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让童话的丰富看得见

2022-03-25相升琼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

相升琼

【摘 要】童话有着其独特的创作规律,也就意味着其蕴藏着独特的教学价值。童话中豐富的想象,看不见、摸不着,既缺乏操作的抓手,也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容易让教学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借助思维可视化理念,建构课堂板块,组织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讲故事”中,感受童话的丰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本文提出要串联成线,筑牢“感受丰富想象”的基石;扩展成面,设置“感受丰富想象”的路径;简缩成点,彰显“感受丰富想象”的效能。

【关键词】思维可视 童话教学 串联成线 扩展成面

童话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一、第二学段重要的文体,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样式。童话有着其独特的创作规律,也就意味着其蕴藏着独特的教学价值。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都设置了具有体系化的童话单元,并借助语文要素,明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编选了童话单元,设置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这一要素呈现的既不是直接的语文知识,也非具体的操作策略,而是基于阅读感性认知的“感受”。加之,对象是“丰富的想象”,看不见、摸不着,既缺乏操作的抓手,也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容易让教学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借助思维可视化理念,建构课堂板块,组织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讲故事”中,感受童话的丰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笔者以这个单元中《牛肚子里的旅行》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串联成线,筑牢“感受丰富想象”的基石

一篇有机的课文,不管以怎样的外显形式呈现,都有着其内在的机理。但学生看到的,往往是外显的内容、情节,却无法窥探到其内在的联系。因此,借助直观、可视的思维再现形式,能够有效地剥开文本内容的包裹,整体理清外显内容的内在架构和逻辑关联,初步认识到一篇童话故事是怎样构成的。

《牛肚子里的旅行》是著名作家张之路先生的一篇科普童话,主要揭示了牛肚子有四个胃及其不同的功能。这种专业性的知识,如果直接和盘托出,学生阅读起来,必定索然无趣。作者设置了红头和青头两个角色,通过一次遇险经历,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在无形的阅读中让学生理解故事、汲取知识。童话的丰富性,就体现在蕴含着科学知识的故事情节中。但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这种丰富性需要依循认知规律,逐步推进,先从故事情节发展的板块入手,绘制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图”:草地—牛嘴巴—第一个胃里—第二个胃里—出来。看似简单的提炼,需要学生具备以下的阅读转化思维:①快速阅读,理解文本信息的理解思维;②基于整体,梳理故事情节的构建思维;③依循思路,排除非核信息的甄别思维。教师不要以为可视化的情节之“线”,是学生阅读之后的自然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读文理解、梳理故事、删除提炼的过程。最后的线条呈现,既是最终的思维成果,也是整个思维的过程。虽是对文本信息的删减和减缩,但学生在阅读、甄别、遴选的过程中,则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与课文中的细节信息进行了亲密接触,童话想象的丰富性,经过理解、辨析和斟酌的思维历程,在学生内心形成了感性体验。

二、扩展成面,设置“感受丰富想象”的路径

从一篇完整的文章,到一条精练的线索,学生以减法思维,提炼了童话的结构和层次。但如果课文仅仅就是这样一个框架,则不再是童话,故事也无任何吸引力。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组织学生再读文本,将原本删除的信息重新嫁接在可视化的思维链条上,将原本的“线”扩展成为一个“面”。这个扩展,可以双翼齐飞。课后思考题的前两题,编者做了提示:其一,紧扣角色对话,体会人物心情——这是情节发展中的“情感”之翼;其二,关注表达细节,感受彼此要好——这是细节描绘中的“主题”之翼。“情感”之翼也好,“主题”之翼也罢,都不是孤立存在于故事之中,更不是无端“横躺”在课文之中,而是依附于情节发展的主线。基于此,思维可视化的逻辑图,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交流中逐步完善。比如红头在遇险时的一系列呼救:“救命啊!救命啊!”——抓住反复、简洁的语言,感受情势的危急;“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抓住省略号,感受红头气喘吁吁的紧张和害怕心理,还可以通过想象,再现红头想表达而来不及表达的恐惧;“我马上就会死掉”“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与前面两句对比,感受这两句中红头手足无措之后的灰心与悲伤……从焦急到紧张、从害怕到沮丧,红头情感变化的轨迹与情节发展一脉相承。至此,单翼形成。

