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与路径探析

2022-03-28吴玉洁贤宏鑫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大学生

吴玉洁 贤宏鑫

摘  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青年应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新时代,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认知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强化红色文化校园实践等路径,可有效增进“00后”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认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073-04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承担着培根铸魂的重任。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00后”大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践行红色文化的精神,从而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一、红色文化及红色文化认同

红色文化含义广泛,学者根据各自研究方向对红色文化进行解释。第一,红色文化含义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第二,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红色精神文化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品质和革命精神,包括红船精神﹑抗战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等”[1]。这些红色精神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奋勇前进。第三,红色文化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革命文化,广义是指革命年代所创造的精神与物质的总和。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具有中国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

红色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红色文化表现出的共识及一致认可,并由此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导向”[2]。红色文化所弘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在得到人们认可且转化为个人行为习惯后,可提高个体社会意识,规范个体言行举止,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二、“00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时代价值

(一)红色文化认同加强“00后”大学生道路自信

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磨难、饱经风霜,中國共产党带领人民从黑暗的旧社会进入充满希望的新社会,实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胜利。今天的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们必须深刻意识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中国共产党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带领国家走向民主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红色文化认同归根到底是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时代精神的认同,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化“00后”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培育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定弘扬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能促使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二)红色文化认同增强“00后”大学生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根据中国实际国情,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足国情、紧跟时代、总结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吸收中国优秀先进文化形成的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民族精神和国家力量的不竭动力。“00后”大学生应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红色文化,用红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红色精神铸牢理想信念,用红色故事滋养血脉,充分利用红色基调培土固基。高校应引导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传播者、自觉的践行者,以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红色文化认同坚定“00后”大学生制度自信

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政治方向,明确了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红色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内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红色文化发挥价值引领,弘扬时代精神的作用。“00后”大学生学习、认同、践行红色文化的过程,就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00后”大学生能深刻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进而自觉拥护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四)红色文化认同铸牢“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即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促使红色文化不断创新,发挥红色文化深厚的影响力,能够对铸牢“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色文化的精华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时期文化,对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影响。“0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文化素养的积淀至关重要。认同红色文化,最重要的是挖掘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时代意义,促使大学生更多接触和认知红色文化,进一步达到认同其内涵的目的,以此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面对红色文化,学生应从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可,切实体悟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真正将自己的理想与时代理想相结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三、“00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00后”大学生个体认知模糊

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既有对革命历史时期事件、人物等方面的介绍,也有对红色革命精神、内涵等的深刻阐释。红色文化相较于其他文化体系而言,并未形成独特的派系,对其含义与内容的阐释仅在部分中国革命史、党史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中出现,缺少系统的总结归纳。“认知是认同的心理基础和前提。”[1]人们首先需要认知红色文化的内涵,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继而主动践行红色文化。“0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而多样,但未接受过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红色文化内涵学习,对可歌可泣的红色英雄、动人心弦的红色事件、感人至深的红色精神无法产生情感的共鸣,难以真正体会革命年代的奉献与牺牲,导致个体认知模糊,甚至存在偏差。“00后”大学生处于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思想容易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一些错误思潮与红色文化所倡导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观念背道而驰,容易影响其价值判断,造成思想上滑坡,不利于个体红色文化的认知发展。高校强调红色文化教育,但是对其内涵、精神、价值等层面缺少深入挖掘,尤其是对红色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高尚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宣传不够深刻,教育的方式缺少新意,使得“00后”学生对红色文化内涵认识不充分、理解不到位,出现意识淡薄、认知浅显、感情疏远,弱化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得红色文化难以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二)红色文化传播途径较为单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德育培养。红色文化是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目前,部分学校红色教育宣传的途径较为单一,仅在思政课程、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学生中进行。互联网时代,虽然部分高校以网络为载体宣传红色文化,但是大多数还是以发布网络文章、转发实时评论等为主,形式传统陈旧,内容单向灌输,重数量不重质量,宣传方式缺少创意,知识体系缺少系统的讲解,经典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引起“0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高校为追求学校地位忽视校园文化,忽视教学过程中对红色文化的彰显。”[4]部分学校对红色文化宣传渠道单一,传播力度薄弱,难以“投其所好”,导致“00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透彻、不深刻,丧失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使得红色文化教育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深入人心。

