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顾客为什么购买》译文探究

2022-03-30李真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与之也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营销类英文书翻译成汉语版本,进入中国市场,受到读者的欢迎。营销类书籍一般是把商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将商业和工业心理学相结合,对商业行为规律进行分析,让读者充分了解到商家营销心理。本文以畅销书《顾客为什么购买》为例,用功能对等理论对分析该书的中译本,从中探索翻译技巧,以期提高营销类英文书翻译质量。

关键词:《顾客为什么购买》;功能对等理论;营销类英文书翻译

作者简介:李真(1990.03-),男,汉族,河南夏邑人,郑州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电商不断发展,尤其是一些直播带货,短视频平台的广告营销,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之各种各样的营销技巧,容易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消费者也需要对各种营销手段有一定的了解,促进自我的理性消费。《顾客为什么购买》以顾客的角度,结合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以及商业知识,对消费者的消费进行了分析。该书作者是帕科·昂德希尔(Paco Underhill),其在消费行为学方面研究颇深。作者从五个大的角度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购物学的奥妙,接着从机理学、人口统计学、购物动力学进行阐述,最后以购物未来学结尾,有逻辑层次的进行推进,深入分析了消费行为。该书的中文译本作者是缪青青和刘尚焱,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对译本进行分析。

二、理论依据: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是美国翻译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核心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语言的功能,在功能层次上產生效果上的对等。奈达1964年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先提出了“动态对等”,译文是原文在译入语中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其后,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中,对 “动态对等”进行了补充完善,称之为“功能对等”。最高限度对等:译文读者基本上达到原文读者领会原文的感受。最低限度对等:译文读者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领会原文的程度。这是功能对等中提出的两种标准,其区别就在于读者达到的感受,由此可见功能对等强调的对等方式,并不是字对字和句对句的对等,而是读者感受体验上的对等。而这样对等方式,对于翻译文本来说至关重要,翻译所要传达的内容,或者所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相对应的效果,从而传达出对于文本内容的一个理解。本文从功能的视角,以词语、词组、句子、段落为基础,结合作者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方法,分析译文,提高译文质量,促进译文的理解。

三、理论应用及译例分析

(一)词语、词组的翻译

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词的翻译至关重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如何翻译出合适的意义极大地考验了译者的能力。奈达提出“内容大于形式”,实现词的对等,是其理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词的处理方法上,要结合句子上下文语境,运用多种翻译技巧,不拘泥形式地进行翻译。

原文1:How to Read a Sign

译文1:广告牌的效应

分析:“sign”有“标牌、指示牌”等意思,在此处指代文中的广告牌,该原文在书中是第五章的一个题目,按照字面意思是“怎样读广告牌”或者说是“怎么理解广告牌”,这两个译文,均不能体现该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五章主要讲了,在消费这一块上,广告牌的作用,对于商家所起到的宣传作用,以及对于顾客的引导作用,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进行了名词化处理,重点调调了“效应”,这样更符合原文内容的传递,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该章节的主要信息点。

原文2:The Twilight Zone

译文2:缓冲地带的妙用

分析:“twilight”做名词指“暮光、曙光”,也可以作为形容词意思“模糊的、朦胧的”,关于 “twilight zone”在已有的翻译版本中有《迷离时空》,是1959年美国的系列电视剧,但该翻译意思明显语境不符合,另外将其直译成“黄昏区域”明显意思也不对,该章节主要讲述了顾客是否选择进入商店,会受到商店橱窗摆放的东西以及商店进口处的商品的影响,而该区域就是“twilight zone”,所以在此作者采取了意译,意译就是保持原文的内容,但不能同时兼顾其修辞特点,不得不改变说法的译文。因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很多不同点,有些文本采取直译会造成读者错误的理解,或者是译者所要表达的目的不同,所以对原文的处理方式就会不同,都可能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故此处翻译成了“缓冲地带的妙用”。

原文3:The Internet

译文3:互联网带来的购物新挑战

分析:此处“Internet”作为一个单词是指“互联网”的意思,但此处并不是指普通意义上的“互联网”,作为书的章节,这样直译显得意思不具体,因为和互联网相关的内容很多,像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软件等。而在本书中,是说和互联网相关的顾客购物内容,因此直译就显得意思比较宽泛,表达不出来该章节的意思,同时不够吸引读者。译者在此处进行了增译,加上了“购物新挑战”,这样更清晰地反映了该章节的内容,忠实于原文。同时目标语读者也会更期待文章的内容,想知道“挑战”是什么。

原文4:See Me, Feel Me, Touch Me, Buy Me: The Dynamics of Shopping

译文4:购物动力学:观,闻,触,买

分析:根据文中内容,“me”指代商品,主要是讲了商品购物,原文的表达类似于汉语中的拟人手法,商品以自己的语气表达在每一个动词后都加了一个“me”,但是在翻译成汉语时,就会显得累赘,同时语义不清楚。译者在处理时,进行了减译,减译就是删除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在进行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时,有些词虽然没有进行翻译,但是上下文却能够体现出该意义,所以为了让译文更加简洁明了,就不需要再进行翻译。译者直接将其去掉,在“Dynamics”上,直接翻译成成“动力学”,在确保意思的情况下,又进一步保留了源语言的特色风格。同时对语序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语义也更加清晰。

(二)句子的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语系不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所以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在句子方面更加明显。英语重形合,形合就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重意合,则是用词语和分句的含义表达。也就是英语中表达语义和逻辑关系时,常用关系连接词如who、that、which、where等,介词如with、in、about以及时态语态等来表述,修饰内容多,灵活多变。汉语会用语序、反复、对偶、四字格等进行表达意思,所以把握住两种语言的特点,对于译者来说至关重要。

原文5:They come back to the office, where an experienced clerk spends another day or so typing all the information, every single notation on every track sheet, into a computerized database.

