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教学方式,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2022-03-27屈永坤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情景生活课堂

屈永坤

当前,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和,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对教师而言很容易,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或许不难,提高整体教学效果,那就比较难了。道法教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顽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

一、构建生活情景

思想知识源于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景是教师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在道法课教学中,学生知识的生成、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也依赖于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景。道法课理论性强,加上教材编写滞后,采用说教的方式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极易与学生产生鸿沟。只有构建给予学生生活的情景才能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乐学、好学、学好。在道法课教学中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在不违背理论逻辑的前提下更符合生活的逻辑。具体构建的生活情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生活情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现象,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学校周围生活情景等。一方面是社会生活情景,国内外发生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总之,情景的设置应是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

二、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1)注重课堂导入。一般来说,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回顾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导人本节课的学习,这是我们常用的导课方式;一是趣味导入运用笑话、幽默、故事等让学生在笑声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这种导课方式既要简短又要有趣,要做到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过犹则不及。就某节课而言,到底选用哪种导课方式,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联系所讲知识,采用适当的导课方式。

(2)使用优美的课堂语言。课堂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桥梁,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之约。一些政治课缺少“引力”,主要是囚为教师语言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堂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幽默一点、风趣一点,让自己的语言像火种,去点燃学生心里的兴趣之火,像石头,去溅起课堂里的趣味之波。将教师的单纯讲授变为师生双方的配合表演,增强教学的主动性、直观性。这样的学习当然是愉悦的、富有激情的。

(3)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又能将古今中外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和时代信息带进课堂。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深度、广度,以弥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遗憾,增强教学吸引力和说服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感性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手资料,是不竭的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课堂举例是提供感性材料的重要的手段,是用于说明一些理论观点或学生不易理解又比较抽象的概念,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生动、新颖、感人的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课本上的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传媒及通讯工具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来源和知识容量增多让学生优先举例,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厌学到乐学,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他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具体阐述:“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法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这就证明未来社会是以創新为标志的社会,而未来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思想政治课作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道法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下面就在新课程下道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点滴经验。

总之,教师应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效、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道法课教学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

猜你喜欢

情景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楼梯间 要小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