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03-28李馨张建华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

李馨 张建华

摘  要: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但由于高校对东北抗联研究尚浅,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理想信念教育,家庭环境又不具备红色氛围,导致东北抗联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开展关于东北抗联的实践教学,丰富关于东北抗联的校园文化等方式,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并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大学生;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05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号召大家“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因为我们在奋进的过程中一直汲取历史中的优秀精神力量。“九一八”事變后,由于国民党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但是,东北民众中一些“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志士仁人,自发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斗争,拉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序幕[1]。其中,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苦斗十四年,形成了以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东北抗联精神[2],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

一、东北抗联精神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积极作用

东北抗联精神中对信仰、祖国、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贞和热爱,既体现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和文化特征,也为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精神力量。深入研究和发掘抗联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留下的宝贵红色故事,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生动形象的“教科书”

国难当头,面对外敌的入侵,面对国内的混乱局势,面对强大而残暴的敌人,为了驱逐日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自由独立和解放,抗联将士们用血肉筑长城。他们在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衣食无着、雪窖冰天、孤悬敌后、队伍锐减,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 依然能够艰苦奋斗却坚韧不拔,孤军奋战仍竭尽赤诚,为了抗击外敌侵略,秉承着驱除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使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明知牺牲仍然前仆后继,即使在敌人的监狱中也做到了坚贞不屈,在刑场上大义凛然,靠的就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理想信念。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信仰,支撑着一个个早已孱弱的身躯去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浴血奋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带领人民完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更要从抗联将士身上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坚持去战斗,始终不放弃,直到实现中国梦。

(二)东北抗联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传承优良作风的“清醒剂”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民族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抗联将士,面对强大的敌人,始终激扬起战斗的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民族气节。1936年,日本关东军加大了东北对抗联的讨伐力度,制订了“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企图用三年时间,彻底肃清抗联力量。为了达到目的,关东军采取了“三光政策”“集团部落”“保甲连坐”等方法打击抗联的力量。日伪军还在东北各地大肆实施白色恐怖,残忍破坏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和秘密抗日团体,残杀和迫害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爱国志士。抗联队伍一度失去营养补给和发展空间,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作战环境也极其艰苦。

面对抗联队伍锐减的情况,东北抗联在党的领导下整编形成三路大军,三路大军一共进行了四次西征,分别是在一年最热和最冷的两个季节进行的。夏季酷暑难耐,山高林茂,蛇虫出没;冬季寒冬腊月,天凝地闭、雪虐风饕。虽然只有抗联第三路军的西征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抗联将士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为当代的大学生树立了历久弥新的学习榜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把牢思想的“开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并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革命传统,继续发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意志品质[3]。

(三)东北抗联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滋养剂”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抗联将士面对“倒悬之苦”,能够坚持与敌斗争,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心系家乡父老。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靠群众获取情报、壮大队伍、补充给养,从而走出无法想象的困境,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苦斗十四年之久。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能够在革命、发展、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以气吞山河之势所向披靡。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4]生在华夏,又逢盛世,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扎根群众的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够在大我与小我、生与死之间做出正确而坚定的抉择。

二、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关于东北抗联以及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较少,东北抗联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学校层面:对东北抗联研究尚浅,教育效果欠佳

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在思想政治课程上体现的,以理论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教育以及榜样示范为主要教育方法。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更多、更重的责任和使命,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授本领,更要有与时俱进的家国情怀,既要讲好“大思政课”,也要讲好“大历史课”,以大视野、大格局、大历史观全面讲授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通过实践和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真理力量,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理想信念教学方法仍然以理论教育法为主。主要教材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1年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1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课本知识体系比较完善,覆盖面较广,但是教材侧重理论性,历史事件和案例不够丰富,学生在上课时无法对这种理论学习提起兴趣。

另外,由于地域的差异,一部分教师对发生在本地的历史事件研究较深;由于教师研究方向和兴趣的差异,一部分教师对东北抗联和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尚浅。诸多原因导致在保证课程框架完整、历史脉络清晰的前提下,一部分高校教师在讲解东北抗联历史的时候“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所讲案例都是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较少对东北抗联历史进行深入考证和分析。对没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的大学生来说,很难真正体会到东北抗联的苦,难以产生共情。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东北抗联精神只是革命时代、教科书中经常撰写的革命精神之一,这种方法让学生无法感同身受东北抗联精神本身的震撼,也无法将其传承下来,并无激励自我、鼓励自我的效用,也难以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学生层面:重视专业学习,轻视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一切向“钱”看成为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对大学生有一定影响。部分大学生为了实现“高就”,衍生出重视专业课、轻视理想信念追求的偏激心理。迅速高效地掌握专业技能,充实专业理论知识,已经成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向。