(三)红色文化传播环境较为复杂

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學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源于网络平台。红色文化可以网络为媒介,通过影视作品、专题栏目、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但是由于平台的开放性使得部分节目过度娱乐化,部分“00后”大学生过度关注影视明星的一举一动,忽略作品本身传达的红色意义,进而容易形成偏颇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和功利化的价值导向,削弱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网络平台上存在多样的声音,“00后”大学生难免被所谓的“权威”所迷惑。针对国家热点和政治信息,一些网络营销号率先发表观点,粉丝“大肆宣扬”,使得其观点迅速传播网络平台。由于部分受众缺少系统的认知,难免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容易产生非理性依赖,削弱红色文化的权威性。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红色文化缺少正规的传播平台,缺失信息审核的“把关者”和“指导者”,缺乏有效的传播途径,导致信息真伪难以辨别,无法保证信息的质量,长此以往,难以发挥其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00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理性实践,有碍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四、“00后”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培育的路径

(一)加强红色文化认知教育

红色文化对个体价值观念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产生“细水长流”式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将红色文化的精髓转化为个体的认知。高校应当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特点结合,通过“00后”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加强个体认知教育,促使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自觉抵御外来消极文化的侵蚀。一方面,优化校园红色环境。环境对人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高校可优化红色文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红色氛围,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文化精神,通过宣传走廊、校园广播、电子屏幕等,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红色育人环境,促使“00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红色文化。高校可通过开展红色歌曲比赛、主题晚会、标本与绘画艺术作品展览等方式,激发“00后”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红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培养校园朋辈红色“意见领袖”。朋辈群体即指同龄群体。高校应当培养学生红色“意见领袖”,发挥“校园明星”的榜样作用,运用丰富的语言文字、热情激昂的短视频等进行红色文化宣传,鼓励“00后”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红色活动中;发挥校园明星的导向作用,传播正确红色文化价值观念,引导健康红色文化舆论方向,让学生在看、听、学的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促使他们在身体力行中领悟红色文化的内涵,增强红色文化认知。

(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

网络时代,“两微一端”的诞生,改变了信息收发的方式,其因方便、快捷、高效的传播特质受到人们的追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红色文化可以“两微一端”为载体,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在推陈出新中吸引“00后”大学生的关注。高校可利用“两微一端”平台中的“圈”“群”文化,将红色文化以“0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将红色文化的旗帜融入网络宣传的阵地,达到全覆盖、零空缺,以此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时效性。高校“两微一端”平台应在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基调的前提下,掌握主动权,唱响主旋律,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风格要符合学生特点,语言要引起学生共鸣,增强红色文化在“0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感,使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热点话题。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平台上发起“打卡”红色文化经典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者红色景点等,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短视频转发至“圈”“群”之中,激发朋辈“00后”大学生群体关注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文化。另一方面,高校应将严肃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网络用语。高校可让红色文化穿上网络的“新”衣,根据实际内容使用适合的网络热词,用有亲和力的话语拉近与“00后”大学生的距离,从而把理论知识转变为“接地气”的微故事、微画面、短视频等,这种方式不仅具有文化底蕴,也有时代印记,既使人容易接受又增强红色文化的体验感,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兴趣。红色文化依托“两微一端”平台,打造网络红色文化教育链条,可促使“00后”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认可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将红色文化由线下到线上,逐步渗透到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强化红色文化校园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表现形式。“00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应以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为目标,将红色文化落实于行动,成为红色文化真正的践行者。一方面,高校可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载体,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充分了解“0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其正确看待、认识和了解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方式多种多样,高校可在文体类活动、文化类讲座、科学类竞赛、社会类实践中,打造与时俱进的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文化精神嵌入“00后”大学生的心中与脑中,促使其在行动中领悟红色文化的真谛,将红色文化基因不断传承和赓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针对“00后”大学生,高校应注重节日的仪式感特点,在红色节日时发布主题观影活动、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使其不断增强红色文化认同;另一方面,通过高校“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00后”大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体会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了解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学习红色知识、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将“00后”大学生培养成自觉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参考文献:

[1] 杜向辉. 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与培育路径[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5):97-104.

[2] 王洪叶,王爱华. 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認同危机及应对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13(01):139-141.

[3] 人民网.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7-02).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 702/c64093-28517655.html.

[4] 陈九如,张烊烊.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逻辑理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7):114-117.

[5] 人民网. 礼仪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EB/OL]. (2014-04-23).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423/c40531-24 933531.html.

(荐稿人:吴刚,宁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方民族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课题项目:2021072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玉洁(1992—),女,硕士,北方民族大学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贤宏鑫(1997—),男,学士,北方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生物科学。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大学生就业趋势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