动饱满,包含大量复杂的人物场景画面,展现出晚清苏州精湛的匠作工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狮子林室内装修带有近代特点,装修样式经简化后,也间接影响到工艺技术的呈现。

4.高敞丰富的空间营造

园中主体建筑规模较大,面积大多在120平米以上。楼厅揖峰指柏轩底层高达4.82米,燕誉堂室内高度近7米,仅外部廊轩就高达5米以上,如此高敞的厅堂在苏州园林中颇为少见①。与之相比,拙政园鸳鸯厅三十六鸳鸯馆、留园主厅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等其他园林中的单层主体建筑,尽管面积达150平米以上,但室内天花高度仍维持在6米以下,大多为4.5—5米,形成和谐的立面高宽比。西部问梅阁室内上下两层贯通,空间显得十分高耸。狮子林内建筑形制灵活多变,暗香疏影楼面阔四间,打破传统奇数开间,加上楼西毗连三开间小室,远观如连贯的长楼。园中大量采用二层楼阁,并设置独立的楼梯间,拥有垂直交通体系,流线组织错综复杂。

在空间分隔上,室内利用内檐装修,营造出开合有致、虚实相间、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多数建筑仅沿面阔方向设隔断,将空间分为前后两部分。正间为实隔,次间为虚隔以便通行。其中,立雪堂、古五松园、石舫室内空间分隔较为独特,展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古五松园内共设5樘隔断,除面阔方向外,正间后部沿进深方向的2樘落地罩对空间加以细分。并同南墙尽端的月洞门对景,使视线得以穿过四重界面直抵中部园中假山,带来连续穿行体验,形成幽深不尽的视觉效果。立雪堂内部正间、次间均采用虚隔,正间透空的藤纹圆光罩同后部墙上开设的花窗互为关联,起到双重框景的作用。即便狭小的石舫,在延续传统画舫前后高中间低格局的基础上,室内也利用高差营造出层次丰富、独特新颖的空间效果。中舱地坪下沉,空间低平狭长,前舱高达两层,上下贯通,营造出一个高耸的入口空间,二者产生强烈对比。后舱部分设置封闭的屋中屋和楼梯间,加强空间的开合对比。舱内还多处用到镜面,起到空间反射与延展的作用。

在空间主从秩序的组织上,鸳鸯厅燕誉堂与其他园林的同类厅堂相比,对南北两厅等级性的区分更为细致。除厅内正间屏门南北两面的图文装饰与匾额差异外,还通过脊柱形式、地面铺装、天花样式加以区分。南厅采用方柱,斜砖铺地;北厅采用圆柱,顺砖铺地。两种铺装在脊柱中缝处交接,并延伸至东西侧墙,提高了施工难度。鸳鸯厅天花部分南厅为扁作菱角轩,轩梁满布花纹,精巧雅致,凸显其主体地位。北厅为圆料鹤胫轩,轩梁纤细,简洁无雕饰,与南厅形成鲜明对比。顶、地、墙极尽变幻之能事,充分体现出狮子林内部装修的精巧。

三、狮子林内檐装修意匠的成因

狮子林内檐装修呈现出文雅与奢华、传统与西化杂糅的近代化意趣,与时代变迁、地域文化以及营造者的身份、思想、生活有密切关系。清末民初社会面临剧烈变化,西方新文化、新材料、新技术涌入,对物质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江南作为明清时期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民国以后也是新风尚最早波及地之一,时代与地域因素为狮子林面貌的变迁奠定了基础。

从园林属性和营造者上看,狮子林是由元明时期僧人与文人主持修建的寺园,到清代官僚士大夫营造的华贵私园,再经由民国富商贝仁元改造,园林意趣从清净淡朴到奢华新奇。苏州诸园受时代浸染而变异,以此园为最甚。园中留下了各个时代的痕迹,既有早期寺园遗意和文人园水木清华的特点,又融入清代皇家园林金碧重彩与近代商人奢华繁丽的设计风格。不同气质在同一园中交汇,使园林从外到内呈现出杂糅的特点。

现存狮子林内檐装修主要体现了民国时期风貌,同营造者理念密切相关。园主贝仁元曾任上海总商会协理和全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长期寓居沪上,兼有传统文化观念,又受新风尚浸润。因此其在對园林进行改造过程中,在延续传统文化意趣的基础上,更多呈现出奢华、求新、求异的商贾趣味。贝氏延聘画家刘临川主持园林改造,作为“能主之人”,大至园林布局、建筑形制,小到室内装修,他均有涉及。据陆企霄老先生回忆:“贝氏寓沪时尚,重表面观。照则重于旧景重辉,深层求化。二者不易统一。”园主重形式时尚,设计者重新旧兼容,强调文化内涵,这也是导致园貌呈现杂糅折衷的原因之一。刘临川一方面立足传统文化传承,秉持江南精巧的设计传统,并纳入吉祥寓意②,另一方面也积极吸取新思想并采用新材料。在修园前他接受贝氏出资,赴京、沪、杭、宁等地游历,受北京香山碧云寺营造孙中山灵柩建筑的影响,将新材料玻璃、水泥、花砖以及欧式楼梯等西洋元素用于园林建筑装修,使园貌富有新意。同时,园林营造由沪上专门指派的钢筋工、混凝土工、柏油水磨石工、木模工、管道工、电工实施,方才完成园中混凝土舫、桥、水箱、花架、漏窗等的建造,以及房屋的水电配置,使园林更能满足生活需求。由此可见,民国狮子林室内设计与营造,是时代、地域、人文多方因素影响下的产物。

四、结语

狮子林历经时代变迁,从寺园到私园,风格多元,物化百年历史。园林现存建筑带有近代色彩,同早期禅宗园林面貌已大相径庭。内檐装修作为狮子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意匠呈现出杂糅与近代化的特点。从立意上看,兼有佛禅理趣、文人意趣与世俗理想。从匠心上看,装修样式、装饰、材料、空间基于精巧、奢华的清代晚期风格并加以创新,糅合西方元素和新材料、新工艺,呈现出中西合璧、简繁有致的近代风貌,具体表现在杂糅新颖的装修样式、多元融合的装饰处理、新奇巧妙的材料工艺、高敞丰富的空间营造上,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内檐装修受清末民初时代与地域文化影响,同园主、设计者兼容并蓄的思想观念和求新求奇的审美趣味密不可分。尽管学界对狮子林变迁的评价不一而足,但它反映了江南园林近代化的过程,亦是园林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展现了时代风尚和人文风貌。对园林建筑内檐装修的研究,一方面为园林研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另一方面彰显出内檐装修的艺术价值③。

注释:

①尺寸数据以作者测绘为主,参考苏州市绿化与园林管理局《狮子林志》、何建中《江南园林建筑设计》中所收录的尺寸。

②刘临川考虑到狮子林原系佛门善地,贝氏建家祠为祈祷福寿,因此园景取“从善纳福”之意,在内檐装修中通过匾联题咏与装饰予以反映。

③本篇内容为博士论文中的观点提炼。

参考文献:

[1]苏州市绿化与园林管理局.狮子林志[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5.

[2]顾凯.江南私家园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何建中.江南园林建筑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曹林娣.园庭信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曹林娣.图说苏州园林木雕[M].合肥:黄山书社,2010.

[6]童寯.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7]中国建筑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上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成果,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意匠近代化狮子林
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云林清閟与狮子林仿建
勘误说明
图画与园林的互动—倪瓒(款)《狮子林图》及其清宫仿画研究
书 画
天下匠来!FOD嘉年华于凤凰中心开幕
意匠、意象与意境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论汉阳铁厂选址对武汉近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