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驱动的基层交警中队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实战应用

2022-03-29邢立利

汽车与安全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道中队交通事故

邢立利

目前,基层交警中队主动进行交通事故隐患点排查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经验法,即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凭主观经验发现事故隐患点,并按级进行整改,该方法受限于民警的主观性、经验及发现的偶然性,而且不能把控辖区整体交通安全规律;另一种是接处警信息空间点位统计法,即依靠对接处警登记信息、秩序类投诉信息的统计,根据某个点位的接警量来判断是否存在隐患,该方法以事实为基础,直接记录事故地址,更加准确有效,然而接处警数据在全国大部分基层交警中队仍为人工记录,非电子化数据,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利用效率和挖掘深度。

从2020年1月份开始,东部新城中队打破原有凭主观经验查找事故隐患点的固有工作思路,逐步推进事故数据资源构建、事故数据深度利用工作。通过挖掘利用历史闲置数据,将原手工纸质登记的信息电子数据化,对于所辖区域新发生的交通事故,在事故处理现场利用微信小程序登记录入事故数据。以数据为抓手分析研究事故发生的时空规律,识别事故多发地点及区域,实现事故分布区域的可视化呈现,为隐患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基层交警中队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降低所辖区域范围内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道路交通通行效率,降低一线民警路口执法压力,提升中队、大队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1事故大数据资源的构建方法

事故大数据资源的构建工作从数据采集工作开始。目前,事故地点信息的采集质量决定了后续分析的难度和准确性。目前将事故接处警数据运用于事故空间规律分析有两个障碍:一是解决基层中队接处警数据电子化的问题;二是解决事故地点信息描述规范化的问题,这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导致我国交通事故数据采集与交通安全分析功能脱节。

针对上述问题,东部新城中队按照“数据描述规范化→数据记录电子化→数据资源集成化→分析结果可视化→防控策略分级化”的思路开展工作,开发了“交通事故(一般)数据采集平台”的微信小程序,实现对辖区范围内的交通事故进行了实时的信息采集和深度挖掘。

1.1 数据描述规范化

目前,事故地点描述不规范、随意性大,同一个路口记录差异较大,为后续统计工作和事故安全隐患识别带来难度和误差。如何科学、准确、规范的记录事故地点,建立统一规范化的事故地点描述标准是关键。为此,东部中队一方面制定了事故地点描述规则,统一事故地点记录规范,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地图定位功能,记录确定事故发生地点的经纬度,实现了事故地点记录的规范化、精准化记录。

1.2 数据记录电子化

中队采用交通事故(一般)数据采集平台的方式采集数据,该数据采集平台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记录数据,如图1所示,主要数据有事故类型、时间、天气、环境、位置及原因这几方面,在事故处理完毕后通过第一时间记录(也可事后补录)的方式,经统计平均录入时间25秒,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

1.3 数据资源集成化

如图2所示,“交通事故(一般)数据采集平台”的微信小程序继承了接处警登记平台的数据,较原本的接处警登记记录增加了每起事故现场处理的相关信息,包含事故现场照片,事故数据从原有的单一结构化数据扩充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组合,形成了标准意义上的异构数据,再通过后台整合进行数据分析研判,从而得出事故结论。

2交通安全态势可视化分析

交通安全态势的分析是以“交通事故(一般)数据采集平台”记录的数据为基础,并利用GIS技术以“一张图”的方式可视化呈现。数据时间跨度为2020年1月14日至1月31日,共224条,提供有效GPS坐标事故分析样本共217条,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社会道路路口与路段)共发生142起,占总事故的65%,非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小区、广场路面或地下停车场)共发生75起,占总事故的35%。

基于GIS的区域交通安全分析除了基础的事故数量、形态统计分析外,还可以将事故热点呈现在地图上,将来还可以通过交通事故与各风险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使潜在的隐患点显化,从而提升城市交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防范化解重大交通安全风险,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数据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2.1 事故热点区域分析

通过统计东部新城辖区内事故数据,分析得出道路交通事故热力图与非道路交通事故热力图,如图3、图4所示,典型事故多发路口的名称与事故数量如表2所示。事故热力图中,由蓝到红,表示事故数量逐渐增加,红色覆盖区域即为事故的热点区域。由图3可知,世纪大道沿线是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区,其沿线各个路口的事故量均较大,与此相对应,表2中排名前五的事故多发路口,有四个分布在世纪大道沿线,可能与该路段路幅宽度、车流量较大有关,需要继续加强管控;从非道路交通事故来看,东部银泰城与宁兴财富广场是事故高发区,其事故主要发生在相关区域的停车场和内部道路,为下一步的事故隐患治理提供了方向。