因此,除了部分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很多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并不看重东北抗联精神的学习,甚至忽视理想信念教育,使得理想信念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很多大学生尽管在思想上不排斥对历史和革命精神的学习,但是也不积极主动接触,不深入挖掘精神力量。部分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老套的说教课,讲人生大道理,是他们从小就听烦了的“三字经”。所以,他们不愿意用心去学习,在课堂上也大多应付了事,更多地认为学好专业课、拥有专业技能,才是给自己的未来打基础。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很难同革命先辈产生共情,也难以理解东北抗联精神对外来思想和学习工作所起到的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重要精神力量,对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学生的忽视,东北抗联精神作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实的学习和实践指导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其实际作用。

(三)家庭层面:理想信念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如果说学校和社会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学生成长的发动机。从我国家庭来看,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这些孩子既没有经历过战火的锤炼,也没有体验过饥寒交迫[5],更没有感受过在绝望面前的无助。很多大学生都是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很少能感受到外来的挫折和烦恼,生活自理能力弱,崇尚自由,自我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此类家庭的孩子基本感受不到红色文化,这就导致理想信念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此外,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与意识形态、理想信念相比,家长们更为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过分强调成绩结果而忽视理想信念教育,更不注重利用红色文化塑造孩子的精神世界,导致许多学生从小就缺失了责任和担当意识。纵使孩子成绩优异,但精神世界匮乏、抗压能力差,最终也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样“高分低能”的学生考入大学,也很难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由于部分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很难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改變固有的三观。长此以往,理想信念教育长期缺失,就会在下一代甚至几代人身上出现信仰缺失的恶性循环。

三、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硝烟在时代变迁中虽已散尽,但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东北抗联精神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党的领导的绝对忠诚、对人民幸福的牺牲奉献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基因,亦是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伟大精神财富。

(一)“主阵地”功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

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和深挖历史内涵,更要展现出东北的地域历史。各大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理论功底深、素质涵养高和专业性强的优势,培养出一批对东北抗联研究感兴趣的高校名师,深入挖掘抗联红色文化内涵和地域历史。这样的名师不仅能做学术研究,一方面能够根据大学生的喜好,懂得讲课的技巧,能利用短暂的课堂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将东北抗联的重要价值讲深刻,将抗联历史与百年党史相融合,以史鉴今、融会贯通,以达到深层次的教学目的。

高校应打磨出一系列关于东北抗联的精品课,课程形式和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及其历史作用、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纪教育、革命传统数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品课程。精品课一定要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用东北抗联精神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保证课程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二)“沉浸式”体验:开展关于东北抗联的实践教学

“沉浸式”体验教学即给学生设定抗联时期的特殊身份,借助虚拟抗联环境,通过学生高度参与的方式,使他们与红色背景产生共鸣,在提升他们对东北抗联认识的同时,震撼他们的心灵,以达到将东北抗联精神内化于心的目的。这种既包含感官体验又包含认知体验的“沉浸式”体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沉浸式”体验教学效果显然更好。

各个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已纳入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和散落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抗联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开展教学,通过“唱、诵、品、走”等形式,将学生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爬冰卧雪的岁月。高校可借助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把英雄事迹转化为党史学习的生动素材,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情怀,让大学生用心灵去触摸历史、感悟历史、让大学生在心灵共鸣中产生情感的触动,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促进广大大学生做“红色基因”坚定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从而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血液,从东北抗联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让党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三)“多样化”建设:丰富关于东北抗联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教育建设过程中活的灵魂,是全校师生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的内在反映,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当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备受各大高校推崇,耳濡目染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方式,因此,将东北抗联的历史和精神力量融入校园文化中,既可以降低大学生对红色历史的排斥心理,又使学生在红色校园文化中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此外,高校可以将学习东北抗联精神纳入社团活动,通过东北抗联学习讲座、抗联知识竞赛、观影活动、感悟分享等形式学习东北抗联精神,既丰富校园社团活动的文化内容,又传承了红色基因。大学生通过学习抗联文化,形成与校园文化相符合的红色价值观,这种文化熏陶并不会因离开校园而结束,它会汇聚成一股文化思想融入大学生的血脉,指导大学生今后的人生方向。这种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信仰堅定,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积极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红色国家。

历史也许会被尘封,但是不会被遗忘。学习东北抗联精神不是一次性的过程,必须常态化,并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应让中国未来支柱力量的大学生带着红色的理想信念步入社会,真正做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参考文献:

[1] 郝迎灿. 弘扬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N]. 人民日报,2021-10-26(06).

[2] 王潆晗. 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J]. 新长征(党建版),2021(12):18-19.

[3] 李姚. 论东北抗联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引领[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5):126-128.

[4] 魏星.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N]. 江西日报,2020-05-24(04).

[5] 刘春兰,邱勋. 本科生导师制下的理财教育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6):29-30.

[6] 梅选智. “双高”建设背景下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究[J]. 陕西教育(高教),2021(12):46-47.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李馨(1986—),女,硕士,中共本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张建华(1979—),男,硕士,中共本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中国梦”视域下的青年理想信念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