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关键习题为支架进行项目化设计的习作教学新路径

2022-03-28徐金盈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探秘指向关键

□徐金盈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统编教材的价值追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包括阅读要素、习作要素)交织渗透在课后习题(或课前阅读提示)中,使得要素呈现出“练习化”和“梯度化”的特点。对这些习题(或提示)进行梳理,结合配套的《语文作业本》,可以提炼出指向单元习作的关键习题,并以此为支架,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推进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深度融合,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真实情境下围绕问题展开探索,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下面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立足统编教材,梳理提炼关键习题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单元习作是《写日记》,要求学生和同学交流:写日记有什么好处?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经过梳理,本单元指向习作的关键习题如表1。

表1 第二单元指向习作的关键习题分析

分析表1可以发现,统编教材的习题中融入了指向习作的要素,这些关键习题为项目化学习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可以说,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就是关键习题发挥作用的过程。具体见图1。

图1 关键习题与单元项目化学习的关系

二、基于关键习题,构建习作项目体系

项目化学习的显著特点是自主、合作、探究,核心目标聚焦于“批判性思维发展”“真实性问题解决”“创造性能力提升”,突出了“学为中心”“小组合作”等导向。立足指向习作的关键习题,从“问题驱动”“情境探究”“支架搭建”“评价反思”四个维度进行单元习作项目化学习设计,针对每个关键习题设计一个小项目,让多个小项目相互关联,相互助力,就能形成一个指向能力提升的单元项目化习作课程。

(一)聚焦关键习题,构建项目化实践目标体系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访问手册”项目化习作课程以“怎样写出真实的秋天日记”为驱动性问题,引入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将关键习题作为落实习作要素的载体,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观察探索自然界生命变化之美。其课程实践体系与能力目标构建见表2。

表2 “秋天的访问手册”项目化习作课程实践体系与能力目标

“秋天的访问手册”项目化习作课程历时20天左右,活页形式的访问手册中贴满了小组队员的图文观察表、作文或习作片段、采访交流记录、读书卡、思维导图等资料。目标明确、过程具体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不但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持续探索,全情投入,还能让学生乐于表达,增加习作语言的灵动性。

(二)落实关键习题,搭建习作能力进阶支架

要想写作技能进阶,就要注重“读写结合”。在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中,尤其要注重落实指向习作的关键习题,为学生习作能力的进阶搭建支架,这是因为没有丰富的语言文字积累和实践作为基础,能力的提升就是空中楼阁。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关键习题为例,如何搭建“读写结合”的能力提升支架呢?

1.多方法探秘课文语言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扩大范围,把探究的点落在“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语句”上,即探究作者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作者用哪些有趣的词语或句子把秋天的美景写出来。第一阶段主要过程见图2。

图2 读写结合“探秘课文语言”小项目活动流程

学生通过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合作学习,总结出理解语句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抓词句想象画面”“朗读感悟”等。用这些方法理解词句后,他们发现课文语言具有“词句优美”“观察细致”“想象丰富”等特点,以“读”的发现作为“写”的评价依据。

2.多角度观察周围世界

第一阶段提供习作语言技能支架,第二阶段提供习作实践支架。学生组成课外项目化学习小组,共同记录上学或放学路上见到的秋天的景色。各小组自由安排好探索的时间、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等,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观察表(如表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表3 读写结合“探秘植物”观察表

3.多点位优化读写思维

课内抓语言习得,课外重观察发现,第三阶段完成读写结合片段练习。片段练习尤其要注重“语言积累点”“观察着眼点”“想象生发点”“评价激励点”的融合,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交流反思中实现技能迁移,促进写作思维建构和语言质量提升。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

图3 读写结合“探秘优秀日记”操作流程

(三)着眼真情实感,开展项目化习作评估

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的核心要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写作的教学建议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项目化习作评估应考虑学生的习作心智,具体而言涉及四个维度的内容:真实的写作愿望、真实的探究过程、真实的观点表达、真实的欣赏反思(如表4)。

表4 “秋天的访问手册”项目化习作课程评估表

由表4可见,项目化习作课程的评估是体现“真实学习”程度的评估,指向写作实践的全过程,展示总体评价。除此之外,还有分项评价。如表5、表6展示的就是活动过程中的分项评价。其中“助力人员”指的是在活动中起到引领或帮扶作用的教师、家长、其他人员等。

表5 “秋天的访问手册”收集露水活动表

表6 读写结合“探秘景物”观察表

项目化习作评估要既重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估,又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能力的评估,指向习作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综上,围绕指向习作的关键习题,展开学习设计,探索习作教学新路径,引导学生在“真情境”下“真发现”,在“真体验”中“真感受”,能推进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深度融合,促进学生习作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探秘指向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蕨类植物大探秘
探秘解忧岛
探秘浮力
蒋百里:“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努力”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