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生产出个匀、色正、味甜的优质草莓

2022-03-29马君岭吴中民郭敬德徐洪梅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2年2期
关键词:疏果果肉光照

马君岭,吴中民,郭敬德,徐洪梅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72116)

优质草莓具有香甜可口、品相好、售价高的特点,深受广大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想要生产出优质草莓,主要应从品种、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等方面入手,抓好管理,才能种出颜色靓、果形正、糖度高、口感好的草莓产品。

1 选用优良品种

1.1 章姬

章姬又叫甜宝、奶油,是日本静冈县农民育种家章弘先生用久能早生与女峰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是日本和我国的主栽品种之一。果实长圆锥形,淡红色,个大,畸形果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4%,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

1.2 红颜

红颜又称红颊、巧克力,是日本静冈县用章姬与幸香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果肉红色,髓心小或无、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果肉较细,甜酸适口,香气浓郁,品质优。

1.3 隋珠

隋珠原产于日本,在日本又称香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25%,还带有淡淡的清香味,是目前最甜的品种。果实圆锥形或长圆锥形,单果重25克,果实红色,果肉橙红色,肉质细腻、清脆,还具有蜂蜜味。它的最大特点是早熟(比红颜早熟10~15天)、高糖、抗病能力强。

1.4 枥乙女

枥乙女现在是日本第一栽培品种,果实呈圆锥形,品质极佳,肉质淡红、空心少,味香甜,表面鲜红、光泽好,漂亮诱人。果肉细腻,口感香甜,基本无酸味,口感要比丰香甜。

1.5 白草莓

白草莓是组培苗变异株选育而成的草莓新品种,白雪公主和桃熏是白草莓的代表品种。白草莓在成熟前期是纯白色,果肉也是纯白色,充分成熟后果实呈现淡粉色,果肉淡黄色,口感香甜,入口即化,吃起来有黄桃的味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植株生长旺盛,果大、品质优,丰产性好,且抗白粉病能力较强,是目前市场上畅销的草莓品种。缺点是硬度小,不耐贮运。

1.6 宁玉

宁玉是以幸香作母本、章姬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草莓促成栽培极早熟新品种,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果肉橙红色,髓心橙色,肉质细腻,硬度大,香气浓,风味甜,品质上等。

2 保持良好光照

日常管理要创造有利于草莓生长的光照条件,这样才能让草莓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如果光照强度不够,自然果实长得慢、长得小,转色也会受影响;如果光照差,光合作用就差,光合作用越差,养分输送和糖分积累就越差,口味自然不会太好。

2.1 经常揭帘透光

只要不下雨,就算是连续阴天,在中午如果温度不是很低,应坚持揭草帘,促使植株接受散射光,增加植株对光照的适应能力,利于增产。

2.2 保持棚膜清洁

经常擦拭棚膜,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有利于增加光照。

2.3 铺设反光膜

可在草莓棚室内的北侧弱光后墙处挂1道宽1.5米的反光幕,能明显增强棚室北侧的光照,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在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

2.4 安装补光灯

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植物专用补光灯,在弱光条件下进行补光。

3 拉大昼夜温差

为了保证养分向果实供应,这时白天温度可相应提高,夜间温度尽量降低,拉大昼夜温差,因为夜间温度低,可降低草莓对有机物质的消耗,提高草莓养分的积累,有利于草莓糖分的增加。即使遇到阴天、雨天、雪天也不应当盲目保温,保持合理的温度,尽量拉大温差。北方的棚室春季尽可能通过放风来降低温度,果实膨大期白天保持在20~23℃,夜间6~7℃;收获期白天保持在23~25℃,夜间5℃以上就可以了。注意:在结果期可以适当增大昼夜温差,但是温度差距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出现裂果现象。

4 适当控制水分

草莓的茎叶、果实生长离不了水,但水分太足会造成茎叶旺长,大量的水分也会稀释果实内的糖分而降低糖度。一般草莓在开花期一定要保证它吸收水分比较充足,在草莓果实成熟中后期要适度控制浇水频率、水量,土壤持水量在50%~60%,空气相对湿度在50%左右,有利于糖分的增加。而在草莓果实采收期,更要适当地控水,做到土壤见干见湿就行,以增加果实着色度和含糖量。

高温季节应减少每次的浇水量,浇水改为小水勤浇,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尤其是对口感要求比较高的采摘园,控水虽然会相对减少部分产量,但对提高果实糖度、增加硬度会有明显的效果。

