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观察

2022-03-29丁文辉刘良马晓明

当代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开腹胆结石胆囊

丁文辉,刘良,马晓明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435)

胆结石属于普外科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与胆汁停滞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1],由于胆道解剖结构特殊,多数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临床常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但存在切口大、并发症多等缺点,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并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 例。实验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3~72 岁,平均(51.4±14.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3岁,平均(51.1±14.2)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患者右腹直肌或右肋下缘做一长4~5 cm 的切口,探查肝脏、胆囊、胆总管及各周围组织情况,实施胆囊切除,结扎残端胆囊管,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清理后缝合切口,结束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使用德国史托斯STORZ 腹腔镜,首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实施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体位,身体向左侧倾斜20°,头部及足部均抬高15°,3 个操作孔分别位于脐下1 cm、剑突下及右腋前线平右肋缘下1 cm 处,建立气腹后进入腹腔探查,确认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以剑突下及右腋前线为主要操作孔,游离胆囊三角,显露胆囊动脉并结扎,同时游离胆囊管并确认无误后结扎并离断,用电钩或超声刀将胆囊从肝脏上完整剥离下来,电凝止血后,结束手术。

若患者结石较大,可于剑突下或脐部插卡口处做延长切口,并使用取石钳取出结石。根据患者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如放置需对引流液的颜色及量进行观察,确认患者是否出现胆瘘,至患者引流液量在10 ml 以下时,可拔除引流管[4]。术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术中出血量(ml)75.26±11.14 147.78±22.12 16.038<0.05手术时间(min)51.36±4.71 75.84±9.12 12.557<0.05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下床时间(h)5.74±1.32 27.46±8.51 13.027<0.05排气时间(h)11.74±3.86 24.32±7.64 11.554<0.05住院时间(d)5.33±1.21 8.76±1.33 10.068<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提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南,为手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依据。临床对胆囊床出血进行了深入探究,进一步明确了肝中静脉与胆囊床之间的关联性,认为二者之间的距离在1 mm以内或直接相贴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5-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并以此为基础,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能够应用于临床,若能有效解决手术难度及微型器械性能两项问题,则必然能确定胆囊切除手术的标准术式。此外,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对于气腹难以耐受的患者,进一步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的范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使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导致胆结石发生率逐渐上升。一般临床先采取保守治疗,但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即为临床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措施。传统开腹手术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方法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且具有伤口愈合和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患者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导致患者极易受到严重损伤,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限。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控制患者机体发生的损伤,不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所以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郭继超[7]研究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分别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张鑫[8]研究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开腹胆结石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科普胆结石危害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哪些胆囊“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