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苗族传统民居中的人文生态表达

2022-04-01毛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苗族贵州

毛炜

摘 要:受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影响,贵州苗族传统民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这样的建筑形式是苗族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苗族人民的人文生态思想。如今,在国家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尤为重视的背景下,透过这些苗族传统民居去挖掘其内在的人文生态理念,对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贵州;苗族;传统民居;人文生态

苗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苗族的迁徙史。历代封建王朝的不断征剿,迫使苗族先民不得不向更高、更险的山林中迁徙,择险而居。自秦汉至清朝,贵州地区因复杂的地形、封闭的交通逐渐成为苗族的主要聚居区。在这里,苗族人民集中智慧,变劣势为优势。地理环境虽然恶劣,却使得苗族人民在村寨选址、建筑建造、耕地规划上更加灵活;交通环境虽然闭塞,却也使得苗族传统民居颇具特色并且能够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长期保存。

一、贵州苗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

居于地势险峻的高山地带,贵州苗族人民因地制宜,将南方的干栏式建筑与当地险峻的地形相结合,创造出了底层悬空半吊式楼居建筑。形式上,这类建筑依山就势,一面靠山,一面悬空,与山体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结构上,穿斗式构架坚固而又稳定;功能布局上,一层用于饲养家禽,存放货物,二层用于苗族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三层用于屯放粮食和杂物,不仅可以通风防潮、防虫防兽,还能很好地集约空间,保护当地有限的土地资源(图1)。

二、新时代的人文生态建设

工业文明的冲击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一部分人堅信科学技术可以使人们足以与自然灾害对抗,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核废水泄漏、冰川融化、部分物种灭绝以及其他灾害所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面前,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灾害的强大力量是目前人类无法用科学技术来抵挡的。新时代,应加强人文生态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此外,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应使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苗族人民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变劣势为优势。贵州苗族传统民居多建于环境恶劣的高山地带,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使苗族人民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格外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同时,交通条件的闭塞,使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具当地特色。可以说,吊脚楼是苗族人民依靠自身智慧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创造出的宜居建筑。研究贵州苗族传统民居中的人文生态表达,能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指导。

三、贵州苗族民居中的人文生态理念

(一)“占天不占地”——节地思想

苗族传统民居蕴含着“占天不占地”的节地思想。贵州省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苗寨的选址更是在“地无三尺平”的高山地带,适宜居住的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农业种植也需要平缓的耕地,这就使苗族人民在房屋建造时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形制上,苗族民居一般为底层架空,建筑上大下小,运用层层出挑的建造方式,极大地集约了住房用地,留出了更多的土地用于耕作,同时底层架空的做法也适应了贵州地区潮湿的气候环境。可以说,这样的建筑形式是苗族同胞以智慧对抗恶劣环境、努力求得生存的结果。

(二)“依山就势”——在地思想

苗族吊脚楼的特色在于它与大山的充分相融。吊脚楼仿佛是从山体中长出来的,充满生命的活力,指向天空。这样的和谐之美与吊脚楼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有关。

在建筑结构上,吊脚楼的一部分与山体相连,一部分又与地表脱离以脚柱支撑地面。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依据坡度的大小,灵活调节脚柱的长短,形成一个稳固的平面。在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脚柱矮的只有一米多,高的可达十几米,数以千计的吊脚楼坐落山间,山与吊脚楼之间形成一种亲密关系,体现了谦让、包容、和谐的思想。

在建筑选材上,苗族人民通常就地取材。在雷公山、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碎屑岩地质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因此当地居民便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了吊脚楼。在南、北盘江流域,石灰岩地质的产物是石板,于是石板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建筑材料,他们建造起石板房。古朴的建筑材料显示出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使苗族建筑呈现出一种古朴之美。

反观当今的一些建筑设计,对西方现代建筑形式盲目追求,建筑结构越来越单一,设计的建筑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市中很难再看到像吊脚楼这样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因此,要想拒绝“千城一面,千房一式”,让建筑充满地域特色,可以从苗族民居中寻找灵感。

(三)建筑用料“量体裁衣”——节能思想

苗族民居的建筑用料取材于当地,如杉木、松木、枫木等木材,毛石、卵石等石材,以及泥巴、竹子、稻草等自然材料,但当地居民并不是毫无节制地去砍伐、开采,他们在房屋建造前便“量体裁衣”,要用多少材料、哪里的树木可以用、哪里的树木不可以用都有严格规定,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什么材料适用于什么地方,当地居民拥有丰富的经验:贵州多雨,因此村寨的路面采用青石板、鹅卵石铺就,这样可以方便雨水渗入地下以免水土流失;建筑屋面采用杉树皮或者青瓦,因为它们是很好的防水材料。另外,吊脚楼由许多建筑构件灵活组合而成,哪个构件坏了,可以单独更换,十分方便。苗族人民本着节约原则建造房屋,适度地向自然索取,这种节能思想值得当代建筑设计师学习。

