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任务单 读好整本书
——以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

2022-03-28□葛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索亚历险记汤姆

□葛 星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相比,费时费力,阅读内容繁多,阅读文本复杂。若教师不采取合适的点拨策略,学生收获的只是一堆碎片化的故事。现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分享借助任务单读好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按需定标,制订计划

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阅读时要明确阅读目标,做好阅读计划。

(一)高屋建瓴,纵览阅读要求

读整本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的基本要求:把握情节(基点——写了什么)、精读人物(重点——怎么写的)、明确主旨(难点——为什么写)、追问价值(生长点——意义价值何在)。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明确方向。读整本书时学生需获取的信息或应完成的任务如图1所示。

图1

指导学生关注出版信息,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阅读支持,培养学生对细节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辨别能力,提高对一本书的鉴别水平,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首发于1876年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名著,国内数十家出版社发行了数十个版本的译著。结合教材,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俞东明、陈海庆翻译)。

(二)提纲挈领,制订读书计划

阅读计划是读好一本书的基本工具。当阅读目标真正成为学生想要达到的目标时,学生会以最大的动力去克服各种困难,读好整本书。为此,笔者基于“成果—目的—行动”的计划模式,要求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并及时记录(如图2)。

图2

二、聚焦人物,品味文本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反映儿童生活、充满童趣的小说。学生在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本书。它在六年级下学期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再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怎样在学完课文后有效激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得常读常新的阅读体验呢?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而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因此笔者聚焦人物设计任务单,引导学生精准阅读整本书。

(一)梳理人物关系,厘清故事线索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外国经典名著,书中除了主要人物汤姆,还出现了汤姆的姨妈、弟弟、同学等众多人物。外国人的名字难读难记,且容易混淆,若不厘清这条线,它们就会成为阅读的绊脚石。

汤姆是主角,自然位于人物关系网的核心位置,其他人物则围绕主人公汤姆有序出现。当学生在纸上写下一个个人物的名字,再通过阅读加上自己的理解,画出主要人物的面孔时,小说中的人物在他们心中也就有了独特的印记。学生再依据其他人物与汤姆的关系、发生的事件,将其用短线连接起来,并在短线上作简单的说明,这样散落在一本书中的人物就串联在一起,复杂的人名、多重的人物关系一目了然(如图3)。以此为基础,学生就能梳理出小说是以汤姆·索亚的传奇式经历为主线,以汤姆和波莉姨妈、贝琪·撒切尔、哈克贝利·芬、印江·乔四个人的关系为线索来展开情节的。

图3

以人物为中心,串起小说主要情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条理性和全局性,达到精准阅读的目的。同时,这为学生阅读《青铜葵花》《三国演义》等人物众多、关系复杂、篇幅更长的小说提供了高效的方法,也为撰写小说梗概厘清了思路。

(二)体验历险过程,解决人物困难

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容易被汤姆的一系列冒险情节深深吸引,但只读特别精彩的描写,往往会遗漏小说中许多前后呼应、具有因果关系的细节。读精彩的冒险故事时,若不了解原因和结果,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设计“帮助主角解决困难”的学习任务单,可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如图4)。首先有助于学生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一步一步揭示故事的内核。其次让学生以亲历者的身份解决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想象自己参与冒险时会怎么做。“墓地历险中,在目睹杀人事件后,汤姆思绪万千。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你们的这些办法和汤姆的处理方法比起来是不是更完善?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教师的一个个追问巧妙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再次阅读,深入思考,跟着汤姆一起历险,一起成长。

图4

(三)分析心态变化,感受人物内心

《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小说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语言描写非常生动。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让一个机灵顽皮、喜欢冒险、聪明勇敢、有正义感、讲义气的孩子跃然纸上。为了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更多面、更立体的汤姆,笔者设计了分析人物心态的任务单(如图5),帮助学生结合小说中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深入挖掘其产生的原因,探寻人物形象背后的秘密。

图5

历险故事不仅让学生心生向往之情,而且引发学生思考:从汤姆和哈克到鬼屋寻宝,与贝琪在山洞迷路等事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冒险的汤姆,“冒险家汤姆”的背后是什么?从汤姆厌学,无奈刷墙却战绩辉煌,忙着打仗和恋爱等事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叛逆的汤姆,“淘气包汤姆”的背后是什么?从汤姆在法庭上指认杀人犯,替贝琪挨皮鞭等事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汤姆,这背后又表明了什么?交流时,教师把重点放在汤姆的性格上,用一个个问号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原来汤姆的背后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时教育的批判,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也许这个汤姆就是作者马克·吐温……

三、展示分享,多维评价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成效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评估。

(一)分享交流,评价学习成果

学生的阅读成果呈现形式多样,既可以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也可以展示某种行为或艺术作品。抱着“教是最好的学”的姿态,教师引导学生以“老师”“分享者”“作者”等角色输出成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评价的方式也可灵活机动。如完成学习任务单,展示交流;写读后感,教师批阅;交流推荐一本书,同学评议;等等。图6为一名学生写的“好书推荐”。

图6

实践证明,读完同一本书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多元评价学习作品,一能促进学生把一本书读到最后一页,而不是半途而废,二能让学生互相促进,互相学习,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生活对话,完成文本互动,提升整本书的阅读效果。

(二)设置任务,测评阅读能力

参照国际测试及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对小学语文学科阅读能力的测试维度,笔者从两个方面对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情况进行测评:一是阅读能力,包括提取信息、整体感知、作出解释和评价等方面;二是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问题解决等内容。测试任务如图7。

图7

(三)自我反思,评估阅读素养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结合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阅读素养进行评估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评价内容如图8。

图8

综上,整本书的阅读需要精读、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衔接,校内阅读与居家阅读的融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整合。为读好《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师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初识全书—自主阅读—讨论交流—输出展示—拓展延伸。这样避免了过度结构化,保持了教学的弹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阅读和拓展学习留有充足空间。在整个教学和阅读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助学者。任务单则是学生自主阅读最合适的支架。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经典著作,其文本所能提供的心理空间足够大,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安放自己的精神。每一个学生只要能沉浸在文本之中,必能唤醒和激发思想的动能以至本能,进而求真、向善、臻美。

猜你喜欢

索亚历险记汤姆
冰河时代历险记
小蚂蚁历险记
地心历险记
贪吃的汤姆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二)
百年畅想
一只小海狗的使命
掉钱
客利尔镇的巫女
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