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句段运用”教学策略微探

2022-03-28严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文园地教学策略

严虹

【摘 要】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鲜明地指向了本单元语用点,精准地给学生提供用以锻炼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信息和资源,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教师可以通过精准定位目标点、瞄准独特切入点、实践落实运用点来高效地使用好“词句段运用”板块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将“词句段运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词句段运用 语文园地 教学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的“语文园地”部分,是编者对分散在本单元课文中的语文要素或已经学过的语文知识及能力点进行的归纳梳理,其中“词句段运用”板块更是鲜明地指向了本单元语言运用点,精准地给学生提供了用以锻炼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信息和资源,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

一、整体解读,精准定位目标点

“词句段运用”板块主要采用的是练习的形式,是展现语言训练要点、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因此,对这一板块编写的分析,也是教师明晰本单元对学生言语训练提升要点的一个途径,教师应善于发现这个板块中每一道练习的独特语用价值。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板块的第一部分选取了与动物相关的用以比喻人的10个“三字”词,其中包含着特定的情感色彩,有褒义与贬义之分,意在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特殊含义;第二部分选取了本单元课文中的三句话,这三句话中都有冒号,旨在使学生体会冒号解释说明的作用,并学会使用;第三部分同样是来自本单元课文的三句话,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语气词的特殊表达效果。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部分虽然训练点各不相同,却都与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语文要素高度相关,其中尤其值得我们好好辨析的是第一、二部分。第一部分中两组词语的学习可以看作是对把握“体会如何表达对动物情感”语文要素的一种拓展练习,这些词语的情感色彩虽然是约定俗成的,却与词语形容的动物特点密切相关,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这无论是对学习的内容还是学生思维的锻炼,都是一种很好的延展。第二部分则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冒号的用法,从四年级这个年段目标考虑,还要让学生利用冒号练习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将一种特点写具体。

所以本次练习并不是那么简单,其中还包含着二级目标,甚至更高层次的目标,教师应联系单元语文要素和学段目标综合、深层地思考,并把教学设计的重心落实于如何引导学生从所给的语言文字材料中自主发现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学会“运用”和“运用好”之上。

二、匠心解读,瞄准独特切入点

“语文园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本单元要点的归纳梳理,所以其中出现的内容大多是学生熟悉的,往往不能激起学生太大兴趣,这也是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或教师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原因。因此,要让“语文园地”呈现的内容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用,还离不开教师个人对这部分内容的独特解读,去发现其中不一样的教学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本课例中的第一道题呈现的10个与动物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也知道有些詞语蕴含的比喻义,因此很多教师往往会采用让知晓喻义的学生来说一说,再由教师来纠正补充这样的方式教学。虽然最终学生似乎也达到了学习目标,但整个过程不免偏于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思维并没有被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学习过程处于被动状态。笔者在仔细观察和辨析这10个词语后,发现了一些独特的点:第一,10个词语有两种构词方式,一种是“铁公鸡”“领头羊”之类在普通动物名词前面加特殊界定的词,另一种则是“小蜜蜂”“变色龙”之类的普通动物名词;第二,这些词语除了有比喻义之外,其中好几个词语都带有其他的文化成分,比如“千里马”一词,会让人不由自主想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名句,想起项羽的乌骓、关羽的赤兔等历史典故。根据第一个特点,笔者设计了让学生关注这些动物名词结构的“不一样”教学环节,由此感受这些词语背后的比喻义是在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动物特点之上引申而来的;根据第二个特点,笔者则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拓展性学习。

纵观这一学习过程,由于笔者不一样的解读而生成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围绕一个词的小型知识体系也在学生脑海中得以悄然建构。不过在进行个人解读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这样的拓展学习,切莫不切实际地拔高教学难度,偏离学生的学段目标。

三、基于解读,实践落实运用点

(一)细化思维支架,辅助运用

小学中、高年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有时教材中似乎非常明显的语言现象或规律,大部分学生却捉摸不透,这是由学生认知规律决定的。从概念认识、知识积累、归纳总结到综合运用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进阶、思维的转换则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架。

如课例中的第一道题,看到题目要求的提示“下面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或许有些学生会由此联想到生活中听到或看到过某些地方使用过其中的词语,所以有所了解,但他们很少会思考其中的联系和规律,也很难猜到不了解的词语背后的比喻义。怎样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联系和规律,并能利用这些规律更好地学习?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辨一辨

(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

出示(图片):马  黄牛  鸟  羊  老虎  公鸡  虫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动物,可是老师变一变,它们就不平常了,你瞧!

出示:千里马。

什么是“千里马”?(日行千里,速度极快)

教师相机补充:西楚霸王项羽有千里宝马“乌骓”,《三国演义》中吕布有“赤兔”宝马, 刘备有“的卢”,曹操有“绝影”。

(2)出示(图片):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纸老虎  铁公鸡  应声虫

师:再来看看这些动物,它们也不一样了,你知道它们现在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自由挑选,说出特点。

2.连一连

(1)师:同学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动物比喻人,这些动物都可以用来比喻人,你来猜猜它们分别可以比喻什么样的人,想说哪个就说哪个。

(2)学生自由猜测,有道理即可。

(3)出示学习单。

请你连一连:

千里马         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老黄牛         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领头羊         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纸老虎         外强中干的人

铁公鸡         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应声虫         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百灵鸟         有才干的人

(4)展示反馈。

(5)为什么左边的动物能用来形容右邊的人?(因为其间有着相似的特点)

3.猜一猜

师:老师这还有三张动物图片,你能不能利用这种相似性来猜猜这三种动物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小蜜蜂 哈巴狗 变色龙)

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从学生熟悉且富有较多文化意蕴的“千里马”一词入手,鼓励学生兴味盎然地发现这一词语所代表动物的特点,由此延伸到对其他词语所代表动物特点的关注;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或大胆地联想猜测词语的比喻义,从而发现两者相似的特点,其中学习单的使用则起到了激发全员思考的作用,使积极主动的学习得以在班级中全面铺展;最后三个词语的猜测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规律的巩固和提升。三个环节的铺设就是三个思维支架的搭建,层层铺垫,循序渐进,为学生最终形成抽象思维提供了有益的辅助。

(二)勾连生活本真,推进运用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我们应利用广博而丰富的生活资源,积极创设、还原生活情境,为学生搭建多维化的言语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状态下进行言语实践。尤其是词句段的“运用”,只有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挂钩,学生才会获得更丰富、快乐的学习体验,教学也才能变得扎实而灵动。

“词句段运用”板块虽然是教材中很小的一个板块,但它鲜明的语用特点却使其承担着提升学生言语品质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最大效用地发挥该板块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一块促进提升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完美“园地”。

猜你喜欢

语文园地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园地”教学中夯实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探析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语文园地”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