基于上述數据分析所得结论,并结合专家经验,确定了中队辖区内的2个事故多发区域,一是宁兴财富广场(民安东路-世纪大道-宁东路-海晏北路所围区域),统计期内事故量为9起,日均事故量0.5起;二是东部银泰(河清南路-百丈东路-福庆南路-中山东路所围区域),统计期内事故量为12起,日均事故量0.67起,二者的区域分布如图5所示。

与传统的表格数据绘图分析方法相比,事故热力图使区域交通安全态势更加直观明了,事故分布的空间联系更容易被发现,提高了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2.2 交通事故特性分析

事故空间分布规律是中队进行交通安全分析与隐患治理的特色和创新。此外,基于平台采集得到的数据,亦可对交通事故特性做进一步分析,为治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图6~12为统计期内中队辖区交通事故特性分析结果。

由图6~9的分析显示,辖区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比例最大,其次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单车事故占比较小; 9:00-10:00、14:00-15:00、18:00-19:00为事故发生的高峰时段;涉机动车事故中,机动车违法行为最多的是追尾碰撞,其次为变更车道碰撞、右转未让直行;涉非机动及人行事故中,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最多的是逆行,其次为闯红灯、借道行驶。

由图10~12的分析显示,辖区非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占比仍然最高,其次为单车事故;13:00-14:00、18:00-19:00为事故发生的高峰时段;涉机动车事故中,机动车违法行为最多的是倒车碰撞,其次为借道行驶、右转未让直行。

3交通事故隐患治理对策

依据事故大数据所得出的事故热点图,针对数据研判出的黑点路口、路段和路内区域,东部新城中队主动落实整改方案,根据事故数据分析结论治理隐患点,合理安排将有限警力效果最大化,以预防交通事故,提升中队辖区的路面秩序稳定。

3.1 优化勤务,因地制宜

根据事故大数据分析,中队经过勤务优化调整,勤务安排优先满足需求量大的路口,保证勤务跟事故隐患走。以世纪大道为例,世纪大道沿线的事故量最为突出,因此中队在世纪大道沿线部署警力,以新天岗、姚东岗、双东岗、东环岗为中轴线的世纪大道勤务,一方面保障了世纪大道沿线车流量疏导、违法查处的力度,确保六部委及世纪大道高架出入口的交通安全,另一方面对世纪大道沿线发生事故的处置也能做到更加快速及时。

3.2 完善路建,防患未然

中队坚持完善道路设施建设,依据事故大数据分析的事故多发点入手,结合路面巡逻发现的问题,分析研判该区域路建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确保做到一路一方案,完善了一系列问题,对道路秩序及事故发生率有改善作用,防患未然。

以世纪大道与百丈东路路口为例,中队采用数据分析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的方法,寻找路口事故多发的致因要素。东环岗的事故数量突出,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该路口的交通设施齐全,标线清晰,并无明显的隐患问题。唯一发现的问题,是该路口不规整,南北向进出口不是直线对应,南北向直行的机动车在路口内都需要改变行进方向才能在驶出路口时进入相应的车道,由此极易造成两车刮擦的交通事故。且该类事故,单凭现场两车的停放位置很难快速作出让双方都认同的责任判定。

基于上述分析,中队申请在路口北往南方向施划了导流线,为了印证导流线的作用,将施划导流线前后一个月该路口的事故发生详细点位的数据进行了比对,发现之前两个方向的事故大致相当,施划导流线后该路口北往南的事故数量明显少于南往北的事故数量,而这个数据直接说明了,在不规整路口内,施划导流线能明显减少上述的直行车辆间的刮擦事故。

3.3 专项宣传,以案宣教

中队通过事故数据比对发现的事故隐患重点区域,对相应的责任单位进行针对性宣传, 用事故数据说话,用事故案例进行针对性讲解,摸排事故隐患点,对其设施不完善、不合理之处,引导主体责任单位主动整改。

3.4 多元治理,警企合作

中队对辖区秩序管理采用多元治理模式,联系相关企业进行警企合作,依据事故大数据分析的黑点热点区域,对交通秩序管理共同出谋划策,例如事故采集微信小程序的開发就是通过与宁波工程学院合作完成的,通过该方式,一方面对交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树立警队良好形象,形成良性循环。

3.5 治理模式高于隐患级别

中队始终秉承一种理念,即治理模式高于隐患级别,要减少、预防事故发生,必须防患于未然,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做好提前量,抓住每一个可以改进的隐患点,结合事故热点图和事故黑点分析,做到更高一级的治理措施。

猜你喜欢

大道中队交通事故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小哪吒中队修炼记
大道同行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预防交通事故
畅游飞艇大道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幸福大道145号
中队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