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战略定力 坚持辩证思维 坚定战略耐心 传承攻坚伟力揪住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2022-03-28郝海文 沙际品 张宏 周关印郝慧超

新农民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共同富裕

郝海文 沙际品 张宏 周关印 郝慧超

摘要: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接续前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时代乡村产业开发拓展天地广大可有为,要充分认识扶貧攻坚对乡村产业的价值贡献,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总结经验、借鉴有效做法,推动乡村产业价值共享、共创、共生、共造、共建,奋力书写无愧时代新篇章。

关键词:共同富裕;产业振兴;战略自信;价值塑造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脱贫后时代,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体现了我们人民至上的不懈追求和使命担当;也是我国“十四五”确立的重要经济发展任务目标。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胸怀天下、击鼓催征,中华“复兴”号巨轮奋楫扬帆、新程再启,乡村产业也正迎来大可有为的新机遇。在此,结合近几年定点扶贫实践,着重从抓好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维度,谈一些我们的认识和体悟。

1 坚守战略定力,高度珍视扶贫攻坚为乡村产业的价值贡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而且锻造了脱贫攻坚精神,还为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产业振兴奔向更加美好生活,奠定了新基础,积蓄了新能量,拓展了新局面。

脱贫攻坚既巩固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为促推乡村产业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了基础支撑。领导人指出,脱贫、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十八大以来,以领导人为核心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标志性指标,高举脱贫攻坚大旗,全面打赢攻坚之战,更加坚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四个自信”。同时,着眼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把优先搞好扶贫产业开发,作为攻坚突破的重要方面,既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将贫困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推向了新高度,为脱贫地区坚定发展信心,促推乡村产业实现全面振兴,增强可持续能力,打牢了发展基础,创就了发展条件,提供了长线支撑。

脱贫攻坚既增强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为促推乡村产业实现全面振兴汇聚了发展动能。脱贫攻坚这几年,不仅使得脱贫地区的群众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放心水,还给他们送去资金、项目、科技和先进理念,带来设施农业、电商、康养等新业态,为其自主发展打开了一扇窗。脱贫地区和群众创富新农场、筑梦产业园、置产“农家乐”、放飞“直播间”,自述转场创业发展故事,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接触了新事物,学到了新技术,不仅渐渐更新了观念,增长了发展致富的本领,而且收获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更多自信,拨亮了加码发展的心灯,走向了新天地。这一切,都为我们进一步凝心聚力开创未来,促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全面振兴,孕育生发了新的生产发展力。

脱贫攻坚为促推乡村产业实现全面振兴厚植了强劲优势。抓扶贫就是抓发展,比拼的是干部作风。打响攻坚战以来,领导人亲民爱民,始终将全国各族各地群众的冷暖和幸福挂心上,赢得了基层群众打自内心的衷心拥戴。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协作联动,多方支招,为贫困群众解忧难办实事,啃下的是硬骨头,传递的是全社会的爱心,改变的是乡村贫苦面貌。群众从身边的变化中,坚定的是发展信心与干劲,得到了工作淬炼,提升了能力素质,为促推乡村产业实现全面振兴,锻炼了队伍,积蓄了力量,提振了精气神。

2 坚持辩证思维,新时代乡村产业开发拓展天地广大可有为

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领导人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善于运用辩证思想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富裕新征程赶考再出发,需自觉用辩证思维武装头脑,聚焦阶段性任务,巩固好脱贫成果;也要及时总结经验,以借鉴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接力续写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衔接扶贫开发推进乡村振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曾作为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国家级重点贫困旗(县),也是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始联系的定点帮扶地。近些年,企业在面临债务重组、攻坚创业等压力与挑战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真抓实干推进、真心诚意付出,造血赋能贫困地区,提高定点帮扶工作实效,体现央企应有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

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发展生产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这些年,中钢集团坚持“鱼”“渔”同授,为贫困地区全面小康贡献力量。主要领导调研,都就发挥企地优势、合作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对接等,与地方加强交流,形成共识。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帮扶地方打机井、建蓄水池、办养殖厂、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开展农技培训、建设扶贫车间等一系列帮扶项目,支持其培育发展优势种养业,取得了较好的减贫增收效益,并引进黄花菜、苹果、梨等优势种苗,开展试种实验,力求为地方形成“一村一品”优势再造作贡献。同时,通过发挥矿业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及人才优势,帮其制定《矿产资源开发整体规划》,力求开展央地对口产业协作,打造“精准扶贫工程”;并面向其全域内的危化、工贸和非煤矿山等企业,以及相关安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了安全“体检”诊断和安全法规及安全知识培训,助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还通过加强与地方扶贫企业合作、开设扶贫专柜及窗口、以购代捐、直播带货等方式,加强当地农特产品推广宣传,持续不断的做好消费扶贫工作,仅近两年就帮扶其消费小米、杂粮、牛羊肉等近3000万元,多方助力地方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新胜利。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更应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积小胜为大胜,努力通过脱贫小康后的“接力跑”,跑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加速度”。