学者俞孔坚在《回到土地》中提到一个反面例子——“城市化妆运动”。这种运动实际上就是把形式放在功能之前,把功能强加到预先设定好的形式之上,这既不是为大众的设计,同时还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例如造型规整的植物、华丽绚烂的霓虹灯、气派的广场等,这些装饰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与“生存的艺术”相背离的,不能长久存在的,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是吊脚楼这样的“生存的艺术”。

(四)“反规划”——内心深处的信仰

学者俞孔坚提出了“反规划”途径,他强调“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而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城市快速扩张的一种应对策略。这种观点作为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前卫思想,其实一直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始终不变的信条。在苗族神话中,枫树是世间万物的起源,《苗族史诗》中写道:“砍倒了枫树,变成千万物。”苗族人民内心深处对枫树十分崇拜,认为它可以保村寨平安。因此,在苗族的传统中会有植枫俗、护枫俗、祭枫俗这样的“枫文化”。例如:苗族人民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在这里种上枫树,枫树活了就定居这里,枫树不活就再次迁徙;对于长得出类拔萃的枫树,苗族人民更是十分爱护,明令禁止任何人砍伐;每个苗寨都有一个树龄最长的古枫,它作为“保寨树”村民认为它能保佑寨子世世代代的平安;一些苗寨吊脚楼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苗族人民认为它顶天立地,自己的祖先就是以枫木柱为桥梁来到地上。

苗族人无论是建设房屋还是开垦农田,都以不破坏枫树、枫树林为前提。这其实就体现了“反规划”思想:把土地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以实现长久的利益,而不是单考虑人类发展需要。在今天,“反规划”被认为是一种逆向思维,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自我发展是最重要的,而未将保护自然放在重要位置。但在历史悠久的苗寨,世世代代的苗族人民始终是将自然放在首位,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反规划”对于苗族人民来说算不上逆向思维,而是他们千余年来一直不变的信仰。

(五)“情理相依”——长存的民族价值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建筑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为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民居功能的划分更加明确,同时也更加丰富。苗族人民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室内的采光、通风、隔音等问题进行了解决。

现在的苗族民居,虽然在平面功能布局和局部材料的使用上进行了一些调整,但用枫树做房子中柱的建造方式、建造过程中的仪式等还保留着。当代的苗族建筑既有“情”(展现了当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又有“理”(运用了先进技术),能充分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四、传统民居中的人文生态理念的现代意义

(一)保护生态环境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等问题层出不穷,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生态建筑”一词出现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生态建筑致力于协调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营造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通过对苗族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建筑材料环保,与生态建筑理念十分契合。从传统民居中去寻找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先例:学者齐爱国从黄土高原地区的生土窑洞中寻找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人类可以向地下开辟居住空间,利用现代技术和穴居经验探索地下建筑的更大可能。而苗族传统民居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以现在所见到的最终形态展现在人们眼前,它能为地上建筑设计提供方向,为建筑师提供设计灵感。例如,“占天不占地”的建筑形式、一层畜牧生产二层生活起居的功能布局、建筑构件的搭接技巧都可以成为深入研究地上住宅的切入点。

(二)保护耕地,突出民居地域特色

苗族人民为了保护耕地做出很多努力。苗族人民主要聚居于山区,生活环境山多地少,吊脚楼民居的创造既为农业用地尽可能地多留空间,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了保护耕地和突出民居地域特色相结合。《中国自然资源报》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我國三大平原农区的耕地资源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突出问题:东北平原黑土地退化,淮海平原地下水漏斗,长江中下游平原农田土壤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逐渐增大,不少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出现,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因此,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耕地保护方法刻不容缓。借鉴苗族吊脚楼建造方式,把保护耕地和建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民居相结合,既能保护耕地,又能发扬我国优秀建筑文化。

(三)设计源于日常生活,给予当代民居设计启示

苗族民居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民居的设计者是当地居民,他们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进行民居设计。正如学者俞孔坚在《回到土地》中所提到的“重归人性与故事的地方”,大山深处的苗寨是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而苗族民居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故事很多都在苗族民居中发生。为了更好地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苗族人民将建筑立于陡峭的山坡,采用底层悬空半吊式建筑形式,因为山中常有野兽、毒虫出没,在底层饲养牲畜,人住楼上才更安全。

苗族传统民居如同一部立体的苗族小说,讲述着住在这里面的人酸甜苦辣、平淡却真实的生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微设计”“无痕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去弱化设计的痕迹,要求设计师从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把设计落在实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苗族传统民居在这一点上对现代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因为苗族传统民居的设计者是当地居民,他们是从生存角度出发,从自身实际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房屋设计和建造的,这使他们的建筑更有温度。

五、结语

苗族传统民居中的人文生态理念是值得当今建筑设计师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占天不占地”的节地思想、“依山就势”的在地思想、“量体裁衣”的节能思想以及对枫树的崇拜和保护,是苗族传统民居得以存在千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浓缩在一座座建筑中,深入探究苗族传统民居的人文生态理念,结合现有技术进行民居设计,未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齐爱国.人文生态的理想:生土窑洞原生态民居的失落与再生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5.

[2]俞孔坚.回到土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司振中,李貌,邱维理,等.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2010(5):713-721.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苗族贵州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