作为一篇童话,如果单一描写红头的遇险、脱险经历,故事就相对简单,且在逻辑自洽的合理性上,也存在问题。作者还设置了青头的角色。一方面,青头成为红头脱险的场外指导,童话意欲揭示的科学道理,基本都源自青头;另一方面,青头的言行与红头形成呼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展现了好兄弟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情意,丰富了童话文本的美好意境。借助思维可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就不能局限在情节发展上,而需要还原故事所蕴含的内涵。从对话的维度,关注红头遇险之际,青头的言行。借助情感的变化,用对比感受青头的知识丰富、临危不乱的优秀品质,以及兄弟之间有难同当的友好情感,角色互动的对应联系,呈现在情节发展的轨迹图上,且与红头的危险联系对应。至此,双翼形成,相得益彰,且圈附在故事情节的整体框架之中,构成了由故事、情节、内涵组成的童话之“面”。

重新回到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感受”,为受到(影响),接受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学生所“感受”到的,绝不应该源自别人的告知,尤其是教师的灌输,而应该是自主阅读过程中,童话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阅读之后的真实感受。在“扩成一个面”的板块,针对语文要素,教师未有一步既定结论灌输,甚至连涉及语文要素的问题、任务也没有设置,只是带着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走进故事,分类别、有序列地展开阅读。阅读中,学生与人物对话,梳理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把握了联系,在感知细节中,挖掘到言行背后的内涵;学生统整了文本,构建了鲜明的认知图式。在思维逐步产生、凝结、可视的过程中,童话丰富的内涵,自然也就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了“影响”——语文要素,就此得到了体现和落实。

三、简缩成点,彰显“感受丰富想象”的效能

一图抵万言。通过阅读构建出来的思维图式,不仅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更是其内在情感意蕴的集中体现。阅读童话故事,绘制出的可视化思维图,可以让学生站在整体性的视角,观照文本,并对童话所要表达的主题,形成直透式的洞察。

课后思考题,编者要求学生将故事讲给别人听。常规性的教学思维是,利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顺势而下,顺藤摸瓜。学生不仅有情节发展的抓手,同时也能借助“雙翼”,丰富故事讲述的细节,让故事讲述走出干瘪的尴尬。但讲述童话故事,真的就该如此吗?可视化的思维模型,真的该这么用吗?这样讲童话故事,起码有几个弊端。其一,是对故事的机械照搬。虽说创造性地讲故事,是第三学段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第二学段就应该墨守成规,完全依附原文,成为作者机械的“传声筒”。其二,是对可视思维的漠视。一顿操作猛如虎,把课文提炼成为可视化思维的方式,再以此为抓手,努力还原出原文的样貌。思维可视化,就成为一种摆设,完全忽视了其作为思维支架的作用。其三,是对学生空间的窄化。讲述故事,需要高效运转的思维,要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可视化思维的机械运用,看似让学生有法可循,降低了故事讲述的难度,但学生思维完全被牵着走,自由发挥的空间相对甚少。由此,学生讲述的故事,成为生产线上的标准产品。即便合理,也全无特性。

让思维“可视”,是为了“不视”。当可视化的图式在学生自主性、实践性阅读中形成,他们对课文的情节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基本了解;对人物的情感变化,也做到了然于胸;对故事中的内涵,也有所体悟……有了这一切,学生就已经储备了讲述童话故事的基础。如果要借助形成的可视化模型做点什么,不妨就模型而梳理模型,理清思维模型中信息的相互联系。在这种逻辑梳理下,学生将原本不同逻辑、不同条口下的信息,如同揉面团一般,凝聚甚至浓缩成为一个“点”。这个点中,包含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一切所得,包含了思维模型中的所有信息和相互联系。但这一切不再以一个个信息条出现,而是以一个浓缩的“点”,融入学生的思维意识,成为他们在讲述故事时,随时可以调配的储备资源。如此讲述出来的故事,与教材原文有着较大不同,甚至有不少细节信息的遗漏,却是学生利用思维模型,在广阔的自主空间中“调配”出来的,融入了学生主观的“二度创作”。

纵观整节课,从完整课文中,抽出一条“线”,再扩展成为一个丰富的“面”,通过内化再浓缩成为一个“点”,思维在“可视”和“不视”的转化中得到了历练。

【参考文献】

[1]陈婧文.观照单元整体,梯度指导想象——单元统整下的三年级童话创编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2021 (7).

[2]宋玲.比较策略在童话教学中的作用[J]. 语文建设,2021 (16).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置身儿童视野,牵手童话教学
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浅谈
利用数字资源优化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浅论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弱化真假判断,培育形象思维
提高低年级童话教学效率浅探
联系生活,提高寓言教学效率