译文5:跟踪者返回办公室,这时一名经验丰富的职员用将近一天的时间将所有的跟踪信息,包括上面的每个符号输入电脑数据库。

分析:原文5句子较长,翻译起来需要注意句子的逻辑结构,句中where引导了一个定语从句,要把握住该定语从句的翻译。在汉语中,定语一般情况下是前置,而英语翻译成汉语时,有时定语会过长,这是则后置。在进行定语从句翻译时,核心点是定位出英语句子中的中心词,接着把握住句子的逻辑关系,最后按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对句子进行重组。译者处理原文时,因该句中“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内容过多,不易进行前置,所以采用后置译法,句中逻辑结构也比较清晰,因此译者进行直译,并增译了“这时”和“包括”让句子更加通顺。

原文6:It's called Mxyplyzyk, an intentionally unprono-unceable appellation taken from a rather obscure character in Superman comics.

译文6:这家店的名字非常拗口——“Mxyplyzyk”(取自超人漫画中的一個小角色)。

分析:译者在处理这句话时,译者首先对于其中的名字“Mxyplyzyk”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处理,直接用其原文中的内容,因为该句所强调的内容是这个名字的特点,根据文本内容,对该名字描述时用了“unpronounceable”,也就是拗口的意思,若将这个名字进行音译或者根据意思翻译等处理方法,均不能体现出原文本传递出来的内容,所以作者直接保留了原文中的这个名字,但这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因为原句中给出了相关背景,这个句子来自超人漫画。译者的这种处理方式,很好地传达了原文本的内容,让读者能够看懂,同时还保留了原文的风格特点。接着对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在表述名字时用了破折号,同时在名字后面加了括号,把部分原文内容放在了括号内,因汉语注重意合,所以这样句子的意思和逻辑结构就非常清晰,读者很容易就把握住了原文传达的意思。

原文7:You need hands.

译文7:顾客需要腾出一只手。

分析:原文中并没有表达出“腾出”的意思,但根据文中的意思,顾客在购物的时候,一只手拿着自己的外套或者别的东西,另外一只手去选购商品,这时就不会选购很多东西,再接着引出后边超市里面的购物车,若是直接翻译成“你需要手”,就会让读者不知所措,同时意思表达不够准确,所以译者进行了增词。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好地表达原文内容。因此增词不是随便给译文增加一些内容,增词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增词是为了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出原文所要传达出来的意思,增词后,该句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原文8:Our subject is the fortyish woman in the tan trench coat and blue skirt.

译文8:我们所要跟踪的目标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穿着棕褐色的风衣、蓝裙子。

分析:“subject”表示“目标、对象”,根据上文中意思,可以知道作者的团队,为了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选择了一个观测对象,观察购物时的一些表现,为了保证场景以及观察目标的心理不受影响,所以在其不知道的情况下,对其购物时进行了跟踪。所以译者在翻译这句话时,增加了“跟踪”,译者在翻译时要采用最能贴切表达原意、最能连贯上下文的方法构建译文句子。增加该词后,让句意更加明了了。

(三)段的翻译

与词和句子不同,段在交际功能方面,是相对独立的语篇单位,对于段落的分析,更能把握文章的内在关系。功能对等理论指出,段落功能的对等是译语表意功能的对等。在翻译段落时,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句子的逻辑,做到语际连贯,实现意思上的对等。

原文9:It might be useful right about now to pause and look at the science of shopp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not of the scientist but of the practitioner-that is, the retailer and marketer. He or she is certainly part of the equation we're studying.

译文9:现在我们要打断一下思路,不从科学家的角度,而是从实践者(即零售商和营销者)的角度来看待购物学。零售商和营销者也是我们这项研究的调查对象。

分析:译者在处理这段话时,为了让该段内容符合逻辑,更好地进行下文内容的衔接,并没有字对字翻译,而是进行了内容上的增减,调整了语序。译者首先增加了“我们”,并将“看待购物学”后移,把英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处理成了汉语的括号,对“practitioner”进行补充说明,意思更加清晰明了。同时在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关系上,把代词具体化,因为此处的“he”和“she”就是指代上文的“零售商”和“营销上”,此处译者的处理方法不但让该段内容在逻辑上更加紧密,也让读者更加明晰了文本内容。

四、结语

《顾客为什么购买》将心理学和商业完美结合在一起,使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心理学以及商业方面的术语,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本文主要是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从词、句、段、三个角度进行了文本分析。为了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译者将不同的翻译方法相结合,给读者忠实地呈现出了原文本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对商业以及消费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类似商业营销类英文书翻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64.

[2]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Nida E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冯庆华.实用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桂乾元,郭歌.翻译九点论——关于“翻译实践论”的思考[J].上海翻译,2017(4):9-15.

[6]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7]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研究
从功能主义论看日本电影名的中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葛浩文的《变》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近十年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综述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英语翻译浅谈
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中国体育语言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