5 合理施用肥料

5.1 施足有机肥

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千克,配施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

5.2 控制氮肥

如果氮肥太多,草莓容易出现旺长,因为过多的有机物用于植株的营养生长,那相应生殖生长分配的有机物就会减少,不利于草莓转色和增甜。

5.3 补充钾肥

钾是抗逆、增甜元素,能够提高植株抗性、增加果实糖度、促进果实膨大和转色。缺钾,植株抗性差、甜度低、口感差。因此在结果期,要注意补充钾肥,可在果实如蚕豆大小时期追施钾肥促进幼果快速膨大,延长采收期,让草莓吸收更多的光照,积累更多的养分,进而提升甜度。可以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使用高钾水溶肥或高钾复合肥3~5千克/亩,也可喷施优质磷钾叶面肥+硼肥,间隔7~10天喷施1次。

5.4 增施中微量元素

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如果只供应氮磷钾,缺少了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也不行,微量元素对草莓品质的影响更大。硼参与糖的运输,供硼充足时,糖分在草莓植株体内运输就顺利;供硼不足时,则会有大量糖类化合物在叶片中积累,使叶片变厚、变脆,甚至畸形。铁、锰、锌等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更有利于风味物质的合成以及甜度的提高。另外,缺钾同时也影响铁的输送和吸收,因此补充钾肥的同时还需要补充铁元素,二者同时进行。

5.5 喷施营养型钛肥

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在草莓膨果转色期喷施调色师——营养型钛肥,能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膨大,调节花青素和糖分的分解代谢,促使果品着色均匀,果实鲜艳,甜度增加,口感纯正。还可在果实生长期喷施靓果安300倍液,多次喷雾,间隔10~15天。

5.6 喷施天然生物刺激素

腐植酸、海藻、甲壳素等肥料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这几种肥料都具有增糖、改善品质的效果。

6 及时疏花疏果

6.1 疏花管理

通过疏花,把过多的花蕾适量疏除,可使养分集中于先开的花蕾,保证留下的花朵结果整齐,果个增大,熟期集中,节约采收用工。因此,应在花蕾分离期,最晚不能晚于第1朵花开放时疏花,每个花序留果5~8个,保留早开的较大花蕾,把晚开的、弱花蕾疏除。

6.2 疏果管理

疏果是疏花的延续和补充,及时疏果有利于养分集中供应,使单果增大,果形均匀,提高商品性,增产20%~30%。疏果一般在幼果青色时期进行,及时去掉小果、病果、畸形果和果面不干净的果。疏果后每个花序留果6~8个,1株草莓留果12~16个为宜,植株健壮的可以多保留,而生长势弱的则要多疏除。中晚熟品种以及土壤肥力较高、种植生长旺盛的地块,可以适当多留果;而早熟品种和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可以少留果。

6.3 保持合理的叶果比

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要经常摘除下部失去光合作用能力的老叶、病叶和匍匐茎,以促进顶花芽分化,集中营养供开花结果。但摘叶时一定要有度,不可摘叶过多。花果期应根据植株和叶片的长势决定是否摘除。只要植株长势正常,叶片机能健全,满足通风透光的条件,就可不摘除叶片。

7 化学控旺

可喷施25%甲哌鎓水剂300~6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2000~3000倍液,配合磷钾叶面肥可起到增效作用,每亩兑水30千克左右,喷施应在浇水后1~2天进行。但是化学控旺掌握不好的话,容易对后续草莓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建议大家尽量用前面的温控和水控,实在不行再进行化学控旺。

8 防病治虫

大棚草莓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控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选用抗病虫品种、无病毒壮苗,优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优先使用烟熏法,喷雾法施药后,要及时通风降湿。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选择药剂,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要提早预防,害虫在低龄幼(若)虫期要及时用药控制。要根据病虫情安排防治次数,采果期严格控制用药,如要用药必须在成熟果实采净后用药防治,同时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用药后至少10~15天才能采收上市。

总之,做好草莓的增光、调温、控水、施肥、病虫防治等,这些综合措施都做好了,草莓的果形、品质自然就会有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疏果果肉光照
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对养殖生产的不良影响分析
隐蔽的力量
My Favourite Fruit
秋天的礼物
桃树疏花疏果新技术
大叶女贞在北方小区绿地中的应用
猕猴桃疏果及果实膨大规律的研究与分析
“萌萌”的 火 龙 果 盆栽
水禽舍的光照及其控制
橙子新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