3 巩固拓展攻坚成果,揪住产业价值塑造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兴,离不开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兴。领导人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在工作实际中,注意把促就产业的时代价值实现,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以乡村产业价值的塑造提升,为乡村民生发展和全面振兴发挥最大助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凸显价值共享,将新发展理念融入产业拓展。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有“特色”有价值,才可能被“需求”被共享;被“需求”被共享,当必是有“特色”有价值。近几年,不少乡村农民依托当地乡土特色,走上了脱贫致富新路子。一些“土字”“农字”“康字”号,还走俏市场,上了“热搜”,成了“香饽饽”。其直接根由,固有“买买买”的社会帮扶带动,更是其绽放“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溢彩,契合了不断升级的价值诉求,成就了可被“需求”共享的价值体验,获得了大众的价值认同,以其“特色”的价值贡献赢得了市场信赖。他们有的传承人类文明智慧,保有了朴素的农耕文化,适应了绿色、健康的农品需求;有的保留了“天然去雕饰”的“绿水青山”,拥有独特的乡土风韵风情,顺应了公众个性化、差异化的精神需要。而有的则由于开发失序,以致成了制约现时发展的拖累。因此,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既遵循农业的本质与使命,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安全供给,也要贴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挖掘乡村的多重功能,把产业开发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及城乡治理等,统筹考虑想明白,實现乡村多元价值提升再造;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呼应新时代需求,丰富新业态,创造新供给,提高乡村产业的综合价值指数,让共享质地回馈价值体验,用产品服务提升价值贡献,以“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努力使乡村振兴成为下一经济风口,巩固好脱贫成果。

锚定价值共创,论证规划培强优势。领导人强调:“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市场经济下,产业开发的最终成效,取决其创造价值的实际大小;关键还在目标项目“对头”、“适销”、未来有成长。现阶段,一方面,各式各样的农品、业态,琳琅满目,丰富着市场,也折射着机遇,揽人“探胜”,寻“缘”创富;另一方面,涉农产线投资大、回收期长、见效慢,受外在不确定影响多,加之刚脱贫不发达地区,有的产业基础不够稳、“散小弱”、家底不够硬,折腾不得,也经不得折腾。古人云: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多地脱贫及成功实践表明:实现产业项目既坚实可行又持久有效,首先需锚定价值创造,下足“绣花”功夫,既遵循市场及产业规律,也尊重地方区域差异和乡村特点,预先投入、产出、风险等评估,多方“拿捏”、反复论证,还需与当地的区域战略、国土开发、乡兴规划等有机衔接,瞅准方位、明确定位,最大发掘地方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潜力。同时坚持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既不异想天开、急于求成,也不能患得患失、妄图毕功于一役。唯有这样,才能逐渐打造成一定有市场、有特色、可持续的产业比较优势,才能跛行千里、磨杵成针、破局成长,从而达成开发目标。当然,也有不少地方教训深刻:由于前期论证不足,审慎不够等,以致“路道”选择不妥,事与愿违,做了无用功,甚至偏离初衷,背道离经,造成了不良影响。

促推价值共造,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集体经济优势不容置疑、作用毋庸讳言;集体经济组织也是重要依托力量。在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户发展能力提高,但一些地方仍存在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参与度不够、集体经济强劲不足等问题,尤其上项目,更需通过一定形式将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利益结合体,发动大家参与、共谋共进。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发挥好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并加快了《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进程,为“三农”创新治理方式,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大变局下,需克服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充分运用现代产权理论,搞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探究乡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培强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村产业,促进乡村集体经济价值回归、塑造提升、增值再造,更加彰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同时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等模式,集结资源、盘活资产、激活动能,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增强集体经济发展韧劲,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让低收入人口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聚力价值共生,构筑乡村产业生态圈。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价值打造,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有机统一。乡村振兴不是就振兴抓振兴,而是续接脱贫攻坚推进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结合区域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财税、金融、科技、物流、信息等助力支持,完善融合发展、社会服务、政策联动和产销对接体系;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运营监管、激励引导等机制,破除“中梗阻”“隔热层”,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向乡村流动,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推进乡村价值共生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基层的能动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丰富产业发展内涵和类型,促进乡村各种资源、各类资产等要素价值,充分实现、迸发活力,竞相找到更多的创造场景,积极破解脱贫地区的发展层次再提高、产业水平再提升、发展能力再增强等问题。同时,保持战略耐心,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持续跟踪问效、盘整优化、滚动推进,形成协同效应和良性成长,构建乡村产业共治共赢生态圈,接续推动乡村价值打造和供给能力提升,接续促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为乡村产业振兴夯基拓路,建设社会主义强富美新农村。

着力价值共建,荟聚发展强劲合力。乡村产业振兴也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良好衔接的关键。需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和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的价值立场,健全有效机制,逐级压实各方发展责任、传导压力,形成工作闭环;坚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及后备力量建设,选优培强有情怀、作风硬、懂经营、带领群众共富的“领头雁”,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支持先富带动后富、帮后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奋斗的发展环境;坚持推进乡村法治、自治、德治建设相辅相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风尚,讲好新农人创富、带富、共富故事,厚植氛围、“内外兼修”、塑形铸魂,把群众发展心思汇聚到产业链上。

以上心读体会,笔者作为曾经的驻村扶贫人,带着一抹荣光,以期再为乡村振兴助把力。由于专业和认识有限,不当之处,还请不吝赐教,予以斧正。谨致谢意,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 王文彬.由点及面: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战略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8.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共同富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的中国方案》首发暨研讨会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出席会议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关于远安县乡村产业振兴的调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