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竹变“废”为宝

2022-03-29新邵县陈家坊镇黄山坪学校422923石颂军

湖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邵县竹筷竹子

新邵县陈家坊镇黄山坪学校(422923) 石颂军

在新邵县潭府乡四杰竹业加工厂区,寺溪冲村村民李会清正指挥着拖拉机将满满一车南竹送到生产线上。“这是我自己屋后面的竹子,自从四杰竹业在这里建厂,过去漫山遍野无人问津的竹子,现在变成脱贫致富的宝贝,667平方米竹子一年能卖七八百元,我们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新邵四杰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坐落在潭府乡陂丁村,致力于南竹深加工行业,以生产高档竹筷为主。公司负责人石红卫1968年出生于潭府乡,改革开放之初,他靠着自身的勤奋和人脉,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成为当地有名的“万元户”。后来,石红卫走南闯北,干过长途货运、工程项目,生意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石老板”。

2014年在浙江经商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石红卫发现了南竹产业的巨大商机。当时,浙江省安吉县一个乡镇就有50多家竹筷加工厂,当地的南竹原料每吨700元都供不应求。而自己的家乡,却因为交通不便,有上万亩南竹却无人问津,仅潭府乡每年就有3333.3公顷南竹浪费在山里。为此,石红卫暗下决心,要把家乡的路修起来,把竹子开发利用起来,让父老乡亲们富裕起来。

同年,石红卫开始回乡创业,带领150名村民成立合作社,流转承包了6个行政村800公顷林地。合作社成立后,石红卫又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47千米林道。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运作,由农户负责南竹种植,公司负责南竹收购。

54岁的寺溪冲村贫困户陈顺祥因患有慢性病,家庭负担重,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年底开始到公司务工。他说:“在这里打工,每天能挣100多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是件幸福的事,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在公司的生产线上,一双双竹筷被消毒、烘干、打包,每年有2.6亿双竹筷从这里销往福建、贵州、湖北等省。公司的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烘干、防虫、防霉技术,竹筷品质优于木筷,而且价格低廉,在市场上广受好评,2019年产值1200多万元。现在,公司是全国竹筷加工50强生产企业、湖南省竹筷加工10强生产企业和新邵县就业扶贫车间,常年有工人200多人,其中贫困户98人,平均每人每年增收3万余元。

仅仅只做筷子,还不能将南竹充分利用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石红卫和他的团队充分挖掘南竹的多种用途,竹子主干用以编织高档凉席等生活用品,竹枝、竹梢、竹屑粉碎做成竹炭,竹根做成根雕……一根竹子全身都是宝。

现在,公司正在尝试利用竹木屑发酵制作竹子酒,还请来农业专家培育生长快、味道鲜美的新品种竹笋,预计不久后即可上市。石红卫还想利用合作社的竹海,打造一个竹文化旅游基地,让更多的游客能看到翠竹绵延、浩如烟海的竹林美景。

让贫困户搭上本地特色产业的致富“快车”,是建立产业扶贫长效帮扶机制的重要法宝。“新邵现有18000多公顷南竹,光原材料就价值一个亿以上。如果全部深加工,还可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千多万元务工费,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谈起南竹产业的效益,石红卫信心满满:“竹子3年一长,只要这个产业在这里,财富就不会枯竭,贫困将永远成为过去式。”

猜你喜欢

新邵县竹筷竹子
竹筷木桥
基于Lindo模型的耕地保护数量预测——以湖南省新邵县为例
篮球小将赛场竞技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点燃一支竹筷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究
探究竹筷在水中的变化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